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对困难气道的新认识
    朱也森
    2009, 2(06): 321-323 . 
    摘要 ( )  

    提要:2007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组,在参考其他国家困难气道管理指南,结合国情和国内的临床经验起草和制定了《困难气道管理专家意见》。本文结合该专家意见,就困难气道的管理原则及教育培训等内容进行阐述。

    困难气道识别与处理
    姜虹
    2009, 2(06): 323-328 . 
    摘要 ( )  

    在临床麻醉、急救与复苏实践中,若喉镜暴露失败、面罩通气困难或失败,即所谓的困难气道,是麻醉科医生可能面临的危急事件。困难气道可发生在麻醉诱导、维持、拔管、苏醒及术后等各个阶段,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就困难气道的定义、识别和处理等内容进行阐述。

    腭裂手术麻醉困难气管内插管的术前评估
    刘克英
    2009, 2(06): 329-333 . 
    摘要 ( )  

    提要:唇、腭裂修复术的麻醉要求麻醉医生:熟悉唇、腭裂的手术方式及唇、腭裂患儿的解剖生理特点及异常;了解唇腭裂常见的与麻醉有关的并发症,特别是颅颌面畸形对气管插管的影响;了解气管内插管困难的影响因素;掌握困难气管内插管术前评估的方法,包括病史和体检、特殊筛查试验、放射学检查、喉镜检查等。困难气管内插管手术前评估的方法应联合应用,综合评估。
    作者总结出一套临床实用又方便的困难气管内插管手术前评估的方法:(1)望(looking or watching
    ) 观察头面部发育畸形、小颌畸形、牙牙合关系、脊柱及四肢,有无漏斗胸(可能存在呼吸道不通畅)。(2)闻(hearing or listening) 听患者说话的声音和婴儿哭的声音,喉蹼会有声嘶,会厌软骨钙化不全时会有喉鸣音,Robin序列征有口含东西的声音。(3)问(asking) 了解有无出生时窒息(小颌畸形、脑瘫、智力障碍多存在),预测拔管后的情况;了解睡眠能否平卧、睡眠姿势、是否打鼾,有无呼吸道梗阻及憋醒;了解有无喂养困难。(4)切(checking) 张口度(Mallampati分级)、仰头(颈部屈伸度)、颏甲距离、前伸牙牙合关系、喉镜检查,放射学检查(颈椎畸形),CT、MRI(咽腔、喉头有无异常)。

    婴幼儿唇裂手术麻醉呼吸道管理
    王淼
    2009, 2(06): 334-335 . 
    摘要 ( )  

    唇裂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之一,主要在婴儿期采用唇裂修补术来进行治疗。呼吸道的管理对手术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注意术前预防呼吸道感染、术中防止缺氧及气道水肿、术后防止呼吸抑制及喉痉挛等呼吸道并发症,可以有效预防麻醉意外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口腔颌面肿瘤手术麻醉气道管理
    徐礼鲜
    2009, 2(06): 335-338 . 
    摘要 ( )  

    口腔颌面部肿瘤通常需要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手术时创伤大、出血量多,术后组织肿胀、颌颈部包扎固定及分泌物残留等,以及肿瘤作用,从而影响呼吸道通畅,严重时可引起急性上呼吸道窒息,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做好口腔颌面部肿瘤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确保呼吸道通畅是保证该手术成功的关键。本文系统阐述口腔颌面肿瘤手术的麻醉准备、气管内插管、并发症预防等,以有效保证手术过程的气道通畅。临床实践证明,口腔颌面肿瘤手术麻醉过程良好的气道管理是保证围手术期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因为这些环节与手术的成败密切相关

    口腔颌面创伤手术麻醉气道管理
    刘可斌,李向京
    2009, 2(06): 339-341 . 
    摘要 ( )  

