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0年, 第13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20-08-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论著
    综述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专栏
    病例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动态导航系统在口腔种植中的临床应用及展望
    葛严军a,刘晓强a,王勇b
    2020, 13(8): 449-455.  DOI: 10.19538/j.kq.2020.08.001
    摘要 ( )  
    动态导航系统可有效提高种植手术的精度,辅助实现以修复为导向的种植体植入,获得更加稳定的种植修复效果。根据定位光源的种类及位置,动态导航系统有不同的分类,其工作流程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种植方案设计、标定和配准、手术实施及术后精度验证。动态导航系统的精度与静态导板系统相近,且其可有效弥补静态导板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诸多不足,适应证更广,对于在无牙颌种植、穿颧种植等复杂种植手术中的应用还具有独特的优势。而提高精度、简化装置及操作流程、提高导航软件的修复模块功能、加强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降低价格等方面将是动态导航系统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文章就动态导航系统在口腔种植中的临床应用及展望做一阐述。
    数字化技术在牙周特色软组织增量术中的应用
    苗莉莉a,韩烨a,詹雅琳b,侯建霞a
    2020, 13(8): 456-460.  DOI: 10.19538/j.kq.2020.08.002
    摘要 ( )  
    数字化口腔医学理论及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推进了口腔疾病更加精准、高效、智能化的测评、诊断和治疗。近十余年来针对牙周软组织不足的增量技术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文章将从牙周软组织数字化诊断评估及牙周软组织数字化增量技术两个方面,探讨数字化技术在牙周特色软组织增量术中的应用现状,提出数字化的三维生物打印技术有望成为今后实现牙周软组织增量的重要手段。
    数字化口腔医学课程体系建设
    王勇,赵一姣
    2020, 13(8): 461-466.  DOI: 10.19538/j.kq.2020.08.003
    摘要 ( )  
    数字化口腔医学是口腔医学学科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高水平的数字化口腔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国内口腔医学院校面临的新任务,其核心问题是建立全新的数字化口腔医学课程体系。笔者团队多年坚持开展数字化口腔医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并初步建立了一套相对系统、全面的数字化口腔医学课程体系,在国内口腔医学教学领域开创先河,文章就数字化口腔医学课程体系建设做一介绍。
    数字化技术助力口腔医学临床科研
    赵一姣,王勇
    2020, 13(8): 467-472.  DOI: 10.19538/j.kq.2020.08.004
    摘要 ( )  
    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临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口腔临床医生开始关注与数字化技术相关的临床科研。数字化临床科研是指借助或辅助数字化技术解决口腔医学临床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其研究内容涉及数字化技术临床应用评价、数字化三维测量分析和数字化诊疗新技术研发等。笔者团队长期从事数字化临床科研相关工作,文章旨在从数字化科研平台的建设和数字化临床科研的开展两方面分享交流相关经验,以期为国内院校开展数字化临床科研提供参考。
    论著
    新型无磨料牙膏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表面性能影响的研究
    李淼1,余飞燕1,王倩倩1,张冰2,张志军2,任秀云1,赵彬1,王璐1,程艳3
    2020, 13(8): 473-478.  DOI: 10.19538/j.kq.2020.08.005
    摘要 ( )  
    目的 研制新型无磨料牙膏,并评估其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PMMA)树脂表面性能的影响。方法 在新型牙膏中去除磨料并调整表面活性剂和湿润剂的比例,对10种新型牙膏的性状进行评估;选择较佳性状的2种新型牙膏(新型牙膏A组和新型牙膏B组)与市面牙膏(市面牙膏A组和市面牙膏B组)、市面泡腾片(市面泡腾片组)及蒸馏水(对照组)对PMMA树脂片进行清洁处理,比较各组清洁前后PMMA树脂片表面光密度(OD)值及粗糙度(Ra)值,评估各类清洁剂对PMMA树脂表面清洁效果及磨损水平。结果 10种新型牙膏中2号(新型牙膏A组)和6号(新型牙膏B组)具有较佳的性状,其pH值分别为7.18和7.22,并用于后续研究。(1)清洁效果:对照组清洁处理前后PMMA树脂片菌斑红染及OD值基本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各组清洁处理后的PMMA树脂片菌斑红染程度较清洁处理前明显降低,OD值也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尤其以市面泡腾片组、新型牙膏A组和新型牙膏B组清洁效果最为显著。(2)磨损水平:体视显微镜观察发现,清洁处理后,对照组PMMA树脂片表面光滑无划痕;市面牙膏A组和市面牙膏B组PMMA树脂片表面划痕较深且划痕数量较多,Ra值也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市面泡腾片组、新型牙膏A组和新型牙膏B组PMMA树脂片表面仅出现轻微细小浅划痕,Ra值略微升高,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新型无磨料牙膏在有效清除菌斑软垢的同时可减少PMMA树脂表面划痕,可成为临床义齿清洁牙膏。
    miR-424对成釉细胞瘤生物学活性影响研究
    丁振江1a,刘洁2,钟鸣1b,3
    2020, 13(8): 479-482.  DOI: 10.19538/j.kq.2020.08.006
    摘要 ( )  
    目的 研究miR-424在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AB)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AB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AB和正常口腔黏膜(NOM)组织中miR-424的表达水平。将miR-424 mimics质粒、miR-424 negative control mimics质粒转染至人AB细胞系(AM-1)中,分别记为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EdU免疫荧光法、CCK-8法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miR-424对AM-1细胞增殖能力、细胞活性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miR-424在AB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NOM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miR-424能够显著降低AM-1细胞增殖能力,并能够影响AM-1的细胞活性(均P < 0.05)。此外,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的划痕面积和宽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其差异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均P < 0.05)。结论 miR-424能够显著降低AB的生物学活性,可能在AB中发挥抑癌基因作用。
