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口腔纳米材料与技术的相关问题
    陈治清
    2009, 2(07): 385-388 . 
    摘要 ( )  
    纳米材料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非常广泛,但在口腔医学领域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口腔医学须采用大量的口腔材料进行修复治疗这一特殊性质,因此开展口腔纳米材料和技术的研究极为重要。主要是根据口腔组织特性和口腔医学临床的特点在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在基础方面:对纳米材料和技术与口腔细胞、组织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研究。在应用方面:对口腔纳米印模材料、黏结材料、修复材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种植材料、预防保健材料等进行研究。在加工技术方面:对复合加工技术、涂层技术、表面修饰技术、修复组装技术、临床加工技术等进行研究。在纳米制品方面:对各种修复体、种植体、固位体、赝复体等进行研究。在治疗装置方面:对牙本质小管导入装置、菌斑清扫装置、龋病治疗装置、牙周修复装置、消毒灭菌装置等,从不同的层面进行纳米材料与技术的研究。不仅可获得各种实用的口腔纳米材料和技术,而且在引进、改性的基础上可实现全面创新。随着纳米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使口腔材料和技术的研究得到最新、最强的支持。这种研究,终将达到开辟临床修复治疗的新途径和提高口腔医疗水平的目的,从而取得新的突破。
    后牙复合树脂
    赵信义,李石保
    2009, 2(07): 388-391 . 
    摘要 ( )  
    后牙复合树脂(posterior composite resin)是指用于涉及到牙齿牙合面修复的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弯曲强度、断裂韧性和耐磨损性。随着复合树脂的发展,后牙复合树脂的性能及临床应用效果不断得到提高。本文概述了目前市售后牙复合树脂的临床效果,以及在减小聚合收缩和提高耐磨损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口腔弹性印模材料及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林红
    2009, 2(07): 391-394 . 
    摘要 ( )  
    口腔印模的质量直接影响修复体的准确性和修复质量。临床常用的口腔弹性印模材料有藻酸盐水胶体印模材料、琼脂水胶体印模材料、硅橡胶印模材料、聚醚橡胶印模材料和聚硫橡胶印模材料。各种材料组成不同,性能各异,临床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病例,选择合适的印模材料和消毒方法,以获取最佳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了各弹性印模材料性能特点及临床使用注意事项。
    牙科陶瓷材料
    谭建国,周永胜
    2009, 2(07): 395-397 . 
    摘要 ( )  
    牙科陶瓷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在牙科领域备受青睐,其应用研究发展迅速。本文从应用材料学角度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牙科陶瓷材料应用现状和主要产品、陶瓷材料的加工技艺,旨在推动我国牙科陶瓷材料的研制和应用。
    牙科合金腐蚀及防护
    刘丽
    2009, 2(07): 397-400 . 
    摘要 ( )  
    随着牙科合金在临床上使用日益广泛,其腐蚀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也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牙科合金的腐蚀主要为各种形式的电化学腐蚀,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合金的成分、pH值、介质的成分和异种金属等。关于提高牙科合金耐腐蚀性能的研究众多,主要为改变牙科合金的成分和表面改性。
    口腔黏结材料与临床黏结过程
    李振春,王冬英
    2009, 2(07): 400-403 . 
    摘要 ( )  
    黏结是固定修复的最后环节,黏结材料的选择和黏结过程的完成对固定修复体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临床医生应合理地选择黏结材料,精细地完成黏结过程,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专家经验谈
    第二磨牙错牙合病因分析与正畸治疗
    段银钟,韩春
    2009, 2(07): 404-408 . 
    摘要 ( )  
    第二磨牙的错牙合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给临床矫治带来不少麻烦。从本质上讲,第二磨牙错牙合是拥挤的表现,主要在磨牙区。临床上表现为单个牙或几个牙出现正锁牙合或反锁牙合,牙齿的颊移位或舌移位,垂直阻生或近中阻生致无法正常萌出等。本文讨论了第二磨牙错牙合的发生原因及危害,介绍了临床上第二磨牙错牙合矫治的原则及主要方法。
    论著
    辽宁省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状况调查研究
    张建全,马丽,潘亚萍,林莉,钟慧敏,危晶晶,刘博
    2009, 2(07): 409-411 . 
    摘要 ( )  
    目的 了解辽宁省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状况。方法 2007年7—12月在辽宁省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人群中按要求选取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单纯牙周炎患者、健康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检查6颗指数牙的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龈沟出血指数(SBI)、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牙齿松动度(TM),并对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试验餐后2 h血糖(OGTT 2hPG)进行检测。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患病率为97.7%。排除性别、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的PD、CAL明显高于单纯牙周炎组。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破坏严重,口腔卫生教育及防病、治病意识急待加强,同时应严格控制血糖、血脂等全身危险因素对牙周状况的影响。
    福建省北部地区儿童牙弓宽度测量研究
    高升辉,姚军,闫福华,叶晓昂,王雅林
    2009, 2(07): 412-414 . 
