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我国口腔健康、疾病趋势及发展方向
    胡德渝
    2009, 2(09): 513-516 . 
    摘要 ( )  
    提要:口腔疾病患病率和发病率特别高,是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特别在社会低收入人群中,口腔疾病已经成为主要的疾病负担之一。本文就我国口腔流行病学资料,对我国目前口腔疾病的现状、改变的趋势、发展及对策做一论述和探讨。
    牙本质敏感
    荣文笙1,胡德渝2
    2009, 2(09): 516-519 . 
    摘要 ( )  
    提要:牙本质敏感是指暴露的牙本质对外界刺激产生短而尖锐的疼痛,并且不能归因于其特定原因引起的牙体缺损或病变,典型的刺激包括温度刺激、吹气刺激、机械性刺激或化学刺激。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牙本质敏感机制是流体动力学理论。牙体硬组织的缺损和牙龈退缩所造成的牙本质暴露是牙本质敏感发生的前提。牙本质敏感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的病史、患者的主观感受、临床检查,属于排除性诊断。牙本质敏感在我国成人中比较普遍,患病率为29.7%。我国口腔医生对牙本质敏感的相关知识和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存在认知不足。预防牙本质敏感首先必须改变或去除危险因素。牙本质敏感的治疗原理包括减少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流动和(或)阻断牙本质小管内的神经传导。抗敏感牙膏是首选推荐的、适合患者自己使用的一种牙本质敏感控制方法。
    专业人员使用的局部用氟措施
    台保军,江汉
    2009, 2(09): 520-523 . 
    摘要 ( )  
    提要:本文主要对专业人员使用的局部用氟措施的适应证、应用方法和频率、临床效果进行回顾。专业人员使用的局部用氟措施通常在口腔临床和社区口腔健康项目中应用,其主要适用于高龋危险性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应用频率取决于个体对龋的敏感性,一般推荐每半年应用1次。氟化凝胶、泡沫和含氟涂料都能有效预防儿童乳、恒牙龋的发生,但对6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氟化凝胶。另外高浓度含氟涂料还具有明显抗牙本质敏感的作用。
    口腔清洁用品应用点评
    黄少宏
    2009, 2(09): 524-526 . 
    摘要 ( )  
    提要:随着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口腔清洁用品开发和生产得到技术上的支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刺激了口腔清洁用品的需求,口腔清洁用品的应用日益增加。本文对常用的牙刷、牙膏、漱口水、牙线和牙缝刷,就其种类、特点和使用,从预防口腔医学专业角度进行述评,以期提供准确的信息,通过口腔医学同行带给大众正确的指导。
    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研究及其在国内的开展现状
    林焕彩
    2009, 2(09): 526-528 . 
    摘要 ( )  
    提要: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是近20年来口腔医学研究中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然而相关研究在国内开展较少。本文对常用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量表的翻译和验证、国内外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研究情况做一简要介绍。
    论著
    中国医科大学在校学生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调查分析
    张颖,刘璐,程睿波
    2009, 2(09): 529-531 . 
    摘要 ( )  
    摘要: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口腔卫生相关知识与行为习惯,为制定大学生口腔健康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8年9月对中国医科大学199名在校大学生的口腔健康相关知识、行为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口腔保健知识欠缺,仅有25.1%的学生了解“牙菌斑”的概念,42.7%的学生能回答出“蔗糖致龋力最强”;口腔保健意识较薄弱,如有龋坏牙齿,仅有68.3%的学生会去医院治疗;但口腔卫生习惯较好,有89.9%的学生每天刷牙≥2次,且口腔专业学生在口腔保健知识的知、信、行等方面显著好于非口腔专业学生。结论 医学院校大学生口腔保健知识和保健意识缺乏,但愿意接受口腔健康知识教育,提示在医学院校开展口腔疾病健康教育是必要的。
    孕期妇女口腔保健宣教措施临床效果分析
    杨莉,肖梅,吴茜,邓念
    2009, 2(09): 532-533 . 
    摘要 ( )  
    摘要:目的 评价孕期妇女口腔保健宣教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3 — 4月妊娠后第1次来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做孕期检查且怀孕期不超过3个月的孕妇30人,随机分为试验组(接受口腔保健宣教)和对照组(未接受口腔保健宣教),比较孕妇接受与不接受口腔保健宣教5个月后的牙周与龋病情况。结果 接受口腔保健宣教的孕妇较未接受宣教孕妇的牙龈指数、牙石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龋病的新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结论 孕期口腔保健宣教措施可有效改善孕妇口腔健康水平。
    丝素胶原支架与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相容性研究
    杜暘a,高秀秋a,金鼎b
    2009, 2(09): 534-536 . 