    提要:维持气道通畅是口腔颌面创伤麻醉处理的重要课题。观察显示口腔颌面部外伤容易并发呼吸道梗阻,尤其是合并颅脑外伤者、昏迷状态、颌面部大出血、各种异物、舌根后坠等。相关报道合并颅脑外伤昏迷时,呼吸道问题引起的死亡,往往高于创伤本身。随着麻醉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困难气道的深入认识以及麻醉药品器械的研制,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日益增多。但每种解决办法都有自身特点,即适应证或禁忌证,尚需深入研究。颌面创伤气道的安全性关键在于围术期如何避免缺氧,有防范策略;其次是如何熟练应用各种插管方法。

    论著
    夏枯草对实验性口腔癌化学预防作用的研究
    李芳1,孙正2
    2009, 2(06): 342-344 . 
    摘要 ( )  

    目的 探讨夏枯草对二甲基苯并蒽(DMBA)诱发的金黄地鼠口腔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 2006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所将30只金黄地鼠分3组:阴性对照组(6只)不涂药;阳性对照组(12只)涂0.5%DMBA于左侧颊囊,每周3次,共涂3周;夏枯草组(12只)前3周处理同阳性对照组,3周后换涂1%夏枯草,每周3次,涂1周。第4周末实验结束处死所有地鼠,处死前2 h腹腔注射50 mg/kg的5-溴脱氧尿嘧啶(5-bromo-2’-deoxyuridine,BrdU)。取左侧颊囊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BrdU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夏枯草组颊囊单纯增生和异常增生的病灶数目均有所降低,其单纯增生病灶数目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夏枯草组炎症细胞数(52.25 ± 18.53)个/mm2与阳性对照组(158.65 ± 26. 51)个/mm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夏枯草组 BrdU阳性率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有所降低,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夏枯草对DMBA诱发的金黄地鼠的炎症和口腔癌前病变的单纯增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于异常增生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不明显。

    两种牙本质封闭技术黏结树脂嵌体微渗漏研究
    白雪,杨晓东
    2009, 2(06): 345-347 . 
    摘要 ( )  

    目的 探讨即刻牙本质封闭(IDS)与延时牙本质封闭(DDS)技术对黏结树脂嵌体的微渗漏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8—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外科门诊新鲜拔除的无龋下颌第三磨牙16颗,随机分为IDS组和DDS组,每组8颗牙,制备MO(medioocclusal)嵌体洞型。IDS组即刻行牙本质封闭,两组常规制作嵌体,分别采用IDS技术与DDS技术黏结树脂嵌体。所有试件冷热水浴循环后,染料浸泡,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试件微渗漏情况。结果 2组试件均发生微渗漏现象,但IDS组的微渗漏低于DDS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从微渗漏方面评价,IDS技术明显优于DDS技术。

    牙龈炎与腔隙性脑梗死血流变学水平关系研究
    纪悦1,2,林晓萍1
    2009, 2(06): 348-349 . 
    摘要 ( )  

    目的 研究牙龈炎对腔隙性脑梗死血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 从2008年6月至2008年12月辽宁省金秋医院体检人群选择60岁以上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23例,分为重度牙龈炎组(33例,牙龈指数 ≥ 2.1)和轻度牙龈炎组(90例,牙龈指数 < 2.1)。对其全血高切黏度(ηbH)、中切黏度(ηbM)、低切黏度(ηbL)、血浆黏度(ηP)、全血还原黏度(RV)、红细胞压积(HCT)和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进行测定并比较分析。结果 重度牙龈炎组全血中切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高于轻度牙龈炎组(P < 0.05),其它血流变学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度牙龈炎使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部分血流变学指标发生改变,因而可能增加腔隙性脑梗死复发机会。

    贵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体对患牙牙周组织影响的分析
    沈磊1,王敏霞1,钟丽芳2
    2009, 2(06): 350-352 . 
    摘要 ( )  