    摘要 ( )  
    目的 了解福建省北部地区政和县儿童牙弓宽度,为研究当地儿童牙弓宽度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提供依据。方法 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选取福建省建瓯市政和县3~9岁儿童321名,采用电子数显游标卡尺及分规对其上下颌模型的牙弓宽度进行测量,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牙弓宽度在多数年龄组、分段中存在显著性别差异。除下颌第一恒磨牙间牙弓宽度之外,各段牙弓宽度>7~9岁组均显著大于>5~7岁组。而各段牙弓宽度>5~7岁组与3~5岁组相比,除上颌乳尖牙间牙弓宽度>5~7岁组显著大于3~5岁组,其余各段牙弓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7~9岁是牙弓宽度显著增长的年龄段,其原因可能与恒切牙的萌出有关。
    口腔医学史话
    古代玛雅遗址的种植牙
    李刚
    2009, 2(07): 414-414 . 
    摘要 ( )  
    论著
    MMP-2和MVD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芦杨,齐鸿亮
    2009, 2(07): 415-417 . 
    摘要 ( )  
    目的 研究CD105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D105、MMP-2在涎腺正常组织、多形性腺瘤及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定位,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值及MMP-2评分,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涎腺正常组织、多形性腺瘤与腺样囊性癌之间的MVD值及MMP-2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以腺样囊性癌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神经症状分组,MV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按病理类型和肿瘤大小分组的MMP-2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以MMP-2评分分组的MVD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MMP-2和CD105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均升高,有可能成为其治疗的新靶点。
    MBT直丝弓矫治器矫治成年人安氏Ⅱ类1分类并开牙合的临床研究
    李洪,卢忠林,黄娴君
    2009, 2(07): 418-420 . 
    摘要 ( )  
    目的 研究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成年人安氏Ⅱ类1分类并开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的24例成年人安氏Ⅱ类1分类并开牙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2例)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2例)采用传统直丝弓矫治器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对治疗前后效果的对比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治疗后两组均有效。尤以试验组为优。治疗后试验组U1-Y平均减小5.48 mm,U1-SN平均减少6.67°,U1-L1平均增加5.36°,其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SNA、SNB、MP-SN、L1-Y等指标改变不明显。治疗时间平均24.2个月。结论 MBT直丝弓矫治器能更有效地矫正上颌前突、前牙开牙合,纠正上唇紧张外翻,协调上下唇软组织关系,改善面型。
    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效果评价
    2009, 2(07): 421-422 . 
    摘要 ( )  
    目的 评价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综合急诊科选择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成2组,A组采用康复新液治疗,B组采用口泰治疗,观察7d。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溃疡面积的变化、止痛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周后,A组的治疗有效率(90.0%)明显的高于B组(65.0%),溃疡面积的变化A组(80±3.4) mm2明显的高于B组(53±1.6 mm)2,止痛起效时间A组(2.8±0.5)min明显的低于B组(6.2±1.1)min,止痛维持时间A组(32±1.2min)明显的高于B组(10±0.3)min,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广泛的用于临床。
    安氏Ⅱ类1分类病例治疗中微种植体支抗的应用11例分析
    孔存英,李凤华
    2009, 2(07): 423-425 . 
    摘要 ( )  
    目的 探讨应用微种植体支抗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临床疗效及治疗方法临床要点。方法 对2005—2008年在山东省济宁口腔医院就诊的安氏Ⅱ类1分类上颌前突或伴轻微下颌后缩的正畸患者11例,采用MBT(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减数双尖牙矫治。黏结矫治器之前在上颌双侧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之间的颊侧分别植入微种植体,在治疗早期应用自攻型微种植体进行尖牙向远中牵引,并在更换至稳定弓丝后利用微种植体整体内收前牙,牵引力值为1.5~2 .0 N,平均治疗时间为19个月,治疗结束观察1年。于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11例患者除1例种植体松动脱落,其余患者第一磨牙在前后向和垂直向均未发生显著性移动,患者的颜面侧貌得到明显改善,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SNA、 ANB、 FH to U1、IMPA角明显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SNB角略有增大,FMA略有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微种植体支抗能够有效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并达到磨牙强支抗的效果。
    电子根尖定位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准确性及根管充填质量的评价
    曹俊英
    2009, 2(07): 426-428 . 
