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2年, 第5卷, 第02期
    刊出日期:2012-02-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专家讲座
    论著
    综述
    临床操作细节交流园地
    病例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治疗计划
    韩科
    2012, 5(02): 65-71. 
    摘要 ( )  

    口腔修复是目标明确的临床技术,其治疗计划的形成具有显著的“逆向设计”特性。制定过程大致为:首先从恢复外观功能的需求确认是否必须进行修复,然后根据患者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条件选择修复技术,可摘局部义齿是最常用的选项。从患者年龄和目前的口腔疾患及保健状况可推测剩余组织的预后,患者的经济条件和心理状况也应作为治疗计划的参考依据。下一步是根据患者剩余软、硬组织的条件设计义齿结构,包括基牙数量和布局、固位体、连接体、人工牙排列等。有关的辅助性措施如修复前正畸、拔牙、牙体牙髓治疗等应该针对最后的治疗目标而选择性采用。

    美观活动义齿修复方案设计
    于海洋
    2012, 5(02): 72-75. 
    摘要 ( )  

    可摘局部活动义齿是一种修复牙列缺损的大众化传统实用方案,尽管价格平民化,但由于微笑或言语时唇颊侧金属卡环臂的暴露而缺乏美感,造成了患者不愿选择,且不少医生也缺乏热情设计、专业体会肤浅,活动义齿几乎成为不美观修复体的代表。如何按不同层次需求,设计改良各档次美观活动义齿修复方案,挖掘各种可行修复技术方法,有效地提升活动义齿修复的美观效果,已经成为我国修复专业下一步发展思路中不能继续淡忘的专业途径。本文将对不同类型档次的美观活动义齿进行总结归纳,为美观活动义齿修复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基本设计
    张少锋
    2012, 5(02): 75-79. 
    摘要 ( )  

    本文介绍了可摘局部义齿临床设计的基本要求,强调保护基牙为设计的首要原则,并从支持、固位、稳定、连接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义齿的设计要点,供口腔医生在进行临床义齿修复工作中参考。

    可摘局部义齿修复若干细节探讨
    吴琳
    2012, 5(02): 79-82. 
    摘要 ( )  

    为了更加清晰地理解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本文从信息的获取、模型观测与就位道的确定、余留牙外形的修整、可摘局部义齿设计与口腔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金属支架的检查5个方面加以介绍,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应用种植体联合天然牙支持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多数牙缺失
    孙健, 张富强
    2012, 5(02): 83-85. 
    摘要 ( )  

    天然牙联合种植体支持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多数牙缺失,可以解决KennedyⅠ、Ⅱ类牙列缺损(特别是有多数牙齿的缺失)情况下,可摘局部义齿在固位、稳定、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这类修复方法也可作为由于患者骨组织或经济原因不能行固定种植义齿修复的一个很好的选择。然而,有关这类修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报道比较少,且仍缺乏系统性。本文从生物力学及临床设计须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初步的阐述。

    专家讲座
    正畸治疗与牙周病的关系
    陈文静
    2012, 5(02): 86-88. 
    摘要 ( )  

    口腔正畸学和牙周病学有着较广泛的联系。本文将从错牙合畸形对牙周组织的影响、牙周病患者在正畸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治疗后保持3个方面阐述正畸治疗与牙周病的关系,以期为牙周病患者的正畸治疗提供参考。

    论著
    大鼠高脂血症与牙周炎相关性实验研究
    陈小玲, 赵欣, 李艳芬, 骆凯, 闫福华
    2012, 5(02): 89-92. 
    摘要 ( )  

    目的    探讨大鼠牙周炎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方法    本实验于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在福建省高校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比较医学科完成。4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0只。分别进行如下处理:A组,正常饲养;B组,单纯牙周结扎;C组,单纯高脂饮食;D组,牙周结扎+高脂饮食。3个月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同时,取大鼠下颌第一磨牙做组织学观察分析。结果    (1)牙周结扎大鼠磨牙牙槽骨出现不同程度的骨吸收。(2)各组大鼠血清TG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高脂饮食大鼠血清CHO、HDL-C和LDL-C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饮食大鼠,且D组大鼠血清CHO浓度高于C组(均P < 0.05);C、D组HDL-C和LDL-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通过高脂喂养和磨牙牙周结扎可建立高脂血症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牙周炎可致高脂饮食大鼠血清CHO浓度升高。

    不同机用镍钛器械根管预备效果比较研究
    刘扬, 李喆, 于静涛, 孙莹莹
    2012, 5(02): 93-98. 
    摘要 ( )  

    目的    比较3种机用镍钛根管预备器械 ProTaper、Mtwo、K3的根管预备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外科新鲜拔除的54颗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根据其根管弯曲度分成A组(弯曲度≥20°)和B组(弯曲度< 20°),每组再随机分成3个亚组(P组、M组、K组),分别采用镍钛锉ProTaper、Mtwo和K3进行根管预备。预备前后,分别拍摄数字X线片,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生成预备前根管几何中心线并投影至预备后根管,测定根管偏移量及根管弯曲度的变化并且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中的21例样本根管预备后碎屑和玷污层的分布及评分。结果    根管弯曲度≥20°时,根管弯曲起始处的根管偏移量及根管弯曲度减小量ProTaper组和Mtwo组均显著小于K3组(P < 0.05);根管弯曲度<20°时,ProTaper、Mtwo、K3组间根管偏移量及根管弯曲度减小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扫描电镜下,P组、M组、K组3者根管冠1/3处碎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根中1/3及根尖1/3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K组与P组、M组有显著差别(P < 0.05),3组各部分玷污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roTaper、Mtwo、K3预备上颌磨牙轻度弯曲根管均具有良好的成形能力,Mtwo预备磨牙中、重度弯曲根管能更好维持原始根管走向;配合NaOCl和EDTA冲洗条件下,ProTaper和Mtwo对根管中下段的清理效果优于K3。

