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牙齿防龋用氟化物涂膜
    赵信义
    2010, 3(08): 449-451. 
    摘要 ( )  

    提要:牙齿防龋用氟化物涂膜是一种用于牙齿表面的含氟涂膜材料,一般由成膜材料、氟化物和挥发性溶剂组成, 分为稀糊剂型、悬浮液型和溶液型3种类型。涂于牙齿表面后,氟化物涂膜能在牙齿表面附着一段时间,期间能缓慢释放氟离子。释放的氟离子能进入釉质内,形成氟磷灰石,同时在釉质表面形成氟化钙沉积层,从而提高牙釉质抗酸蚀能力。

    盖髓材料
    孙皎, 吴婕
    2010, 3(08): 451-454. 
    摘要 ( )  

    提要:保存活髓是治疗龋病、齿科手术操作及外伤所致牙髓暴露的理想方法。理想的盖髓材料应具有诱导牙髓细胞分化、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和保存活髓的特性。目前,临床常用的盖髓材料均不理想。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在致力于寻找一种更好、更完美的盖髓材料。本文就近年来盖髓材料的研究进展做一介绍。

    牙科氧化锆全瓷材料
    李伟, 蒋丽, 廖运茂
    2010, 3(08): 455-457. 
    摘要 ( )  

    提要:氧化锆陶瓷是口腔修复材料研究热点,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粉浆涂塑等技术可以制作冠桥等修复体。本文将从微观结构和组成角度,对牙科常用氧化锆陶瓷种类、特点、美学效果和临床应用进展做一概述,供相关医务人员和科研工作者在从事氧化锆全瓷材料相关工作时参考。

    牙科钛种植体表面改性
    李志安
    2010, 3(08): 457-461. 
    摘要 ( )  

    提要:钛和钛合金因具有良好的机械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用作牙科种植体。种植体植入机体后,与骨的骨性结合是关系到种植体在体内维持时间长短的关键。种植体进入机体后,首先是其表面与组织接触,因此对种植体表面改性是提高种植体与骨的骨性结合的有效方法。本文对目前钛和钛合金表面改性的方法进行简要概述。

    光固化灯及复合树脂聚合固化的影响因素
    朱松, 郝新青
    2010, 3(08): 461-464. 
    摘要 ( )  

    提要:光固化复合树脂应用于口腔医学已经有30年历史,光固化灯作为固化光源直接影响了复合树脂的性能及修复效果。目前临床常用的固化灯类型有传统卤光灯、速效卤光灯、发光二极管灯、等离子弧光灯、氩激光灯。本文主要介绍了每种光固化灯的特点、对复合树脂聚合固化的影响因素及使用注意事项。

    根管治疗中常见操作失误
    根管治疗中常见操作失误(1) ——开髓不当
    杨俊, 樊明文
    2010, 3(08): 465-468. 
    摘要 ( )  

    提要: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根管治疗的开髓、根管预备和充填等步骤中的操作失误时有发生。本文包括4个部分:(1)开髓不当;(2)根管遗漏;(3)根管预备中操作失误;(4)根管充填中操作失误。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开髓过程中的操作失误,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论著
    口腔鳞癌综合序列治疗临床研究
    赵作勤, 张君, 王旭霞, 卢成焱, 万慧子, 宋洪宁, 姜娟
    2010, 3(08): 469-471. 
    摘要 ( )  

    目的    观察综合序列治疗口腔鳞癌临床疗效,探索治疗口腔鳞癌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对2000年8月至2005年8月在枣庄矿业集团中心医院及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确诊并住院的口腔鳞癌中晚期患者60例,经过采用平阳霉素新辅助化疗、手术、术后放疗等手段进行规范的综合序列治疗,观察5年存活率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60例患者1年后复发率20.0%,2年后复发率23.3%,5年后复发率30.0%,5年存活率75.0%。结论    规范合理的综合序列治疗方法是治疗口腔鳞癌比较有效的手段,能明显提高口腔癌患者的存活率。

    龈下残根正畸牵引后桩冠修复12例疗效分析
    朱静涛, 于新, 刘奕
    2010, 3(08): 472-473. 
    摘要 ( )  