    基于锥形束CT分析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舌体舌骨位置及形态特征的研究
    2020, 13(8): 483-489.  DOI: 10.19538/j.kq.2020.08.007
    摘要 ( )  
    目的 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研究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舌体、舌骨位置及形态特征。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35例(Ⅱ组)、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35例(Ⅰ组)。各组患者根据垂直骨面型又分为高角型、均角型和低角型。所有患者拍摄CBCT,比较各组及各型患者舌体、舌骨位置及形态差异。结果 (1)两组患者舌体位置各项指标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且Ⅱ组的测量值均大于Ⅰ组;两组患者舌体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Ⅰ组患者舌体矢状截面面积大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2)两组患者舌骨位置测量结果比较发现,Ⅱ组患者的H-H′ (舌骨顶点到颈椎点和颏下点连线的垂直距离)和H-Y(舌骨顶点到PS平面的垂直距离)均大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两组患者舌骨形态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3)Ⅰ组低角型患者舌体长度与H-Me(舌骨顶点至颏下点的距离)的测量结果较均角型和高角型患者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Ⅱ组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舌体、舌骨位置及形态的各项指标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与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相比,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具有较低的舌体姿势位,舌体也相对较小,舌骨位置较低并位于后下方。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中,与均角型和高角型患者比较,低角型患者舌体和下颌骨体部较长。
    年龄因素对人牙周膜干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
    张凯1,2,杜婷婷3,张毅4,吴迎涛1,5
    2020, 13(8): 490-495.  DOI: 10.19538/j.kq.2020.08.008
    摘要 ( )  
    目的 研究年龄因素对人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PDLS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青岛市口腔医院口腔外科就诊的因阻生齿或正畸需要拔除牙齿的患者18例,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3组,分别为A组(18 ~ 20 岁)、B组(30 ~ 35岁)、C组(50 ~ 55岁),每组6例。原代培养人PDLSC,采用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MTT法检测各组细胞衰老程度和增殖能力。成骨诱导人PDLSC,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检测各组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多能性相关转录因子Nanog和Sox2的表达水平。结果 各组均成功原代培养出人PDLSC,经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发现,A组阳性染色细胞率最低、B组次之、C组最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通过MTT法检测发现,不同年龄组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22.354,P = 0.009),且各组OD值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F = 28.367,P = 0.018),年龄与时间之间有明显的交互作用(F = 26.431,P = 0.015)。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均发现,A组染色面积百分比大于B组和C组,B组染色面积百分比大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qRT-PCR结果显示,A组Nanog和Sox2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B组和C组,B组Nanog和Sox2的相对表达量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随着年龄增加,衰老的人PDLSC增多,其增殖能力、成骨分化能力以及多能性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
    综述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与牙科疼痛相关研究进展
    马雨琪,梁宇红
    2020, 13(8): 496-500.  DOI: 10.19538/j.kq.2020.08.009
    摘要 ( )  
    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通道是一组存在于牙髓初级传入神经元、成牙本质细胞、牙髓成纤维细胞等细胞中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由渗透压、温度、炎症因子等激活后产生电位信号,其上行至中枢引发痛觉,这种神经传导机制与牙本质敏感、牙髓炎性疼痛的产生关系密切。文章就近年来TRP通道介导的牙科疼痛机制和调控TRP通道在牙科疼痛管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提出了具有一定可行性的临床疼痛管理措施,为牙科疼痛研究提供新方向。
    亲水种植体促进骨整合机制研究进展
    李雪菁1,邱小亥2,赵宝红1
    2020, 13(8): 501-505.  DOI: 19538/j.kq.2020.08.010
    摘要 ( )  
    快速稳定的骨整合一直是口腔种植学研究的重要目标。近年来,通过种植体表面改性的方法提高种植体表面的亲水性以促进骨整合,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种植体植入后,可引发一系列级联事件,影响骨整合的发生发展。文章就亲水种植体促进骨整合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专栏
    增强现实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程杰,汤炜
    2020, 13(8): 506-509.  DOI: 10.19538/j.kq.2020.08.011
    摘要 ( )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是一种能将现实世界与计算机构建的虚拟世界相结合的技术,通过模型重建、实时跟踪注册等关键技术,将计算机处理过的音频、视频、三维模型、文本等附加于现实世界,从而“增强”了现实世界。目前这项技术已成为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已在多个学科中广泛应用。文章就AR的关键技术、应用流程及其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对AR未来的研究及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病例报告
    双种植体支持修复单颗缺失磨牙1例14年随访报告
    杨艳兰,徐普,张文柏,陈灼庚
    2020, 13(8): 510-512.  DOI: 10.19538/j.kq.2020.08.012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