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腹壁疝处理中的一些提示
    马颂章
    2008, 28(12): 1009-1011. 
    摘要 ( )   PDF(911KB) ( )  
    腹壁切口疝诊断和治疗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唐健雄
    2008, 28(12): 1012-1014. 
    摘要 ( )   PDF(369KB) ( )  
    专题笔谈
    切口疝缝合修补和补片修补的术后复发
    李基业
    2008, 28(12): 1015-1017. 
    摘要 ( )   PDF(432KB) ( )  
    腹壁巨大切口疝术前评估及准备
    陈双, 杨斌
    2008, 28(12): 1017-1019. 
    摘要 ( )   PDF(612KB) ( )  
    腹壁疝修补术补片固定问题
    杨福全
    2008, 28(12): 1019-1020. 
    摘要 ( )   PDF(653KB) ( )  
    巨大腹壁切口疝围手术期处理
    宋晓华
    2008, 28(12): 1020-1022. 
    摘要 ( )   PDF(538KB) ( )  
    补片感染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王小强,李小军
    2008, 28(12): 1022-1024. 
    摘要 ( )   PDF(396KB) ( )  
    补片重建腹壁后再次手术存在的问题和处理策略
    陈思梦
    2008, 28(12): 1024-1026. 
    摘要 ( )   PDF(425KB) ( )  
    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的适应证及注意点
    姚琪远
    2008, 28(12): 1026-1028. 
    摘要 ( )   PDF(648KB) ( )  
    专家论坛
    肝癌切除术后抗复发治疗
    沈锋,奚韬
    2008, 28(12): 1029-1031. 
    摘要 ( )   PDF(376KB) ( )  
    直肠癌选择性扩大根治术的可行性
    王锡山
    2008, 28(12): 1032-1034. 
    摘要 ( )   PDF(475KB) ( )  
    国际医学新动态
    结直肠癌治疗研究进展(2008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新进展要点)
    沈琳
    2008, 28(12): 1035-1036. 
    摘要 ( )   PDF(332KB) ( )  
    论著
    腹腔镜修补多发性腹壁切口疝
    徐大华,刘家峰,刘东斌,刘强,王剑
    2008, 28(12): 1037-1039. 
    摘要 ( )   PDF(810KB) ( )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修补多发腹壁切口疝的手术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收治1例腹部三次手术后共造成腹部四处切口疝的复杂病例,切口疝长径分别为12、9、6及3cm。采用疝修补缝合钉固定腹腔内大面积复合补片,行腹腔镜修补术。结果 腹腔镜一次修补4个腹壁切口疝手术成功,无肠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无腹壁切口疝复发。结论 腹腔镜多发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在开腹手术中暴露多个缺损的难点,在腹腔镜手术中难度大大降低。腹腔镜多发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不但具有微创优势,而且更能发挥其技术优势。

    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壁疝临床对比研究
    李健文, 解轶声, 邱明远, 郑民华, 王春生, 王明亮, 陆爱国, 胡伟国, 毛志海
    2008, 28(12): 1040-1043. 
    摘要 ( )   PDF(422KB) ( )  

    目的 评价腹腔镜腹壁疝修补术(LVHR)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无张力修补术的68例腹壁疝病人(缺损长径≤20cm)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LVHR 31例,开放式腹壁疝修补术(OVHR)37例。随访时间1~21个月(中位时间11个月)。LVHR与OVHR在年龄、性别比、BMI和疝缺损大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HR与OVHR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0.5±17.7)min和(75.5±30.3)min(P=0.017),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6.2±2.5)d和(9.6±8.0)d(P=0.026),术后2周内恢复非限制性活动人数分别为96.8%和78.4%(P=0.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第1天的疼痛评分VAS分别为5.6±1.2和6.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术后1周和1个月的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2,P=0.056)。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9.4%和24.3%(P =0.623),复发率分别为3.2%和5.6%(P =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住院总费用分别为(18334±5336)元和(9508±922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结论 LVHR对于缺损长径<20cm的腹壁疝是安全有效的。

    Modified 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疝36例手术体会
    朱晓强,汤睿,顾岩,龚鼎铨
    2008, 28(12): 1044-1045. 
    摘要 ( )   PDF(410KB) ( )  

    目的 探讨Modified Kugel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技术操作要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应用Modified Kugel补片行开放性前入路腹膜前修补术的36例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时间(46±13)min,术后住院(4.7±1.6)d。全组病人伤口一期愈合,无浆液肿及感染发生。术后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 应用Modified Kugel补片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内置法与外置法开放式人工合成材料修补造口旁疝临床对照研究
    申英末,陈杰
    2008, 28(12): 1046-1048. 
    摘要 ( )   PDF(428KB) ( )  

