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前牙即刻种植
    宫苹
    2012, 5(04): 193-197. 
    摘要 ( )  

    前牙承担着维持面部美观和语音的重要功能,前牙缺失后采取即刻牙种植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由于前牙位置、功能和局部解剖、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如何兼顾或取舍相关功能,正确选择不同的牙种植体,修复缺失前牙,修复重建并维持骨和牙龈组织,提高即刻种植远期成功率,是前牙即刻种植治疗实施前必须认真思考的。本文在回顾近年相关文献报道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影响前牙即刻种植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治疗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

    即刻种植术中引导骨增量技术的应用
    周磊
    2012, 5(04): 197-202. 
    摘要 ( )  

    由于种植体生物相容性的不断改良和完善,目前的牙种植体均能获得理想的可预期的骨结合,在新拔除患牙的牙槽窝内即刻植入种植体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术式。拔牙后即刻种植可有利于减少外科手术次数,有利于牙槽嵴骨量的保存,降低治疗费用并减少缺牙时间,更易被患者接受。但由其解剖生理因素决定,牙槽嵴在牙缺失后通常要出现唇侧骨板的吸收萎缩,这常导致种植体唇面暴露,出现美学上的问题。即刻种植的同时,在充分理解和使用引导骨再生原理的基础上配合骨增量材料的应用才能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本文就我们的临床体会结合文献进行了分析讨论。

    磨牙区即刻种植的种植体周围间隙处理
    周延民, 孙晓琳
    2012, 5(04): 202-205. 
    摘要 ( )  

    即刻种植技术能够有效地保持剩余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磨牙由于其自身的解剖特点,应用即刻种植技术时常在种植体与骨组织间存在一定间隙,从而影响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及其有效骨结合。本文对磨牙即刻种植过程中,如何处理种植体-骨间隙问题进行了讨论。

    即刻种植的软组织处理技术
    夏海斌, 余玲梅
    2012, 5(04): 206-209. 
    摘要 ( )  

    种植区的软组织缺损是即刻种植面临的挑战,即刻种植时软组织的封闭、厚度和形态是影响美学区即刻种植的关键因素。即刻种植周围软组织处理的外科技术较多,各有利弊。临床医生应充分掌握这些软组织处理技术的特点和优缺点,在处理病例时做出灵活及恰当的选择以取得理想的种植效果。

    论著
    牙龈卟啉单胞菌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MMP-1和TIMP-1表达影响的研究
    潘春玲, 刘俊超, 潘亚萍, 钟鸣
    2012, 5(04): 210-213. 
    摘要 ( )  

    目的    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 gingivalis)W83、ATCC33277刺激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于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将P. gingivalis W83、ATCC33277作用于HPDLFs 0、6、12、24、48 h后,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MMP-1、TIMP-1质量浓度变化,并计算MMP-1/TIMP-1值。结果    P. gingivalis感染HPDLFs的MMP-1和TIMP-1表达均增强,并呈时间依赖性;且MMP-1/TIMP-1值明显高于未感染的对照组(P < 0.05)。P. gingivalis W83感染后MMP-1/TIMP-1值明显高于P. gingivalis ATCC33277(P < 0.05)。结论    P. gingivalis具有促进HPDLFs分泌MMP-1、TIMP-1的作用,且可造成牙周组织破坏;P. gingivalis W83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能力高于P. gingivalis ATCC33277。

    不同剂型亚甲基蓝光动力疗法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体外毒性研究
    黄晓晶, 王燕煌, 郭晓霞
    2012, 5(04): 214-218. 
    摘要 ( )  

