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6年, 第9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6-07-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论著
    综述
    病例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我国口腔急诊医学现状与发展
    陈永进,赵寅华
    2016, 9(7): 385-389.  DOI: 10.7504/kq.2016.07.001
    摘要 ( )  

    口腔急诊医学在我国尚未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其定义、涵盖的病种、学科定位等目前都无统一界定。本文从分析我国口腔急诊现状入手,以符合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为前提,尝试对“口腔急诊”学科内涵进行定义,并提出了我国口腔急诊医学发展的方向和具体措施。

    牙外伤微创美学治疗设计
    张 英,崔 丹
    2016, 9(7): 390-392.  DOI: 7504/kq.2016.07.002
    摘要 ( )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及牙齿美学意识的增强,牙外伤的应急处理及美学修饰效果日益受到关注。针对医生在治疗理念和方法上的差异和局限,文章结合牙外伤国际规范化治疗原则,贯彻微创美学治疗理念,提出牙外伤微创美学治疗设计,以期提供牙外伤微创美学诊治完善思路。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急诊处理
    朱亚琴,赵隽隽,江 龙,陶 疆
    2016, 9(7): 393-397.  DOI: 10.7504/kq.2016.07.003
    摘要 ( )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是口腔急诊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所处部位和对美学的影响,在处理这类损伤时应有别于身体其他部位。文章根据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特点,详细介绍了急诊处理时的原则和要点,并对不同部位的损伤处理分别进行阐述,以期为广大口腔急诊医生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年轻恒牙的外伤治疗
    薛 亮,龚 怡
    2016, 9(7): 398-403.  DOI: 10.7504/kq.2016.07.004
    摘要 ( )  

    在许多国家,牙外伤已经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口腔健康,外伤所累及的年轻恒牙在形态和结构上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根尖孔开放,髓腔宽大,根管壁薄。当年轻恒牙发生冠折和脱位性损伤时,治疗方法的选择对其预后显得尤为重要。年轻恒牙的牙本质小管比成熟恒牙的粗大,外伤冠折累及牙本质时,细菌容易进入牙本质小管感染牙髓;牙本质长期暴露,可造成牙髓坏死和牙冠变色。年轻恒牙外伤后应尽量保存暴露的活髓,选择氢氧化钙行盖髓术或活髓切断术;年轻恒牙即便发生牙髓坏死,也应选择根尖诱导形成术,促进牙根继续发育完成。

    论著
    RGD多肽修饰的SLA钛片对糖尿病小型猪骨结合影响研究
    柳慧芬1,周子谦1,陈 斌1,张杨珩1,杜志斌2,童 昕1,闫福华1
    2016, 9(7): 404-408.  DOI: 10.7504/kq.2016.07.005
    摘要 ( )  

    目的    探讨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RGD)多肽修饰的喷砂大颗粒酸蚀(sandblasted,large-grit and acid-etched,SLA)钛片对糖尿病小型猪骨结合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南京军区总医院比较实验室进行。选取健康的广西巴马小型猪5只,用链脲佐菌素(STZ)随机诱导3只小型猪建立糖尿病模型,作为糖尿病组(diabetes model group,DM组);另2只正常饲养,作为非糖尿病组(non-diabetes model group,NDM组)。利用化学偶联法将RGD多肽接枝到SLA钛片上。每只小型猪上颌骨按预定方案植入6枚直径为5 mm的钛片,其中包含3枚SLA钛片(分别为DM-SLA组和NDM-SLA组)、3枚RGD多肽修饰的SLA钛片(分别为DM-RGD-SLA组和NDM-RGD-SLA组)。在植入钛片后1个月处死动物,取上颌骨,4%多聚甲醛固定。用MicroCT、硬组织切片以及SPSS21.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MicroCT检测结果显示,在观察期内各组骨密度(BMD)、骨小梁厚度(Th.Th)、骨小梁数量(Th.N)和骨小梁间隙(Th.S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硬组织切片分析显示,NDM-RGD-SLA组的钛片周围骨结合率(64.8% ± 18.4%)与DM-RGD-SLA组(33.9% ± 11.7%)、NDM-SLA组(39.5% ± 20.9%)和DM-SLA组(36.4% ± 15.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1)RGD多肽对SLA钛片周围骨结合有明显促进作用。(2)在实验的观察期内,动物是否患有糖尿病,对钛片与颌骨的骨结合无明显影响;当SLA钛片复合RGD多肽后,能明显促进非糖尿病动物的骨结合,但对糖尿病动物的骨结合作用不明显,提示糖尿病可能抑制了RGD多肽的促成骨作用。

