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锥形束CT的下牙槽神经前袢测量分析
郭 艺, 夏 茜, 吴 镭, 李 英, 李 治, 董 强
2024, 17(1):
45-49.
DOI: 10.19538/j.kq.2024.01.007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对下牙槽神经前袢(anterior loop of the inferior alveolar nerve,AL)进行测量分析,以降低颏孔区种植手术风险。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种植科就诊的拟行种植手术的415例患者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性别、年龄(20 ~ < 45岁组、45 ~ < 60岁组、60 ~ 75岁组)和下颌前磨牙缺失情况(下颌前磨牙完整组、下颌前磨牙缺失组)进行分组,采用CBCT斜横截面重建法分析不同组间AL发生率及长度差异。结果 415例患者中有338例患者存在AL,AL发生率为81.4%;AL长度为0.25 ~ 5.40 mm,平均(2.07 ± 0.95)mm;左侧下颌骨AL长度[(2.24 ± 1.10)mm]大于右侧[(1.98 ± 1.08)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3.040,P = 0.002)。下颌前磨牙完整组AL发生率(83.8%)明显高于下颌前磨牙缺失组(59.0%),且20 ~ < 45岁组、45 ~ < 60岁组、60 ~ 75岁组AL发生率依次为86.3%、78.6%、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不同性别患者的AL发生率和AL长度,以及不同年龄、不同下颌前磨牙缺失情况患者的AL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AL发生率较高、长度变异大,下颌前磨牙完整患者和年轻患者在颏孔区进行种植手术时风险可能更高,术前应用CBCT检测是否存在AL及其长度对降低颏孔区种植手术潜在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