    目的    研究不同剂型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介导的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fibroblasts,HPDLFs)的毒性作用。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HPDLFs分别加入两种不同剂型MB中(水剂型和混合剂型,均设置5组浓度,分别为0.1、1.0、10、25、50 μmol/L),孵育10 min,波长670 nm半导体激光照射5 min,输出功率40 mW,功率密度10 mW/cm2。光照结束后继续培养24 h,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毒性,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结果    两种不同剂型MB介导的PDT对体外培养的HPDLFs的毒性作用未见明显差异(P > 0.05)。当MB浓度≤ 25 μmol/L时,细胞毒性为1 ~ 2级,光镜下观察细胞未发现明显形态学改变;浓度> 25 μmol/L时,细胞毒性为3级,并可观察到细胞皱缩、变圆。结论    PDT对HPDLFs的毒性作用受光敏剂浓度影响,适当浓度的两种剂型MB介导的PDT对体外培养的HPDLFs影响轻微,且两种剂型MB介导的PDT对体外细胞毒性无差异。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处理纯钛表面对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影响研究
    赵宝红, 封伟, 张伟, 江鹭鹭, 张娇, 蔺增, 邓春富
    2012, 5(04): 219-222. 
    摘要 ( )  

    目的    探讨应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lasma electrolytic oxidation,PEO)技术处理钛表面后对成骨细胞(人成骨肉瘤Saos-2细胞)早期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    应用PEO技术在纯钛表面制备多孔氧化钛陶瓷膜(PEO组),并以钛表面机械抛光处理(机械抛光组)及喷砂酸蚀处理(喷砂酸蚀组)作为对照,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粗糙度测试仪分析表面形貌。将Saos-2细胞接种于3组样品表面,通过对样品表面细胞形态、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检测,分析3组样品对Saos-2早期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    应用PEO法可以在纯钛表面形成多孔结构。Saos-2在3组样品表面的黏附与增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EO组的ALP活性高于机械抛光组与喷砂酸蚀组(P < 0.05)。结论    PEO处理后的多孔钛表面能促进Saos-2的早期分化功能。

    不同印模材制取功能性印模法修复末端游离缺失疗效评价
    张玲, 杨致芬, 赵彬, 武峰, 赵栋, 李倩
    2012, 5(04): 223-225. 
    摘要 ( )  

    目的    评价末端游离缺失患者使用不同印模材制取功能性印模过程中以及义齿修复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2—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末端游离缺失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分别使用印模膏加藻酸盐印模材和硅橡胶(重体加轻体)制取印模,常规方法制作义齿,比较制取印模过程中以及义齿戴用3个月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制取印模过程中,患者对硅橡胶印模材的满意度高于印模膏加藻酸盐印模材(P < 0.05);义齿戴用3个月后,患者对印模膏加藻酸盐印模材组的满意度较硅橡胶印模材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末端游离缺失时,使用印模膏加藻酸盐印模材制取功能性印模其义齿修复效果好,但制取印模过程中患者感觉用硅橡胶印模材较舒适。由此可见,不同的印模材具有各自的优越性,要根据临床需要进行选择。

    全凭静脉麻醉复合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在正颌手术中应用研究
    郝洁, 张倩
    2012, 5(04): 226-231. 
    摘要 ( )  

    目的    观察全凭静脉麻醉复合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在正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1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择期行正颌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N组(复合尼卡地平组)和RP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每组各20例。两组实施控制性降压术中有创平均动脉压(MAP)目标均维持55 ~ 65 mmHg(1 mmHg = 0.133kPa)。记录两组诱导前及降压前后各个时点MAP及心率(HR)值并进行比较,同时记录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及尿量。结果    实施降压后5 min两组基本达到目标血压,降压期间MAP均低于降压前(P < 0.01);RP组在停止降压后5、10 min时MAP及HR均低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输液量相似,但N组尿量明显多于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N组瑞芬太尼与丙泊酚用量均低于RP组。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复合尼卡地平用于正颌手术控制性降压起效迅速,降压平稳,安全有效。

    不同质量分数品红溶液检测充填体微渗漏性能比较研究
    李杰, 王万春, 吴双燕, 孙德刚
    2012, 5(04): 229-231. 
    摘要 ( )  