    目的 评价比较内置法和外置法人工合成材料修补法治疗造口旁疝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48例造口旁疝病人的临床资料。25例行内置法修补,23例行外置法修补。对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内置法组手术时间(130.00±28.28)min,术后住院(14.16±5.41)d;外置法组手术时间(143.91±28.88)min,术后住院(17.48±6.37)d。随访6~72个月,内置法组术后没有复发,有2例伤口感染,2例皮下积液,3例出现局部慢性疼痛或异物感;外置法组有5例复发,4例伤口感染,6例皮下积液,9例出现慢性疼痛或异物感。复发与术后慢性疼痛或异物感的发生率,内置法组明显低于外置法组(P<0.05)。 结论 两种人工合成材料修补法在开放式造口旁疝修补术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内置法可减少术后复发与局部慢性疼痛或异物感的发生,还可减少术后伤口感染与皮下积液发生的可能。

    腹部切口全层缝合与分层缝合对照研究
    张育超,杨斌,陈双 ,楮忠华,伍衡,周军,刘露
    2008, 28(12): 1049-1050. 
    摘要 ( )   PDF(416KB) ( )  

    目的 比较腹部切口全层缝合与分层缝合的疗效。方法 将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腹部手术的283例病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全层连续缝合及分层缝合关腹,比较两组病人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全层缝合组未出现切口全层裂开,分层缝合组有5例出现切口裂开;全层缝合组有3例出现切口液化,分层缝合组有7例出现切口液化,均经换药后痊愈;全层缝合组在Ⅲ类切口中有8例发生感染,分层缝合组有17例发生感染,其中5例为Ⅱ类切口,12例为Ⅲ类切口,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窦道形成方面,全层缝合组有2例Ⅲ类切口病人分别术后14d和28d出现,分层缝合组则有1例Ⅱ类切口及6例Ⅲ类切口病人出现,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全层缝合组有1例出现切口疝,为正中切口,分层缝合组有3例出现,其中2例为正中切口,1例为旁正中切口,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层缝合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方法,可降低术后切口裂开的发生率,在Ⅲ类切口病人中能降低切口感染及窦道形成的发生率。

    肝外胆管切除在T3 T4胆囊癌根治术临床价值研究
    郑亚新a,钟明安a,胡海a,王军臣b,张辉a,庄志祥a,朱江帆a,赵中辛a
    2008, 28(12): 1051-1054. 
    摘要 ( )   PDF(1024KB) ( )  

    目的 探讨肝外胆管切除在T3、T4胆囊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普外科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连续收治的术前或术中确诊的T3、T4胆囊癌随机分为姑息性胆囊切除(n=8)、保留肝外胆管的胆囊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n=9)、切除肝外胆管的胆囊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n=7)三组。观察比较病人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情况。结果 三组病人年龄、性别分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人术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6 和18个月,切除肝外胆管的胆囊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的7例病人术后生存期与前两组病人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外胆管切除是T3、T4胆囊癌获得根治性切除、进而取得较好疗效的重要基础,在胆囊癌外科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经腹经心包全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
    夏俊 ,熊奇如,姜海涛,耿小平,钱叶本,余宏铸
    2008, 28(12): 1055-1057. 
    摘要 ( )   PDF(614KB) ( )  

    目的 探讨经腹经心包全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肝切除术中的地位。方法 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将38例肝切除术按血流阻断方法分为两组,传统全肝血流阻断组(THVE组)22例,经腹经心包全肝血流阻断组(经心包组)16例,分析应用不同血流阻断方法对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的影响。结果 两组病人均成功切除肿瘤,两组手术时间、阻断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3天和第7天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心包组术后近期肝功能恢复快。结论 经腹经心包全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可提高肿瘤切除率,改善病人预后。

    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早期疗效评价研究
    张晓鹏a ,唐 磊a ,沈 琳b ,李 健b ,孙应实a ,迟永堃a ,段珊珊a
    2008, 28(12): 1058-1061. 
    摘要 ( )   PDF(803KB) ( )  

