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关于甲状腺结节诊断和治疗的若干思考
    吴 毅
    2010, 30(10): 821-823. 
    摘要 ( )   PDF(408KB) ( )  

    甲状腺结节是头颈部最常见的肿瘤表现之一,要在众多结节中鉴别良恶性,目前主要依靠超声检查与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但两种诊断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点,应引起临床医师的注意。同时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大多良性结节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对于需要手术的病人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与采用合适的手术方法。

    病案报告
    异位甲状腺并发甲状腺炎1例报告
    赵国志
    2010, 30(10): 823-823. 
    摘要 ( )   PDF(254KB) ( )  
    述评
    重视甲状腺结节的正确评估和随访
    王深明,李梓伦
    2010, 30(10): 824-827. 
    摘要 ( )   PDF(425KB) ( )  

    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是甲状腺外科临床中最常见的疾病。正确评估和随访甲状腺结节十分重要,有利于改善病人预后、节约医疗成本和优化资源分配。甲状腺结节的评估和随访主要包括临床评估、实验室、影像学和细胞学检查。临床评估中应该重点了解有无甲状腺癌家族史、颈部放射史和结节压迫所致的症状;促甲状腺激素(TSH)是初步评估甲状腺结节的首要的实验室检查;甲状腺超声检查是评估和随访甲状腺结节的单个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是诊断甲状腺结节的金标准,在判断结节良恶性和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规范甲状腺结节的评估和随访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治水平。

    专家论坛
    遗传性甲状腺癌
    陈 曦,李宏为
    2010, 30(10): 828-830. 
    摘要 ( )   PDF(431KB) ( )  

    遗传性甲状腺癌分两大类: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FNMTC)和遗传性甲状腺髓样癌(HMTC)。前者可单独发生或仅作为某一家族性肿瘤综合征的少见部分,后者则可分为多发性内分泌肿瘤2a型(MEN-2a)、多发性内分泌肿瘤2b型(MEN-2b)和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FMTC)。FNMTC由抑癌基因突变引起,外显率不高,但多为多发性病灶,较散发病例更具侵袭性,局部浸润常见,易早期转移,复发率高。而HMTC是一种由原癌基因RET突变所致的高外显率的单基因显性遗传性疾病。早期诊断很重要,通过基因测序可发现无症状病例,并依照基因突变类型,决定预防性全甲状腺切除手术时机。

    CT与MRI在直肠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
    张晓鹏,孙应实
    2010, 30(10): 831-834. 
    摘要 ( )   PDF(788KB) ( )  

    直肠癌是消化道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依据直肠癌的不同分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术前准确判断直肠癌分期是合理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目前,在国内用于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有CT、MRI和超声内镜。任何一种影像检查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没有哪种方法可以对直肠癌分期的各个方面的诊断均作出满意的回答。直肠癌T分期,目前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是腔内超声和MRI,尤其是T分期较早病例,腔内超声分期更准确,进展期直肠癌和N分期,MRI有一定优势。对于M分期,CT和MRI都能满足临床需要,但CT对于腹部其他结构的显示更清晰,同时,还可以一次完成腹、盆腔检查。MRI具有较好的T、N分期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准确显示直肠癌TME手术相关的精细解剖结构,准确评估癌肿边缘与直肠系膜筋膜、肛门及盆腔腹膜反折等邻近解剖结构的关系,对于决定治疗方案和TME手术效果价值较大。

    外科临床路径
    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探讨
    张 浩
    2010, 30(10): 835-839. 
    摘要 ( )   PDF(1071KB) ( )  

    临床路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一种规范医疗服务的单病种质量管理现代新模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甲状腺外科目前已尝试应用医护版临床路径表和病人版临床路径告知单以及临床路径流程图等工具对拟行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的病人进行管理。临床路径的实施能较好地规范医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平均住院日,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病人满意度,有利于促进医护间的相互协作,实现了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临床路径的构建应与最佳诊疗方案相结合, 需通过不断改进使其逐渐优化。

