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2年, 第5卷, 第07期
    刊出日期:2012-07-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专家讲座
    论著
    临床指南
    短篇论著
    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口腔局部麻醉发展概述
    秦瑞峰,胡开进
    2012, 5(07): 385-387. 
    摘要 ( )  
    麻醉的历史就是人类控制疼痛的历史,口腔局部麻醉学作为麻醉学的一个分支,在解决口腔疼痛疾患以及各种口腔手术治疗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口腔局部麻醉的发生、发展,局部麻醉药物和注射器械的发展以及口腔局部麻醉的未来展望等做一述评,为进一步推广口腔局部麻醉技术抛砖引玉。
    口腔局部麻醉新进展
    潘 剑,杨腾宇,苏乃川,杨文宾
    2012, 5(07): 387-390. 
    摘要 ( )  
    口腔局部麻醉是牙科治疗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麻醉过程中如何减少患者痛苦,增强麻醉效果是口腔局部麻醉所应发展完善的方向。本文简要叙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口腔局部麻醉领域相关技术和设备的新进展。
    牙科患者局部麻醉前评估
    周宏志
    2012, 5(07): 391-394. 
    摘要 ( )  
    局部麻醉(简称“局麻”)是无痛治疗的基本手段,有效的局麻是许多牙科门诊工作顺利、安全进行的重要保证,但局麻针刺操作和注射药物可能对患者精神和肌体产生不良作用。局麻前进行个体化评估是保证麻醉有效性和避免局麻意外的必要措施,局麻前评估内容一般包括患者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精神心理状况、麻醉史、麻醉方法和药物选择、局麻意外应急预备等。全面准确的评估及相应准备可确保局麻效果、避免或减少麻醉风险,是每个牙科医生都应具备的理念和能力。
    口腔局部麻醉策略与技术
    余 擎,李 鹏,李明伟
    2012, 5(07): 394-399. 
    摘要 ( )  
    口腔局部麻醉可以减轻患者口腔治疗带来的疼痛,降低不适感,缓解其对口腔治疗的恐惧感,已经在口腔临床中被广泛应用。随着牙科材料器械的不断革新,口腔治疗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如何根据患者身心状况和治疗的需求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是牙科医生需要细心体会的问题。笔者通过学习国内外众多牙科医院的标准化操作,结合我国互联网时代医患关系变化的新形势,提出口腔医生应当思考的麻醉策略选择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口腔医生对口腔麻醉策略进行梳理,在医患有效沟通的基础上,灵活选用麻醉技术,达成真正意义的无痛牙科治疗。
    无痛局部麻醉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赵吉宏,蔡 育
    2012, 5(07): 400-403. 
    摘要 ( )  
    疼痛是引起牙科恐惧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局部麻醉药物的广泛应用可缓解诊疗过程中的疼痛,但过去临床上一般采用的中空式手推注射器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注射麻药过程中产生的疼痛也是患者产生牙科畏惧的重要因素之一。计算机监控下的局部麻醉注射仪(C-CLAD)的发明,为实现麻醉过程的无痛化提供了可能性,增加患者就诊的舒适感,降低了患者的恐惧心理。本文就C-CLAD的发展史、基本原理、一般特点及其在临床应用进行简要论述。
    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
    胡开进,庞超远
    2012, 5(07): 403-409. 
    摘要 ( )  
    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是指在口腔局部麻醉过程中及麻醉后,由局部麻醉方法、局麻药品或患者自身因素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或疾病,可分为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不同的患者对口腔局部麻醉有着不一样的反应,会出现很多难以避免的并发症。本文就口腔局部麻醉并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临床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做一阐述。
    特殊人群的局部麻醉
    侯 锐
    2012, 5(07): 409-412. 
    摘要 ( )  
    特殊人群不但包括患有严重系统疾病的患者,而且包括牙科焦虑症、儿童、孕期和哺乳期妇女、对局部麻醉药过敏以及伴有局部炎症和感染的患者。对于他们的局部麻醉需要有特殊的考虑和处理。在局部麻醉药的选择、用量,血管收缩药的含量以及穿刺时的技巧方面,特殊的考虑和处理既有共性原则,也有各类人群的个性处理原则。希望通过重视并良好实施特殊人群的局部麻醉,最终达到减少或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目的。
    专家讲座
    论高端口腔医疗服务需求
    路振富,张 颖
    2012, 5(07): 413-416. 
