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0年, 第13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20-12-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专家讲座
    论著
    综述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专栏
    病例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光动力疗法在牙周炎和种植体周围炎治疗中的应用
    靖无迪,赵继志
    2020, 13(12): 705-708.  DOI: 10.19538/j.kq.2020.12.001
    摘要 ( )  
    光动力疗法因具有抗微生物作用被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在口腔领域特别是牙周病的治疗方面,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就光动力疗法的机制及其在牙周炎和种植体周围炎治疗中的应用做一阐述。
    激光在牙周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秦子玥,陈武
    2020, 13(12): 709-714.  DOI: 10.19538/j.kq.2020.12.002
    摘要 ( )  
    微创牙周治疗以创伤小、风险低、恢复快等优点成为慢性牙周炎常见的重要治疗方法。与牙周炎的传统机械治疗方法相比,激光的辅助或替代治疗具有诸多优点,是微创牙周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文章就牙周治疗常用激光对菌斑、牙石和病变组织的去除,对牙周组织再生、疼痛控制的作用,以及在牙周疾病的诊断预防中的研究进展做一阐述,旨为激光在牙周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提供新思路。
    专家讲座
    无牙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设计与并发症
    庞鸿娟,江鹭鹭,赵宝红
    2020, 13(12): 715-720.  DOI: 10.19538/j.kq.2020.12.003
    摘要 ( )  
    传统全口义齿有稳定性差、固位不良、咀嚼效率低等缺点,难以被患者接受。与传统全口义齿相比,无牙颌种植覆盖义齿由种植体提供支持或辅助固位,可获得较好的稳固性和患者满意度,得以在临床广泛应用。然而,无牙颌种植覆盖义齿组成结构和修复设计复杂,受患者自身颌骨条件、修复空间和口腔卫生维护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并发症。文章就无牙颌种植覆盖义齿修复设计中种植体数量、位置和附着体类型的选择及并发症做一阐述。
    论著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在不同牙周状态的龈沟液中表达研究
    李艳芬1,黄永玲2,薛珍珠2,何梦娇2,刘崇武2,闫福华1,骆凯2
    2020, 13(12): 721-725.  DOI: 10.19538/j.kq.2020.12.004
    摘要 ( )  
    目的 分析比较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sTREM-1)在不同牙周状态的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表达情况,探讨sTREM-1在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18 ~ 60岁患者85例。根据牙周临床检查,将所有患者分成5组:健康对照组(牙周组织健康者18例)、慢性牙龈炎组(18例)、轻度慢性牙周炎组(14例)、中度慢性牙周炎组(15例)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比较不同牙周状态的GCF中sTREM-1的表达,并与患者的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及附着丧失(CAL)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慢性牙龈炎组患者及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组患者GCF中sTREM-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慢性牙龈炎组相比,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组患者GCF中sTREM-1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重度慢性牙周炎组患者GCF中sTREM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轻度慢性牙周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此外,sTREM-1的表达水平与牙周临床指标GI、PD及CAL均呈正相关。结论 GCF中sTREM-1的表达水平与牙周组织的炎症程度密切相关。检测GCF中sTREM-1的含量对判断牙周组织的炎症状态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种植基台背景色及粘接剂颜色对不同厚度高透氧化锆修复体颜色的影响研究
    李雪菁1,庞鸿娟1,邱小亥2,邹丽妍1,田思睿1,吕宁1,赵宝红1
    2020, 13(12): 726-729.  DOI: 10.19538/j.kq.2020.12.005
    摘要 ( )  