    目的    比较3种不同质量分数品红溶液检测充填体微渗漏的性能。方法    于2011年10—12月在青岛市口腔医院将因正畸治疗拔除的人离体前磨牙30颗随机分为3组,每组10颗。于离体牙颊面釉牙骨质界冠方1.0 mm处制备4.0 mm(近远中向)×3.0 mm(冠根向)×2.0 mm(颊舌向)的标准V类洞型。常规树脂充填并经冷热循环(5℃和55℃恒温生理盐水,400次)后分别放入质量分数为0.5%(A组)、1.0%(B组)、2.0%(C组)的品红溶液中浸泡96 h,冲洗吹干后将离体牙沿颊舌向垂直于充填体表面片切。根管显微镜下观察充填体边缘染料浸入情况并摄片。采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品红溶液浸入深度。 结果    A、B、C 3组品红溶液渗入深度分别为(0.72 ± 0.55)mm、(1.25 ± 0.35)mm、(0.93 ± 0.24)mm,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4.570,P < 0.05)。组内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881,P < 0.05),A、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647,P > 0.05),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234,P < 0.05)。 结论    质量分数为1.0%的品红溶液渗透速度最快,0.5%、2.0%的品红溶液渗透速度较慢;2.0%品红溶液组渗透稳定性较好,1.0%品红溶液组次之,0.5%品红溶液组最差。

    秋水仙碱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1年疗效观察
    何海波, 张志闻, 芮菊华, 潘洁
    2012, 5(04): 232-234. 
    摘要 ( )  

    目的    评价秋水仙碱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8 年5月至 2010年1月来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RAU患者11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6例)应用锡类散喷于溃疡表面,3 ~ 4次/d,至溃疡愈合;试验组(56例)在同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秋水仙碱(5 mg/次)口服,疗程为12周,第1周1次/d,第2周2次/d,第3 ~ 12周3次/d。结果    治疗后1年,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秋水仙碱治疗RAU有较好的疗效。

    综述
    即刻种植的牙槽嵴早期改建
    李婧, 综述, 宿玉成, 审校
    2012, 5(04): 235-239. 
    摘要 ( )  

    目的    评述近十年来关于即刻种植后种植体周围牙槽嵴垂直向和水平向的早期改建的相关文献,为即刻种植提供可靠的临床指导。方法    使用MeSH主题词在PubMed上搜索2000-01-01至2011-12-30的电子英文文献,对相关的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0篇,其中9篇为前瞻性研究,1篇为回顾性研究。即刻种植无法阻止牙槽嵴的生理性改建,虽然不能减少牙槽嵴水平向吸收,但有可能减少牙槽嵴垂直向吸收。结论    在选择即刻种植的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新鲜拔牙窝颊侧骨壁的厚度以及种植体植入应偏舌(腭)侧及牙槽嵴根方的位置,即刻种植后牙槽嵴垂直向吸收减少有利于软组织美学的形成。

    牙种植体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江鹭鹭, 综述, 赵宝红, 审校
    2012, 5(04): 240-244. 
    摘要 ( )  

    优良的种植体应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相容性,过大或过小的应力均可引起牙周骨组织的吸收或萎缩,从而导致种植义齿的失败。本文对生物力学研究在牙种植体设计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及其固定矫治研究进展
    肖瑞, 王雷, 综述, 彭惠, 审校
    2012, 5(04): 245-248. 
    摘要 ( )  

    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临床上较为复杂的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牙齿、颌骨及面部的发育。近年来,随着正畸材料的发展与正畸技术的不断提高,固定矫治器及其矫治技术得到蓬勃发展。本文对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固定矫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经验交流
    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重建的手术配合体会
    张岚
    2012, 5(04): 249-250. 
    摘要 ( )  
    基层医生园地
    根管治疗后疼痛27例分析
    王天晓
    2012, 5(04): 251-251. 
    摘要 ( )  
    病例报告
    左上颌第二磨牙六根管1例报告
    李莉, 詹福良, 薛明, 仇丽鸿
    2012, 5(04): 252-254. 
    摘要 ( )  
    临床操作细节交流园地
    替牙期中切牙严重扭转二次治疗(续三)
    武广增
    2012, 5(04): 255-256.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