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盆腔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病灶分布的特点和腹腔镜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 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8月到2012年5月以DIE为手术指征患者79例,行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治术,腹腔镜诊断后切除各个部位的DIE病灶。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分别计算腹腔镜诊断不同部位DIE病灶的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敏感度(SEN)和特异度(SPE)。结果 取得盆腔DIE病灶组织274份,其中后盆腔242份(88.32%),左侧(27.73%,76/274)多于右侧(24.45%,67/274)。盆腔DIE病灶以骶韧带最常见(39.42%,108/274),依次为直肠(16.06%,44/274)、阴道直肠隔(12.04%,33/274)、阴道后穹窿(9.12%,25/274)。腹腔镜诊断DIE的PPV为98.83%(254/257),SEN为92.70%(254/274)、NPV为45.95%(17/37)、SPE为85%(17/20)。肠壁和阴道后穹窿的诊断符合率最高为100%(47/47和25/25),阴道直肠隔为96.97%(32/33),左、右骶韧带分别为83.64%(46/55)和90.56%(48/53),左、右输尿管分别为83.33%(10/12)和66.67%(4/6)。结论 腹腔镜下诊断盆腔DIE病灶的病理诊断阳性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