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4年, 第3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4-04-02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指南解读
    专题笔谈
    研究与探索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产后出血与孕产妇死亡
    刘兴会,陈锰
    2014, 30(4): 241-243. 
    摘要 ( )   PDF(939KB) ( )  
    指南解读
    美国“2014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谢玲玲,李晶,林仲秋
    2014, 30(4): 244-248. 
    摘要 ( )   PDF(868KB) ( )  

    近日,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4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新版指南更新内容较多,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

    专题笔谈
    如何建立和规范我国产后出血处理的培训体制
    刘彩霞,庄艳艳,刘诗诗
    2014, 30(4): 249-251. 
    摘要 ( )   PDF(852KB) ( )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早期诊断和及时救治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应根据我国产后出血的诊疗现状,建立长效、规范、多学科联合的产后出血防治培训体系,以期提高产科医务人员对产后出血诊疗的认识。

    产后出血高危预警及防范
    余琳,陈敦金
    2014, 30(4): 251-254. 
    摘要 ( )   PDF(872KB) ( )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胎膜残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异常是常见原因。孕妇分娩前体重指数(BMI) >25.9、贫血、宫高>34.5cm, 高龄,瘢痕子宫等均是发生产后出血的临床预警信息。对具备这些警示信息的孕产妇,应及时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如何准确评估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
    漆洪波,贾小燕
    2014, 30(4): 254-256. 
    摘要 ( )   PDF(856KB) ( )  

    早期识别产后出血以及准确估计出血量,对预防产后出血以及尽早做出决策有很大的帮助,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包括:识别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和发生产后出血后的早期识别。常见的估计出血量的方法有称重法、容积法、休克指数法等。

    凶险性前置胎盘致产后大出血的防范
    路思思,邹丽
    2014, 30(4): 256-259. 
    摘要 ( )   PDF(870KB) ( )  

    凶险性前置胎盘引起的产后出血可导致急诊切除子宫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该文就防范产后大出血的措施包括产前诊断和监测、术前准备、术中止血方法的使用及术后管理进行阐述,以供同道借鉴。

    阴道分娩及剖宫产产后出血预警及防范
    孙丽洲,杨娜娜,刘丽萍
    2014, 30(4): 259-262. 
    摘要 ( )   PDF(865KB) ( )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出血患者通常在产前即存在一种或多种高危因素,引起产后出血主要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异常四大因素。因此,所有产科工作者都应当重视防治产后出血,及早发现高危因素,及时处理,从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如何规范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
    付晨薇,刘俊涛
    2014, 30(4): 262-265. 
    摘要 ( )   PDF(867KB) ( )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分别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的病因治疗是最根本的治疗,是产后出血救治成功的关键。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子宫收缩乏力宫缩剂的治疗。缩宫素为一线用药,当单独手法按摩子宫和缩宫素不能达到止血目的时,可以考虑使用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或卡前列酸栓。在没有注射用宫缩剂或注射用宫缩剂使用禁忌时可以考虑使用米索前列醇。当药物加强宫缩治疗无效时应注意不同药物的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此外,一方面要重新核对有无合并其他原因所致产后出血;另一方面应及时采用必要的进一步治疗如宫腔填塞或子宫动脉栓塞等。

    产后出血的保守性手术治疗
    丁建,连岩,王谢桐
    2014, 30(4): 265-271. 
    摘要 ( )   PDF(891KB) ( )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在药物和子宫按摩不能控制出血时,需采取手术干预。保守性手术是指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包括血管结扎、宫腔填塞压迫止血、子宫压迫缝合等。B-Lynch缝合技术在产后出血的保守性手术治疗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并且由此改良出多种子宫压迫缝合方法。这些技术各有利弊和不同的适应证,根据产后出血的不同原因选择合适的保守性手术方式,才能达到良好止血和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手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
    徐焕,李笑天
    2014, 30(4): 272-274. 
    摘要 ( )   PDF(853KB) ( )  

    难治性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当保守性治疗方法失败时,紧急围产期子宫切除被认为是挽救孕产妇生命的有效方法。掌握围产期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可以减少孕产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产科大量输血补液策略
    于成华,宋薇薇
    2014, 30(4): 274-276. 
    摘要 ( )   PDF(861KB) ( )  

    产后出血始终是危及产妇生命安危的主要原因,故而产科的输血补液策略至关重要。在扩充血容量及维持渗透压后,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及改善止血功能是大量输血的目的。产科大量输血策略提倡限制性液体复苏,及时补充红细胞,早期足量使用血浆,预防性输注血小板,补充纤维蛋白原及冷沉淀,一些止血药物也可作为备用策略使用。注意预防大量输血相关并发症。

    晚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及防范
    周莉,范玲
    2014, 30(4): 276-279. 
    摘要 ( )   PDF(867KB) ( )  

    晚期产后出血常见的高危因素主要是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复旧不全,胎盘异常,剖宫产切口裂开或手术损伤等。主要防范措施:产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合理选择子宫切口;按解剖结构层次缝合。介入性诊断技术在晚期产后出血方面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

    研究与探索
    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与特点
    陈春林,唐怡欣,刘萍,段慧,王黎,陈兰,王俊
    2014, 30(4): 280-284. 
    摘要 ( )   PDF(862KB) ( )  

    目的 利用基于CT血管成像(CTA)三维重建技术构建的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探讨子宫与子宫肌瘤的血管网特点。方法 连续采集2012年1月至9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接受CTA检查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原始数据集,构建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通过逐步调整阈值以改变模型的血管显示密度,并予透明化处理后作分析。结果 成功构建了72例患者的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该模型可清晰的显示子宫动脉及子宫肌层、子宫肌瘤的血管网,可见肌壁间、浆膜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血管网轮廓与子宫血管网的相对位置不同,其中浆膜下肌瘤轮廓显示最为清晰。重建模型中存在特殊类型的肌瘤血管网。结论 利用CTA和重建软件构建出的子宫肌瘤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形态逼真,可准确识别子宫肌层与子宫肌瘤的血管网,为术前评估和临床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