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重视膀胱阴道瘘诊治
    朱兰
    2014, 30(7): 497-499.  DOI: 10.7504/fk2014060101
    摘要 ( )   PDF(902KB) ( )  

    生殖道与泌尿道之间的任何部位异常通道均构成了尿瘘,尿液自阴道排出,不能控制。尿瘘可发生在生殖道与泌尿道之间的任何部位,除外少数因为恶性肿瘤和结核等疾病所致尿瘘外,更多地与妇科手术与产科操作有关,也是妇产科医生容易面对医疗纠纷的疾病。因临床所遇病例不多,妇产科医生普遍存在尿瘘知识更新不够等问题。在该领域的专业机构为国际尿控学会( 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 ICS)下属的瘘委员会(Fistula Committee)和国际产科瘘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Obstetric Fistula Surgeons, ISOFS),对瘘的诊治进行专科培训和知识进展更新。现将在尿瘘诊治方面国际更新的内容分述如下。

    专题笔谈
    泌尿生殖道瘘的病因及类型
    尹一童,夏志军
    2014, 30(7): 500-502.  DOI: 10.7504/fk2014060102
    摘要 ( )   PDF(795KB) ( )  

    泌尿生殖道瘘指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之间存在的异常通道。分娩、手术损伤、先天发育异常、盆腔炎症疾病及肿瘤是出现泌尿生殖道瘘的重要因素。膀胱阴道瘘、输尿管阴道瘘、尿道阴道瘘、膀胱子宫瘘均是泌尿生殖道瘘的常见类型,该文将概括介绍其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及诊断方法等。

    医源性尿瘘预防与新的尿瘘治疗方法
    苗娅莉,王建六
    2014, 30(7): 502-505.  DOI: 10.7504/fk2014060103
    摘要 ( )   PDF(812KB) ( )  

    分娩损伤及妇科手术损伤是医源性尿瘘的主要病因,针对病因的预防措施是降低医源性尿瘘的根本所在。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机器人辅助内镜手术将成为未来治疗的趋势。

    输尿管瘘与输尿管阴道瘘临床处理
    范瑾,罗新
    2014, 30(7): 505-507.  DOI: 10.7504/fk2014060104
    摘要 ( )   PDF(833KB) ( )  

    输尿管阴道瘘,指输尿管和阴道之间存在异常通道,尿液自漏孔流出,不受控制。女性输尿管的行程与女性生殖器官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使得盆腔手术中有可能损伤到输尿管。输尿管瘘的处理原则是尽快恢复输尿管的连续性,最大程度地保护肾功能。输尿管瘘与输尿管阴道瘘是妇产科手术的严重并发症,术中应谨记预防损伤输尿管。

    膀胱阴道瘘阴道修补术适应证及手术要点
    李寒松,张毅
    2014, 30(7): 507-510.  DOI: 10.7504/fk2014060105
    摘要 ( )   PDF(1335KB) ( )  

    膀胱阴道瘘经阴道自然腔隙修补术,是具微创意义的手术方式。大多数膀胱阴道瘘均可经阴道修补成功。文章通过复习文献同时结合作者经验,总结了膀胱阴道瘘经阴道修补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要点。

    膀胱阴道瘘腹腔镜下修补适应证及手术要点
    梁志清
    2014, 30(7): 510-512.  DOI: 10.7504/fk2014060106
    摘要 ( )   PDF(615KB) ( )  

    产伤及妇科手术可导致膀胱损伤。该文从上述脏器损伤的原因、特点入手,探讨了腹腔镜下相应的处理方法及策略。

    复杂膀胱阴道瘘阴道修补手术要点及预后
    许学先1,周利梅2
    2014, 30(7): 512-513.  DOI: 10.7504/fk2014060107
    摘要 ( )   PDF(784KB) ( )  

    复杂膀胱阴道瘘因瘘孔修复失败率高成为妇科及泌尿外科共同的难题,如何提高手术成功率是医务人员关心的问题。该文从手术时机和手术策略的选择、术中手术要点、影响预后的因素四方面总结经阴道途径的复杂膀胱阴道瘘的治疗经验,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妇科手术中泌尿系损伤的预防
    张晓薇,肖书瑶
    2014, 30(7): 514-517.  DOI: 10.7504/fk2014060108
    摘要 ( )   PDF(815KB) ( )  