    摘要 ( )  
    摘要:目的 探讨丝素胶原支架用作牙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本研究于2008年9月在辽宁医学院实验中心进行。通过冻干法制备丝素胶原支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噻唑蓝(MTT)法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了解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附着于丝素胶原支架的生长情况,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结果 制备的复合膜孔隙率为80.7%;PDLF在材料浸提液中的生长、增殖状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L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 0.05)。SEM观察可见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细胞在各复合膜上生长旺盛,伸展充分,形成良好。结论 通过冻干法自制的丝素胶原复合物的孔隙率符合牙周组织工程的要求。其良好的三维空间结构和细胞相容性促进了PDLF的生长、黏附及增殖,且无细胞毒性,有望成为牙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实验性正畸牙移动保持期动物模型的建立
    刘世颖1,陈远萍1,刘天悦2,陈冲1,孟薇1,庄金良1
    2009, 2(09): 537-539 . 
    摘要 ( )  
    摘要:目的 建立实验性正畸牙移动保持期的动物模型,以利于研究保持期骨改建规律。方法 于2008年4月在吉林大学口腔医院动物实验室,选用36只8周龄雄性Wister大鼠,以上颌前牙为支抗牵引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加力21 d后去除加力装置。以每只大鼠的左侧牙弓为实验侧,右侧牙弓为对照侧。在实验侧安装保持装置,分别保持1、3、7、14、21、28 d;对照侧不做任何处理。在加力结束后和保持结束后即刻制取上颌石膏模型,测量所有模型的第一磨牙牙合面近中沟与第二磨牙牙合面远中沟的距离,计算加力结束后与保持结束后的距离,比较实验侧与对照侧的牙齿移动距离,评价保持装置的有效性。结果 实验侧在保持结束后第一磨牙复发距离明显小于对照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以Wister大鼠为实验对象,采用正畸结扎丝结扎法建立的正畸牙移动保持期动物模型是有效的。
    硅橡胶加预成胶针精密印模铸造桩核临床效果评价
    丘洪添,孙长征,蓝洁,利小平
    2009, 2(09): 540-541 . 
    摘要 ( )  
    摘要:目的 评价硅橡胶加预成胶针精密印模法间接制作铸造桩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广东省深圳牙科医疗中心门诊289例患者的400颗经完善根管治疗的前牙及前磨牙残根、残冠,随机分成试验组(248颗)和对照组(152颗),规范制备根管根面。试验组通过根管内注入硅橡胶并插入预成胶针制取根管根面精确印模,技工室完成铸造桩核。对照组常规以嵌体蜡加金属丝制取根管根面印模并完成桩核铸造。临床试戴,检查桩核的就位性、密合性、固位性。结果 试验组242颗临床检查为优秀(97.6%),对照组136颗临床检查为优秀(89.5%),两组修复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硅橡胶加预成胶针精密印模法间接制作铸造桩核,精密度高,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不同金属烤瓷冠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金磊,孙晓琳,彭巍
    2009, 2(09): 542-543 . 
    摘要 ( )  
    摘要:目的 评价镍铬合金、镀金镍铬合金、钛合金、金钯合金4种金属烤瓷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2003年4月至2006年9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门诊需要行金属烤瓷冠修复的320例患者的上前牙320颗,根据患者的要求分别制作铸造镍铬合金、镀金镍铬合金、钛合金、金钯合金烤瓷冠各80颗,并进行3年的临床追踪观察。对各组烤瓷冠进行边缘适合度、颜色及牙龈染色情况评价。结果 金钯合金烤瓷冠边缘密合度好,优于镍铬合金、镀金镍铬合金和钛合金(P < 0.05);金钯合金烤瓷冠颜色效果好,与镍铬合金冠及钛合金烤瓷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牙龈染色现象在钛合金烤瓷冠组发生率最高,金钯合金烤瓷冠组发生率最低(P < 0.05)。结论 金钯合金烤瓷冠具有良好的边缘适合性和生物相容性,制作出的烤瓷冠表现出较好的美学效果,几乎不会出现颈缘黑线,是目前金属烤瓷修复中比较理想的修复材料。
    不同釉质黏结剂去除方法对牙面着色影响分析
    严宏,张端强,苏杰华
    2009, 2(09): 544-546 . 
    摘要 ( )  
    摘要:目的 探讨尖锐刮治器刮除法、弯机+碳钨钻低速磨除法及直机+金刚砂针高速磨除法去除釉质黏结剂对牙面着色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患者因治疗需要而拔除的新鲜双尖牙80颗,将托槽黏结于牙体颊面后再去除。选出所有黏结剂残留在牙面上且黏结剂表面有完整托槽底板压痕的样本54颗,以氯己定+唾液+红茶制备牙外源性着色模型,应用3种不同的釉质黏结剂去除方法,分组去除牙表面残余釉质黏结剂并染色,记录托槽区牙面白色度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种不同的釉质黏结剂去除方法均可致牙面色素沉着,其中以C组(直机+金刚砂针高速磨除法)着色最深、白色度值最小,A组(尖锐刮治器刮除法)次之,而B组(弯机+碳钨钻低速磨除法)着色最浅、白色度值最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弯机+碳钨钻低速磨除法去除釉质黏结剂最有利于减少牙面着色,为最佳去除釉质黏结剂方法。
    石英纤维增强树脂桩核修复残根残冠效果观察
    陶遵芬
    2009, 2(09): 547-549 . 
