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8年, 第1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8-03-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论著
    综述
    病例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外泌体的作用及其在口腔领域的研究展望
    刘娜娜,郑妍,林莉
    2018, 11(3): 129-133.  DOI: 10.19538/j.kq.2018.03.001
    摘要 ( )  

    外泌体是一种区别于微泡具有特异脂质、蛋白、mRNA和miRNA的小的膜性囊泡结构。虽然外泌体提取方法很多,但纯度大都不理想。外泌体主要具有细胞间信号传导、提呈抗原以及诱发和增强机体免疫反应、参与血管新生等功能。文章简要介绍了外泌体及其在心脑血管、肝脏、肾脏等系统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及损伤修复等方面的相关作用,并对其在口腔领域的研究做出一定的前景展望。

    口腔来源外泌体研究进展
    史亚方,彭文英,林莉
    2018, 11(3): 134-139.  DOI: 10.19538/j.kq.2018.03.002
    摘要 ( )  

    外泌体指从各种类型细胞中分泌的直径为40~100 nm的细胞外囊泡,其内含有来自细胞的脂质、蛋白质、核酸,可以通过质膜融合、表面受体介导的摄取、受体细胞内化等机制被装载到受体细胞,影响其功能和活动。外泌体中包含的RNA和miRNA可以随外泌体转移到受体细胞,并在受体细胞中被翻译,是遗传交换的新载体。口腔领域对外泌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泌体介导细胞间通讯和调节免疫活性方面。文章通过对唾液、口腔癌和牙周致病菌来源的外泌体进行综述,总结口腔领域的外泌体研究进展。

    激活素A研究进展及其在口腔领域的应用前景
    郑妍,刘娜娜,林莉
    2018, 11(3): 140-144.  DOI: 10.19538/j.kq.2018.03.003
    摘要 ( )  

    激活素A属于激活素家族的一员,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中的一个分支。激活素A在体内分布广泛,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其对多种干细胞有重要作用,与器官的发育和维护相关。最近研究表明,这种二聚体糖蛋白是维持组织细胞功能的基本介质,影响着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异常的激活素A表达与许多重要的临床病理因素及患者的预后相关,表明其可能作为多种疾病预测指标。激活素A在口腔领域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现对其做一综述。

    微小RNA与口腔疾病
    彭文英,史亚方,林莉
    2018, 11(3): 145-149.  DOI: 10.19538/j.kq.2018.03.004
    摘要 ( )  

    微小RNA(miRNA)是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主要参与转录后调节过程,其表达谱的变化与诸多疾病(如癌症、慢性炎症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章就miRNA的起源及其与口腔几种常见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论著
    牙髓再生治疗临床进展的循证医学研究
    肖文,汪俊
    2018, 11(3): 150-155.  DOI: 10.19538/j.kq.2018.03.005
    摘要 ( )  

    目的    通过检索己发表的相关文献,以循证医学为主要路径来探讨牙髓再生治疗的临床进展。方法    以“牙髓再生治疗”、“牙髓血运重建术”、“根尖诱导成形术”、“根尖屏障术”、“抗生素”、“氢氧化钙”、“血凝块”、“富集血小板血浆(PRP)”、“富集血小板纤维蛋白(PRF)”、“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TA)”、“玻璃离子水门汀(GIC)”为关键词,限制为人类,检索2004-01-01至今收录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SinoMed)和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中的文献。纳入标准:“牙髓再生治疗与根尖诱导成形术或根尖屏障术疗效对比”、“牙髓再生治疗根管消毒药物选择”、“牙髓再生治疗支架材料选择”和“牙髓再生治疗根管封闭材料选择”的相关研究。结果    共获得相关文献245篇,通过改良的SIGN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分级方式,选取证据等级分级为1++、1+、1-及2++级,推荐强度分级为A或B的相关研究。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1篇,其中系统评价2篇、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9篇、病例对照或队列研究8篇及实验室研究2篇。结论    牙髓再生治疗在临床症状的减轻方面同根尖诱导成形术或根尖屏障术具有相同疗效,在促进牙根继续发育方面有明显优势;抗生素糊剂与氢氧化钙都可对根管内进行有效消毒并且促进牙根继续发育,抗生素糊剂效果略好,但细胞毒性高、清除率低;PRP或PRF和血凝块都能改善临床症状,在促进牙根继续发育方面,PRP疗效略优于血凝块,而PRF疗效最好。牙髓再生治疗根管封闭材料选择方面,MTA的远期疗效优于GIC。

    口腔鳞癌组织中人β-防御素-1、-2、-3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TNM分期关系研究
    房栗1,2,李国阳1,刘婷1,黄晓峰1,王翔1,王文梅1
    2018, 11(3): 156-159.  DOI: 10.19538/j.kq.2018.03.006
    摘要 ( )  

    目的    初探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人β-防御素(human β-defensin,hBD )-1、hBD-2、hBD-3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TNM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60例OSCC组织中hBD-1、hBD-2和hBD-3的表达,评价其染色分级及表达水平,统计分析hBD-1、hBD-2和hBD-3免疫组化染色分级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OSCC组织中hBD-1、hBD-2和hBD-3染色分级与临床TNM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OSCC组织中hBD-1与hBD-3 的染色分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 < 0.01),hBD-3的染色分级与临床TNM分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 < 0.05)。结论    OSCC组织中hBDs的表达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互为影响;hBD-3表达水平与OSCC临床TNM分期之间存在相关性,随着TNM分期的增加而降低。

    不可逆性牙髓炎治疗中浸润麻醉与阻滞麻醉效果Meta分析
    张梅a,张耀b,任双双c,李雯a,禹怡君a,苗雷英a
    2018, 11(3): 160-166.  DOI: 10.19538/j.kq.2018.03.007
    摘要 ( )  