    泌尿系损伤是一种少见但后果却可能极为严重的盆腹腔手术并发症,其中50%医源性泌尿系损伤由妇科手术操作所致。开腹、腹腔镜、阴式手术3种术式中泌尿系损伤原因和特点各异,了解盆腔手术不同手术路径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良好的术前评估,熟悉手术区域解剖,正确使用各种电器械,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技巧,术中时刻警惕泌尿系损伤的发生,能有效地预防妇科手术导致的泌尿系损伤。

    妇科肿瘤放疗所致尿瘘处理
    高琨,黄蕾,李力
    2014, 30(7): 517-521.  DOI: 10.7504/fk2014060109
    摘要 ( )   PDF(830KB) ( )  

    妇科肿瘤放射治疗后尿瘘的发生率极低,但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放射性尿瘘可能与放疗方式、剂量、术后放疗、腔内近距离放疗及放疗技术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放射性尿瘘以手术治疗为主,经腹腔利用带蒂皮瓣修复、尿流改道等适用于治疗放射性尿瘘。放射性尿瘘的预防措施在于严格把握妇科肿瘤手术适应证、改进放疗技术、合理应用腔内近距离放疗等。

    球海绵体肌及外阴皮瓣移植在复杂尿瘘修补术中的应用
    宋岩峰
    2014, 30(7): 521-524.  DOI: 10.7504/fk2014060110
    摘要 ( )   PDF(900KB) ( )  

    尿瘘可分为简单尿瘘与复杂尿瘘,复杂尿瘘治疗困难,手术失败率高,是尿瘘修补术之难点。临床实践证明,利用组织移植瓣可提高复杂尿瘘的治愈率,常用的组织移植瓣包括股薄肌、球海绵体肌、外阴皮瓣等。该文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和作者临床实践,重点阐述了球海绵体肌和外阴皮瓣移植修补复杂尿瘘术的方法及手术要点。

    先天性泌尿生殖道畸形合并泌尿生殖道瘘
    刘玲,金杭美
    2014, 30(7): 524-526.  DOI: 10.7504/fk2014060111
    摘要 ( )   PDF(798KB) ( )  

    先天性泌尿生殖道畸形合并泌尿生殖道瘘是一类少见的、复杂的先天性畸形,易误诊误治,需要对其有全面的认识和评估,并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产科尿瘘发生高危因素及预防
    黄谱,苟文丽
    2014, 30(7): 526-528.  DOI: 10.7504/fk2014060112
    摘要 ( )   PDF(932KB) ( )  

    产科尿瘘是指由于分娩所致的泌尿生殖道瘘, 临床表现为阴道漏尿,患者身心负担极重。导致产科尿瘘的高危因素有梗阻性难产、产伤和手术损伤。预防措施包括重视产前检查、严密观察产程、提高助产手术及剖宫产手术的操作技巧。

    研究与探索
    甲羟孕酮对人卵巢癌耐顺铂SKOV3/DDP细胞株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杨扬,韩萍
    2014, 30(7): 529-533.  DOI: 10.7504/fk2014060113
    摘要 ( )   PDF(1021KB) ( )  

    目的 研究人卵巢癌耐顺铂SKOV3/DDP细胞株对放射治疗的影响,及应用醋酸甲羟孕酮( 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MPA)于SKOV3/DDP细胞株,探讨其对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以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及其耐顺铂SKOV3/DDP细胞株为研究对象接受不同剂量的放射线照射,采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分析细胞相对存活率及放射抗拒性;应用非细胞毒性剂量MPA联合不同剂量放射线照射于SKOV3/DDP细胞,同法测定联合MPA作用后SKOV3/DDP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变化,采用 Sigma Plot 10.0版软件,利用多靶单击模型S =1-(1-eD0/D)n拟合细胞存活曲线,计算放射相关参数。并采用流式细胞技术 (FCM) 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 随着放射剂量增大,SKOV3细胞和SKOV3/DDP细胞的相对存活率下降,以SKOV3细胞明显;二者的平均致死剂量(D0)分别为3.186和7.794,D0越大,放射抗拒性越强,表明耐药SKOV3/DDP细胞的放射抗拒性强于SKOV3细胞;同法测定MPA联合放疗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明显低于单纯放疗组,二者D0分别为4.040、7.794,放射增敏比为1.929。MPA联合放疗作用于SKOV3/DDP细胞,使其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S期细胞比例下降,并可以增加耐药细胞的凋亡率。结论 人卵巢癌SKOV3/DDP细胞具有放化疗交叉耐受性;MPA可以逆转SKOV3/DDP细胞对放射的抗拒性,其可能机制为促进细胞的凋亡,阻滞细胞周期进程。

