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全脱位牙再植
    汪俊
    2012, 5(9): 513-517. 
    摘要 ( )  
    影响牙再植的因素众多,牙再植的成功率并不高。如何改善牙再植的预后一直是儿童牙科临床面临的一大挑战。牙再植的过程一般包括患牙及牙槽窝的处理、患牙再植和固定。辅助治疗则包括全身性抗生素的应用、局部抗菌措施、破伤风疫苗的强化等。由于牙根发育程度的不同以及患牙根面牙周膜细胞活性状态的差异等原因,患牙的根面处理及再植后的固定措施有所差异。此外,还需根据患牙牙根发育是否完全、患牙根面是否有活性牙周膜细胞覆盖等对患牙牙髓进行相应的观察或处理。本文拟就这些方面进行简要的介绍。
    儿童恒牙外伤后牙髓预后评估及其影响因素
    秦满
    2012, 5(9): 517-520. 
    摘要 ( )  
    牙外伤包括牙体硬组织损伤、牙髓组织损伤和牙周组织损伤。牙髓损伤常见于牙齿折断、牙齿移位和牙齿全脱出中,可见牙髓损伤几乎在所有的牙齿外伤中都存在。外伤后,牙髓组织的转归可分为牙髓存活、牙髓钙变和牙髓坏死3种。牙髓组织的转归与以下因素有关:(1)外伤冲击力对牙髓组织的损伤;(2)外伤后外界不良刺激;(3)牙齿发育程度、个体差异等。儿童恒牙外伤后牙齿尚处于生长发育中,其治疗和预后远比成人复杂。本文针对年轻恒牙的特点,提出外伤后牙髓损伤判断和处置的对策。
    专家经验谈
    浅谈根管解剖形态
    詹福良,李莉
    2012, 5(9): 521-526. 
    摘要 ( )  
    一个成功的根管治疗包括正确的诊断、充分的根管预备和完善的根管充填,而这些步骤成功的基础是对根管形态的充分掌握。变异根管的错误诊断和治疗以及根管遗漏是造成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本文对根管解剖形态、根管数目的确定方法、临床常见的变异根管形态及根管形态研究方法的发展进行简要介绍。
    论著
    局部转染人白细胞介素-10基因对去卵巢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的影响研究
    陈群1,马守治1,郭建斌1,江俊1,赵欣1,闫福华1,肖殷2
    2012, 5(9): 527-532. 
    摘要 ( )  
    目的    观察局部注射人白细胞介素-10(hIL-10)质粒对去卵巢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本研究于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完成。将24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假手术+hIL-10(SHAM+hIL-10)组、假手术+空载体(SHAM+VECTOR)组、去卵巢+hIL-10(OVX+hIL-10)组和去卵巢+空载体(OVX+VECTOR)组,每组6只。前两组大鼠实施卵巢切除假手术后12周,丝线结扎左侧上颌第二磨牙,制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即形成SHAM+hIL-10+EP和SHAM+VECTOR+EP亚组),右侧不结扎作为对照牙(即形成SHAM+hIL-10+C和SHAM+VECTOR+C亚组)。后两组大鼠实施切除双侧卵巢手术后12周,丝线结扎左侧上颌第二磨牙,制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即形成OVX +hIL-10+EP和OVX +VECTOR+EP亚组)。同时,在SHAM+hIL-10组大鼠的双侧上颌第二磨牙腭侧牙龈黏膜下和OVX+hIL-10组大鼠左侧上颌第二磨牙腭侧牙龈黏膜下注射hIL-10质粒(5μg)-脂质体(5μL)复合物;在SHAM+VECTOR组大鼠的双侧上颌第二磨牙腭侧牙龈黏膜下和OVX+VECTOR组大鼠的左侧上颌第二磨牙腭侧牙龈黏膜下注射空载体质粒(5μg)-脂质体(5μL)复合物。隔天注射1次,第7次注射后的48 h,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骨密度、血清生化指标、牙槽骨吸收和牙周组织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转染hIL-10 质粒后,SHAM+hIL-10+C 组、SHAM+hIL-10+EP 组和 OVX+hIL-10+EP组根分叉区牙周膜IL-10 阳性细胞数目分别显著高于 SHAM+VECTOR+C 组、SHAM+VECTOR+EP 组 和 OVX+VECTOR+EP 组(均P<0.05)。同SHAM+VECTOR+C 组比较,SHAM+hIL-10+C 组牙周膜 IL-1β 阳性细胞数目显 著 减 少 (P<0.05) , RANKL 阳 性 细 胞 数 目 显 著 增 加 (P<0.05) 。 同SHAM+VECTOR+EP 组比较,SHAM+hIL-10+EP 组牙周膜的 IL-1β、IL-6、TNF-α 和 RANKL 阳性细胞数目均显著减少(P<0.05)。同 OVX+VECTOR+EP组比较, OVX+hIL-10+EP 组牙周膜的 IL-1β、IL-6、RANKL 和 MMP-8 阳性细胞数目均显著减少(P<0.05)。 结论    局部注射hIL-10质粒可抑制去卵巢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牙槽骨吸收,可能与牙周组织促炎因子的表达下降有关。
