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9年, 第12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9-11-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论著
    短篇论著
    综述
    病例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保障口腔门诊舒适化医疗安全高效运行的措施
    周玭娉,郁葱
    2019, 12(11): 641-647.  DOI: 0.19538/j.kq.2019.11.001
    摘要 ( )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患者作为口腔治疗中的特殊群体,对治疗的配合和疼痛的耐受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口腔治疗中若不能合理选择行为管理和疼痛缓解的方式,会使治疗面临各种医疗风险,造成不良甚至严重的后果,为后续治疗带来困难。随着社会进步及口腔医学的整体发展,以镇静镇痛为代表的舒适化治疗被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和患者重视并接受,但潜在的医疗风险始终是困扰各类型口腔医疗机构开展舒适化治疗的重要原因。文章从DA的流行病学资料和各种不良事件入手,系统阐述了保障舒适化口腔医疗安全的各种措施,期望能给口腔医生和麻醉医生提供帮助。
    建立口腔舒适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初步探索
    李芳菲a,骆书美a,赵钰琪b,郁葱b
    2019, 12(11): 648-650.  DOI: 10.19538/j.kq.2019.11.002
    摘要 ( )  
    为了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更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水平需求,舒适化治疗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趋普遍。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是提升医疗质量、改善医疗服务、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措施。文章拟从医生准入管理、风险防控、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医疗目标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初步探索口腔舒适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无痛口腔门诊优质护理的质量管理
    王媛媛a,陈守会a,郁葱b,赵钰琪b
    2019, 12(11): 651-654.  DOI: 10.19538/j.kq.2019.11.003
    摘要 ( )  
    牙科焦虑症是一种在口腔治疗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性疾病,是一直困扰口腔医生和患者的难题。“舒适化医疗”理念的提出既是为解决牙科焦虑症,更是为满足当前人们日益增长的自身健康水平的需求。文章拟从“以患者为中心”理念、风险管理、护理人员执行力3个方面讨论无痛口腔门诊优质护理的质量管理。
    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口腔治疗行为管理中的应用
    樊林,郁葱
    2019, 12(11): 655-657.  DOI: 10.19538/j.kq.2019.11.004
    摘要 ( )  
    牙科焦虑症表现为患者在口腔诊治时感到紧张、焦虑和害怕。DA在儿童时期的发生率很高,相当一部分患儿因恐惧口腔治疗而拒绝配合医生诊治,导致病情延误,甚至可能成为长久的心理创伤。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正逐渐应用于各领域,因其具有沉浸感、想象性和交互性等特征,适用于口腔门诊儿童的非药物性行为管理,从而提升患儿口腔治疗的依从性。文章通过具体临床研究阐述VR技术在儿童口腔治疗行为管理中的应用。
    论著
    低能量半导体激光缓解正畸不同阶段牙齿疼痛的临床研究
    崔亮,赵继志
    2019, 12(11): 658-661.  DOI: 10.19538/j.kq.2019.11.005
    摘要 ( )  
    目的 研究低能量半导体激光对佩戴固定矫治器正畸患者在初始排齐和牙弓完全整平后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2个阶段加力后牙齿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就诊处于正畸初始阶段的患者19例,处于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阶段的患者17例。采用单盲、自身牙弓左右侧对照的研究方法,正畸加力后使用低能量半导体激光(810 nm、0.5 W、4 W/cm2)分别照射研究侧牙弓颊侧、腭侧牙周膜区域(连续波模式、40 s/颗),对照侧相应区域采用指示光进行照射。加力后1周内,患者每日填写疼痛数字评价量表,采用Mann-Whitney检验比较研究侧和对照侧的疼痛差异。结果 在正畸初始阶段应用低能量半导体激光照射,在加力后前3 d均可显著减轻咬合痛,在加力后第1天可显著减轻自发痛(P < 0.05);而在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阶段,低能量半导体激光缓解这2种疼痛的作用在研究侧和对照侧间无明显差异(P > 0.05)。结论 低能量半导体激光可明显缓解临床患者在正畸初始阶段的疼痛。
    不同参数Er∶YAG激光照射对早期脱矿釉质表面形貌及微区成分影响的实验研究
    徐晓雅,徐冬雪,黄文燕,黄毅鹏
    2019, 12(11): 662-665.  DOI: 10.19538/j.kq.2019.11.006
    摘要 ( )  