    审美指导对前牙美学修复影响研究
    宋旭纯, 阿兰, 徐文洲
    2012, 5(02): 99-101. 
    摘要 ( )  

    目的    研究审美指导对前牙美学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北京顺义中医医院口腔科及吉林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口腔门诊拟进行上前牙烤瓷修复的患者15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9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前进行系统的美学指导,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调查患者初次试戴烤瓷冠时对义齿颜色、形态、与面部协调程度的主观评分,比较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成功率为97.5%,对照组为88.6%。在义齿的颜色、形态、与面部协调程度上,试验组患者主观评分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治疗前对患者的审美指导能够提高前牙美学修复效果。

    立体镜定位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实验研究
    贾淑娟, 古向生, 陈坤
    2012, 5(02): 101-103. 
    摘要 ( )  

    目的    探讨立体镜定位法对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的定位效果。方法    选取由广东医学院基础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头颅骨标本3具;同时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收集的术后离体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60颗。多生牙分别模拟置于上颌前牙区的唇侧、腭侧及牙弓内,应用立体镜定位法及根尖片水平移位法定位,并对二者定位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根尖片水平移位法与立体镜定位法对上颌前部骨埋伏多生牙的定位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立体镜定位法与根尖片水平移位法有相近的定位效果,二者可互为补充。

    不同正畸力对大鼠牙周组织压力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表达影响研究
    刘宁, 冯云霞, 陈显久
    2012, 5(02): 104-107. 
    摘要 ( )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牙齿移动中不同正畸力对牙槽骨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10年9—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寄生虫实验室完成。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轻力组、中力组、大力组(各9只),分别施加0、0.29、0.49、0.98 N正畸力,建立大鼠牙齿移动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牙周组织压力侧RANKL的表达。结果    对照组RANKL有少量表达,主要分布于破骨细胞的胞核,正畸加力各组RANKL表达主要分布于压力侧牙周膜及骨改建区的破骨细胞,在基质细胞和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也有表达,且其黄染程度强于对照组。各实验组牙周组织压力侧不同程度地出现血管被挤压、玻璃样变区和骨吸收陷窝。正畸力与RANKL的表达呈正相关(r = 0.834,P < 0.01)。结论    正畸力与大鼠牙槽骨压力侧RANKL的表达呈正相关,且0.49 N为促进RANKL表达的最佳力值。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在人继承恒牙缺失的滞留乳牙及乳牙根生理性吸收不同时期表达研究
    刘继辉, 张桂荣, 王雪, 李博
    2012, 5(02): 109-112. 
    摘要 ( )  

    目的    研究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在人继承恒牙缺失滞留乳牙及乳牙根生理性吸收不同时期的表达。方法    选取2010年6-12月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及儿童牙病科10~15岁患者因治疗需要拔除的乳牙18颗,按牙根吸收长度不同分为牙根吸收早、中、晚期(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各6颗。同时选取无恒牙胚滞留乳牙(滞留组)和正畸拔除的正常恒牙(对照组)各6颗。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ANKL蛋白的表达,并测定累积光密度值。结果    牙髓成纤维细胞:对照组RANKL累积光密度值明显低于其余组(均P < 0.01);早期组、中期组明显低于晚期组(均P < 0.01)。成牙本质细胞:对照组RANKL累积光密度值亦明显低于其余组(均P < 0.01);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三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破牙细胞:对照组未见破牙细胞;早期组、中期组与晚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RANKL是引起乳牙牙根缓慢吸收的因素之一。

    前方牵引器联合Hass快速扩弓器治疗骨性前牙反牙合56例疗效分析
    胡玉乾, 薛冬, 郑琳琳, 张锦辉, 张宗扬, 王薇
    2012, 5(02): 113-115. 
    摘要 ( )  

    目的    评价前方牵引器联合Hass快速扩弓器矫治骨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丹东市玉乾口腔诊所收治的乳牙期或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56例,应用前方牵引器联合Hass快速扩弓器矫治前牙反牙合,比较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数据。结果    矫治后56例骨性前牙反牙合患儿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Wits值明显增加,上颌骨矢状向有明显的骨性生长,上颌牙槽骨也有明显增长。面中长度、下颌骨长度、下颌骨体长度以及下颌平面与鼻底平面的交角均增加(P < 0.05)。结论    前方牵引器联合Hass快速扩弓器治疗骨性前牙反牙合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侧貌,促进上颌骨的唇向生长。

    综述
    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袁尉力, 综述, 王绪凯, 审校
    2012, 5(02): 116-119. 
    摘要 ( )  

    目前,普萘洛尔已成为复杂严重婴幼儿血管瘤的一线治疗选择,但其究竟是通过何种机制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仍然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临床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使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启示。

    牙周骨移植材料研究进展
    吴仲恺
    2012, 5(02): 120-123. 
    摘要 ( )  

    骨移植再生是牙周组织再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骨移植的材料经历了自体骨、异体骨、异种骨、人工合成骨等多种形式的发展变化。本文对各种骨移植材料及其应用做一综述。

    临床操作细节交流园地
    替牙期中切牙严重扭转二次治疗(续一)
    武广增
    2012, 5(02): 124-125. 
    摘要 ( )  
    病例报告
    重型复发性坏死性黏液腺周围炎伴下唇严重瘢痕1例并文献复习
    王双义, 李宁毅, 张晓燕
    2012, 5(02): 126-128.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