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4年, 第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1-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主编寄语
    专题笔谈
    本刊特稿
    论著
    短篇论著
    综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主编寄语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路振富
    2014, 7(1): 1-1. 
    摘要 ( )   PDF(751KB) ( )  

    沐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春风,迎来了充满希望、充满生机的2014年。在万马奔腾的新年伊始,首先向广大作者、读者致以亲切的慰问和良好的祝愿。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间,《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已经走过了6年的风雨历程。盘点2008—2013年本刊的一些重要指标数据,刊稿率从77.8%到39.7%,显示了本刊稿源的不断丰富;刊登省级以上基金论文从24篇(基金论文比0.081)到77篇(基金论文比0.385),被引频次从7次到812次,影响因子从0上升到0.730,即年指标从0.020提高到0.055,他引率从0.57提升到0.93,这些都标志着本刊论文质量有了显著提高。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2012年本刊影响因子位列全国23种口腔科学专业期刊的第5位,昭示了本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地位的显著提高。目前,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等国际重要数据库收录,说明了本刊在国际期刊界的影响力。特别是2013年9月,经多项指标综合评定及同行专家评议推荐,本刊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这是国家权威机构对本刊的认可和肯定。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国口腔医学界老一辈专家的悉心栽培和哺育,凝聚了大批作者的智慧才华,饱尝了全国读者的雨露滋润,浸透了编辑人员的赤诚之心和辛勤汗水,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仁的殷切关怀和支持,在此,我代表本刊编委会、编辑部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礼。
            本刊进入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行列,是鼓励更是鞭策,是压力也是动力,更是新的起点。作为主编,我恳请新一届编委会所有成员,切实履行编委责任,积极为杂志撰稿、审稿、荐稿,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杂志的发展。

    专题笔谈
    镍钛根管预备器械
    葛久禹
    2014, 7(1): 2-9. 
    摘要 ( )   PDF(1201KB) ( )  

    与手用不锈钢器械相比,镍钛机用器械具有良好的超弹性、形态记忆功能,因而被广泛运用于临床。然而镍钛机用器械的分离也给临床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了改善其安全性,根管预备器械不断发展创新,新型镍钛根管器械也在不断涌现。本文从镍钛器械几何形状、运动方式、机械物理性能以及根管预备混合系统4个方面介绍目前常见的以及新型镍钛器械特性。

    根管冲洗
    王茜,李淑华
    2014, 7(1): 10-13. 
    摘要 ( )   PDF(938KB) ( )  

    根管冲洗是根管预备中的重要环节。根管冲洗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根管内容物、溶解病理组织、清除病原微生物、去除玷污层,避免根管预备过程中将感染物质推向深部或推出根尖孔。根管冲洗能否达到目的有赖于冲洗剂及冲洗技术的选择。本文主要介绍临床常用的根管冲洗剂及冲洗技术,旨在为临床操作提供理论依据。

    根管充填临床技巧及评价
    杨俊,樊明文
    2014, 7(1): 14-18. 
    摘要 ( )   PDF(1281KB) ( )  

    根管充填作为一种技术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其操作流程和规范又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为了获得理想的充填效果,术者要掌握根管充填的理论知识,熟悉各种充填技术的临床技巧,通过实践提升操作水平。同时,作为临床工作者,应不断学习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获得充分的证据以指导临床决策。

    根管治疗后牙体修复
    詹福良
    2014, 7(1): 19-23. 
    摘要 ( )   PDF(1555KB) ( )  

    根管治疗牙齿的修复并保存终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有几个关键性因素影响根管治疗牙和修复体长期保存,本文的目的是阐述这些基本原则,另外还涉及桩核的设计、桩道的预备和黏结等相关内容。

    本刊特稿
    钛网结合异体骨移植和人骨形成蛋白在上颌前牙种植前牙槽嵴骨增量中的应用研究(附1例报告)
    Bing-YanWang,RobinWeltman,JaredAbramian,等
    2014, 7(1): 24-27. 
    摘要 ( )   PDF(1968KB) ( )  

    编者按:本刊特邀美国德克萨斯健康研究中心牙学院Bing-Yan Wang副教授介绍1例在上颌前牙牙槽骨严重缺损区实现骨增量的病例。在拔牙同期用异体骨和Bio-Mend延展膜进行引导骨再生术后未获得满意骨量的情况下,无法进行种植手术,术者用钛网结合异体骨移植材料和人骨形成蛋白在种植体植入前修复上前牙区部分牙缺失部位的牙槽骨缺损,最终获得成功。通过这种方法扩大了在上前牙牙槽骨严重骨缺损区种植的适应证,为患者提供了除自体骨移植以外的另一个选择。

