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应该重视女性绝经相关骨质疏松症
    郁琦
    2014, 30(5): 321-322.  DOI: 10.7504/fk2014040101
    摘要 ( )   PDF(871KB) ( )  

    在绝经早期开始绝经相关激素补充治疗,坚持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关键。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由于骨质疏松症造成的危害是骨折,而骨折是在骨质已经疏松之后的老年发生,刚刚绝经的妇女往往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办更年期门诊,从医务人员入手,进行医生教育、患者教育和人群的医学普及教育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

    专题笔谈
    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现状、分类及诊断
    蒋建发,孙爱军
    2014, 30(5): 323-326.  DOI: 10.7504/fk2014040102
    摘要 ( )   PDF(902KB) (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中老年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患病率增加,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因此,充分认识骨质疏松症,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掌握其诊断标准及诊断方法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分类、诊断标准和方法做一简述。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与骨量丢失
    张绍芬
    2014, 30(5): 326-329.  DOI: 10.7504/fk2014040103
    摘要 ( )   PDF(961KB) (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已广泛应用于妇科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性早熟等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的治疗。但其导致的低雌激素血症与骨丢失也愈来愈引起人们的认识和重视。GnRH-a与HRT反向添加疗法可以降低骨丢失、改善生活质量,从而延长GnRH-a治疗时间。

    植物雌激素与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
    邹世恩,张绍芬
    2014, 30(5): 329-333.  DOI: 10.7504/fk2014040104
    摘要 ( )   PDF(918KB) ( )  

    大多数的临床试验结果提示植物雌激素可以增加中老年女性腰椎骨密度,降低骨吸收指标尿脱氧吡啶啉(urine deoxypyridinoline,DPD)水平,从而降低中老年女性骨折的风险。但是,现有的研究证据还不足以推荐植物雌激素作为治疗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标准方案,仅可作为个体化治疗的一种有益的选择。

    激素补充治疗与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
    徐苓
    2014, 30(5): 333-336.  DOI: 10.7504/fk2014040105
    摘要 ( )   PDF(892KB) ( )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雌激素有明确抑制骨吸收的作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的缺乏,导致骨量的快速丢失,使中、老年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大大高于男性。绝经后激素治疗能有效阻止骨丢失,维持骨量,降低骨折危险。特别提倡在60岁以前或绝经10年内开始使用激素治疗。此期间启用激素治疗,除对骨骼的保护作用外,还可以明显缓解绝经症状及降低冠心病风险,获益最多,风险最小。选择绝经激素治疗,是基于生活质量、健康优先原则和个人危险因素而做的个人决策。

    钙、维生素D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黄琪仁
    2014, 30(5): 336-340.  DOI: 10.7504/fk2014040106
    摘要 ( )   PDF(915KB) ( )  

    钙和维生素D是维护骨骼健康的重要的营养素,饮食中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础。许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是钙和维生素D缺乏的高危人群。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在开始考虑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它是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重要一部分,不能达到需要的水平时应该补充钙和维生素D的制剂。

    中医药防治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
    谈勇
    2014, 30(5): 340-343.  DOI: 10.7504/fk2014040107
    摘要 ( )   PDF(893KB) ( )  

    本文从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发生机理、辨治方法及特色、预防措施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药防治策略。该病本于肾虚精亏,与心、肝、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治以补肾益髓、强腰壮骨为根本大法,加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或健脾益气和胃之法辨证施治。治疗中可辅以口服中成药、中药热敷、熏洗等不同治疗手段,配合保健未病先防、药食相辅、运动疗法等方法综合治疗和预防。

    运动防治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
    邹军
    2014, 30(5): 343-347.  DOI: 10.7504/fk2014040108
    摘要 ( )   PDF(917KB) ( )  

    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影响着中老年女性的生活质量,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适当的运动可以减缓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的骨质疏松,且无药物的副作用,本文主要介绍运动对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防治骨质疏松的运动类型和推荐运动。

    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其他治疗方法
    马颖
    2014, 30(5): 347-351.  DOI: 10.7504/fk2014040109
    摘要 ( )   PDF(909KB) ( )  

    激素补充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是预防和治疗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是中国女性HRT接受率仅1%~2%,主要原因是担心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对于不愿意接受HRT或者有HRT禁忌证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可以用非激素类药物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双膦酸盐、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锶盐 、维生素K等。

    研究与探索
    Dicer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张娟,王敏,王翠,周莹莹,双婷
    2014, 30(5): 352-355.  DOI: 10.7504/fk2014040110
    摘要 ( )  

    目的 探讨Dicer蛋白的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997年1月至2002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住院行手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20例原发性卵巢浆液性癌病例,手术前均未进行放疗或化疗。正常卵巢组织9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3例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9例。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icer蛋白在各组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由正常卵巢组织向卵巢浆液性癌组织过渡过程中,Dicer蛋白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其阳性表达在正常卵巢组织与浆液性囊腺癌组织