    纯钛表面含锌活性涂层对成骨细胞生物学活性影响的研究
    刘阳1,张伟2, 赵宝红3a,蔺 增4,王丹宁3a,封伟3a,钟鸣3b
    2012, 5(9): 533-538. 
    摘要 ( )  
    目的    采用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 MAO)技术,在纯钛表面制备含锌(Zn)活性涂层,并评价其对成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以机械抛光纯钛试样作为对照组(CP组);经MAO技术处理的纯钛涂层试样根据钙(Ca)含量不同分为高钙组(H-Ca组)、低钙组(L-Ca组),以及在低钙组的涂层中加入锌元素的低钙加锌组(L-Ca-Zn组)。每组32个试件。将4组试样材料与MG63细胞复合培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噻唑蓝(MTT)比色试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评价材料对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分化及矿化的影响。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α=0.05)。结果    在实验检测期间,H-Ca组试样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矿化作用均优于L-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比较L-Ca-Zn组与H-Ca组可以看出,在实验检测初期H-Ca组试样对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矿化作用优于L-Ca-Zn组;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L-Ca-Zn组试样细胞的增殖水平和ALP活性与H-C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比较L-Ca-Zn组和L-Ca组可以看出,在实验检测初期L-Ca-Zn组试样对成骨细胞的作用与L-C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L-Ca-Zn组试样显示出较L-Ca组试样具有更好的提高成骨细胞活性的作用(P < 0.05)。结论    采用MAO技术制备的含锌活性涂层纯钛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分化及矿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中日友好医院8362例口腔门诊患者口腔卫生知识及行为调查
    何天鹏,李昕,孙强
    2012, 5(9): 538-541. 
    摘要 ( )  
    目的    了解中日友好医院口腔门诊患者口腔卫生知识的知晓及口腔健康行为情况,为今后该院口腔门诊患者健康教育及诊疗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自行设计问卷,对2011年1—12月来该院口腔门诊就诊、年龄≥7周岁的患者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为:一般人口学信息、口腔卫生知识的知晓情况、口腔健康行为情况及口腔疾病的患病情况。调查结果通过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来该医院口腔门诊就诊的8362例患者,患病以牙周疾病和龋齿为主,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6.0%和28.7%;正确刷牙方法的知晓率为30.2%,牙结石、合理洁牙频次、牙菌斑知晓率分别为22.1%、10.9%、2.4%;日常行为中采取正确刷牙方法的比例占15.1%,曾经洗过牙的占10.2%,睡觉前经常吃甜食的占20.4%,未接受过口腔门诊健康教育的比例占37.8%,最近5年未曾看过口腔门诊者占65.2%,经常吸烟的比例占39.2%,经常饮酒的占36.5%,经常熬夜的占40.6%,不经常锻炼身体的占76.4%;被调查患者获取口腔卫生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报纸、电视及网络。结论    该医院口腔门诊就诊患者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较低,口腔健康行为比例较低,应通过口腔门诊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银汞合金充填和移除对患者肾功能影响的研究
    陈凌,吴赟,汪义永,魏斌
    2012, 5(9): 542-544. 