    摘要 ( )  
    摘要:目的 评价石英纤维增强树脂桩核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于济南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牙体缺损患者98例,共156颗患牙,均为经完善根管治疗的残根、残冠,随机分为石英纤维增强树脂桩核组(49例72颗患牙)和铸造金属桩核组(49例84颗患牙),金瓷冠修复后随诊3年。结果 石英纤维增强树脂桩核组无一例根折裂发生,仅有1颗修复体发生桩折断;而铸造金属桩核组发生根折4颗、铸造金属桩核脱落3颗,出现牙龈色素沉着8颗。石英纤维增强树脂桩核组3年修复成功率(71/72,98.6%)明显高于铸造金属桩核组(69/84,82.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石英纤维增强树脂桩核具有良好的美学效果,强度高,抗疲劳、抗腐蚀性及生物相容性好且不易造成根折,是残根、残冠修复的理想选择。
    早期加载种植修复前牙缺失临床应用研究
    罗和平1,杨芳1,熊筱艳1,葛光华2,曾柳1
    2009, 2(09): 550-553 . 
    摘要 ( )  
    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非埋植型纯钛锥状螺旋种植体与天然牙联合支持早期加载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998年10月至2008年12月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口腔科152例前牙缺失患者植入216枚CDIC非埋植型纯钛锥状螺旋种植体并早期加载完成义齿修复,临床观察6个月至4年。结果 209枚种植体与上部修复体各项评价指标正常,7枚失败,种植成功率为96.8%。结论 应用CDIC非埋植型纯钛锥状螺旋种植体修复前牙缺失,采用种植牙与天然牙联合支持早期加载,可缩短修复周期,满足患者的美观与功能要求。
    成人正畸患者的临床心理分析
    张桂香1,彭惠2,王影1,朱晓华1
    2009, 2(09): 552-553 . 
    摘要 ( )  
    摘要:目的 研究成人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解决方案。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五官医院口腔科和大庆油田总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成年错牙合畸形患者30例,应用汉密顿焦虑(HAMA)、汉密顿抑郁(HRSD)量表对成人口腔正畸患者矫治前后进行心理状况评定。结果 矫治前患者HAMA、HRSD的测量结果明显高于正畸矫治加心理支持治疗后的结果,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成人正畸患者在治疗前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临床心理问题,正畸矫治加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可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牙周脓肿疗效评价
    刘丽梅,邱才卿,郝言清
    2009, 2(09): 554-555 . 
    摘要 ( )  
    摘要:目的 评价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应用治疗牙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1月至2008年12月烟台市口腔医院牙周科门诊单发的牙周脓肿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使用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对照组使用碘甘油,比较两组治疗后1周临床各项牙周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项牙周指标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治疗后各项牙周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2%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局部用于治疗牙周脓肿,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短篇论著
    手用ProTaper镍钛锉与不锈钢K锉根管预备效果比较
    王国顺,李冲
    2009, 2(09): 556-556 . 
    摘要 ( )  
    Raypex5根尖定位仪的临床评价
    黄乐灿
    2009, 2(09): 557-557 . 
    摘要 ( )  
    综述
    改善颌骨种植区骨量不足外科手术研究进展
    于博涵综述,邓春富审校
    2009, 2(09): 558-560 . 
    摘要 ( )  
    提要:对患者进行种植修复时,上下颌骨种植区垂直向和(或)水平向骨质的吸收,无疑给医生提出了一个难题。为确保种植区符合种植条件,必要的剩余牙槽骨尤为重要。本文对近年来改善颌骨种植区骨量不足的外科手术技术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操作提供帮助。
    摄影在口腔正畸临床中的应用
    黄家昕综述,张晓蓉审校
    2009, 2(09): 561-563 . 
    摘要 ( )  
    提要:本文对近年来口腔正畸临床工作中摄影器材选择、面像及口内像拍摄要点和要求等技术的进展做一综述,并对正畸临床摄影工作中常出现问题、照片后期处理及数码资料管理等进行讨论。
    讲座
    将洁牙术列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的建议
    李刚,赵铱民
    2009, 2(09): 564-567 . 
    摘要 ( )  
    提要:牙周疾病控制和防治是与群众健康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内容,控制和防治牙周疾病的基本医疗方法是洁牙术。本文认为洁牙术是经临床长期使用,被广泛公认的成熟、安全、有效的方法;洁牙术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相适应,是费用适宜的诊疗项目。作者提出将洁牙术列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的建议。
    经验交流
    血液透析患者牙龈出血诊疗体会
    王志凌1,陈立强2
    2009, 2(09): 568-569 . 
    摘要 ( )  
    优选组合器械行根管再预备治疗体会
    吕玉贤,陈锦波
    2009, 2(09): 569-570 . 
    摘要 ( )  
    金属托槽重复利用临床体会
    杨斌
    2009, 2(09): 571-571 . 
    摘要 ( )  
    继续医学教育专栏
    口腔修复学(8)全口义齿排牙技术
    钟丽芳
    2009, 2(09): 572-574 . 
    摘要 ( )  
    口腔医学史话
    《本草纲目》对口齿科的记载
    李刚
    2009, 2(09): 574-574 .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