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0年, 第13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0-07-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论著
    综述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专栏
    病例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对国际儿童口腔行为诱导指南的理解和借鉴
    皇甫若奇,郁葱
    2020, 13(7): 385-390.  DOI: 10.19538/j.kq.2020.07.001
    摘要 ( )  
    理解和借鉴美国儿童牙科学会制定的儿童口腔行为诱导指南,采用科学的方法评价指南的质量,分析总结指南建议的共识,为儿童行为管理的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对国内的儿童口腔临床实践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该指南,希望更好地为临床工作的开展进行指导。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儿童口腔治疗非药物行为引导的进展
    冉龙宽,樊林,郁葱
    2020, 13(7): 391-395.  DOI: 10.19538/j.kq.2020.07.002
    摘要 ( )  
    儿童由于其年龄、认知等因素影响,是牙科焦虑/畏惧症的高发人群,难以配合医生完成治疗。由于常规的行为管理效果欠佳,且采用药物对儿童进行行为管理的方式家属又表示担忧,从而延误了病情治疗。虚拟现实技术拥有的特性比较适合于儿童口腔治疗中的行为管理。文章通过阐述虚拟现实技术在减轻疼痛、缓解焦虑中的作用,从而介绍儿童口腔治疗非药物行为管理的进展。
    基于催眠和认知行为疗法的儿童牙科行为管理
    潘进勇1,郁葱2
    2020, 13(7): 396-400.  DOI: 10.19538/j.kq.2020.07.003
    摘要 ( )  
    恐惧是儿童牙科行为管理问题的核心,使患儿免于恐惧是行为管理的关键。借鉴催眠和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与方法,由行为引导师带领患儿逐步逐级放松,培育积极正面牙科观念,最终实现自主配合牙科治疗的过程称为“行为管理”。针对常见的行为管理问题,文章简要介绍了快速赢得患儿信任、系统脱敏和记忆重构的引导流程。
    论著
    牙周健康汉族青年上前牙龈乳头缺陷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创为,杨刚,王翠,胡文杰
    2020, 13(7): 401-406.  DOI: 10.19538/j.kq.2020.07.004
    摘要 ( )  
    目的    探讨无牙槽嵴吸收的临床牙周健康汉族青年上前牙龈乳头缺陷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于2019年6—12月选择26名临床牙周健康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汉族青年职工和学生的121个上前牙龈乳头,通过标准化临床图像及锥形束CT影像资料综合分析,评价相关指标与龈乳头充满或缺陷的关系。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等。结果    纳入研究的121个上前牙龈乳头,有106个龈乳头充满(占87.6%);15个龈乳头存在缺陷(占12.4%),且均为轻度缺陷。当邻接触点至骨嵴顶的距离(CP-BC)大于6 mm或邻接触点至邻面釉牙骨质界的距离(CP-pCEJ)大于5 mm时,出现龈乳头缺陷情况。上前牙CP-BC与CP-pCEJ存在强正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为0.910(P < 0.001),线性拟合系数为1.01(R2 = 0.829)。对此类牙周健康人群,不同龈乳头位置的上前牙龈乳头充满与轻度缺陷时的骨嵴顶水平根间距及颊舌向骨宽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无牙槽嵴吸收的汉族青年其上前牙龈乳头充满比例高,出现轻度缺陷比例小,且主要与邻接触点在冠根向的位置有关。
    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对男性下颌前突患者舌骨位置及咽气道间隙影响研究
    张媛媛,史娅婕, 岳杨,田玉楼
    2020, 13(7): 407-412. 
