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2025, Vol. 40 ›› Issue (2): 150-154.DOI: 10.19538/j.ek2025020612
摘要: 目的 探讨存在持续小气道气流受限哮喘患儿的临床特征及不同肺功能评估方法的敏感性。方法 收集2023年2月至2024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复诊的9~18岁、近1年内常规通气法肺功能检查连续2次以上提示小气道气流受限的临床缓解期哮喘患儿,总结其临床特征。通过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比较小气道管壁面积比值和厚度比值,同时完善常规通气法、脉冲振荡(IOS)、体积描记法肺功能检查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分析结果及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53例患儿,男30例、女23例,年龄10(10,11)岁。8例(15.09%)有哮喘家族史,27例(50.94%)有明确的过敏性疾病史。51例(96.23%)患儿遵医嘱规范治疗,6例(11.32%)近1年内有明确的哮喘急性发作。近1年内哮喘控制药物减量者18例(33.96%),减量后症状反复者3例(16.67%);停药者9例(16.98%),停药后咳喘发作者4例(44.44%)。36例患儿同时完善了胸部HRCT、肺功能检查和FeNO检测,HRCT结果显示该组患儿气道管壁面积比值(WA%)和厚度比值(T/D)明显升高;常规通气法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36(100%)例患儿用力呼气流速(FEF)75和25%~75%平均用力呼气流速(MMEF)数值均低于正常值下限;体积描记法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仅有2例患儿残气容积、残总比的z-评分均大于1.64;IOS结果显示仅有1例提示外周气道阻塞;FeNO检测结果显示仅4例患儿FeNO200和CaNO测值升高。结论 规范治疗且处于临床缓解期但存在持续小气道气流受限的哮喘患儿,可能已经发生小气道重塑,停药后有较高的症状反复比率。常规通气法肺功能提示小气道功能障碍的敏感性优于IOS、体积描记法肺功能检查和FeNO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