    论著
    妊娠合并宫颈癌母胎结局7例分析
    周晖,卢淮武,AbdallahiN'DONGO,王丽娟,张丙忠,林仲秋
    2014, 30(5): 356-360.  DOI: 10.7504/fk2014040111
    摘要 ( )  

    目的 总结妊娠合并宫颈癌临床特点、诊治及母婴预后。探讨保留胎儿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2005年1月至 2013年3月收治的7例妊娠合并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结果 6例为单胎妊娠,1例为双胎妊娠。ⅠB1期1例,ⅠB2~ⅡA期5例,Ⅱ B期1例。鳞癌6例,腺癌1例。2例患者行胎儿在宫内的广泛全子宫切除,1例患者行放射治疗。4例患者要求保留胎儿,其中1例延期治疗8 d,3例采用顺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均于孕33~33+6周行剖宫产加根治性手术。患者中位无瘤生存期为45个月。新生儿均未见明显畸形和生长发育异常。结论 妊娠期应注意宫颈病变筛查。妊娠合并宫颈癌应结合临床分期、妊娠周数、生育意愿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孕期顺铂联合紫杉醇新辅助化疗加剖宫产后根治性手术可能是妊娠合并宫颈浸润癌并要求保留胎儿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腹壁缝合器在腹腔镜10 mm以上穿刺孔缝合中的应用价值
    王丹丹,杨清,王光伟
    2014, 30(5): 361-365.  DOI: 10.7504/fk2014040112
    摘要 ( )  

    目的 探讨自行设计的腹壁缝合器在腹腔镜手术10 mm以上穿刺孔缝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科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和(或)腺肌瘤剔除术或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者共3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腹壁缝合器组)及对照组(常规缝合组)各150例,采集临床资料,记录腹壁穿刺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内科合并症、既往手术史、手术时间、10 mm以上穿刺孔个数及术后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0 mm以上穿刺孔缝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3.0±1.5)min vs. (6.0±1.2)min,P<0.05 ],而并发症发生率却低于对照组(0 vs. 2.67%,P<0.05),主要为穿刺孔出血及穿刺孔疝。结论 腹壁缝合器可在直视下缝合腹壁穿刺孔,减少穿刺孔出血及穿刺孔切口疝的发生,从而辅助腹腔镜手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3D打印模型在复杂型胎盘植入患者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何泓1,林琳1,陈娟娟1,廖胜辉2,宋亭1,颜昊1,谭大勇3,苏春宏1,陈敦金1
    2014, 30(5): 366-368.  DOI: 10.7504/fk2014040113
    摘要 ( )  

    目的 探讨个体化3D打印模型在复杂型胎盘植入患者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意义。方法 2014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收治复杂性胎盘植入1例,患者在术前行盆腔MRI扫描,获取原始图像后利用数字化医疗三维设计软件对其子宫、胎盘、膀胱进行三维重建。将构建的胎盘植入数字化三维模型行体外手术设计用于指导手术。结果 手术过程中根据术前3D模型预演指示,采用经后路子宫切除术,精确完整的将子宫切除,手术过程顺利。结论 构建的个体化3D打印模型、开展手术前手术方式设计对胎盘植入的手术治疗具有较大的术前和术中指导意义,可使手术过程更加精确化。

    镜像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王马列,梁润彩
    2014, 30(5): 369-373.  DOI: 10.7504/fk2014040114
    摘要 ( )  

    目的 探讨镜像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2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例镜像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母体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超声检查、产后大体检查、胎盘病理及母儿围产结局。结果 镜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以母体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稀释性贫血、低蛋白血症、胎儿水肿及胎盘水肿为特征。严重者出现胸水、腹水、肺水肿和心衰。此类患者产后出血、输血、转重症监护病房比例高。本组8例分娩前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及血白蛋白(ALB)均降低,分别为(77.38±9.10)g/L、0.246±0.029及(24.86±3.10)g/L;终止妊娠后HB、HCT及ALB明显改善,分别为(99.27±15.27)g/L、0.308±0.046及(29.59±3.13)g/L,分娩后与分娩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患者终止妊娠后母体症状迅速改善并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镜像综合征与子痫前期诊断易混淆,其中稀释性贫血是鉴别诊断要点。确诊镜像综合征后,可予纠正低蛋白血症和合理使用利尿剂,严格限制液体入量,尽早终止妊娠,预防产后出血等处理。终止妊娠是治疗镜像综合征的根本方法。