    专题笔谈
    甲状腺结节病因学与流行病学再认识
    于晓会,单忠艳
    2010, 30(10): 840-842. 
    摘要 ( )   PDF(392KB) ( )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碘充足地区,有5%女性和1%男性存在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经高分辨率超声检查,随机选择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为19%~67%。甲状腺癌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发现率为5%~10%。研究表明,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与病人年龄、性别、放射线接触史和家庭史及其他相关因素有关,其中碘摄入量对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存在非常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随碘摄入量的减少而增加;近年来随着碘化食盐的普及,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甲状腺结节诊断方法合理选择及评价
    姜 军,齐晓伟
    2010, 30(10): 842-844. 
    摘要 ( )   PDF(405KB) ( )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病常见的症状和体征。甲状腺结节的诊断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等综合考虑,并依据学科诊疗指南及临床实践经验进行规范化处理。一旦确定存在甲状腺结节后应对甲状腺功能进行评估,同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和病因进行初步判定,对可疑为恶性的甲状腺结节可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手术活检并根据病理学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

    甲状腺结节手术适应证、术式选择及评价
    黄 韬
    2010, 30(10): 844-846. 
    摘要 ( )   PDF(397KB) ( )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外科的最常见疾病,须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细胞学及相关影像学等检查,综合确定甲状腺结节的绝对和相对手术适应证及相应的切除范围各异的手术方式。目前,甲状腺结节的标准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甲状腺近全切除术和甲状腺全切除术,需根据甲状腺结节的大小、位置、良恶性等特性选择适宜的手术切除范围。中国甲状腺外科的发展,需在甲状腺外科专科化和专科医生培养制度进程逐步推进的基础上,使手术方式更为合理,从而使并发症发生风险与复发及再次手术率同步下降。

    腔镜技术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应用与评价
    范林军
    2010, 30(10): 846-849. 
    摘要 ( )   PDF(452KB) ( )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外科的常见病,为了切除病灶或明确诊断,大多数甲状腺结节需外科手术治疗。腔镜技术在甲状腺外科的应用缩小或避免了开放手术对颈部外观的不良影响。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腔镜下已能完成几乎所有方式的甲状腺手术,其中腔镜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应用最多的手术方式。常用的手术入路包括经颈前小切口的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以及经胸乳入路或经腋窝入路的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对于低危的分化型甲状腺癌,腔镜下甲状腺近全切除术代替甲状腺全切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但腔镜下颈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尚有争议。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规范化治疗及随诊
    孙 辉a,赵 劼b,刘晓莉a
    2010, 30(10): 849-851. 
    摘要 ( )   PDF(441KB) ( )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以彻底的手术为前提,术后规范化治疗与随诊是保证长期生存、良好预后、避免复发、无瘤生存的关键。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放射碘消融治疗、必要的再次手术等是初次手术治疗的重要补充。而随诊中超声、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核素扫描检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等监测,同样是规范化治疗的重要保证。

    良性非毒性甲状腺结节的内科治疗
    赵咏桔
    2010, 30(10): 852-855. 
    摘要 ( )   PDF(457KB) ( )  

    大部分无症状的良性甲状腺结节可以长期随访观察而无须特殊治疗。存在压迫等症状或有美容需求的病人则可行手术治疗。如果存在手术禁忌或是病人不愿手术,应考虑采取非手术治疗手段,包括定期随访、补碘、左旋甲状腺素疗法、放射性碘治疗、经皮乙醇注射疗法、镭射光凝疗法。其中定期随访、补碘、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及中药治疗为主要的内科治疗手段。

    指南与解读
    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NCCN)2010年版甲状腺肿瘤治疗指南解读
    唐平章
    2010, 30(10): 856-858. 
    摘要 ( )   PDF(374KB) ( )  
    2009年美国甲状腺学会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治疗指南解读
    郭朱明,李秋梨,李 浩
    2010, 30(10): 859-862. 
    摘要 ( )   PDF(373KB) ( )  
    论著
    甲状腺微小癌治疗选择
    代文杰,朱化强,姜洪池
    2010, 30(10): 863-866. 
    摘要 ( )   PDF(423KB) ( )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TMC)的治疗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2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141例TMC的临床资料。根据病人不同的确诊过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并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结果    术前或术中确诊的117例病人根据不同情况行患侧腺叶全切+峡部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或双侧腺叶全/近全/次全切除术,术后仅4例复发(3.4%)。术前和术中均诊断为甲状腺良性疾病,而术后病理连续切片才偶然发现的24例TMC中,21例由于无淋巴结转移且已行患侧次全切除术,未发现包膜和血管受侵犯,切除组织边缘无癌细胞浸润,病灶为单发,因此未行二次手术扩大切除范围,无一例复发。颈部淋巴结肿大的27例病人行淋巴结清扫,其中3例复发,复发率为11.1%,而未行淋巴结清扫的114例病人有2例复发,复发率仅为1.8%,显著低于前者(P<0.05)。 结论    对TMC应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不同类型的病例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和治疗策略。TMC有一定的淋巴结转移率,多发病灶、有包膜浸润、直径≥5mm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人应行淋巴结清扫术,但对无淋巴结肿大者不必进行预防性淋巴结清扫。

