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循证医学的理念越发深入人心和在临床医学领域的不断推广,以及新的最佳临床证据的不断涌现,我们相继建立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产科临床指南,这些指南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产后出血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对规范产后出血的临床管理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意义重大。文章对我国产后出血指南及全球其他国家主要产后出血指南的推荐进行对比,希望进一步提高产科医生对产后出血的重视程度。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疾病。随着诊治经验的增加,国际及中国HDP诊治指南不断进行更新修订。文章拟结合中国HDP指南指导下的临床实践活动及原则,对国际不同HDP指南中诊断、治疗及预防的要点进行对比分析。
随着二代测序技术在产前筛查临床应用的开展,国际上一些有影响力的学术组织相继发表和不断更新了关于该技术的应用指南和共识。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总结我国的无创产前检测(NIPT)试点工作经验,结合国际国内的临床研究成果制定了我国《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主要包括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的基本要求、适用范围、临床服务流程、检测技术流程以及质量控制指标等内容。为规范、有序地在我国开展该技术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WHO于2016年发布了新版的孕期保健指南,该指南根据全球各地区医疗水平,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孕期保健状况,针对孕期保健的5个方面提出了39项相关建议,并通过相关证据更新了部分观点。文章结合我国目前孕期保健现状,分析WHO指南与我国现行孕期保健方案的异同,从而更好地指导和完善我国孕期保健流程。
剖宫产术是处理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解决难产和宫内缺氧的重要手段。但近年剖宫产率的上升并未明显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相反增加了剖宫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文章分析剖宫产的风险,从孕期管理,个性化引产,提高助产技术,新产程的运用,胎儿监护的管理,臀位外倒转以及剖宫产后阴道试产等7个方面阐述有关预防剖宫产、促进阴道试产问题。
近年来,肥胖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呈上升趋势,妊娠期肥胖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妊娠期肥胖与多种围产期母儿并发症相关,增加剖宫产率,影响子代远期健康。应在产前、产时和产后加强对妊娠期肥胖的监测、管理和干预,保障母儿安全。
妊娠期和产褥期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明确的危险因素。妊娠相关VTE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加压超声、肺通气/灌注扫描和CT肺动脉造影确诊。其防治首选低分子肝素,少数特殊患者使用普通肝素优于低分子肝素,溶栓治疗或放置下腔静脉滤器应严格把握指征。其中VTE的分娩期处理极具挑战性,需要产科、麻醉科、新生儿科以及血液科多科协作。近年来中国的VTE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但缺乏实际的发病率数据以及有关VTE防治策略的研究,因此建立适合中国孕产妇的防治策略并采取多学科协作诊治的方式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