    摘要 ( )  
    目的 评价电子根尖定位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进行根管充填的质量。方法 选取2007年8月至2008年4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经X线及临床检查确诊为牙髓病及根尖周病需作根管治疗的患牙136颗,共265个根管。按患者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成实验组(141个根管)和对照组(124个根管)。实验组的根管工作长度用电子根尖定位仪测定,对照组的根管工作长度用X线拍片法测定。两组均用逐步后退法根管预备,侧方加压法根管充填,以X线拍片检验根管充填质量。 结果 实验组适充率为86.52%, 对照组适充率为76.6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根尖定位仪测量根管工作长度能明显提高根管充填质量。
    手术治疗复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79例回顾分析
    李小东1,2,封兴华2,李光辉2
    2009, 2(07): 429-430 . 
    摘要 ( )  
    目的 评价复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8年3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手术的、病历资料完整且术后经病理证实为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肿复发病例7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相应治疗效果。结果 79例复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患者,采用保守性治疗和根治性治疗手术方式。(1)保守外科治疗后复发率为29.7%(11/37);其中单纯刮治术治疗后复发率为80.0%(8/10);刮治加微波热凝或射频消融、刮治加冷冻治疗后复发率为11.1%(3/27)。根治性治疗后复发率为2.3%(1/42)。(2)单纯刮治术治疗的复发病例平均复发时间为21.8个月;刮治加冷冻、刮治加微波热凝或射频消融术后平均复发时间为47.6个月;1例根治性治疗患者于术后4年复发。(3)保守外科治疗后病例无明显外形及功能障碍,根治性治疗有不同程度面部畸形、咬合障碍。结论 复发性牙源性角化囊肿治疗首选仍为根治性治疗,但对部分病例,采用积极保守性手术治疗,可减少截骨所造成并发症,降低复发率,达到与根治性治疗相近的治疗效果。
    稳定牙合垫治疗夜磨牙的多导睡眠检测研究
    庞春燕,任小华,牟雁东
    2009, 2(07): 431-432 . 
    摘要 ( )  
    目的 探讨稳定牙合垫对于夜磨牙的短期疗效。方法 对四川省人民医院口腔科2008年1—11月收治的夜磨牙患者10例,使用多导睡眠监测技术记录戴用牙合垫前与戴用2周后的磨牙事件、微觉醒次数及睡眠结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使用稳定牙合垫2周后,每小时磨牙事件比治疗前有所减少,微觉醒指数、睡眠结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稳定牙合垫对夜磨牙患者的牙齿磨动有所改善,但对于睡眠结构和睡眠微觉醒的发生无影响。
    短篇论著
    儿童颌面部间隙感染60例临床分析
    潘清
    2009, 2(07): 433-433 . 
    摘要 ( )  
    综述
    牙本质敏感治疗研究进展
    何松霖综述,胡德渝审校
    2009, 2(07): 434-436 . 
    摘要 ( )  
    牙本质敏感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多样。在临床上,脱敏方法以阻断牙本质小管内的神经传导和减少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流动为主。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用于治疗牙本质敏感的治疗措施做一综述。
    前方牵引器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进展
    梁淑贤1综述,刘琳2审校
    2009, 2(07): 437-439 . 
    摘要 ( )  
    骨性Ⅲ类错牙合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颌面发育畸形。病因及颅面特征复杂,诊断与治疗难度较大。42%~63%的骨性Ⅲ类错牙合伴有不同程度的上颌骨发育不足。因此,临床上多使用前方牵引器联合上腭快速扩弓对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早期矫治。本文将从前方牵引对颌面软硬组织、气道的影响,以及临床应用方面做一综述。
    髁突颈部骨折对下颌骨生长发育的影响
    朱房勇,兰柳萍,胡瑜综述,李松审校
    2009, 2(07): 440-442 . 
    摘要 ( )  
    髁突颈部是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之一。对于髁突颈部骨折的治疗目标不仅局限于骨折的愈合,而更多地考虑到在骨折发生后下颌骨的生长发育。本文就髁突颈部骨折对下颌骨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经验交流
    胸锁乳突肌瓣即刻修复腮腺切除后缺损
    韩蔚蔚,张凤香,霍静利
    2009, 2(07): 443-443 . 
    摘要 ( )  
    病例报告
    颌面部局灶性肌炎1例
    张国民1,吴文斌1,谢必超2,伍小琴1
    2009, 2(07): 444-444 . 
    摘要 ( )  
    继续医学教育专栏
    口腔修复学(6)全口义齿修复概论
    钟丽芳
    2009, 2(07): 445-446 .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