    摘要 ( )  
    目的 研究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对男性下颌前突患者舌骨位置和咽气道间隙的影响,探讨BSSRO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2—2017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行BSSRO的男性下颌前突畸形患者30例作为病例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 ~ 2周及术后6 ~ 12个月拍摄头颅侧位片;选择同期具有正常矢状骨面型的30例男性成年正畸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正畸治疗前拍摄头颅侧位片。AutoCAD软件测量上下颌骨位置、舌骨位置及咽气道间隙相关测量项目,比较分析病例组术前、术后的上下颌骨位置、舌骨位置和咽气道间隙的变化以及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术后下颌骨后移。病例组术前与对照组相比,舌骨测量值中舌骨体最前上点(H 点)到X 轴的垂直距离(H-X)、H 点到下颌平面的垂直距离(H-MP)显著减小(P < 0.05),H 点到第三颈椎最前下点(C3点)的距离(H-C3)显著增加(P < 0.05);咽气道测量值中腭垂尖至中咽壁点距离(U-MPW)、下颌骨后下缘与舌背交点到咽后壁距离(MT-MTP)、过会厌最上点(E点)咽腔间隙距离(EPA-EPP)显著增加(P < 0.05)。病例组术后1 ~ 2周及术后6 ~ 12个月与术前相比,H-X、H-MP显著增加,H-C3显著减小,U-MPW、MT-MTP、EPA-EPP显著减小(P < 0.05);术后6 ~ 12个月与术后1 ~ 2周相比,H-X显著减小,H-C3显著增加,U-MPW、MT-MTP显著增加(P < 0.05)。病例组术后6 ~ 12个月与对照组相比,反映舌骨位置和咽气道间隙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男性下颌前突患者行BSSRO术后短期内舌骨位置向后下移位,咽气道间隙减小,随时间推移,逐渐回复到正常范围,提示男性下颌前突患者行BSSRO术后发生OSAHS的风险不大。
    充填方式对种植义齿固定螺丝孔粘接强度及密封性的影响研究
    孙浩1,陈小冬1,张桂荣2
    2020, 13(7): 413-417.  DOI: 10.19538/j.kq.2020.07.006
    摘要 ( )  
    目的 研究不同充填方式封闭种植义齿固定螺丝孔对粘接强度及密封性的影响。方法 制作上颌第一前磨牙种植螺丝固位氧化锆冠试件80件,按照粘接前是否喷砂预处理、充填树脂种类、充填深度随机均分为8组,分别置于墨水溶液7 d,万能材料实验机上对螺丝孔内树脂充填体进行推出测试,记录树脂充填体脱粘接时的瞬间载荷,并取出树脂充填体,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并比较充填体染色的范围。结果    是否喷砂及树脂种类对粘接强度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充填体厚度会显著影响粘接断裂载荷大小(P < 0.01),但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 = 0.09)。喷砂后使用3 mm流动树脂充填微渗漏最少,不喷砂使用2 mm膏状树脂微渗漏最严重,是否喷砂、树脂种类及充填体厚度均对微渗漏有显著影响(P < 0.05)。结论    固定螺丝孔表面喷砂处理可增加粘接强度,减少微渗漏。流动树脂封闭种植义齿固定螺丝孔可获得相似的密封性及高于普通膏状树脂的粘接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充填体厚度有助于提高固定螺丝孔封闭树脂的咬合承受力并减少微渗漏。
    不同比例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与羟基磷灰石复合支架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及矿化能力影响研究
    王冉旭,刘会梅,贾丛辉,曹涛,朱兴国,牛玉梅
    2020, 13(7): 418-422.  DOI: 10.19538/j.kq.2020.07.007
    摘要 ( )  
    目的 探讨不同比例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与羟基磷灰石(PLGA/HA)复合支架的降解速率及其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增殖及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溶液浇筑/颗粒沥析技术构建含质量分数分别为10%、20%及30% HA的PLGA/HA复合支架的3个实验组,单纯PLGA支架作为对照组。采用降解实验检测支架的降解速率。将hDPSCs接种于不同比例的PLGA/HA复合支架进行培养,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hDPSCs接种于各组支架培养72 h后,将复合支架植入裸鼠体内,分别于饲养1个月及3个月后处死裸鼠取出支架,应用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应用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细胞的矿化程度。结果    10%HA组和20%HA组具有较适宜的降解速率。各组均具有较高的促hDPSCs增殖能力,促进效果随HA含量的增加而加强。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HA可促进hDPSCs在体内的成牙本质向分化,分化程度与HA含量成正比,20% HA组及30% HA组矿化程度均较佳。结论   含20%HA的PLGA/HA复合支架具有较佳的降解速率及促细胞增殖和矿化能力,是比较理想的细胞支架材料。