    摘要 (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的健康需求不断提升。高端人群规模的扩大使我国高技术、高服务相关的高端医疗服务供给不足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分析高端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探讨我国高端口腔医疗服务的发展前景和面临的挑战,为今后更好开展高端口腔医疗服务提供合理化建议。
    论著
    Notch2在人恒牙牙髓及牙乳头中表达研究
    陈 旭,汤玲玲,陈 敏,张丹丹,郭 艳
    2012, 5(07): 417-420. 
    摘要 ( )  
    目的    比较Notch2在人年轻恒牙和成熟恒牙的牙髓以及年轻恒牙牙乳头组织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探讨Notch2与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 2008年7月至2010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前磨牙48颗(年轻恒牙和成熟恒牙各24颗),拔除后立即分离取出牙髓和年轻恒牙的牙乳头组织。分为3组:第1组为年轻恒牙的牙乳头组织;第2组为年轻恒牙的牙髓组织;第3组为成熟恒牙的牙髓组织。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Notch2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β-actin为内参照,用图像分析软件(Meta Morph)对阳性条带进行灰度值测定。结果    在年轻恒牙的牙乳头和牙髓组织以及成熟恒牙的牙髓组织中均可检测到Notch2的表达,Notch2在年轻恒牙牙髓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强于其在牙乳头以及成熟恒牙牙髓中的表达(P < 0.05)。结论    Notch2不仅在年轻恒牙的牙乳头和牙髓组织,而且在成熟恒牙的牙髓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提示Notch2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孕妇牙周炎与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相关性研究
    赵 云a,肖 梅a,杨 莉b,孙国强a,汤 斐a,潘米香a
    2012, 5(07): 421-423. 
    摘要 ( )  
    目的    研究孕妇牙周炎与早产儿、小于胎龄儿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将2009年1—4月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口腔科进行孕期常规口腔检查的3251名妊娠中期孕妇的资料输入数据库,牙周检查项目包括软垢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及临床附着丧失水平等,随访妊娠结局(新生儿体重、分娩时孕周)。运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结果    3251名孕妇中最终符合调查要求2702名,妊娠中期诊断为牙周炎301例,其中重度牙周炎61例;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在重度牙周炎孕妇分别为11.5%和9.8%,在牙周健康孕妇分别为6.0%和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重度牙周炎孕妇终止妊娠的孕周平均为35.2周、新生儿体重平均2478 g,而牙周健康孕妇平均为39.3周和3512 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重度牙周炎孕妇发生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的OR值分别为2.45和3.47。结论    孕妇重度牙周炎是引起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等不良妊娠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应用T-Scan Ⅱ系统对各类错牙合及正畸治疗后患者咬合力分析研究
    刘 琳,梁淑贤,王明锋,刘兴华,王方园
    2012, 5(07): 424-426. 
    摘要 ( )  
    目的    比较Ⅰ、Ⅱ、Ⅲ类错牙合及正畸治疗后患者与个别正常牙合的咬合力差异,为正畸临床诊断和术后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于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选择来大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无正畸治疗史的Ⅰ、Ⅱ、Ⅲ类错牙合患者110例及正畸治疗后患者42例,另选择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28名。采用T-Scan Ⅱ咬合力分析系统,对其牙合力总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Ⅰ、Ⅱ、Ⅲ类错牙合的牙合力总值均低于个别正常牙合(P < 0.05);正畸治疗后患者虽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牙合力总值增加,但与个别正常牙合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正畸治疗可改善咬合关系,增加牙合力总值,但与个别正常牙合的牙合力总值仍有差异,推断牙齿在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后,仍需要一定时间的咬合面磨合、神经肌肉的改建,才能更好地发挥咬合功能。
    稳定型牙合板治疗错牙合畸形患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效果评价
    林晨欢,张端强
    2012, 5(07): 427-430. 