    病案报告
    颈后脊柱旁肌内黏液瘤1例报告
    李 军1,薛 琪2
    2010, 30(10): 866-866. 
    摘要 ( )   PDF(251KB) ( )  
    论著
    全甲状腺切除术手术指征、要点及并发症防治
    曾志军,欧迪鹏,杨连粤
    2010, 30(10): 867-870. 
    摘要 ( )   PDF(439KB) ( )  

    【摘要】    目的    探讨全甲状腺切除术手术指征、要点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0年3月至2010年3月施行全甲状腺切除术10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全组病人均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其中甲状腺癌71例,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25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6例,桥本病5例。术后均恢复顺利,痊愈出院。5例(4.6%)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单侧喉返神经损伤2例,术后24h内出现颈部血肿呼吸困难1例,甲状旁腺功能暂时低下2例,均治愈。 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全甲状腺切除的主要手术适应证。术中精细解剖操作是预防全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病案报告
    网膜原发性节段性梗死1例报告
    丁 政,朱 宇,钟金瑞
    2010, 30(10): 870-870. 
    摘要 ( )   PDF(256KB) ( )  
    论著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存甲状腺癌262例回顾性分析
    贺 亮,张 浩,董文武,李 璇,辛世杰,刘永锋
    2010, 30(10): 871-873. 
    摘要 ( )   PDF(386KB) ( )  

    【摘要】    目的    总结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存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26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存甲状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262例,占同期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病人的33.9%。发病年龄以40~59岁多见,男:女为1∶5.2。临床表现以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为主。除近期行补充根治手术25例术前已明确诊断外,术前超声检查怀疑恶性病变者占70.0%,其中砂砾钙化39.2%。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3.2%,16例假阴性,无假阳性病例。肿块直径<2.0 cm 者占62.9%,其中微小癌40.1%,临床I期病例74%。病理类型以乳头状癌为主(93.1%)。手术方式包括患侧腺叶加峡部切除或加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和全甲状腺切除术,对怀疑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22例,46例有淋巴结转移。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存甲状腺癌的癌灶较小且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低,乳头状癌占绝对优势;术前超声和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是提高并存甲状腺癌检出率的关键;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人定期随访有利于提高并存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甲状腺微小癌超声特征探讨
    潘福顺a,谢晓燕a,李晓曦b,郑艳玲a,徐辉雄a,梁瑾瑜a,王深明b
    2010, 30(10): 874-875. 
    摘要 ( )   PDF(342KB) ( )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甲状腺微小癌(TMC)的超声图像特点,提高术前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34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TMC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32例(94.1%)为低回声,28例(82.4%)形态不规则或欠规整,26例(76.5%)边界不清,26例(76.5%)伴细小样或斑块样钙化,7例(20.6%)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出血流信号,RI 0.7~1.0,4例(11.8%)有淋巴结转移者淋巴结伴有液化、细小钙化表现。  结论    低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瘤内钙化是TMC具有特征性的超声表现,了解这些特点可以提高TMC的术前诊断水平。

    改进法甲状腺叶切除术(附360例报告)
    刘全芳,姚 远,黄炽明,吴泽宇,杜嘉林,赵 刚,彭 林
    2010, 30(10): 876-879. 
    摘要 ( )   PDF(595KB) ( )  