    目的    比较不同参数Er∶YAG激光照射对早期脱矿釉质表面及微区成分的影响,探索早期脱矿釉质防龋的适宜能量密度。方法    将50颗拔除的新鲜前磨牙切割成6 mm × 5 mm × 2 mm大小的釉质块,于每个釉质块唇面建立直径1 mm的开窗区,在脱矿液中浸泡3 d,制备早期釉质龋模型。将标本随机均分为5组,对照组不进行激光照射,实验1组、2组、3组、4组分别用40、50、60、70 mJ的Er∶YAG激光照射脱矿釉质表面5 s。应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仪进行釉质表面形貌观察及成分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均产生釉质表面形态学的改变,实验3组和4组釉质表面消融明显。能谱分析结果显示,激光照射后各实验组釉质中C元素质量分数下降,实验1、2和3组的Ca元素质量分数、实验1组和2组的P元素质量分数以及实验2组和3组的Ca、P元素质量分数比值(Ca/P比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实验3组的Ca/P比值升高可能与P元素质量分数降低有关。结论    50 mJ的Er∶YAG激光照射早期脱矿釉质表面未造成牙釉质表面实质性缺损,改变了釉质组织化学结构,增加了早期脱矿釉质的耐酸性。
    灌饲牙龈卟啉单胞菌对小鼠肠道炎症影响的研究
    戴柯1a,王苇如1b,杨钦博1b,刘妮1b,刘洁2,寇育荣1
    2019, 12(11): 666-670.  DOI: 10.19538/j.kq.2019.11.007
    摘要 ( )  
    目的 研究灌饲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 gingivalis)对C57bl/6小鼠结肠炎症的诱导作用。方法 将P. gingivalis ATCC33277液体增菌后备用。将15只C57bl/6小鼠适应1周后随机均分为3组,高浓度组灌饲1 × 109 CFU P. gingivalis,低浓度组灌饲1 × 108 CFU P. gingivalis,而对照组则灌饲等量无菌BHI培养液。每只小鼠每天灌饲1次,3周后处死小鼠,采集结肠及脾脏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结肠组织中CD3抗原(CD3 antigen,epsilon polypeptide,CD3)、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C(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receptor type C,B220)、黏附G蛋白偶联受体E1(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E1,F4/8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及干扰素-γ(interferon-gamma,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高浓度组小鼠结肠黏膜下结缔组织中淋巴滤泡增多,且高浓度组小鼠脾指数出现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及低浓度组相比,高浓度组小鼠的结肠组织中B220及TGF-β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 < 0.05),其余指标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P. gingivalis可诱导结肠炎症,从而增加牙周病患者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易感性,且其可能与牙周病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二矽酸锂陶瓷高嵌体修复不同垫底厚度的下颌第一磨牙等效应力分析
    高志银1,2,魏振辉1,孙贺婷2,王金海1,张鹏1,王薇1,谭乃文1
    2019, 12(11): 671-676.  DOI: 10.19538/j.kq.2019.11.008
    摘要 ( )  
    目的 探讨应用二矽酸锂陶瓷高嵌体修复不同垫底厚度的下颌第一磨牙修复体、剩余牙体组织、牙釉质、牙本质、粘接剂的等效应力大小及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一颗完整的离体下颌第一磨牙,通过锥形束CT(CBCT)扫描技术,Mimics19.0、Hypermesh、ANSYS Workbench15.0等逆向工程软件,建立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面不同垫底厚度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垫底厚度(h)0 mm、1 mm、3 mm、5 mm为变量,分别记为h0、h1、h3、h5,观察静态垂直向加载300 N或斜向加载180 N时修复体、剩余牙体组织、牙釉质、牙本质、粘接剂的等效应力大小及分布情况。结果 (1)垂直向加载时各结构不同垫底厚度等效应力大小比较,修复体:h5 > h3 > h1 > h0,剩余牙体组织:h5 > h3 > h0 > h1,牙釉质:h3 > h5 > h1 > h0,牙本质:h0 > h1 > h3 > h5,粘接剂:h5 > h0 > h3 > h1;斜向加载时各结构不同垫底厚度等效应力大小比较,修复体:h5 > h3 > h1 > h0,剩余牙体组织:h1 > h3 > h5 > h0,牙釉质:h3 > h5 > h1 > h0,牙本质:h0 > h1 > h3 > h5,粘接剂:h5 > h3 > h0 > h1。(2)同一垫底厚度时,各部结构等效应力分布范围不同;不同垫底厚度时,同一结构等效应力分布基本相同。结论 垫底厚度是影响修复体及牙体各结构等效应力大小及分布的重要因素;根据等效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当采用二矽酸锂陶瓷材料作为高嵌体修复下颌第一磨牙时,1 mm的垫底厚度有利于修复体及牙体各结构稳定,但需注意调牙合时应减小侧向力。
    从前磨牙各轴面附着水平评估剩余牙周膜面积研究
    郑钧元,胡图强,何俐,王美钧
    2019, 12(11): 677-680.  DOI: 10.19538/j.kq.2019.11.009
    摘要 ( )  