    调节性T细胞在人乳头瘤病毒16整合状态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丁爱萍1,张志新2,张瑶1,魏恒1,张淑兰1
    2014, 30(5): 374-378.  DOI: 10.7504/fk2014040115
    摘要 ( )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活化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存在状态的关系及其与HPV16整合状态的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2012年1-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采用多重实时PCR技术对HPV16阳性的17例正常宫颈组织、6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0例宫颈鳞癌(CC)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检测E2和E6基因,通过E2/E6比值法评估HPV16 DNA的体内存在状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相应宫颈组织中叉头状/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结果 Foxp3阳性积分光密度值在HPV16游离状态、整合状态宫颈组织中,均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比,在CC与CIN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病变中,HPV16整合型组Foxp3阳性表达均高于游离型组,在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5,P<0.05)。Foxp3阳性在HPV16整合状态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 Treg与HPV存在状态密切相关,Treg在HPV持续感染所致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调节性T细胞在人乳头瘤病毒16整合状态的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丁爱萍1,张志新2,张瑶1,魏恒1,张淑兰1
    2014, 30(5): 374-378.  DOI: 10.7504/fk2014040115
    摘要 ( )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活化与人乳头瘤病毒(HPV)16存在状态的关系及其与HPV16整合状态的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2012年1-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采用多重实时PCR技术对HPV16阳性的17例正常宫颈组织、6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0例宫颈鳞癌(CC)的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检测E2和E6基因,通过E2/E6比值法评估HPV16 DNA的体内存在状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相应宫颈组织中叉头状/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结果 Foxp3阳性积分光密度值在HPV16游离状态、整合状态宫颈组织中,均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正比,在CC与CIN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病变中,HPV16整合型组Foxp3阳性表达均高于游离型组,在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5,P<0.05)。Foxp3阳性在HPV16整合状态宫颈鳞癌中的表达与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 Treg与HPV存在状态密切相关,Treg在HPV持续感染所致宫颈癌的发生及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综述
    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顾蓓1,杨欣2
    2014, 30(5): 379-382.  DOI: 10.7504/fk2014040116
    摘要 ( )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共同特点为在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之间出现失衡,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与遗传、内分泌紊乱、营养不均衡和废用等有关。现综述如下。

    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顾蓓1,杨欣2
    2014, 30(5): 379-382.  DOI: 10.7504/fk2014040116
    摘要 ( )  
    综述与讲座
    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唐瑞怡,陈蓉
    2014, 30(5): 383-386.  DOI: 10.7504/fk2014040117
    摘要 ( )  

            构建恰当的动物模型是开展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OP)病因、病理生理研究和药物治疗的关键。因不同类型OP的成因、病理生理变化各有特点,故建模方法亦不同。本文针对OP模型动物的选择、不同的造模方法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血管生成因子在自然流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赵晨阳1,李琼1,黄健2
    2014, 30(5): 387-390.  DOI: 10.7504/fk2014040118
    摘要 ( )  

            自然流产的发生率约占妊娠总数的10%~15%,其中早期流产占80%以上。导致自然流产的因素很多,如遗传因素、免疫和环境因素、内分泌失调、生殖器官解剖异常、感染以及创伤等,但仍然有50%以上的自然流产原因不明,称为不明原因性流产。在针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中,血管生成因子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因为在妊娠早期,血管发生和血管化是胚胎发育和胎盘形成的基础,而这一过程主要是受血管生成因子的调控,自然流产的发生可能正与这些因子的调节失衡有关。本文现就几种目前研究较多的血管生成因子在自然流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水通道蛋白在羊水量异常的胎盘、胎膜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邢宁宁,蔡雁
    2014, 30(5): 391-394.  DOI: 10.7504/fk2014040119
    摘要 ( )  

    羊水量异常是常见的产科疾病,胎儿异常及围产儿发病率、死亡率明显升高。羊水量异常的病理学机制有待阐明,尚无有效防治措施。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是一类分子质量约26~30 ku、对水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膜内在蛋白,其功能是在细胞膜上形成运输水的跨膜通道,在机体内选择性地表达于与水代谢有关的多种组织和器官。目前国内外陆续有文献报道 AQPs 参与母胎间的液体交换,与羊水膜内吸收及羊水量的调节相关联。了解水通道蛋白在羊水量异常人胎盘、胎膜中表达,对进一步探讨羊水量异常的病理学机制,寻找羊水量异常的治疗方法有深远意义。

    疑难病例讨论
    晚期妊娠,胎盘病理见印戒细胞
    桑翠琴1,路军丽1,胡敬2,马帅1,张英3,张震宇1,赵涤1
    2014, 30(5): 395-398.  DOI: 10.7504/fk2014040120
    摘要 ( )  

    张震宇(主持人,朝阳医院妇产科主任)今天邀请首都医科大学妇产科学系各临床学院负责人,本院各相关科室(消化科、血液科、呼吸重症医学科、病理科、超声医学科、核医学科) 专家参加我科收治的1 例晚期妊娠,胎盘病理发现印戒细胞的病例讨论,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深入探讨患者诊治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以期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首先请主管医师介绍病史和诊治情况。

    病案报告
    晚期妊娠合并膀胱结石并发膀胱巨大血肿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王桂梅,肖梅,任为
    2014, 30(5): 399-400.  DOI: 10.7504/fk2014040121
    摘要 ( )  

    膀胱结石女性少见,男女之比为10∶1。因女性尿道短而阔,如患膀胱结石,直径一般多在1cm以上,大的结石可因其嵌顿而使产道狭窄,梗阻引起难产。现就本院收治的1例晚期妊娠合并膀胱结石并发膀胱巨大血肿进行报道并复习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