    【摘要】    目的    探讨以避开喉上神经、显露喉返神经和保留甲状旁腺的改进法甲状腺叶切除术为主体的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4年12月至2009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完成的360例改进法甲状腺叶切除术为主体的甲状腺手术的全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根治病变的基础上,共完成360例411侧改进法甲状腺叶切除术为主体的甲状腺手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甲状腺功能,喉返神经显露率达100%,共保留甲状旁腺543个(平均每侧腺叶1.32个),术后无一例出现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相关并发症。结论  改进法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为主体的甲状腺手术能最大限度保留甲状腺功能、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后复发。

    间置空肠“双通道”在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
    刘维波1,邹德龄1,洪天姿1,杨长安1,许南海2,唐懿刚2
    2010, 30(10): 880-882. 
    摘要 ( )   PDF(636KB) ( )  

    【摘要】    目的    设计一种能有效防止反流性食管炎的近胃端切除术后消化道的重建方式。方法    福建省晋江市医院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间对36例近端胃恶性肿瘤的病人采用间置空肠“双通道”消化道重建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无吻合口漏、倾倒综合征发生。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明显增加。约90%以上病人术后半年每日进食3~4次,每餐进食200~400g,通过胃镜检查未出现严重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例,89%病人甚至无食管炎的症状,体重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间置空肠“双通道”较好地解决了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明显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并且术后化疗的依从性也得到了保证,是一种近端胃大部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颇为理想的术式。

    胰岛素瘤22例诊治分析
    杨峻峰1,沙 聪1,田明国2,袁爱军1
    2010, 30(10): 883-884. 
    摘要 ( )   PDF(359KB) ( )  

    【摘要】    目的    探讨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瑞慈医院和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近15年来治疗的22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22例均有Whipple三联征。术前B超、CT、MRI、门静脉穿刺分段取血胰岛素测定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15.8%(3/19)、67.5%(10/16)、71.4%(5/7)、100%(2/2),术中B超的诊断阳性率85.7%(6/7)。行肿瘤局部切除13例,胰体尾切除3例,胰体尾切除+脾脏切除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1例,腹腔镜下胰岛素瘤切除3例。22例均为良性肿瘤。术后低血糖症状均消失。结论    Whipple三联征结合IRI/G比例的测定是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多层螺旋CT双期胰腺薄层扫描是定位诊断的主要手段,术中B超是对术前定位诊断的检验和补充。肿瘤切除是胰岛素瘤的主要术式,腹腔镜胰岛素瘤切除应得到推崇。

    短篇论著
    肝功能Child C 级肝硬化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例报告
    丁 琼,朱松国
    2010, 30(10): 885-885. 
    摘要 ( )   PDF(277KB) ( )  
    讲座
    甲状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
    李晓曦
    2010, 30(10): 886-888. 
    摘要 ( )   PDF(369KB) ( )  
    文献综述
    甲状腺癌诊治相关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朱雄增
    2010, 30(10): 889-891. 
    摘要 ( )   PDF(341KB) ( )  
    关于甲状腺手术的一些争议
    高 强1,王凤军2,张 旋1,王永行1
    2010, 30(10): 892-894. 
    摘要 ( )   PDF(369KB) ( )  
    术式讨论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功能的保护
    陈 曦
    2010, 30(10): 895-897. 
    摘要 ( )   PDF(417KB) ( )  
    木式讨论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
    吴 毅
    2010, 30(10): 898-898. 
    摘要 ( )   PDF(242KB) ( )  
    多学科诊断和治疗病例讨论会
    肝囊性病变伴胆汁性腹水
    任华健1,苗 毅2
    2010, 30(10): 899-901. 
    摘要 ( )   PDF(804KB) ( )  
    病例讨论
    青少年甲状腺癌术后反复颈淋巴结肿大
    刘晓莉a,付言涛a,张大奇a,陈桂秋b,张纯海a,边学海a,周 乐a,赵 涛a,张德恒a,孙 辉a
    2010, 30(10): 902-904. 
    摘要 ( )   PDF(370KB) ( )  
    病案报告
    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经肛辅助直肠癌切除术1例报告
    吴硕东,苏 洋,田 雨,于晓鹏,韩 克
    2010, 30(10): 905-906. 
    摘要 ( )   PDF(484KB) ( )  
    单孔腹腔镜下造口旁疝修补术1例报告
    丁 锐,姚琪远,陈 浩,花 荣,何 凯,武 振
    2010, 30(10): 907-908. 
    摘要 ( )   PDF(534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