    目的    探讨龈下残根正畸牵引后桩冠修复可行性。方法    2007—2009年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门诊转诊至正畸科的严重牙体缺损病例12例(12颗牙),其龈下残根(牙根长度足够)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先行纤维桩树脂桩核修复,在树脂核上黏接正畸托槽,使托槽尽量靠近龈方,在残根近远中4~6颗牙(每侧2~3颗牙)上黏接托槽,将一段长度适中的镍钛弓丝结扎固定在托槽上,利用弓丝的弹性形变复位达到牵引残根的作用。按桩冠要求制备基牙,修整桩核,制备烤瓷冠,使修复后的烤瓷冠边缘与根面缺损区边缘完全密合,完成修复。 结果    修复2年后桩冠修复体仍然固位稳定,根冠边缘密合,无松动、叩痛,牙龈无明显增生、炎症,牙周组织健康。X线检查根尖周围组织正常,无根尖周阴影,根尖周牙周膜连续,无骨质吸收,无牙槽骨吸收,牙根无复发回缩。 结论    龈下残根经正畸牵引后行桩冠修复是可行的。

    左归丸和戊酸雌二醇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及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钙、磷影响的研究
    李春年, 李淑娟, 杨冬茹, 武明轩, 陈瑞雪, 董福生
    2010, 3(08): 474-476. 
    摘要 ( )  

    目的    探讨左归丸和戊酸雌二醇对骨质疏松牙周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2007年10月至2009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选取纯种雌性6月龄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骨质疏松牙周炎组、西药组(戊酸雌二醇)、中药组(左归丸)4组,每组9只,建立骨质疏松牙周炎模型,按分组用药,于3个月时处死大鼠,取上颌骨标本,光镜下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清中的中碱性磷酸酶(ALP)、钙(Ca)、磷(P)。结果    对照组牙周组织无明显变化;骨质疏松牙周炎组牙周炎症明显,牙槽骨大量吸收;西药组和中药组牙周炎症明显减轻,有牙槽骨新生。与骨质疏松牙周炎组相比,西药组和中药组血清中ALP降低(P < 0.01),Ca升高(P < 0.01),P降低(P < 0.01)。结论    左归丸和戊酸雌二醇均能减轻牙周炎症、抑制牙槽骨吸收,改善血清中骨代谢局部调节因子,促进颌骨骨量增加,改善牙槽骨结构。

    3种正畸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弓丝细胞毒性评价
    张贺佳, 张扬, 孙晓菊, 谢洪
    2010, 3(08): 477-480. 
    摘要 ( )  

    目的    评价3种正畸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弓丝的细胞毒性。方法    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选择正畸临床常用的3种品牌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弓丝(A:Masel牌美国产热激活型镍钛牙齿矫形丝;B:Smart牌国产热激活型镍钛牙齿矫形丝;C:有研亿金牌国产镍钛丝),制作试件各若干枚,长度0.5 cm。将其依次分为3份,一份处理后直接提取浸提液;另外两份处理后置于人工唾液中浸泡,分别于4周和8周后取出提取浸提液。选择L-929细胞系作为细胞毒性的实验对象,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L-929细胞在合金丝浸提液中的生长情况,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 法)得出细胞在培养24 h和48 h的吸光度(OD)值以及细胞相对增殖率(RGR),对3种品牌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弓丝做出细胞毒性评价。结果    在人工唾液浸泡后,3种品牌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弓丝的细胞毒性均随浸泡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P < 0.05);在相同的浸泡时间下,A弓丝的细胞毒性最小,C弓丝的细胞毒性最大;3种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弓丝细胞毒性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结论    (1)人工唾液环境增加了镍钛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细胞毒性,并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细胞毒性加大。(2)不同品牌、不同浸泡时间,正畸用镍钛弓丝细胞毒性不同。

    玻璃纤维桩联合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儿童外伤恒前牙临床疗效观察
    许炜铮, 姚华
    2010, 3(08): 481-483. 
    摘要 ( )  

    目的    探讨玻璃纤维桩联合纳米复合树脂对儿童年轻外伤恒前牙临时过渡性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4年9月至2008年3月于杭州市口腔医院儿童牙科对65例78颗儿童外伤冠折恒前牙行完善的根尖诱导和根管治疗后,使用玻璃纤维桩修复后直接用纳米复合树脂修复外形作为至18岁的过渡性修复,随访3年,观察其临床修复效果。结果    术后3个月复查,未见纤维桩折断、根折、根吸收。术后6个月有1例因二次外伤发生根折。术后24个月复查,仅3例出现表面着色,未见树脂脱落,边缘渗漏偶有发生,经处理均使患者满意。术后36个月,未见纤维桩脱落、根折。结论    玻璃纤维桩和纳米复合树脂联合修复儿童外伤恒前牙是成功有效的过渡性修复方法。它能够避免直接树脂修复或断冠修复造成的反复脱落,又能降低根折风险,最大限度的保留牙体组织。

