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2年, 第5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2-11-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论著
    综述
    病例报告
    继续医学教育专栏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埋伏阻生牙的定位与诊断
    许来青,姜曚,丁虹,李娜,王虎
    2012, 5(11): 641-645. 
    摘要 ( )  
    口腔颌面锥形束CT可以提供矢状位、冠状位、水平位三个轴面的诊断信息,并且可以通过三维重建直观地显示立体图像,从而能够精确地确定埋伏阻生牙的形状、位置、数目、阻生方向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上、下颌后牙埋伏阻生诊断及治疗
    段银钟
    2012, 5(11): 646-653. 
    摘要 ( )  
    后牙的埋伏阻生与前牙比较,不论在矫治理念,还是矫治设计上都有较大的不同。本文重点介绍了上、下颌前磨牙埋伏阻生的原因和矫治方法,上、下磨牙,尤其是第三磨牙埋伏阻生的处理。后牙埋伏阻生的治疗主要从功能考虑,对美观影响不大。对导萌困难的病例,选择拔牙矫治也是可以接受的。拔除无法保存的第一或第二磨牙后,第三磨牙的导萌或前移可以进入功能位置。
    唇侧阻生尖牙的临床矫治
    贺红,花放
    2012, 5(11): 654-657. 
    摘要 ( )  
    唇侧阻生尖牙是正畸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关于其临床矫治已有多篇文献报道,但具体矫治方法的选择存在差异。本文介绍了唇侧阻生尖牙的患病率、病因、检查与早期诊断、预防及正畸矫治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外科-正畸联合导萌
    周宏志
    2012, 5(11): 657-661. 
    摘要 ( )  
    智齿以外恒牙阻生是牙列畸形矫治中较为复杂的情况,需通过外科-正畸联合导萌治疗,以恢复完整牙列的美学形态和咬合功能等。牙槽外科医生在这项协同治疗过程中,担负重要职责,在诊断与治疗设计、阻生牙齿定位、外科显露技术、导萌阻力去除、萌出愈合等方面应具备足够的知识或经验,对减少患者手术痛苦,缩短矫治时间,最终矫治成功等有决定性作用。
    上颌中切牙倒置阻生的正畸治疗
    金作林,惠雯婷
    2012, 5(11): 661-665. 
    摘要 ( )  
    上颌中切牙倒置阻生临床上较少见,矫治方法和理念也不同于其他阻生牙的导萌。缺失上颌中切牙严重影响美观及功能,所以临床上应及早发现并治疗,以利于患者自信心的建立。本文主要介绍了上颌中切牙倒置阻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及保持。  
    腭侧阻生尖牙正畸治疗
    刘怡
    2012, 5(11): 665-670. 
    摘要 ( )  
     阻生牙是临床上常见的牙齿发育障碍之一,尖牙阻生是最常见的类型,其中腭侧阻生尖牙发生率较唇侧阻生更常见。如何准确地诊断、治疗腭侧阻生的尖牙,一直是正畸中非常有挑战的内容。借助锥形束CT的帮助,阻生尖牙的诊断变得越来越容易。激光的应用使开窗手术更易止血,粘接操作更准确可靠。灵活、有序的正畸牵引,使牵引过程更可控,从而提高了治疗效率。对牙周的关注,更加提高了阻生尖牙治疗后的质量。阻生牙牵引后更需注意保持,3~6个月的固定保持更有利于牙周的改建。
    论著
    牙龈卟啉单胞菌W83 PG0352基因突变株构建及鉴定研究
    李琛1,何晓宁2,潘亚萍1,郭艳3
    2012, 5(11): 671-676. 
    摘要 ( )  
    目的    探讨牙龈卟啉单胞菌W83 PG0352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和鉴定。方法    本实验于2011年7—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建立PG0352突变质粒,在T载体上插入PG0352上游基因、红霉素抗性基因和PG0352下游基因,用电转化的方法将质粒转入牙龈卟啉单胞菌菌细胞中,用含有红霉素的TSB培养基筛选PG0352突变株,并通过PCR、RT-PCR和酶活性检测方法对突变株进行鉴定。结果    在含有红霉素的TSB培养基中可见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菌落,用PCR方法证实在这些菌落中PG0352基因被红霉素抗性基因所替代,且唾液酸酶活性丧失。结论    通过电转化的方法可成功获得PG0352基因突变株,为研究PG0352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Er﹕YAG激光对牙本质与瓷块间粘接强度影响研究
    李瑞青1,赵彬2,闫慧2,张媛1
    2012, 5(11): 676-678. 
    摘要 ( )  
    目的    评价Er﹕YAG激光照射对牙本质与瓷块间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因正畸拔除的完整无龋坏、无隐裂的前磨牙30颗,分别制备3 mm ×3 mm的牙本质面,随机分为以下3组:Er﹕YAG激光组、酸蚀组、酸蚀+Er﹕YAG激光组,每组10个样本。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样本的表面形态,并检测牙本质与瓷块间的粘接强度。结果    酸蚀+Er:YAG激光组粘接强度值最高,与酸蚀组和Er﹕YAG激光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酸蚀组与Er﹕YAG激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酸蚀联合Er﹕YAG激光照射能够增强牙本质与瓷块间的粘接强度,是牙体组织粘接前有效的表面处理方式。
    大庆市12岁儿童恒牙患龋情况调查分析
    尤欣,刘慧敏,郑杰,董洁,马数艳
    2012, 5(11): 679-681. 
