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7年, 第3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7-05-02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专题笔谈
    指南解读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重视子宫内膜癌的规范化和个体化治疗
    林仲秋
    2017, 33(5): 441-443.  DOI: 10.19538/j.fk2017050101
    摘要 ( )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我们希望对包括子宫内膜癌在内的每个肿瘤患者的治疗力求达到“适度”或“精准”。治疗“不足”或“过度”或“不准确”均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治疗不足会增加复发率,危及患者生命。治疗过度虽不影响肿瘤的治疗效果,却增加治疗的并发症和后遗症,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不准确则兼具治疗不足和过度两者的弊端,会给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题笔谈
    磁共振在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应用
    黄静文,杨绮华
    2017, 33(5): 444-449.  DOI: 10.19538/j.fk2017050102
    摘要 ( )  

    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磁共振(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能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诊断和分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常规序列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也存在局限性,以扩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MRI为代表的功能成像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分期方面有着巨大的潜能。文章就MRI的常规扫描技术、功能成像技术以及子宫内膜癌MRI诊断的现状展开讨论。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应用
    郭雪,管媚媚
    2017, 33(5): 449-451.  DOI: 10.19538/j.fk2017050103
    摘要 ( )  

    对于早期局灶型子宫内膜癌,宫腔镜直视下活检诊断比诊刮或分段诊刮更为准确,且能够观察宫颈是否受累,结合影像学可在术前初步判断肿瘤扩散范围。宫腔镜手术电切病灶后配合大剂量孕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宫腔内左炔诺孕酮释放系统(LNG-IUS)等,也可用于经严格选择的早期、年轻有生育需求的患者。

    前哨淋巴结检测在子宫内膜癌中的临床意义
    王延洲,梁志清
    2017, 33(5): 451-454.  DOI: 10.19538/j.fk2017050104
    摘要 ( )  

    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是否清扫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尚存在争议。在缺乏前瞻性临床试验证实淋巴结清扫可以改善临床预后前提下,随着精准治疗与微创治疗理念的兴起,最新的近红外光谱技术、超分期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发展迅速,临床研究结果也显示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具体注射部位、示踪剂选择、腹主动脉周围前哨淋巴结采样等环节也面临较多问题,前哨淋巴结检测能否替代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仍需进一步研究。

    腹腔镜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应用
    康山
    2017, 33(5): 454-458.  DOI: 10.19538/j.fk2017050105
    摘要 ( )  

    随着腹腔镜和能量设备的不断发展以及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日益提高,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手术成为最早成熟的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方式,无论在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以及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等方面都获得了与开腹手术相同或更好的结果,其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成为医生最易于应用和患者乐于接受的首选治疗方式。

    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张师前,于浩
    2017, 33(5): 458-461.  DOI: 10.19538/j.fk2017050106
    摘要 ( )  

    随着女性生育年龄的推迟,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比例将会逐步升高。考虑到多数年轻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具有肿瘤分化程度好、病变局限和对孕激素治疗有效等特点,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式逐渐受到重视。文章就此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治疗
    夏玲芳,吴小华
    2017, 33(5): 461-465.  DOI: 10.19538/j.fk2017050107
    摘要 ( )  

    手术治疗是子宫内膜癌各种治疗的基石,尽管有诸多争议,但早期子宫内膜癌手术依然以全面分期手术为主,而晚期则行最大程度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文章就早期、晚期和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情况进行阐述。

    子宫内膜癌的放射治疗
    侯晓荣,张福泉
    2017, 33(5): 465-469.  DOI: 10.19538/j.fk2017050108
    摘要 ( )  

    放射治疗(放疗)是子宫内膜癌的重要治疗方式。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术后患者,辅助性放疗可明显改善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根治性放疗是重要的替代治疗手段。放疗方式主要包括腔内照射和体外照射两种。

    子宫内膜癌的化疗与内分泌治疗
    高雨农
    2017, 33(5): 469-472.  DOI: 10.19538/j.fk2017050109
    摘要 ( )  

    文章总结了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化疗、术前新辅助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问题。术后辅助化疗主要用于晚期子宫内膜癌及早期患者术后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例。铂与紫杉醇联合应用是目前子宫内膜癌辅助治疗的首选方案。新辅助化疗主要应用于晚期病例,以使随后的减瘤术顺利完成。内分泌治疗虽然没有得到肯定,但是在晚期病例经常用到。

    子宫内膜癌的靶向治疗
    冯凤芝,范辰辰
    2017, 33(5): 472-476.  DOI: 10.19538/j.fk2017050110
    摘要 ( )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尽管手术、放化疗手段不断提高,但复发性或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仍较差。对于标准治疗后出现进展的恶性肿瘤,靶向治疗可能是有希望的治疗方法之一。文章复习近年文献,对子宫内膜癌的靶向治疗进行阐述。

    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治疗
    刘开江
    2017, 33(5): 476-479.  DOI: 10.19538/j.fk2017050111
    摘要 ( )  

    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型及内在分子病理改变,决定其在临床表现、手术范围、临床预后等方面均与子宫内膜样腺癌有所区别。临床医生应提高对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的认识,术前仔细评估,手术全面彻底,术后辅以紫杉醇+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及靶向放疗等综合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指南解读
    2017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简介
    谢玲玲,林荣春
    2017, 33(5): 480-484.  DOI: 10.19538/j.fk2017050112
    摘要 ( )  

            近日,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7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子宫肿瘤主要包括了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肉瘤。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介绍。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2017 NCCN《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解读
    卢淮武,林荣春
    2017, 33(5): 485-493.  DOI: 10.19538/j.fk2017050113
    摘要 ( )  

            2017年4月下旬,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7 NCCN《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新版指南诸多更新源于2017年3月中旬在美国NATIONAL HARBOR召开的美国妇科肿瘤协会(SGO)妇科肿瘤年会。会上报道的热点内容在指南中均有体现,可以说,SGO年会是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指南更新的风向标。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为了避免本文可能存在的不正确理解,建议大家通过NCCN官网查阅指南原文对照阅读。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2017 SOGC《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附件扭转的诊治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袁航,李霞
    2017, 33(5): 494-496.  DOI: 10.19538/j.fk2017050114
    摘要 ( )  

            2017年2月,加拿大妇产科医师协会(SOGC)颁布第341号临床实践指南,亦即《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附件扭转的诊治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由加拿大儿童/成年人妇科委员会(CANPAGO)起草制订,经妇科临床、影像学等有关专家评审后,获得SOGC理事会批准并通过。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