    摘要 ( )  
    目的    评价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症状的错牙合患者使用牙合板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2011年4—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41例伴有TMD症状的错牙合畸形患者使用牙合板治疗,应用颅颌指数(CMI)定量分析治疗前后的颞下颌关节(TMJ)状态。结果    41例患者经3个月牙合板治疗后的功能障碍指数(DI)和CMI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而触诊指数(PI)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牙合板治疗可明显改善错牙合畸形患者TMJ功能状态。
    姑息正畸治疗重度牙周病致前牙错位20例疗效观察
    李梦华a,王 威a,黄 洁b
    2012, 5(07): 431-433. 
    摘要 ( )  
    目的    观察姑息正畸治疗对重度牙周病前牙错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和牙周科接诊的重度慢性牙周病导致的前牙伸长、唇向倾斜、牙间隙增宽等移位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总结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移位牙齿复位良好,排列整齐,间隙关闭,覆牙合覆盖正常;患牙松动度明显减小,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虽无明显改善,亦未加重。结论    对于重度牙周病患牙在患者拒绝拔除时可试行姑息正畸治疗,可在一定时期内改善咬合功能及容貌美观,延缓牙齿脱落。
    三所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牙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邱 枫1,李敏丰1,邬 琪1,李 升2
    2012, 5(07): 434-436. 
    摘要 ( )  
    目的    调查分析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牙周健康状况。方法    2010年1—3月从江西省吉安市特殊教育学校中选择3所学校,根据年级分层抽取不同班级,再从各班级中随机抽样7~18岁学生共157名;同时从该市普通中小学中采用同种抽样方法抽取112名学生为对照。采用视诊和探诊相结合方法检查全口牙周,检查的内容包括牙周健康状况、牙结石、牙龈出血、牙周袋和牙周附着丧失,并对两组学生的牙周检查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牙结石检出率、牙龈出血检出率、牙周袋检出率和附着丧失检出率均高于普通学校(P < 0.05)。结论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口腔卫生状况较差,应得到更多的关心和重视。
    临床指南
    不同粘接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疗效评价
    宋子元,谢咏梅,王潇潇,李 帆
    2012, 5(07): 437-439. 
    摘要 ( )  
    目的    比较3种粘接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内科就诊的牙根颈部暴露和后牙牙合面磨耗致牙本质过敏症患者80例,共256颗患牙,分别使用G-BOND(GC组,85颗)、AdperTM Single Bond2(3M组,85颗)、iBOND Self Etch(iBOND组,86颗)粘接剂进行脱敏治疗,对比观察3组的临床脱敏效果。结果    脱敏治疗后即刻有效率:GC组为27.1%,3M组为63.5%,iBOND组为93.0%;iBOND组即刻有效率明显高于GC组和3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脱敏治疗后3、6个月,GC组有效率为14.1% 和12.9%,3M组为58.8%和56.5%,iBOND 组为70.9%和61.6%。3组在治疗后3、6个月的有效率均低于其即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iBOND组和3M组在治疗后6个月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iBOND Self Etch自酸蚀光固化粘接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操作简便,近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短篇论著
    腮腺区肿瘤145例临床分析
    李文鹿,朱 伟,刘法昱,孙长伏
    2012, 5(07): 440-441. 
    摘要 ( )  
    目的    分析腮腺肿瘤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提高腮腺肿瘤诊断水平和临床治愈率。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腮腺区肿瘤患者145例,对其临床和病理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5例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118例,恶性肿瘤27例。良性肿瘤术后有暂时性面瘫6例,涎瘘1例,味觉出汗综合征1例;恶性肿瘤复发2例,永久性面瘫2例。结论    腮腺区肿瘤治疗首选手术方式,且术式选择应根据肿瘤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综述
    有限元分析法在种植全口覆盖义齿研究中应用进展
    张 娇 综述,赵宝红 审校
    2012, 5(07): 442-446. 
    摘要 ( )  
    种植全口覆盖义齿是依靠种植体基台、牙槽嵴和黏膜共同支持的全口覆盖义齿,并以其具有良好的固位、支持和稳定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有限元分析法作为一种应用在多个领域的理论力学分析方法,从20世纪70 年代开始应用于口腔种植学领域,使种植义齿生物力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本文就有限元分析法在种植全口覆盖义齿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