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WHO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组织学新分类及其进展
    高岩
    2008, 1(12): 705-708 . 
    摘要 ( )  
    伴透明细胞改变的涎腺肿瘤
    李江
    2008, 1(12): 708-711 . 
    摘要 ( )  
    少见涎腺肿瘤的病理诊断
    孙宏晨
    2008, 1(12): 711-715 . 
    摘要 ( )  
    肿瘤侵袭转移中信号传导分子Rho的研究进展
    周峻,金岩
    2008, 1(12): 716-718 . 
    摘要 ( )  
    专家经验谈
    颌骨骨结构特点及骨质疏松症
    于世凤
    2008, 1(12): 719-722 . 
    摘要 ( )  
    论著
    前牙美容修复夹层技术应用研究
    张艺,曾宪涛,高永波
    2008, 1(12): 723-724 . 
    摘要 ( )  
    目的 观察用夹层技术修复活髓前牙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4年7月至2008年3月在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和龙岗区中心医院口腔科就诊的前牙深龋患者118例(236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116颗和对照组120颗,分别以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修复和以氢氧化钙垫底后纳米树脂修复,比较治疗后3年的临床疗效和修复后反应。结果 试验夹层技术组成功率为93.97%,对照组传统方法修复为84.17%,两种方法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夹层技术组牙髓炎和继发龋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而边缘密合性和充填物脱落发生率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夹层技术将纳米树脂和玻璃离子性能相互补偿,使活髓前牙的修复达到理想效果。
    盐酸二甲胺四环素配合治疗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疗效研究
    王万春,邓悦,王明臻
    2008, 1(12): 725-727 . 
    摘要 ( )  
    目的 探讨盐酸二甲胺环素配合治疗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临床对照疗效。方法 2004年6月至2007年8月在青岛市口腔医院口腔种植中心,将患有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患者种植体24颗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行碳纤维刮治器洁刮治+抛光喷砂+局部应用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对照组应用碳纤维刮治器洁刮治+抛光喷砂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种植体周围探诊深度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 < 0.05),但两种治疗方法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机械性洁治和抛光以及有效控制菌斑是治疗种植体周围黏膜炎的有效方法,局部应用盐酸二甲胺四环素软膏短期内有一定疗效。
    复方苔藓散结合醋酸地塞米松贴膜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临床疗效观察
    刘巍,杨京蓉,于铁
    2008, 1(12): 728-729 . 
    摘要 ( )  
    目的 探讨复方苔藓散结合醋酸地塞米松贴膜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3 —2006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92例糜烂型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1例,西药组30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1例。前两组分别采用复方苔藓散(中药)或地塞米松贴膜(西药)进行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则采用二者结合进行治疗。于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1年内追踪疗效。结果 停药后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比较显示,与中药组(51.61%)相比,西药组(86.67%)及中西医结合组(80.6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0.01);治疗后1年内追踪观察西药组有效病例总复发率(61.53%)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 <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短期及长期观察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不同耳点对头影测量值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阎秀林,丁伟忠,张扬
    2008, 1(12): 730-731 . 
    摘要 ( )  
    目的 研究不同耳点选择对头影测量值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就诊的青春发育高峰期后的105例患者头颅定位侧位片,分别采用机械耳点和解剖耳点定位眶耳平面,配对研究不同眶耳平面与下颌平面、上颌平面和面平面所成角度的差异,并分析不同错牙合类型及不同性别之间机械耳点和解剖耳点的垂直距、水平距的差异。结果 机械耳点和解剖耳点定位眶耳平面与下颌平面、上颌平面和面平面所成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错牙合类型及不同性别在机械耳点和解剖耳点的垂直距、水平距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械耳点和解剖耳点的位置存在明显差异,在头影测量分析中不能混用。
    后牙缺失垂直牙合间隙过小的修复前正畸治疗研究
    林永盛,李志强
    2008, 1(12): 732-733 . 