    目的 研究种植基台背景色及粘接剂颜色对3种不同厚度高透氧化锆修复体颜色的影响,为粘接剂的选择提供指导方案。方法 制备不同厚度(1.5、2.0、2.5 mm)的高透氧化锆修复体各20个。将3种厚度修复体分别使用3种颜色粘接剂粘接于喷砂后的种植基台上,记为1.5 mm透明、有色、白色研究组,2.0 mm透明、有色、白色研究组,2.5 mm透明、有色、白色研究组;将未粘接于种植基台上的3种厚度修复体记为1.5 、2.0 和2.5 mm对照组;每组修复体各5个。应用VITA Easyshade Ⅴ比色仪测量各组修复体的色彩参数(CIE L*a*b*),并计算粘接前后修复体的色差值(ΔE),对比肉眼可察觉阈值和临床可接受阈值,以评价种植基台背景色及粘接剂颜色对不同厚度修复体颜色的影响程度。结果 (1)种植基台背景色对不同厚度修复体颜色的影响分析:1.5 mm透明研究组ΔE(8.51)高于临床可接受阈值;2.0 mm透明研究组ΔE(2.03)低于临床可接受阈值,但高于肉眼可察觉阈值;2.5 mm透明研究组ΔE(1.26)低于肉眼可察觉阈值。(2)粘接剂颜色对不同厚度修复体颜色的影响分析:当修复体厚度为1.5 mm时,仅有色研究组ΔE低于临床可接受阈值,但仍高于肉眼可察觉阈值,且不同粘接剂组间Δ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1.941,P < 0.05);当修复体厚度为2.0 mm时,不同粘接剂组间Δ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3.683,P < 0.05),且均低于临床可接受阈值,仅有色研究组ΔE低于肉眼可察觉阈值,但有色研究组ΔE与透明研究组Δ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当修复体厚度为2.5 mm时,不同粘接剂组间Δ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683,P > 0.05),且均低于肉眼可察觉阈值。结论 种植基台背景色及粘接剂颜色均会对较薄高透氧化锆修复体的颜色造成影响。在种植义齿修复过程中,当设计的修复体厚度< 2.5 mm时,推荐使用与修复体颜色一致的有色粘接剂;当修复体厚度≥ 2.5 mm时,种植基台背景色和粘接剂颜色对修复体颜色的影响较小,3种粘接剂均可使用。
    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中最大张口度与强直严重程度关系研究
    邓天阁1,王磊2,刘平1,薛洋1,刘昌奎3,王静娟1,孙祥钊1,周宏志1,丁宇翔1,胡开进1
    2020, 13(12): 730-737.  DOI: 10.19538/j.kq.2020.12.006
    摘要 ( )  
    目的 研究主、被动最大张口度(AMMO、PMMO)与颞下颌关节强直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8只健康雄性绵羊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只。实验组绵羊双侧颞下颌关节模拟髁突矢状骨折,其中左侧翼外肌被切断以阻断其功能;对照组绵羊未进行手术。于术前及术后12、24周对所有绵羊体重、AMMO、PMMO、颞下颌关节形态学特点进行测量评估。结果 实验组只有右侧保留翼外肌功能的颞下颌关节发生了骨强直。术后12、24周,实验组绵羊AMMO、PMMO、极限距离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实验组绵羊AMMO和PMMO与骨融合区宽度、长度、面积及钙化程度均呈负相关(均P < 0.05),其中骨融合区面积为主要影响因素(术后12、24周相关系数r分别为-0.94、-0.95)。结论 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中阻断翼外肌功能可阻止骨强直的发生;对于早期髁突矢状骨折,可通过牙合垫或牙合板进行张口训练,进而阻断翼外肌功能。当颞下颌关节发生骨强直时,骨融合区面积越大,张口受限越明显。
    甲苯胺蓝染色在口腔潜在恶性疾患及口腔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王倩1,徐偲2,韩莹1,金建秋3,程喆1,刘晓丹1,赵忠芳1,崔红梅1,李文文1,郭骧1,王兴1,
    2020, 13(12): 738-744.  DOI: 10.19538/j.kq.2020.12.007
    摘要 ( )  
    目的 综合评价甲苯胺蓝染色在口腔潜在恶性疾患(oral potential malignant disorders,OPMDs)及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5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就诊的OPMDs及OSCC患者533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检查、甲苯胺蓝染色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评价甲苯胺蓝染色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甲苯胺蓝染色的诊断价值;并对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甲苯胺蓝染色诊断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的灵敏度为75.32%,特异度为84.17%,准确度为81.61%;诊断OSCC的灵敏度为97.10%,特异度为76.51%,准确度为79.17%;诊断上皮异常增生的灵敏度为57.65%,特异度为84.17%,准确度为79.31%。随着上皮异常增生程度的加重,甲苯胺蓝染色诊断的灵敏度越高;且甲苯胺蓝染色诊断轻、中度上皮异常增生的灵敏度均高于临床危险度诊断,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ROC曲线分析,甲苯胺蓝染色诊断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的AUC值为0.797,高于临床危险度诊断的AUC值(0.721);甲苯胺蓝染色诊断OSCC的AUC值为0.868,高于临床危险度诊断的AUC值(0.802)。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病程、活检病损部位、临床危险度和甲苯胺蓝染色均与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显著相关,甲苯胺蓝染色阳性者患有上皮异常增生或OSCC的风险是甲苯胺蓝染色阴性的13.655倍。结论 综合多项指标评估结果,甲苯胺蓝染色是一种诊断效力强的无创辅助检查技术,推荐应用于OPMDs及OSCC的早期诊断。
    浓缩生长因子复合人工骨材料的磨牙位点保存效果评价
    徐海龙1,张辉1,赵蜜2,丁越1,王鑫1