    摘要 ( )  
    目的    探讨银汞合金充填和移除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进而评价银汞合金充填体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3—1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口腔科门诊行口腔健康检查,牙齿有龋坏但未充填的患者24例作为A组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来口腔科门诊就诊,患牙有因龋坏采用银汞合金充填体修复史(2年以上),需更换为复合树脂充填体的患者25例为B组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分别于银汞合金充填和拆除前及充填和拆除后 1 d、1周、2周、4周、6周、8周收集尿样,检测其尿液中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微量白蛋白(mALB)的含量,并进行组内各时点间的比较。结果    (1)两组患者在银汞合金充填和拆除后第1天,尿液中的NAG、β2-MG含量与组内其他各时点的数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两组内其他各时点间尿液中的NAG、β2-MG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两组患者尿液中mALB的含量在银汞合金充填和拆除前后各时点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银汞合金使用中的汞释放不会对肾功能产生影响。
    快速磨牙压低器矫正骨性前牙开牙合畸形7例临床效果评价
    唐开红,王增全
    2012, 5(9): 545-547. 
    摘要 ( )  
    目的    评价应用快速磨牙压低器(RMI)压低过长磨牙以矫正骨性前牙开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佛山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收治的后牙区过度生长的骨性前牙开牙合患者7例,在磨牙上安装RMI压低磨牙,被压低磨牙上粘接腭杠和舌弓。不施加其它口内外辅助压低力。结果    戴RMI后1周内所有患者均存在不适感,1周后一般可适应。3~7个月后患者前牙覆牙合达到1.0~2.3 mm。结论    RMI可有效地矫正由后牙区过度生长所导致的骨性前牙开牙合畸形。
    临床指南
    Er,Cr∶YSGG激光对不同年龄牙本质与复合树脂间微拉伸粘接强度的影响
    安欣,贾兴亚,杨超,王抒智
    2012, 5(9): 548-551. 
    摘要 ( )  
    目的    比较老年牙本质和青年牙本质与复合树脂间粘接强度的差异,评价Er,Cr∶YSGG激光对牙本质与复合树脂间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于2012 年2—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收集老年人(A组)和青年人(B组)离体牙标本各10颗,每组随机分为2个亚组,即A1、A2组和B1、B2组。A1、B1组采用Er,Cr∶YSGG激光预备,A2、B2组采用传统涡轮手机预备,自酸蚀粘接剂结合Z350复合树脂充填,37 ℃水浴24 h后,制备成沙漏状试件并进行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体式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断裂模式。结果    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结果,青年牙本质组明显高于老年牙本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激光预备组略高于手机预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组断裂模式多为界面断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老年牙本质由于增龄性变化导致粘接强度降低;Er,Cr∶YSGG激光预备对牙本质与复合树脂间粘接强度无不利影响,可作为传统涡轮手机的替代方法。
    论著
    五种不同方法预备根管后对根尖部清洁程度的比较研究
    刘雁,马卫东,高蔚虹
    2012, 5(9): 551-554. 
    摘要 ( )  
    目的    比较5种不同方法预备根管后对根尖1/3根管壁的清洁能力。方法    将2007年12月至2008年3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门诊拔除的60颗离体牙随机分为6组,每组10颗。各组的牙齿先使用Protaper进行根管预备,然后使用不同的方法处理根管壁,分别为:A组H2O2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EDTA凝胶和5.25%的NACLO,C组超声波荡洗根管、D组Nd:YAG激光、E组超声波(蒸馏水)+EDTA、F组:超声波(5.25%NACLO)+EDTA。完成之后将样本纵向剖开,扫描电镜观察根管壁的界面,比较根尖1/3根管壁的清洁程度和牙本质小管的状态。结果    对照组(A组)牙齿根尖部被玷污层全部覆盖,未见开放的牙本质小管;各实验组(B、C、D、E、F组)牙齿根尖部根管壁玷污层不同程度被去除。B、C、D、E、F组根尖1/3玷污层的评分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5个实验组间根尖1/3玷污层的评分比较,D组与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种不同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去除根尖部的玷污层,以超声波(5.25%NACLO)+EDTA处理根管壁的效果最佳。
    颌面部放疗后骨肉瘤27例临床分析
    游云华a,林勇峰a,梁军a,苟新敏b
    2012, 5(9): 555-557. 