    摘要 ( )  
    目的 探讨对于后牙缺失时间长,对颌牙伸长,垂直牙合间隙过小病例的前期正畸治疗。方法 对2004 — 2007年于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口腔科就诊的后牙缺失伴垂直牙合间隙过小的修复患者8例,先采用正畸治疗方法压低伸长的对颌牙,调整咬合关系,恢复正常颌间距离,待时机成熟再做修复治疗。结果 8例后牙牙合间隙过小患者均得到了有效治疗,达到良好的咬合关系,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对后牙牙合间隙过小的病例,先通过正畸治疗压低伸长的对颌牙,再行修复治疗,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口腔病理研究
    舌溃疡性嗜酸性肉芽肿5 例临床病理报告
    王兆元,钟鸣,张成文,范玉,薛庆蕊
    2008, 1(12): 734-735 . 
    摘要 ( )  
    目的 探讨舌溃疡性嗜酸性肉芽肿(UEGT)的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防止误诊,避免过治疗。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外科门诊收治的5例UEGT患者病变标本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合临床表现和文献复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溃疡面积较小,边缘隆起,较硬。镜下可见以嗜酸细胞为主的多种炎症细胞浸润,常深达小涎腺和肌层。有时易误诊为鳞状细胞癌或恶性淋巴瘤。结论 UEGT为一种良性的自限性疾病,局部切取或切除病变组织送检病理即可。创伤可能是发病的重要因素,发病机制不清。
    涎腺导管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王洁,钟鸣,王兆元,郝凤渝,魏振辉
    2008, 1(12): 736-737 . 
    摘要 ( )  
    目的 探讨涎腺导管癌(SDC)的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结合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收治的4例SDC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国内文献中其余56例病例,对比分析SDC的临床特点。结果 SDC以腮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神经受累现象出现较早,淋巴结及远隔转移多见。结论 SDC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临床应注意鉴别诊断。
    口腔黏膜髓外髓细胞肉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张成文,王兆元,杨向红,范玉,薛庆蕊,钟鸣
    2008, 1(12): 738-740 . 
    摘要 ( )  
    目的 探讨髓外髓细胞肉瘤(E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结合文献对2006 — 2007年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收治的3例口腔黏膜EMS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及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3例口腔黏膜EMS均以牙龈肿胀为首要表现,形态学上肿瘤细胞弥漫分布,小至中等大小,胞质少,核圆形、椭圆形,染色质细腻,核分裂易见。免疫组化显示3例髓过氧化物酶(MPO)均呈阳性,2例CD43、CD117阳性。结论 EMS是一种罕见肿瘤,仅凭形态学易误诊为淋巴瘤、小细胞癌等,利用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以便对患者进行恰当的治疗。
    短篇论著
    腮腺多形性腺瘤218例临床分析
    刘庆坤
    2008, 1(12): 741-741 . 
    摘要 ( )  
    嵌体冠修复短冠磨牙临床探讨
    万仕军,陈丽娟,张洁,骆小平
    2008, 1(12): 742-743 . 
    摘要 ( )  
    可乐丽菲露树脂和氟化玻璃聚合体修复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淅,姚遥
    2008, 1(12): 743-744 . 
    摘要 ( )  
    自配ZrP99铸钛包埋材料最适铸模温度研究
    陈大海,杨晓东,于秀英,康映姝
    2008, 1(12): 745-746 . 
    摘要 ( )  
    综述
    牙及牙周组织联合切片制作技术现状与进展
    王亚红综述,蒋勇审校
    2008, 1(12): 747-749 . 
    摘要 ( )  
    桩冠微渗漏研究进展
    严晖综述,连文伟审校
    2008, 1(12): 750-753 . 
    摘要 ( )  
    正畸治疗中牙周致病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董一磊综述,刘红彦审校
    2008, 1(12): 754-757 . 
    摘要 ( )  
    讲座
    制定我国口腔疾病控制和防治策略的深度分析
    李刚
    2008, 1(12): 758-760 . 
    摘要 ( )  
    经验交流
    唇腭裂的序列治疗及相关问题探讨
    吴楠,秦晓飞
    2008, 1(12): 761-762 . 
    摘要 ( )  
    下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228例临床体会
    马勇
    2008, 1(12): 763-764 . 
    摘要 ( )  
    继续医学教育专栏
    口腔内科学(6)
    包穆蓉
    2008, 1(12): 765-766 .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