    目的 检测前磨牙牙根各轴面不同附着水平时牙周膜面积的变化,探寻附着丧失时前磨牙剩余牙周膜面积的估算方法。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十堰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因正畸拔除的健康离体前磨牙108颗,在牙根方4个轴面(近中面、远中面、颊面、舌面)涂以成膜材料以模拟牙周膜,在成膜材料表面平行于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处描记出不同附着水平的高度线,剥离后的模拟牙周膜经扫描仪扫描,再通过Photoshop CS2 9.0和Scion Image 4.0.3进行模拟牙周膜面积的数据测量与分析。结果 水平向附着丧失6 mm时,剩余牙周膜面积不足50%。垂直向附着丧失仅局限在颊面或舌面时,仍会有至少80.9%的剩余牙周膜面积;垂直向附着丧失仅局限在近中面或远中面时,剩余牙周膜面积至少为63.8%。牙周膜面积占比较大的单一轴面(近中面或远中面)垂直向附着完全丧失,且其余各轴面附着丧失达到2 mm时,剩余牙周膜面积至少为51.1%。结论 前磨牙出现单一轴面的垂直向附着完全丧失的情况时,仍有保存的可能,但在水平向附着丧失超过6 mm或近、远中面垂直向附着完全丧失,且其余各轴面附着丧失超过2 mm时,剩余牙周膜面积将小于50%,不能拥有足够的牙周支持力。
    短篇论著
    奥敏清牙齿脱敏剂联合3M氟保护漆治疗婴幼儿乳牙浅龋效果观察
    刘方,郝丽静
    2019, 12(11): 681-683.  DOI: 10.19538/j.kq.2019.11.010
    摘要 ( )  
    目的 观察奥敏清牙齿脱敏剂(奥敏清)联合3M氟保护漆在治疗婴幼儿乳牙浅龋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口腔科因上前牙浅龋就诊婴幼患儿90例,共计310颗患牙。将患儿随机均分为3组,其中A组患儿(30例,110颗患牙)每日用奥敏清刷牙且每3个月涂布1次3M氟保护漆;B组患儿(30例,102颗患牙)每日用奥敏清刷牙且每3个月涂布1次0.9%氯化钠注射液;C组患儿(30例,98颗患牙)每日用普通不含氟牙膏刷牙且每3个月涂布1次3M氟保护漆。使用激光龋齿探测仪测量治疗前、治疗3、6个月后3组患牙的荧光值,分析治疗6个月后3组患牙的临床疗效。结果 (1)不同治疗时期的患牙荧光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645.477,P < 0.05),不同治疗方法的患牙荧光值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1424.765,P < 0.05),治疗时期与治疗方法之间存在交互作用(F = 428.500,P < 0.05)。治疗3个月后:A组和B组患牙荧光值较治疗前均下降(均P < 0.05);C组患牙荧光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和B组患牙荧光值均较C组小(均P < 0.05);但A组与B组患牙荧光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6个月后:A组和B组患牙荧光值较治疗3个月后的荧光值均下降(均P < 0.05);C组患牙荧光值较治疗3个月后的荧光值略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患牙荧光值低于B组,B组患牙荧光值低于C组(均P < 0.05)。(2)治疗6个月后,A组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P < 0.05),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C组(P < 0.05)。结论 奥敏清治疗婴幼儿乳牙浅龋有较好效果,奥敏清和3M氟保护漆联合应用对治疗婴幼儿乳牙浅龋效果更佳。
    综述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口腔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史晓彤,王翔宇,刘君瑜,侯如霞
    2019, 12(11): 684-688.  DOI: 10.19538/j.kq.2019.11.011
    摘要 (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其是睡眠过程中发生的呼吸系统疾病,长时间上气道多个水平的间断阻塞,这种异常通气方式通常伴随夜间打鼾、睡眠障碍和白天异常精神行为等症状。OSAHS涉及全身多个系统的器官组织,是医学领域重要的交叉学科内容,与口颌系统更是紧密相关。因此,文章就OSAHS与口腔疾病关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提高口腔医生对OSAHS的认知,为OSAHS患者口腔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更好的临床指导和帮助。
    乳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研究进展
    林慧冬,黄华,梁月,SAMBO SOK
    2019, 12(11): 689-693.  DOI: 10.19538/j.kq.2019.11.012
    摘要 ( )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是指上下第一磨牙呈近中关系,其对患者的颌面部生长发育、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及心理健康等有一定影响。乳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程度会随着患儿颌骨的生长发育逐渐加重,矫治难度进一步增加。乳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矫治方法多样。文章就乳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病率、病因、危害、诊断及矫治方法等做一综述。
    Spee曲线与年龄及颅颌面形态关系的研究进展
    宗丽娜1,王小琴2
    2019, 12(11): 694-697.  DOI: 10.19538/j.kq.2019.11.013
    摘要 ( )  
    整平Spee曲线既是正畸治疗的常规步骤,也是正畸治疗的目标之一。在整平Spee曲线后,临床上常可见部分患者有复发现象。了解影响Spee曲线形成的因素有助于临床上治疗计划的制定及疗效的评估,而目前对于影响Spee曲线形成的因素尚未完全明确。文章就Spee曲线与年龄及颅颌面形态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病例报告
    年轻恒牙间接牙髓治疗后嵌体修复1例报告
    庄雪莹,雷双,刘尧,陈旭
    2019, 12(11): 698-700.  DOI: 10.19538/j.kq.2019.11.014
    摘要 ( )  
    载万古霉素硫酸钙治疗石骨症合并颌骨骨髓炎2例报告
    刘丹,孙海江,周青
    2019, 12(11): 701-704.  DOI: 10.19538/j.kq.2019.11.015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