    目的 评价贵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体对患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4月至2008年12月于沈阳市沈河区牙病防治所行贵金属烤瓷全冠修复的患者25例(患牙77颗),于修复前和修复后6、12个月分别进行常规龈沟出血指数(SBI)检查、龈沟液(GCF)称量及GC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结果 肩台设计为龈下的前牙SBI在修复后12个月与修复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GCF质量及GCF中IL-1β和TNF-α含量在修复前与修复后6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肩台设计为龈上的磨牙SBI、GCF质量及GCF中IL-1β和TNF-α含量在修复前与修复后6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贵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体对患牙的牙周组织影响较小,有利于牙周健康。

    金属烤瓷冠调磨后产生颗粒对机体影响的探讨
    赵磊
    2009, 2(06): 353-355 . 
    摘要 ( )  

    目的 探讨金属烤瓷冠调磨后的颗粒分布对机体尤其是肺组织产生的影响。方法 研究于2007年4月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完成。将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提供的自制低镍烤瓷合金在一封闭空间内调磨,收集调磨后的颗粒,用Master sizer Macro型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颗粒的分布情况。结果 调磨后的瓷粉粒度分布较宽(直径0.3 ~ 300 μm),其中直径2 μm以下约占8.5%,5 μm以下约占19.5%;金属粒度分布亦较宽(直径0.9 ~ 300 μm),其中直径15 μm以下约占1.6%,5 μm以下约占0.55%,2 μm以下约占0.25%。结论 调磨后金属所产生的颗粒大部分较大,依照公共卫生学要求,推测其对肺组织的影响较小。而调磨后瓷粉产生的颗粒大部分较小,对肺组织影响较大,有造成尘肺的可能。

    Snap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15例效果观察
    王志凌1,陈立强2,李宁毅2
    2009, 2(06): 356-358 . 
    摘要 ( )  

    目的 评价Snap附着体义齿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4年3月至 2005年3月于武警广东公安边防总队深圳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15例,采用Snap附着体进行修复治疗,经过3年的临床观察,通过患者主观感受、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 Snap附着体义齿美观舒适,咀嚼有力,未对支持组织造成损害。结论 Snap附着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的附着体。

    口腔医学史话
    古代罗马人牙科发展的历史记录
    李刚
    2009, 2(06): 358-358 . 
    摘要 ( )  
    论著
    聚合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效果分析
    洪岩松1,李晶1,艾红军1,付斌2
    2009, 2(06): 359-360 . 
    摘要 ( )  

    目的 评价Ceramage 聚合瓷高嵌体和多面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就诊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129例(患牙200颗),行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和多面嵌体修复各100颗牙,于患者戴用修复体后6个月、1年、2年、3年,检查其形态、边缘适合性、颜色、周围龋、修复体磨耗程度、接点及折裂情况。结果 200颗患牙修复后中共出现5颗失败,其中高嵌体修复体破损1颗、松动1颗、食物嵌塞2颗;多面嵌体修复体未发现有破损,1颗出现基牙折裂。结论 Ceramage 聚合瓷是一种很好的后牙牙体缺损修复材料;与高嵌体相比,多面嵌体保留了更多牙体组织,更有利于修复体力学或生物学的使用周期。

    两种托槽对转矩控制影响的比较研究
    田军1,柳忠豪1,刘利苹1,武传君1,张丁2
    2009, 2(06): 361-363 . 
    摘要 ( )  

    目的 研究在同一牙弓中牙齿相互作用条件下, 0.56 mm × 0.71 mm(0.022英寸× 0.028英寸)国产奥杰全程式托槽与日本OPA-K金属托槽在转矩控制方面是否有差异。方法 通过Typodont水浴实验,模拟临床矫治过程,测量结束弓丝为0.48 mm × 0.64 mm (0.019英寸× 0.025英寸)SS方丝时使用两种品牌托槽的上颌 [5 5]   的唇舌向倾斜度,并通过数学编程计算转化为上颌 [5 5]   的转矩余隙角ψ,对其绝对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结束弓丝为0.48 mm × 0.64 mm (0.019英寸× 0.025英寸)SS方丝时,OPA-K金属托槽的转矩余隙角ψ的绝对值为(4.834±2.846)°,奥杰全程式金属托槽的转矩余隙角ψ的绝对值为(4.469±3.213)°,两种托槽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09)。结论 0.56 mm × 0.71 mm(0.022英寸× 0.028英寸)的 OPA-K金属托槽和奥杰全程式托槽在转矩