    论著
    多囊卵巢综合征年轻不孕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研究
    张丹,徐艳文,王子莲,王增艳,王琼,苗本郁,周灿权
    2014, 30(7): 534-537.  DOI: 10.7504/fk2014060114
    摘要 ( )  

    目的 探讨对<35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受孕后的结局。方法 选取2007年10月至2010年8月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第一次行IVF的<35岁PCOS患者共68例,对照组为<35岁的第一次行IVF的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共1164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IVF-ET周期的卵子和胚胎情况以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 <35岁PCOS患者IVF周期中的临床妊娠率(30.9% vs. 44.1%)、流产率(14.3% vs.12.9%)、多胎率(42.9% vs. 38.4%)、早产率(22.2 %vs.14.7%)、小于胎龄儿(9.5% vs.11.1%)以及大于胎龄儿(9.5% vs. 3.1%),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妊娠期糖尿病(14.3% vs.4.1%)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0% vs. 1.0%)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5岁PCOS不孕患者行IVF-ET治疗后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增加。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肝X受体α与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表达及其意义
    李建华1,缪雪钦2,胡继芬1,陈丽红1
    2014, 30(7): 538-542.  DOI: 10.7504/fk2014060115
    摘要 ( )  

    目的 研究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肝X受体α(LXRα)及其靶基因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两者在子痫前期中的意义。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8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观察子痫前期组30例(轻度14例和重度16例)和正常妊娠组3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IHC)检测胎盘组织中LXRα及SREBP-1c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T-PCR和IHC结果显示正常妊娠组和轻、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中LXRα、SREBP-1c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逐步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LXRα mRNA与LXRα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17,P<0.01)。SREBP-1c mRNA与SREBP-1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11,P<0.01)。LXRα蛋白与SREBP-1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02,P<0.01)。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LXRα和SREBP-1c的转录和翻译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重度子痫前期表达水平更高。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表达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石燕,伍理,郑维玲,杨辰
    2014, 30(7): 543-545.  DOI: 10.7504/fk2014060116
    摘要 ( )  

    目的 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表达水平,探讨HMGB1在GDM患者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建卡,孕24~28周产前检查被诊断患有GDM的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相应年龄的正常妊娠妇女50例作为对照组。取两组孕妇外周血,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HMGB1、IL-6水平。结果 GDM孕妇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为5.89±2.04,比正常孕妇组2.08±1.08高(P<0.01);GDM孕妇组HMGB1为(8.57±1.26) μg/L、IL-6为(10.67±2.33)ng/L,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孕妇组HMGB1(6.11±0.78)μg/L、 IL-6(6.33±1.00 )ng/L(P<0.01)。GDM组HOMA-IR与HMGB1、IL-6的质量浓度水平之间r分别为0.7713、0.7055、0.7147。结论 检测GDM患者外周血HMGB1水平,有助于探讨HMGB1在GDM发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作用,也为寻找GDM的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

    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相关因素Meta分析
    周萍1,王沂峰2
    2014, 30(7): 546-552.  DOI: 10.7504/fk2014060117
    摘要 ( )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相关因素。 方法 以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残留、复发因素的中英文为检索词,检索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收录的文献,研究设计类型为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提取信息,应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章15篇,随访总例数27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危险因素为:年龄超过50岁(OR =3.67,95%CI 2.44 ~5.52)、切缘阳性(OR=4.43,95%CI 3.42 ~5.75)、腺体累及(OR=4.54,95%CI 2.22 ~9.30)、术前人乳头瘤病毒高负荷(OR=6.51,95%CI 4.32 ~9.81)、术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持续阳性(OR=33.39,95%CI 16.86 ~66.1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OR=5.60,95%CI 3.10 ~10.11)、绝经(OR=2.32,95%CI 1.35 ~3.99);而吸烟(OR=1.37,95%CI 0.75 ~2.51)是锥切术后残留或复发的相关因素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年龄≥50岁、切缘阳性、腺体累及、术前高危人乳头瘤病毒高负荷、术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持续阳性、HIV感染和绝经是锥切术后病灶残留或复发的危险因素,而吸烟不是锥切术后病灶残留或复发的危险因素。

    静脉导管血流频谱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结局的价值
    孙懿,关云萍,项宇识
    2014, 30(7): 553-556.  DOI: 10.7504/fk2014060118
    摘要 ( )  