    摘要 ( )  
    目的    探讨颌面部放疗后骨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收治的27例颌面部放疗后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其骨肉瘤发生时间、影像学表现、病理学表现以及治疗方法,并对预后情况进行随访。结果    27例患者中,2例因肿瘤侵犯广泛并多发骨转移不能手术而行姑息性化疗,但效果不佳,1年后死于肺转移和多发骨转移;1例因病变累及范围大,采用手术、化疗及放疗等综合治疗,治疗后半年肿瘤复发,1年发现肺转移,其间多次化疗效果不佳,术后1年半死亡;其余24例因病变范围相对较局限,予以手术扩大切除及化疗,10例于确诊后1~2年死亡,12例随访9个月~5年无肿瘤复发,2例失访。结论    颌面部放疗后骨肉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手术联合术前术后化疗有可能改善预后。
    短篇论著
    两种自酸蚀粘接剂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胡晓捷1,岳蕾2
    2012, 5(9): 558-559. 
    摘要 ( )  
    目的    比较3M AdeperTM Easy One 和Clearfil SE Bond 两种自酸蚀粘接剂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在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口腔科就诊的40例牙颈部楔状缺损患者,共有50对(100颗)左右对称同名患牙。将所有患牙按照随机同名牙配对方法分为两组,各50颗。一组患牙采用3M AdeperTM Easy One 粘接剂修复,另一组患牙采用Clearfil SE Bond 粘接剂修复。分别于修复后1年和2年对两组患牙进行随访, 根据改良USPHS/Ryge临床评价标准评价修复效果。结果    3M AdeperTM Easy One 粘接剂修复楔状缺损1年和2年的固位率分别为96%和90%;Clearfil SE Bond 粘接剂修复楔状缺损1年和2年的固位率分别为94%和86%。经统计学检验,两种粘接剂在修复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 AdeperTM Easy One和Clearfil SE Bond两种自酸蚀粘接剂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相当,临床工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
    综述
    牙髓再生治疗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张丹丹,包志凡 综述,陈旭 审校
    2012, 5(9): 560-563. 
    摘要 ( )  
    牙髓再生治疗的一个重要操作步骤是刺破根尖周组织,使血液进入根管内,这将使根尖周的干细胞也同时进入根管,血凝块为干细胞的聚集提供基质和支架;此外,血液内含有丰富的生长因子,可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年轻恒牙牙髓再生治疗后根管内硬组织的沉积和牙根的继续发育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就牙髓再生治疗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临床指南
    正畸相关性牙根吸收的早期诊断与预防
    祖丽呼玛·阿热甫江,潘旭 综述,米丛波 审校
    2012, 5(9): 564-569. 
    摘要 ( )  
    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虽然严重的牙根吸收很少见,但其作为一种无法预料的并发症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正畸医生。本文将对正畸相关性牙根吸收的早期诊断与预防做一综述。
    综述
    溶菌酶与口腔常见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高景 综述,张凌 审校
    2012, 5(9): 570-574. 
    摘要 ( )  
        溶菌酶是一种碱性蛋白,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及分泌物(血清、泪液、唾液和淋巴等)中。溶菌酶作为口腔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抗真菌和抗炎的作用。本文就溶菌酶与口腔常见疾病的关系研究做一综述。
    病例报告
    多囊型甲状舌管囊肿1例报告
    许振华,周剑虹
    2012, 5(9): 575-576.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