    摘要 ( )  
    目的    了解大庆市12岁学生龋病患病情况及发展趋势,为大庆市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及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对大庆市所属的5个行政区,每个区1所中学,每所中学2个班级,采用分层、等容量、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10名12岁学生,进行连续2年的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庆市12岁学生2年患龋率分别为 27.06%和32.11%,患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龋齿充填率分别为9.5%和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和2011年龋均分别为0.58 和0.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男女患龋率分别为21.43%和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男女患龋率分别23.33和39.19%,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5);2年男性患龋率分别为21.4,3%和2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女性患龋率分别为30.43%和3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    大庆市12岁学生患龋率不高,随年龄的增长成上升趋势;女性患龋率增长的速度大于男性。龋齿充填率低。
    不同基底材料与饰面瓷结合界面观察及元素分析
    李振春,王翔,邢文忠
    2012, 5(11): 682-685. 
    摘要 ( )  
    目的    定性分析不同基底材料与饰面瓷之间化学结合的方式。方法    本研究于2011年3—9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和大连交通大学完成。以上颌侧切牙为模型,选用镍铬(Ni-Cr)合金、氧化锆、金钯(Au-Pd)合金、压铸瓷、钴铬(Co-Cr)合金、混合Au-Pd合金6种基底材料,按照厂家的操作要求在不同基底材料上烧结饰面瓷。然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各基底材料与饰面瓷界面,并用能谱分析仪进行元素分析。结果    Ni-Cr合金、氧化锆、Au-Pd合金、Co-Cr合金、混合Au-Pd合金5种基底与饰面瓷之间均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元素扩散,扩散范围约1~2 μm。随着远离界面,扩散元素含量逐渐降低直至消失。压铸瓷基底在实验条件下未明显观察到饰面瓷与压铸瓷的结合界面。结论    Ni-Cr合金、氧化锆、Au-Pd合金、Co-Cr合金、混合Au-Pd合金及压铸瓷基底在和饰面瓷的烧结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结合。
    安氏Ⅱ1错牙合矫治前后咬合功能研究
    王艳玲1,韩凉2,张勇2,张瑾2
    2012, 5(11): 686-691. 
    摘要 ( )  
    目的    研究安氏Ⅱ1错牙合矫治前后咬合功能状况的变化,借以评价正畸治疗对咬合接触变化的影响,并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分析本研究对安氏Ⅱ1错牙合咬合稳定重建的可靠程度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2008-2012年来济南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30例,用T-scan Ⅱ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记录患者矫治前后最大牙尖交错位的牙合力总值(TOF)、牙合力不对称指数(AOF)、牙合力中心点位置(COF)、牙合力中心点的最大位移(MMCOF)、闭合时间(TO),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矫治后TOF高于矫治前(P<0.01);矫治后COF距上颌中线的距离与矫治前相比减小(P<0.01);矫治后AOF、MMCOF、TO均低于矫治前(P<0.01)。结论    正畸治疗能够改善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的牙合力水平及平衡性;T-scan Ⅱ数字化咬合分析系统能够客观、真实、准确的显示咬合接触状态,其测量结果可作为临床评价的指标。
    舌刺联合头帽颏兜矫治安氏Ⅲ类前牙反牙合24例疗效观察
    田玉楼,朴美玲,王晶,刘芳,韩坤,吕品
    2012, 5(11): 690-693. 
    摘要 ( )  
    目的 研究应用舌刺纠正不良舌习惯并联合头帽颏兜限制下颌骨过度生长矫治前牙反牙合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安氏Ⅲ类前牙反牙合患儿24例,全部病例均设计应用舌刺破除不良习惯并消除舌对下牙弓的异常推力,配合头帽颏兜限制下颌骨的过度生长。结果 24例患儿均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舌不良习惯及不良位置得到了纠正,前牙反牙合解除,后牙咬合关系良好,达到了治疗反牙合和改善面部美观的目的。结论 舌刺能有效纠正舌不良习惯及不良位置,去除了舌对下牙弓的异常推力,配合头帽颏兜限制下颌骨过度生长,是矫治安氏Ⅲ类前牙反牙合的可行的矫治方案。
    光照对纤维桩周围双固化树脂粘接效果影响研究
    邓向东,邹康元,陈觉清
    2012, 5(11): 694-696. 
    摘要 ( )  
    目的    观察光照对纤维桩周围双固化树脂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用2011年5—11月佛山市向阳口腔医院就诊患者拔除的新鲜完整单根管牙40颗,随机等分为非光照组和光照组。两组牙齿均在截去牙冠后行根管预备,充填,然后植入纤维桩,并使用Bisco全酸蚀粘接系统对纤维桩进行粘接,非光照组仅进行化学固化,光照组在化学固化的基础上再使用QHL75光固化灯照射40 s。分别测量两组牙齿根尖段、根中段和根管口段的显微硬度和粘接强度。结果    显微硬度:光照组牙齿根管口段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根中段和根尖段及非光照组各段(P<0.05),而光照组根中段和根尖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强度:光照组牙齿根管口段的粘接强度高于根中段和根尖段及非光照组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根中段和根尖段的粘接强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光照有助于加强Bisco全酸蚀粘接剂的聚合程度,从而有助于纤维桩固位。
    综述
    义齿树脂基托吸水性和溶解性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黄华莉,左伟文,罗梦 综述, 朱松 审校
    2012, 5(11): 697-699. 
    摘要 ( )  
    义齿树脂基托是全口义齿及局部义齿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具有吸水性和溶解性,加之释放一些残留单体,影响了材料的综合性能,降低了材料的使用寿命,并给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本文就义齿树脂基托的吸水性和溶解性机制及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病例报告
    颈部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刘敬东,郝凤渝,王兆元,钟鸣
    2012, 5(11): 700-701. 
    摘要 ( )  
    继续医学教育专栏
    牙隐裂诊断和治疗
    朱琳琳,朱晓华
    2012, 5(11): 702-703.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