    目的 探讨静脉导管(DV)血流频谱各参数在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胎儿结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沈阳市妇婴医院就诊的60例正常单胎胎儿及38例HDCP单胎胎儿,测量DV血流频谱速度参数值及阻力参数值。 结果 轻度子痫前期组各阻力参数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速度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各速度参数较正常组及轻度组明显下降(P<0.05),Va尤为显著,2例出现“a”谷反转,均胎死宫内,各阻力参数较正常组及轻度组明显升高(P<0.05),其中Vs/Va对于提示重度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的敏感度为80.0%,特异度为66.7%。结论 轻度子痫前期胎儿DV血流频谱速度参数与正常胎儿相比无明显差异,重度子痫前期胎儿速度参数较正常、轻度子痫前期胎儿明显下降;阻力参数在正常、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胎儿中呈递增趋势;Vs/Va对于预测重度子痫前期胎儿生长受限有一定的价值,“a”谷反转对于预测胎儿不良结局有一定意义。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C-erbB-2和Ki-67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相关性
    娄雪玲1,周梅玲2,张占薪1,张喜红1,姚丽1
    2014, 30(7): 557-560.  DOI: 10.7504/fk2014060119
    摘要 ( )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和Ki-67在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04年1月至2013年1月郑州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30例正常子宫内膜、30例不典型增生、8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PR、C-erbB-2、Ki-67的表达。结果 ER、PR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逐渐降低(P<0.05),在不同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类型中表达有差异(P<0.05);C-erbB-2在正常子宫内膜中不表达,在不典型增生中表达为53.33%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为80.00%,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正常子宫内膜仅有少量表达,在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中表达为33.33%和子宫内膜癌中表达为63.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及Ki-67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4种病理特征均有关(P<0.05)。结论 ER、PR、C-erbB-2和Ki-67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相关,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指标。

    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41例分析
    施晓君a,金秀凤a,陆松春b
    2014, 30(7): 561-564.  DOI: 10.7504/fk2014060120
    摘要 ( )  

    目的 探讨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优点。方法 对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41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并与同期45例常规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比较。结果 两组相比,单孔腹腔镜组术后切口美观优于传统腹腔镜组,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30.43±5.83) min,术中出血量(8.63±3.79 )mL,术后排气时间(28.35±7.41) h,住院时间(5.03±0.72) d。传统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1.09±3.82 )min,术中出血量(8.23±3.31) mL,术后排气时间(29.85±6.24) h,住院时间(5.24±0.63) d。单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略长于传统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在常规腹腔镜器械下可以安全、可靠地完成,术后腹壁瘢痕不明显,易被患者接受。

    综述与讲座
    应用基因组杂交、单核苷酸芯片及二代测序技术开展植入前染色体异常诊断
    范俊梅1,李娜2,刘忠宇1,马慜悦1,王辉1,3,舒军萍1,姚元庆1
    2014, 30(7): 565-570.  DOI: 10.7504/fk2014060121
    摘要 ( )  

    流产是导致妊娠失败的最常见原因,其中因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流产占早期自然流产的一半。胚胎染色体异常一部分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一部分与遗传相关。我国普通人群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为0.5%~1.0%,而在有不良孕产史的患者中发生率则高达2%~10%。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临床妊娠率有了显著提高,但胚胎着床率却维持在20%左右,其中染色体异常是造成人类胚胎低着床率和早期妊娠丢失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病案报告
    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右室型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周佳1a,田蕾琪2,周启昌2,刘红雨1a,王巧1a,蔡艳林1b
    2014, 30(7): 571-572.  DOI: 10.7504/fk2014060122
    摘要 ( )  

    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ion of the ventricular myocarclium, NVM)是以心室内异常粗大的肌小梁和交错的深陷隐窝为特征的一种心肌病, 可孤立存在或与其他先天性畸形并存。胎儿期右室型心肌致密化不全在国内外均罕见报道。现将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所诊断的1例右室型心肌致密化不全报道如下。

    继续医学教育园地
    盆腔脓肿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孙海珠,路莉,陈秀慧,王德莹,邱晓红
    2014, 30(7): 573-576.  DOI: 10.7504/fk2014060123
    摘要 ( )  

    盆腔脓肿(pelvic absces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病,主要包括输卵管积脓、卵巢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以及急性腹膜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所致的脓肿。盆腔脓肿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或隐匿,易引起异位妊娠、继发性不孕、慢性盆腔疼痛等远期并发症,严重影响女性健康。治疗不当可导致多器官衰竭和脓毒败血症而死亡,病死率可高达20%。本文就盆腔脓肿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细菌潜生体(CGC)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与感染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促进对其研究的深入,为盆腔脓肿治疗上寻找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