    腮腺咬肌筋膜下翻瓣对Frey综合征预防作用对比研究
    吴蜀江, 陈盈颖, 刘巍, 刘桂凤
    2010, 3(08): 484-486. 
    摘要 ( )  

    目的    探讨腮腺浅叶切除术中腮腺咬肌筋膜下翻瓣对Frey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    2004年5月至2008年5月在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将62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2例采用传统腮腺咬肌筋膜上翻瓣,另一组30例采用腮腺咬肌筋膜下翻瓣,并通过随访调查及Minor试验检测,观察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采用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即筋膜下翻瓣组,其Frey综合征主观症状的发生率和客观检查发生率分别为6.67 %和16.67 % ,而不保留腮腺嚼肌筋膜即筋膜上翻瓣组, 其Frey综合征主观症状的发生率和客观检查发生率分别为37.50 %和 65.62 %,筋膜下翻瓣组Frey综合征发生率远低于传统手术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在腮腺浅叶切除术中,保留腮腺咬肌筋膜对预防Frey综合征有明显效果。

    吞咽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分析研究
    董世涛, 范丽萍, 孙树宏, 王冬梅
    2010, 3(08): 487-488. 
    摘要 ( )  

    目的    探讨吞咽法所获得的全口义齿水平颌位关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9月在承德市口腔医院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的无牙颌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分别用吞咽法和卷舌法确定水平颌位关系,并完成全口义齿的制作。观察两组全口义齿在口内的咬合关系与模型的一致性。结果    用吞咽法所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全口义齿在口内的咬合关系与模型一致性Ⅰ、Ⅱ、Ⅲ类者分别为39、1、0例,而对照组分别为29、7、4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7.382,P = 0.023 )。结论    利用吞咽法所获得的全口义齿水平颌位关系准确性较高,可以做为确定全口义齿水平颌位关系的有效方法。

    面中部复杂骨折142例临床治疗分析
    崔践英, 韩思源
    2010, 3(08): 489-490. 
    摘要 ( )  

    目的    探讨面中部骨折的特点、治疗方法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142例面中部骨折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患者伤口全部愈合良好,面部外形恢复满意,部分患者配合1~2周的颌间牵引,咬合关系、张口度恢复正常。结论    三维重建CT在诊断鼻、眶、颧、上颌骨骨折中有重要临床参考意义,正确复位后坚固内固定是常用治疗方法。

    不同年龄组口腔正畸保持治疗患者的配合及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奉晓斌, 林婕
    2010, 3(08): 491-493. 
    摘要 ( )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患者在口腔正畸保持治疗中的配合情况及心理影响因素。方法    2005年3月至2009年11月,在广东河源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将210例不同年龄的正畸固定治疗结束后配戴保持器的患者分为青少年组(12 ~ 18岁)110例、成年组(>18 ~ 45岁)100例。对其保持器戴用情况及5种常见心理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对两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例在按医嘱配戴保持器、按时复诊、保持器维护方面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 < 0.05);在配戴保持器治疗过程常见的影响合作的心理因素中,感觉说话不清或不适、担心影响口腔卫生、担心复发、怕别人嘲笑等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在保持治疗中,成人患者配合程度较高,不同年龄患者大多数正畸保持治疗心理相同或相似,但在某些心理方面存在差异。

    烤瓷全冠邻面肩台位置设计对基牙继发龋患影响的研究
    叶宇
    2010, 3(08): 494-495. 
    摘要 ( )  

    目的    探讨烤瓷全冠邻面肩台位置设计对基牙邻面继发龋患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贵港市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完成烤瓷全冠修复后3年的219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根据肩台位置分为龈上肩台组、平齐龈缘组、龈下肩台组,每组73例。通过X线对3组患者进行检查,观察修复体邻面单面患龋(只有近中或远中1面继发龋患)例数、双面患龋(近远中面均继发龋患)例数。结果    龈下肩台组、龈上肩台组、平齐龈缘组继发龋患发生率分别为24.66%(18/73)、6.85%(5/73)、5.48%(4/73),龈下肩台组继发龋患发生率与龈上肩台组、平齐龈缘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平齐龈缘肩台设计能最大程度地减轻基牙继发龋患发生。

