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3年, 第29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3-11-02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争鸣
    专题笔谈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多囊卵巢综合征认知与对策
    乔 杰,尹太郎
    2013, 9(11): 841-844. 
    摘要 ( )   PDF(811KB) ( )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认知与对策在不断更新和发展。该文对其病因、病理生理、诊断、治疗的认知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重视多囊卵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重视新的医学观念与研究模式运用、开展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母细胞及胚胎发育研究、子宫内膜异常及临床防治研究、重视中医中药治疗、搭建好其研究平台等六点对策。

    争鸣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之辩
    石玉华,陈子江
    2013, 9(11): 845-848. 
    摘要 ( )   PDF(804KB) ( )  
    专题笔谈
    多囊卵巢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
    乔杰,李蓉,李莉,等
    2013, 9(11): 849-852. 
    摘要 ( )   PDF(809KB) ( )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之一,我国育龄妇女患病率5.6%,也是引起无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PCOS以月经紊乱、多毛、不孕、高雄激素症等为主要表现,易发生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2DM)(非胰岛素依赖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睡眠窒息、非酒精性脂肪肝、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PCOS患病率与不同种族、地区、调查对象和诊断标准有关,大多数文献报道其患病率在5%~10%。

    中国大陆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特征与诊治
    洪宇,杨冬梓
    2013, 9(11): 852-856. 
    摘要 ( )   PDF(827KB) ( )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常于青春期起病,其临床表现和体征易与青春期正常的生理变化相混淆。因此,如何早期识别青春期PCOS的临床特征,做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进而预防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是目前临床上诊治的热点问题。文章将就此进行阐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手术治疗的利与弊
    蒋建发,孙爱军
    2013, 9(11): 856-860. 
    摘要 ( )   PDF(826KB) ( )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排卵障碍是该类患者不育的主要原因,常用解决方法为促排卵治疗。促排卵药物,例如氯米芬临床效果好,普遍采用。但是,部分患者耐药。手术治疗,特别是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是目前用于氯米芬耐药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疗的二线治疗方案,本文就卵巢手术的主要方式、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的适应人群、术后效果及手术并发症进行简单概括。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高雄激素血症的诊治
    林金芳
    2013, 9(11): 860-863. 
    摘要 ( )   PDF(808KB) (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高雄激素血症(高雄)临床特点是血清具生物学活性的雄激素水平超过正常值水平,并可具有痤疮、多毛、脂溢性皮炎、脱发等高雄的临床体征。病因主要是由于黄体生成激素(LH)分泌亢进及(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高胰岛素血症。诊断可根据临床症状和血清学检测,须与其他引起高雄的内分泌疾病相鉴别。治疗应根据引起高雄的激素原因及治疗要求选择药物。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的诊治
    曹云霞,唐静文
    2013, 9(11): 864-866. 
    摘要 ( )   PDF(797KB) ( )  

    胰岛素抵抗(IR)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IR及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患者代谢异常的基本特征,也是PCOS患者内分泌代谢紊乱的主要特征之一。肥胖型PCOS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发生率高达75%,非肥胖型PCOS患者约为30%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PCOS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胰岛素抵抗可能在PCOS的发生 中起着重要作用。生活方式改变和胰岛素增敏剂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生活方式干预疗法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杨爽1,金丽娜2,郁琦2
    2013, 9(11): 866-870. 
    摘要 ( )   PDF(825KB) (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多起因、异质性的女性内分泌系统疾病,影响患者生殖及代谢,并发心血管病及精神心理问题风险增高。生活方式干预疗法能够减轻月经紊乱、多毛痤疮等症状并有利于治疗不孕,延缓远期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因而成为PCOS患者尤其合并肥胖者重要的一线治疗方案。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孕期风险和预防措施
    王子莲,王冬昱
    2013, 9(11): 870-874. 
    摘要 ( )   PDF(829KB) (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肥胖、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和卵巢功能障碍等内分泌代谢紊乱,导致流产、妊娠期糖尿病和早产等疾病的风险增加,各种辅助生殖技术也给妊娠过程带来隐患,早期、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改善母胎不良结局。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妇女助孕时机与助孕方式选择
    艾继辉,赵义清,朱桂金
    2013, 9(11): 874-878. 
    摘要 ( )   PDF(827KB) ( )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最常见的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原因。对于PCOS患者,助孕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胰岛素增敏剂、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芳香化酶抑制剂、促性腺激素、腹腔镜卵巢打孔以及辅助生殖技术等。这些方法的作用机制、适用范围各不相同,各有优缺点。该文就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妇女助孕时机与助孕方式选择做一阐述。

    多囊卵巢综合征远期并发症的预防策略
    郝敏,王伟,赵卫红
    2013, 9(11): 878-881. 
    摘要 ( )   PDF(811KB) (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血脂异常和月经异常作为PCOS的基本特征,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可导致PCOS一系列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正确有效地干预上述因素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