    2020, 13(12): 745-749.  DOI: 10.19538/j.kq.2020.12.008
    摘要 ( )  
    目的 评价浓缩生长因子(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CGF)复合人工骨材料+双层CGF膜应用于磨牙位点保存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2019年于辽宁省人民医院口腔科行磨牙拔除术并需要种植修复的患者2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例。研究组采用微创牙拔除术和CGF复合人工骨材料+双层CGF膜位点保存术;对照组采用微创牙拔除术和人工骨材料+胶原膜位点保存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拍摄根尖片和锥形束CT(CBCT),比较两组牙槽骨高度和宽度的变化。结果 (1)应用根尖片测量发现,研究组近中牙槽骨高度降低量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91,P < 0.05);而两组远中牙槽骨高度降低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69,P > 0.05)。(2)应用CBCT测量发现,研究组颊舌向牙槽骨宽度减少量[(1.68 ± 0.40)mm]小于对照组[(2.32 ± 0.8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34,P < 0.05);研究组近中颊侧和中央舌侧牙槽骨高度降低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3、3.02,均P < 0.05);其他位点牙槽骨高度降低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将CGF复合人工骨材料+双层CGF膜应用于磨牙位点保存术,能有效减少牙槽骨的吸收,为种植修复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应用赝复体修复上颌牙列缺损伴上颌骨缺损临床效果评价
    李琳a,柳茹月a,吴婷a,庞湃b,孙长伏b,张忠提a
    2020, 13(12): 750-752.  DOI: 10.19538/j.kq.2020.12.009
    摘要 ( )  
    目的 评价应用赝复体修复上颌牙列缺损伴上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因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单侧上颌骨并需赝复体修复患者16例。比较患者赝复体修复前和赝复体修复后2个月的咀嚼效率,并采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问卷(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UW-QOL)评价患者赝复体修复后2个月的生存质量。结果 赝复体修复前和赝复体修复后2个月患者的咀嚼效率分别为(52.5 ± 10.5)%和(69.8 ± 11.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1.31,P < 0.05)。经UW-QOL评价发现,患者对各项评分均较高,其中疼痛为(89.1 ± 12.8)分,吞咽为(87.5 ± 15.8)分,咀嚼为(84.4 ± 18.0)分,这三项的患者主观感受更好。结论 应用赝复体修复上颌牙列缺损伴上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述
    累及下牙槽神经的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方法研究进展
    谈文多,周逸嘉,赵隽隽
    2020, 13(12): 753-757.  DOI: 10.19538/j.kq.2020.12.010
    摘要 ( )  
    累及下牙槽神经的下颌第三磨牙传统拔除方法常会引起以下牙槽神经损伤为主的并发症,为此有众多学者提出新的拔除方法,如截冠法、正畸牵引辅助及冠周去骨法等,以减少下牙槽神经损伤的发生。文章就累及下牙槽神经的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方法的原理、适应证、操作注意事项及优缺点等做一综述。
    舌运动异常的病因及其与全身疾病的联系
    陶慧骞,但红霞,陈谦明
    2020, 13(12): 758-761.  DOI: 10.19538/j.kq.2020.12.011
    摘要 ( )  
    舌是口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动主要依靠舌下神经的支配,舌下神经的任何一部分受到压迫、损伤等均可导致舌运动异常。舌运动异常主要包括伸舌偏斜、舌震颤、不自主伸舌及伸舌困难,可影响进食和语音,严重者甚至出现舌后缩,导致呼吸困难。舌运动异常的患者通常首诊于口腔科,因此,口腔科医生对舌运动异常的正确认识,对相关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就舌运动异常可能的发病原因及其与全身疾病的联系做一综述。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专栏
    残障儿童的口腔疾病防治
    王淑芳,张练平
    2020, 13(12): 762-766.  DOI: 10.19538/j.kq.2020.12.012
    摘要 ( )  
    残障儿童由于生理或精神上的缺陷,通常生活自理能力差、口腔健康状况不佳。目前,常规医疗服务无法完全满足残障儿童的需求,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文章就残障儿童口腔疾病的流行病学现状、在口腔疾病防治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口腔疾病防治建议做一综述。
    病例报告
    Super-Bond C&B内粘接修复治疗牙隐裂1例报告
    邬烈a,李丽娟a,殷温玲b,骆小平a
    2020, 13(12): 767-768.  DOI: 10.19538/j.kq.2020.12.013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