    球茎曲与“J”钩联合应用矫治磨牙支抗丧失13例疗效分析
    叶慧芬
    2010, 3(08): 496-497. 
    摘要 ( )  

    目的    探讨球基曲与j钩联合应用技术辅助矫治磨牙支抗丧失效果。方法    2006—2008年厦门市第一医院思明分院拔4颗第一前磨牙进行矫治的患者13例,23颗上颌第一磨牙在采用直丝弓技术矫正治疗过程中出现支抗丧失,联合应用球茎曲与“J”钩对其进行矫治,治疗3~5个月后,观察上颌磨牙向远中、颊向移动情况。结果    13例患者23颗近中移动或倾斜移动的磨牙,联合应用球茎曲与“J”钩治疗后,上颌磨牙平均远中移动(3.97±0.85)mm,颊向平均移动(0.90±0.61)mm,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3例患者均成功达到磨牙、尖牙一类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结论    联合应用球基曲和“J”钩是一种有效的矫治支抗丧失磨牙向远中方法。

    短篇论著
    电脑比色仪结合目测法在特殊牙色患者烤瓷修复中应用价值研究
    张宁, 石涛, 战德松
    2010, 3(08): 498-499. 
    摘要 ( )  

    目的    探讨电脑比色仪结合目测法在特殊牙色患者烤瓷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7月至2009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就诊的60例特殊牙色需做金属烤瓷修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Crystaleye电脑比色仪结合目测法比色和单独用电脑比色仪比色的方法,制作两组烤瓷修复体,并对其效果做满意度测评。结果    电脑比色仪结合目测法比色满意度为93.33% (28/30),基本满意度为6.67% (2/30) ,不满意者为0;仅用电脑比色仪比色组满意度为60.00% (18/30) ,基本满意度为30.00 (9/30),有3例 (10.00%)不满意;两组修复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6,P < 0.05)。结论    对于特殊牙色患者的金属烤瓷体进行比色时,单独依赖电脑比色仪达不到很好效果,结合目测法比色更为理想。

    综述
    羊膜移植在口腔临床应用进展
    翟幼文, 综述, 王予江, 审校
    2010, 3(08): 500-502. 
    摘要 ( )  

    提要:羊膜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在临床各专业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就羊膜的组织结构、生理特性、免疫学特点以及羊膜在口腔临床的应用和进展进行综述。

    全冠修复材料离子析出及其对牙龈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
    石云凯, 综述, 陈小冬, 李振春, 审校
    2010, 3(08): 503-506. 
    摘要 ( )  

    提要:铸造合金和全瓷等材料被广泛用于牙体、牙列缺损的修复。修复体在口腔环境中行使功能时会发生腐蚀,引起离子析出,造成修复体周围牙龈组织的损害。本文就全冠修复材料的离子析出及其对牙龈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现状,以及临床常用冠修复材料的性质、优点、缺点及相互之间的比较做一综述。

    经验交流
    根管内断桩拆除后美学修复临床体会
    陈润, 郑明, 程辉
    2010, 3(08): 507-508. 
    摘要 ( )  
    固定矫治技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13例疗效观察
    刘建, 蒋薇薇
    2010, 3(08): 509-510. 
    摘要 ( )  

    目的    探讨固定矫治技术矫治上颌前牙埋伏阻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6—2008年就诊于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专科的13例14颗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正畸患者,采用固定矫治技术轻力牵引导萌进行矫治。结果    12例患者13颗埋伏上颌前牙被牵引入正常牙列。结论    在上颌前牙埋伏阻生的患者中,采用固定矫治技术,既保存了患牙,改善美观,又防止形成牙源性囊肿的可能,是一种较理想的矫治方法。

    继续医学教育专栏
    口腔颌面外科学(9) 口腔颌面部畸形和缺损
    白晓峰
    2010, 3(08): 511-512. 
    摘要 ( )  
    口腔医学史话
    欧洲“牙痛之神” 圣·阿波罗昵阿的故事
    李刚
    2010, 3(08): 512-512.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