    中文摘要:萎缩的牙槽嵴对于种植牙而言是一个不利的因素,在植入种植体之前牙槽骨嵴增量手术能够使骨的体积增加。在上颌前牙区,牙槽嵴增量不仅有利于后期种植体的植入而且可以获得更好美学效果。本文详述用钛网结合异体骨移植和人骨形成蛋白治疗上前牙区部分牙缺失部位的颊舌向骨缺损。通过这种方法可获得一定的骨增量,8个月后植入种植体,在植入种植体后4个月行二期手术和临时修复,4个月后进行永久修复,追踪时间为2年。

    论著
    不同抛光方法对牙科钴铬合金离子析出影响研究
    童新文,郑明,程辉,等
    2014, 7(1): 28-31. 
    摘要 ( )   PDF(1097KB) ( )  

    目的 比较不同抛光方法对钴铬合金离子析出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13年3—8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制作30个钴铬合金试样,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砂纸抛光组、镜面抛光组、橡皮轮抛光组、电解抛光组和化学抛光组,每组6个试样。根据ISO 10271:2011标准采用浸泡实验检测试样Co、Cr离子的析出情况。检测腐蚀前的表面粗糙度和腐蚀前后表面形貌。结果 镜面抛光组Co、Cr析出量之和小于橡皮轮抛光组、电解抛光组和化学抛光组(P < 0.05)。化学抛光组表面粗糙度最大(P < 0.05)。化学抛光组Co、Cr析出量及其总和均大于砂纸抛光组、镜面抛光组、橡皮轮抛光组、电解抛光组(P < 0.05)。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砂纸抛光组、橡皮轮抛光组、化学抛光组表面有明显的腐蚀痕迹。结论 钴铬合金经镜面抛光可获得最好的表面形貌和抗腐蚀性能,化学抛光对钴铬合金表面形貌改善不大,其抗腐蚀性能最差。

    iRoot SP用于单尖充填技术根尖封闭性实验研究
    薛明1,王芬2,武金明2,仇宁1
    2014, 7(1): 32-35. 
    摘要 ( )   PDF(932KB) ( )  

    目的 评价根管封闭剂iRoot SP 的根尖封闭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9—12月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外科拔除的单根管前牙50颗,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A、B组,每组20颗)和2个对照组(C组为阳性对照组,D组为阴性对照组,每组5颗)。所有牙均常规开髓、拔髓,采用机用ProTaper预备根管至F2。A、B组分别采用根管封闭剂iRoot SP加单尖充填技术和根管封闭剂AH Plus加单尖充填技术充填根管,C、D组均不做任何根管充填;4组牙齿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髓腔及开髓孔。A、B、C组在除根尖孔2 mm外的整个牙根表面均匀涂布指甲油2遍,D组在牙根表面及根尖孔全部涂布指甲油2遍。采用染料渗透法检测根尖微渗漏情况,对各组染料渗透长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根尖微渗漏,A组染料渗透长度为(1.62 ± 0.20)mm,B组为(1.80 ± 0.20)m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作为阳性对照的C组,染料渗透长度为(10.75 ± 1.28)mm,几乎渗入牙根全长;作为阴性对照的D组,则无染料渗入牙根。 结论 根管封闭剂iRoot SP的根尖封闭性能与AH Plus相似。由于单尖充填技术操作简便,副损伤小,省时省力,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北京市部分综合医院口腔固定修复模型评价与分析
    郑宇同1,王新知2,张振庭1,苏静1,郑东翔1
    2014, 7(1): 36-39. 
    摘要 ( )   PDF(907KB) ( )  

    目的 初步了解北京地区大型综合医院口腔科口腔修复专业的技术水平。方法 北京口腔医疗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借鉴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标准,于2011年9—12月组织相关专家将口腔固定修复工作程序分解,设计出一套可初步评估常规口腔固定修复质量的检验标准,对来自北京地区46家大型综合医院口腔科的相应病历资料及口腔固定修复模型的质量综合考核,进行盲评打分。根据量化数据,对模型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并对所有参加评估的单位提出了针对性改进意见。结果 被评估的医疗机构全部达到了检验标准合格以上的要求。结论 此项工作不仅对提高北京市口腔临床医疗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在探索医疗质量环节管理中积累了宝贵经验。

    Bioquick自锁矫治器治疗中度拥挤非拔牙病例临床效果评价
    姜晓红,张桂荣,刘继辉,吴刘中,祝贺
    2014, 7(1): 40-43. 
    摘要 ( )   PDF(985KB) ( )  

