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龋病与口腔白色念珠菌家族传播的相关性研究
    吴非,宫雁冰,张中林,王美惠,姜涌,郑剑玲
    2008, 1(06): 0- . 
    摘要 ( )  
    专题笔谈
    功能性颌骨重建与种植美学
    张志勇
    2008, 1(06): 321-324 . 
    摘要 ( )  
    口腔种植中的美学设计与美学处理
    徐欣
    2008, 1(06): 324-326 . 
    摘要 ( )  
    种植义齿牙龈美学
    梁星,刘蝶
    2008, 1(06): 327-330 . 
    摘要 ( )  
    种植义齿美学中的软组织处理
    施斌,朱雯雯
    2008, 1(06): 330-333 . 
    摘要 ( )  
    种植即刻修复与即刻负载
    陈卓凡,张晓聪
    2008, 1(06): 333-336 . 
    摘要 ( )  
    专家经验谈
    种植美学修复的现状与问题
    邱立新
    2008, 1(06): 337-339 . 
    摘要 ( )  
    论著
    反映正畸后侧貌美观敏感指标及其标准研究
    代昕,侯志明,赵震锦,阎秀琳,赵阳
    2008, 1(06): 340-340342 . 
    摘要 ( )  

    目的 研究能够敏感反映患者侧貌美观程度的头影测量指标及其标准。方法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2002 — 2005年117例矫治后患者侧貌剪影图,经16名正畸医师、63名大学生进行美观程度评分,按评分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测量两组患者10项头影测量指标,分析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颜面侧貌美观程度密切相关的指标。结果 高分组U1-AP(6.80±1.87)mm,L1-NB(3.29±2.30)mm,FMIA(56.56±6.70)°;低分组U1-AP(8.7±2.17)mm,L1-NB(4.20±3.88)mm,FMIA(49.50±10.28)°,3项指标在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 < 0.05),其余7项指标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U1-AP值与侧貌美观程度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上牙突度是影响侧貌美观的关键因素,治疗目标应以U1-AP突距(6.80 ± 1.87)mm为参考标准。

    均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拔牙与非拔牙治疗前后硬组织变化比较的研究
    白艳洁,孙晓菊,谢洪
    2008, 1(06): 343-345 . 
    摘要 ( )  

    目的 探求均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最适治疗手段。方法 辽宁省人民医院2000 — 2006年完成的18例均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 患者中,拔牙组10例、未拔牙组8例,治疗前后拍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描记、定点、测量,比较13项角度指标和2项线距指标。 结果 未拔牙组SNA、NA-PA、U1-NA、U1-SN角增大,U1-NA距增大,SNB、NP-FH角减小,ANB角增大至正常范围,与矫治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5);拔牙组SNA、SNB、U1-NA、U1-SN角减小,ANB角增大至正常范围,与矫治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或P < 0.01)。结论 均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应优选非拔牙矫治以改善凹陷面型。

    舌肌内颗粒细胞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郭永峰,葛淑芬,王绪凯,李瑞武,卢利
    2008, 1(06): 348-350 . 
    摘要 ( )  

    目的 探讨舌肌内巨大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2003—2004年收治的2例舌肌内颗粒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诊断及治疗。结果 2例患者均为年轻女性,肿物均位于舌肌内,直径约5 cm,为无痛性,病程为渐进性。组织学特点为无明显被膜,瘤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胞浆丰富,可见较多嗜伊红均质细颗粒,过碘酸-希夫(PAS)染色阳性,瘤细胞呈巢状或腺泡状生长。手术切除后均无复发。结论 舌肌内颗粒细胞瘤为良性病变,切除后不易复发。

    自制复方荜茇酊治疗牙本质敏感症临床研究
    曹树喜,李德超,杨瑛玉,孙娴静
    2008, 1(06): 351-352 . 
    摘要 ( )  

    目的 观察自制复方荜茇酊在牙本质敏感症治疗中的作用,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995 — 2005年佳木斯市中心医院156例牙本质敏感症患者的400颗患牙分为两组:治疗组298颗,用自制复方荜茇酊治疗5次后观察疗效;对照组102颗,用75%氟化钠甘油治疗5次后观察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5%,治疗组为93.96%,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自制复方荜茇酊治疗牙本质敏感症疗效优于75%氟化钠甘油。

    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陆军勇,程小东,赵立培
    2008, 1(06): 353-355 . 
    摘要 ( )  

    目的 分析根管治疗期间急症(EIE)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分析2004年7月至2007年7月在北京丰台医院口腔科行根管治疗的36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EIE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EIE发生率为4.98%。随年龄增长,EIE发生率逐渐升高,7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最高,20岁以下最低。健康状况自我评价良好者EIE发生率低于健康状况自我评价较差者;下颌牙EIE发生率高于上颌牙;术前症状明显者EIE发生率高于症状不明显者;有牙髓和根尖周组织病变者EIE发生率高于无病变者。结论 EIE的发生与年龄、牙位、术前叩痛及牙髓状况等有关。

    短篇报道
    龈下残根正畸牵引4例分析
    朱英芹
    2008, 1(06): 355-355 . 
    摘要 ( )  
    短篇论著
    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治疗龋坏所致牙髓炎260颗患牙临床疗效观察
    段志斌
    2008, 1(06): 356-357 . 
    摘要 ( )  
    前牙断冠残根行固定烤瓷修复的美观与实用性探讨
    潘训芳
    2008, 1(06): 357-358 . 
    摘要 ( )  

    目的 探讨前牙断冠残根行固定烤瓷修复的美观与实用性。方法 对20例患者80颗前牙在断冠残根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予桩核加烤瓷修复。结果 20例患者美学效果均达到Kay牙齿美学分类class Ⅲ-Ⅰ或class Ⅳ-Ⅰ(化妆),患者满意度为100%,实用性为优,跟踪调查无不良反应。结论 正确选择保留前牙断冠残根行固定烤瓷修复可达美观和实用性的统一。

    讲座
    口腔病灶的形成 感染 诊断与治疗
    李刚,郭静,史俊南
    2008, 1(06): 359-361 . 
    摘要 ( )  
    综述
    平台转换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
    张光涛综述,施斌审校
    2008, 1(06): 362-364 . 
    摘要 ( )  
    口腔心理
    正畸纠纷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对策
    王珊,王林,赵春洋,张卫兵
    2008, 1(06): 365-367 . 
    摘要 ( )  
    世界名刊导读
    牙周治疗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束蓉,刘大力,三宅洋一郎
    2008, 1(06): 368-371 . 
    摘要 ( )  
    经验交流
    口腔正畸临床实用小技巧
    武广增
    2008, 1(06): 372-374 . 
    摘要 ( )  
    腮腺良性肿瘤术式的个体化改良
    葛淑芬,孙长伏,李瑞武,尚德浩
    2008, 1(06): 375-376 . 
    摘要 ( )  
    矫治实例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开牙合 1例
    洪宝,洪光,武广增
    2008, 1(06): 377-378 . 
    摘要 ( )  
    思考病例
    2008年第4期“思考病例”答案
    阎秀林,孙明哲
    2008, 1(06): 379-380 . 
    摘要 ( )  
    继续医学教育专栏
    口腔解剖生理(5)
    李波
    2008, 1(06): 381-382 .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