    目的 研究在不可逆性牙髓炎治疗中浸润麻醉与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和CNKI等7个数据库,时间截止于2017年4月,由2位作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使用RevMan5.2软件进行资料的提取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不可逆性牙髓炎的治疗中,浸润麻醉与阻滞麻醉相比,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 0.96,95% CI = 0.85~1.09,P = 0.56);浸润麻醉较阻滞麻醉在注射时产生的疼痛更小(RR = 0.41,95% CI = 0.19~0.88,P = 0.02)。结论 在不可逆性牙髓炎的治疗中,浸润麻醉与阻滞麻醉的效果无显著差异;浸润麻醉较阻滞麻醉在注射时产生的疼痛反应更小。

    骨性Ⅲ类偏颌患者下颌骨髁突位置三维评估研究
    曲冠霖a,张丹a,杨鸣良b,颜光启b,张扬a
    2018, 11(3): 167-171.  DOI: 10.19538/j.kq.2018.03.008
    摘要 ( )  

    目的    利用Mimics软件对成人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下颌骨髁突的位置特征进行三维测量。方法    对50例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8~34岁)的颅面部进行螺旋CT扫描(偏斜组28例,非偏斜组22例), 采集DICOM数据,利用Mimics17.0软件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并建立三维坐标系,分离上下颌骨,显露完整的髁突形态,确定标志点及测量相关参考平面,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非偏斜组两侧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偏斜组中,偏斜侧髁突的冠状面和水平面与颅骨冠状面交角均大于对侧,髁突水平面与眼耳平面交角小于对侧,髁突矢状面与眼耳平面交角大于对侧,乙状切迹到眼耳平面和冠状面距离均小于对侧,到正中矢状面距离大于对侧。其余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性Ⅲ类错牙合伴下颌偏斜患者的髁突位置不对称。偏斜侧髁突位置相对关节窝向后、内旋转,乙状切迹向后、上、外旋转。偏斜对侧髁突位置相对关节窝向前、外旋转,乙状切迹向前、下、内旋转。左右侧关节间隙无明显差异。

    口服普萘洛尔与局部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联合应用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疗效研究
    张蕾,程沫沙,白晓峰,王绪凯
    2018, 11(3): 172-175.  DOI: 10.19538/j.kq.2018.03.009
    摘要 ( )  

    目的    评估口服普萘洛尔与局部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联合应用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7例腮腺区血管瘤患儿。其中男8例,女19例;年龄2 ~ 9个月,平均年龄4.8个月。病灶大小1.5 cm × 2.0 cm × 1.0 cm ~ 7.0 cm × 6.0 cm × 3.0 cm。治疗采用普萘洛尔[1.0 ~ 1.5 mg/(kg·d)]每日1次口服,0.5%马来酸噻吗洛尔每日2次利用医用纱布外敷于病灶处。疗程12~32周,平均20.3周。随访时间为3~12个月,平均8.4个月。治疗前后记录瘤体颜色、体积、质地的变化,并完善病灶区的超声检查。结果    27例患儿中效果为“优”的21例(77.8%)、“好”的4例(14.8%)、“中”的2例(7.4%)、“差”的0例(0%);治愈率77.8%,有效率100%。结论    口服普萘洛尔联合局部外用马来酸噻吗洛尔对于治疗婴幼儿腮腺区血管瘤具有很好的疗效,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不同光固化充填材料边缘微渗漏比较研究
    张凌,朱琳琳,毕静
    2018, 11(3): 176-178.  DOI: 10.19538/j.kq.2018.03.010
    摘要 ( )  

    目的    评价不同光固化充填材料对窝洞充填修复边缘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6—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患者因正畸需要而拔除的健康前磨牙60颗,在牙体牙合面制备Ⅰ类洞型后将离体牙随机均分成3组,分别充填Z350树脂(A组)、预热后Z350树脂(B组)和SonicFill声波树脂(C组)。采用染料渗入法进行修复边缘微渗漏试验,在体视显微镜下检测洞壁的微渗漏情况。结果    各组样本均可见微渗漏,C组微渗漏程度明显小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B组与A组的微渗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3种光固化充填材料修复边缘都可能发生微渗漏,SonicFill声波树脂较Z350树脂充填可明显减少微渗漏的发生。

    综述
    正常颞下颌关节与人工关节假体髁突的运动比较
    邹璐芗,何冬梅
    2018, 11(3): 179-185.  DOI: 10.19538/j.kq.2018.03.011
    摘要 ( )  

    颞下颌关节髁突的运动对于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髁突运动的测量方法众多,可分为有创性和无创性两大类。文章对有关正常颞下颌关节和人工关节假体髁突运动测量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自主人工关节假体的设计提供参考。

    全脱出牙齿牙周膜再生研究进展
    宋戈,姜力铭,陈旭
    2018, 11(3): 186-189.  DOI: 10.19538/j.kq.2018.03.012
    摘要 ( )  

    牙齿全脱出即刻损伤牙周膜,治疗重点在于恢复牙周膜的形态和功能。组织工程技术是一种应用种子细胞、生长因子、支架材料修复受损组织的技术手段,为牙周膜再生提供了新的方法。文章就近年来全脱出牙齿牙周膜再生治疗中无细胞性组织再生和细胞性组织再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病例报告
    下颌前牙区牙龈外周型成釉细胞瘤1例报告
    刁艳菲1,2,曹阳1,李宁1,2,周建华1
    2018, 11(3): 190-192.  DOI: 10.19538/j.kq.2018.03.013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