    目的 评价Bioquick自锁矫治器矫治中度拥挤非拔牙病例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7月至2013年2月于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上颌牙列中度拥挤的非拔牙正畸患者28例,分为两组(每组14例)。分别应用Bioquick自锁托槽矫治器配合唇肌功能训练(Bioquick组)和MBT矫治器配合口外弓(MBT组)进行矫治,矫治前后拍摄患者头颅侧位X线片并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同时记录比较两组更换弓丝的时间。结果 Bioquick组与MBT组矫治后的U6S-Y和 U6-PP角测量值较矫治前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矫治前后各测量值差值比较,仅U6S-Y和U6-PP角的矫治前后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ioquick组更换弓丝时间为(49.72 ± 10.34)s,MBT组为(238.5 ± 25.29)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于上颌牙列中度拥挤的非拔牙患者,Bioquick自锁托槽矫治器配合唇肌功能训练虽未能达到口外弓强支抗的作用效果,但仍能防止切牙的过度唇倾作用,可获得较好的面型。

    山东省新泰市农村居民口腔卫生习惯及就医状况调查
    高楠,王志峰,李传花,等
    2014, 7(1): 44-47. 
    摘要 ( )   PDF(926KB) ( )  

    目的 了解新泰市农村居民口腔卫生习惯及就医情况,为在当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客观指导资料。方法 参考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自行设计问卷,于2012年10—12月对新泰市农村各年龄段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新泰市农村居民27.42%每天刷牙2次以上,20.33%每次刷牙3 min以上,30.95%每3个月更换牙刷,12.09%偶尔或经常与他人共用牙具,26.37%饭后从不清理口腔;有牙列缺损情况者34.45%已修复;28.57%居民患病后希望到省级或地市级医院进行治疗,35.71%选择县级医院口腔科,34.35%选择乡镇医院口腔科或乡镇私人口腔诊所,1.37%选择游医(如集市摆摊牙医)。结论 新泰市农村居民口腔卫生习惯较差,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较低,就医率较低,现状亟待改进。

    BALB/c近交系小鼠腭胚突间充质细胞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拜薛鹏,南欣荣
    2014, 7(1): 48-50. 
    摘要 ( )   PDF(1255KB) ( )  

    目的 建立BALB/c近交系小鼠腭胚突间充质(EPM)细胞体外培养模型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本研究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7月在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寄生虫研究所进行。采用机械分离及胰蛋白酶消化法,简便、准确、快速地获得高成活率的BALB/c近交系小鼠EPM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鉴定细胞,并进行细胞增殖和形态学观察。结果 EPM细胞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呈梭型,单层漩涡状排列,排列无序,细胞核大,核分裂像较多。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角蛋白标记为阴性,波形蛋白标记为阳性。EPM细胞呈指数生长,有较强的增殖能力。结论 建立的BALB/c近交系小鼠EPM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模型可较好地保持EPM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短篇论著
    透明质酸凝胶辅助牙周炎治疗效果观察
    赵长斌,佟凊
    2014, 7(1): 51-52. 
    摘要 ( )  

    目的 评价透明质酸凝胶辅助牙周炎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沈阳市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就诊的牙周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所有患者均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全口龈下刮治分4次完成,每周1次。试验组每次刮治完成后在牙周袋内涂敷透明质酸凝胶;对照组牙周袋内不涂敷药物。治疗后3个月复查,记录各项临床牙周指标并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3个月复查,试验组有效率为70.45%(31/44),对照组有效率为45.45%(20/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治疗慢性牙周炎时,配合透明质酸凝胶局部应用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综述
    骨密度影响种植体存留研究进展
    何晶综述,赵宝红审校
    2014, 7(1): 53-58. 
    摘要 ( )   PDF(975KB) ( )  

    骨密度是影响种植义齿修复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通过影响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和骨结合过程而影响着种植体的远期存留率。临床上应针对不同骨密度位点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种植体存留率。本文对近年来国外围绕骨密度影响种植体存留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及其与牙周炎关系研究进展
    孔令雪,吴冷,陈珊珊,等
    2014, 7(1): 59-64. 
    摘要 ( )   PDF(976KB) ( )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TREM-1)是新近发现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一种跨膜受体,表达于单核(巨噬)细胞等骨髓分化细胞,在疾病作用中研究现仍处于起步阶段。多项研究显示,TREM-1在感染性疾病的炎症触发和级联放大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牙周炎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感染性疾病,TREM-1在其引起的免疫炎症反应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TREM-1最新研究进展及其与牙周炎的关系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