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目的 探讨尖锐刮治器刮除法、弯机+碳钨钻低速磨除法及直机+金刚砂针高速磨除法去除釉质黏结剂对牙面着色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患者因治疗需要而拔除的新鲜双尖牙80颗,将托槽黏结于牙体颊面后再去除。选出所有黏结剂残留在牙面上且黏结剂表面有完整托槽底板压痕的样本54颗,以氯己定+唾液+红茶制备牙外源性着色模型,应用3种不同的釉质黏结剂去除方法,分组去除牙表面残余釉质黏结剂并染色,记录托槽区牙面白色度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种不同的釉质黏结剂去除方法均可致牙面色素沉着,其中以C组(直机+金刚砂针高速磨除法)着色最深、白色度值最小,A组(尖锐刮治器刮除法)次之,而B组(弯机+碳钨钻低速磨除法)着色最浅、白色度值最高,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弯机+碳钨钻低速磨除法去除釉质黏结剂最有利于减少牙面着色,为最佳去除釉质黏结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