    目的 比较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及Choi标准对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CT早期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08年1月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应用伊马替尼治疗175例复发转移性GIST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行中短期(2~6个月)连续CT复查者纳入研究。采用Siemens plus4单排螺旋CT及GE 64排MDCT。轴位图像测量肿瘤最长径线及最大层面强化CT值,按照RECIST及Choi标准要求累加并平均得到病例长径及CT均值。计算治疗前后长径及CT值变化率,按照RECIST及Choi标准划分为缓解和无缓解两组。用Kaplan-Meier法判断不同标准分组肿瘤进展时间的差异,比较两个标准的应用价值。结果 根据RECIST标准评价治疗缓解 7例,无缓解 19例,缓解率27%;根据Choi标准评价治疗缓解19例,无缓解 7例,缓解率73%。病人中位随访时间23.5个月,截至2008年1月26例病人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17.5个月。根据RECIST标准评效,缓解组和无缓解组肿瘤进展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0);根据Choi标准评效,缓解组和无缓解组肿瘤进展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hoi标准用于评价伊马替尼治疗GIST的早期疗效优于RECIST标准。

    肝移植治疗终末期酒精性肝病
    杨 扬a,蔡常洁a ,张英才a,陆敏强a,许 赤a,李 华a, 张 剑a汪根树a,易述红a ,张俊峰a,易彗敏a, 姜 楠a,黑子清b, 陈规划a
    2008, 28(12): 1062-1064. 
    摘要 ( )   PDF(502KB) ( )  

    目的 评价肝移植治疗终末期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LD)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3年12月至2007年4月进行的18例终末期ALD病人接受肝移植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主要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18例ALD和229例非ALD良性终末期肝病病人肝移植术后1、2、3年存活率分别为88.9%、77.8%、77.8%和90.4%、84.0%和78.2%,两组间存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8)。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肺部感染44.4%(8/18)和33.2%(76/229)(P =0.538),胆道并发症16.7%(3/18)和24.9%(57/229)(P =0.574),动脉并发症11.1%(2/18)和7.0%(16/229)(P =0.628),排斥反应11.1%(2/18)和6.6%(15/229)(P =0.357)。ALD组术后5.6%(1/18)恢复少量饮酒,没有病人重新出现酒精依赖。 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酒精性肝病的有效手段,术后生存情况和非ALD良性终末期肝病接近。感染性并发症是ALD肝移植术后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移植后应加强感染性并发症的监测和治疗。

    临床新技术
    应用脱细胞生物材料修补腹壁疝11例报告
    黄 磊1, 唐健雄1, 陈 革1,蔡 昭1,李亿程1,袁祖荣1,马颂章2
    2008, 28(12): 1065-1066. 
    摘要 ( )   PDF(401KB) ( )  
    短篇论著
    腹部手术后胃排空障碍31例临床分析
    陈国富1, 董新舒2
    2008, 28(12): 1067-1067. 
    摘要 ( )   PDF(266KB) ( )  
    讲座
    造口旁疝的诊断和治疗
    陈 革,唐健雄
    2008, 28(12): 1068-1069. 
    摘要 ( )   PDF(367KB) ( )  
    腹壁疝修补术后并发症原因及防治
    赵渝
    2008, 28(12): 1070-1071. 
    摘要 ( )   PDF(367KB) ( )  
    文献综述
    腹腔镜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现状和趋势
    解轶声,李健文
    2008, 28(12): 1072-1074. 
    摘要 ( )   PDF(386KB) ( )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并发症预防和处理
    王春生,解轶声,李健文
    2008, 28(12): 1075-1077. 
    摘要 ( )   PDF(440KB) ( )  
    胰腺远端切除术胰腺残端处理方法进展
    马 锐, 李江涛 , 彭淑牖
    2008, 28(12): 1078-1080. 
    摘要 ( )   PDF(406KB) ( )  
    病案报告
    应用脱细胞生物材料治疗消化道腹壁瘘1例
    陈 革, 唐健雄, 黄 磊, 蔡 昭, 袁祖荣
    2008, 28(12): 1081-1081. 
    摘要 ( )   PDF(318KB) ( )  
    腹壁巨大硬纤维瘤手术治疗2例
    庞国义, 马颂章, 宋家琨, 那冬鸣, 王振军
    2008, 28(12): 1082-1083. 
    摘要 ( )   PDF(342KB) ( )  
    创伤性腹壁巨大缺损一期修复1例
    刘力嘉a ,陈思梦a,胡 寅b
    2008, 28(12): 1084-1085. 
    摘要 ( )   PDF(681KB) ( )  
    继续医学教育园地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
    许剑民,钟芸诗
    2008, 28(12): 1086-1088. 
    摘要 ( )   PDF(368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