    控制方面无差异,临床上使用这两种托槽均可达到满意的转矩控制。

    氮化钛涂层对托槽表面摩擦力影响的研究
    王纵波,李志华
    2009, 2(06): 364-365 . 
    摘要 ( )  

    目的 探讨氮化钛涂层对国产正畸托槽表面摩擦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弧离子镀法在国产不锈钢方丝弓托槽上制备氮化钛涂层,分为实验组(涂层组)和对照组(未涂层组),每组7个托槽,在Instron万能材料力学实验机上测定干燥和湿润状态下实验组和对照组托槽与0.41 mm(0.016英寸)不锈钢弓丝间的静、动摩擦力。结果 干燥和湿润状态下,实验组的静、动摩擦力值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氮化钛涂层可以降低干燥和湿润状态下托槽与弓丝间的静、动摩擦力。

    东北地区正常牙合成人垂直趋向生长与平均生长骨面型特征回顾分析
    刘文艳,张桂荣,马天驰,蒳荷芽
    2009, 2(06): 366-367 . 
    摘要 ( )  

    目的 探究东北地区正常牙合成人垂直趋向生长与平均生长骨面型的生长特征。方法 2008年5—10月在东北地区正常牙合成人资料库中,选择正常牙合成人平均生长骨面型42人(男21人,女21人),垂直趋向生长23人(男12人,女11人),对其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 结果 东北地区正常牙合男性垂直趋向生长骨面型后面高与平均生长骨面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东北地区正常牙合女性垂直趋向生长骨面型上颌长与平均生长骨面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东北地区正常牙合成人垂直趋向生长骨面型者有自己的生长特征。

    短篇论著
    FX-2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楔状缺损临床观察
    刘丹阳1,刘丹宁2
    2009, 2(06): 368-368 . 
    摘要 ( )  
    综述
    全瓷修复材料半透性研究
    孔凡玲,郭小文综述,朱洪水审校
    2009, 2(06): 369-371 . 
    摘要 ( )  

    提要:全瓷修复材料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和半透性,能够再现天然牙的半透明度和色深度,是目前最接近天然牙美学特征的修复材料。本文就全瓷修复材料半透性的测定方法、影响因素及与天然牙透明度的匹配等方面做一综述。

    正畸微螺钉支抗种植体骨结合及其稳定性研究现状与进展
    张巍1综述,彭惠2审校
    2009, 2(06): 372-375 . 
    摘要 ( )  

    提要:近年来,微螺钉种植体作为能够提供最稳定的强支抗而被广泛应用并得到了飞速发展,本文就微螺钉种植体能否形成骨结合及其稳定性问题进行综述。

    经验交流
    局部微波联合小剂量氯喹口服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观察
    王强
    2009, 2(06): 376-377 . 
    摘要 ( )  
    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术治疗颧骨颧弓骨折47例临床体会
    计玉建,陈红玉,田天
    2009, 2(06): 377-378 . 
    摘要 ( )  
    Denture-Liner基托重衬自凝树脂用于全口义齿效果评价
    郑惜秋,王绍峰
    2009, 2(06): 378-379 . 
    摘要 ( )  
    病例报告
    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埋伏齿1例报告
    孙慧1,房伯君2
    2009, 2(06): 380-380 . 
    摘要 ( )  
    继续医学教育专栏
    口腔修复学(5)可摘局部义齿
    吴琳
    2009, 2(06): 381-382 .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