    微酸性次氯酸水用于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的研究
    刘欣杰a,冯岩a,刘芳b,朱迪c,曹一纯a,栗洪师a
    2020, 13(7): 423-428.  DOI: 10.19538/j.kq.2020.07.008
    摘要 ( )  
    目的 检测不同浓度微酸性次氯酸水(slightly acidic hypochlorite water,SAHW)应用于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dental unit waterlines,DUWLs)的消毒效果。方法    选取32台口腔综合治疗台(dental chair unit,DCU),随机均分为4组(1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每组8台DCU)。首先,采集高速手机和三用枪基础水样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然后,实验组分别用有效氯含量8 ~ 12 mg/L(实验1组)、18 ~ 22 mg/L(实验2组)、28 ~ 32 mg/L(实验3组)的SAHW供水DUWLs,连续7 d采集高速手机和三用枪水样行细菌培养、菌落计数。第8 d始改用无菌蒸馏水(distilled water,DW)供水DUWLs后采集水样菌落培养计数;对照组用DW替代消毒水,同样程序流动冲洗DUWLs后收集高速手机和三用枪水样菌培养后菌落计数。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基础水样比较,SAHW消毒1 d,3个实验组的高速手机和三用枪水样菌落计数均显著下降(P < 0.05);SAHW消毒2 d,实验3组高速手机和三用枪水样菌落计数均小于消毒合格水样上限值(100 CFU/mL);SAHW消毒3 d开始,实验3组菌落计数为0 CFU/mL,实验1组和2组菌落计数均显著小于100 CFU/mL。更换为DW供水后1 ~ 2 d,3个实验组的高速手机和三用枪水样菌落计数维持小于100 CFU/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 ~ 7 d,3个实验组的高速手机和三用枪水样菌落计数持续增加(149 ~ 1014 CFU/mL),实验1、2、3组的组内不同时间点检测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且均明显大于合格水样上限值(P < 0.05)。结论    高有效氯含量较低有效氯含量的SAHW消毒效果更稳定;低有效氯含量8 ~ 12 mg/L的SAHW持续作用于DUWLs内环境亦可有效控制菌落计数,消毒效果明显。
    综述
    STAT3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研究进展
    李天,吴琳
    2020, 13(7): 429-433.  DOI: 10.19538/j.kq.2020.07.009
    摘要 ( )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是一种转录因子,由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激活,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存活至关重要。研究表明,通过激活STAT3可调控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对维持颌骨骨内稳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STAT3还参与其他口腔疾病发生发展的生物学过程。文章就STAT3在调节骨稳态和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进一步探讨STAT3调控口腔相关疾病的机制和建立相应的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牙周膜麻醉研究进展
    吴倩倩,万阔
    2020, 13(7): 434-438.  DOI: 10.19538/j.kq.2020.07.010
    摘要 ( )  
    局部麻醉技术在口腔治疗中运用广泛,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控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牙周膜麻醉作为一种首选或补充麻醉技术,与常规局部麻醉技术相比,在局限麻醉范围、提高麻醉效率等方面展现了其优势。文章就牙周膜麻醉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方面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
    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专栏
    数字化影像技术在牙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
    杨刚,钟金晟,胡文杰
    2020, 13(7): 439-445.  DOI: 10.19538/j.kq.2020.07.011
    摘要 ( )  
    影像技术是牙周病和种植体周围病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影像技术不仅使牙周病和种植体周围病的检查和诊断越来越快捷、准确,而且在治疗计划的设计和疗效评价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将对数字化影像技术在牙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病例报告
    咬合异常致颈椎功能紊乱1例报告
    徐柯1,王美青2
    2020, 13(7): 446-448.  DOI: 10.19538/j.kq.2020.07.012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