    含锌磷酸三钙陶瓷促进骨质疏松大鼠下颌骨极限缺损修复实验研究
    马永清,杨苗苗
    2016, 9(7): 409-414. 
    摘要 ( )  

    目的    评价含锌生物材料对于骨质疏松骨修复的作用。方法    通过摘除成年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去势)的方法建立下颌骨骨质疏松动物模型,12周后检测模型成功后,建立下颌骨极限缺损模型,随后将动物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植入含锌磷酸三钙陶瓷(Zn-TCP/HA),对照组植入双相磷酸钙陶瓷(β-TCP),空白对照组不植入材料。在植入材料12周后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通过骨密度仪测试证实去势大鼠的下颌骨有骨质疏松发生;材料植入骨缺损部位12周后,通过影像学检查、生物力学检测以及组织学观察发现,实验组骨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    锌离子能够加速和改善骨质疏松骨缺损的修复。

    不同种植系统埋置式与非埋置式骨水平种植体周围骨变化的比较分析
    李 悦,马 凯,王敏雅,江鹭鹭,何 晶,邓春富,张 翀,尚德浩,王丹宁,赵宝红
    2016, 9(7): 415-418.  DOI: 10.7504/kq.2016.07.007
    摘要 ( )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种植系统埋置式与非埋置式骨水平种植体周围的骨组织变化。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3年5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接受种植修复的患者256例,总计450枚种植体。测量种植Ⅰ期、种植Ⅱ期、修复后当天及修复后1年4个时间点的数字化曲面断层片或根尖X线片,因非埋置式无二期手术,故选择与之相对应时间点的X线片,测量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结果    在非负荷愈合期(从种植Ⅰ期到种植Ⅱ期)及负荷1年(从修复后当天到修复后1年)两个时间段,埋置式与非埋置式愈合对Dentium、Bego及3I三种骨水平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量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种种植系统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采用埋置式或非埋置式种植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量没有明显影响;3种种植系统的种植体周围骨变化无明显差异,临床效果均较好。

    多曲方丝弓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下颌偏斜畸形临床研究
    冒叶琳1,冯 刚2,周建萍2,戴红卫2
    2016, 9(7): 419-422.  DOI: 10.7504/kq.2016.07.008
    摘要 ( )  

    目的    探讨多曲方丝弓(MEAW)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下颌偏斜的矫治原理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6—2014年就诊于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门诊的骨性下颌偏斜患者16例,选用0.56 mm × 0.71 mm MBT系统托槽,采用MEAW技术进行矫治。矫治前后拍摄X线曲面断层片及头颅侧位片,并进行定点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6例骨性下颌偏斜患者平均矫治时间20个月,均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头影测量分析显示,治疗后下磨牙远中直立移动,平均远中直立7.63°,平均远中移动3.38 mm;下前牙平均舌倾内收3.31 mm;下颌骨治疗前后不对称,治疗前后颌骨改变小。结论    采用MEAW技术可有效矫正恒牙期骨性下颌偏斜,为代偿掩饰性矫正。

    牙列咬合特征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关系研究
    李 博,胡晟奭,常 新
    2016, 9(7): 423-426.  DOI: 10.7504/kq.2016.07.009
    摘要 ( )  

    目的    研究牙列咬合特征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s)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及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学生共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TMDs症状分为阴性(28例)和阳性(98例)两组。根据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双轴诊断(RDC-TMD)轴1诊断标准进行颞下颌关节(TMJ)检查,取牙列模型,对两组模型前牙覆牙合、前牙覆盖、后牙覆牙合覆盖和Spee曲线等4种主要的咬合特征进行测量,结果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正畸治疗史对于TMDs的发生并无显著影响(P > 0.05);而前牙覆牙合、覆盖对TMDs发生均有一定影响(均P < 0.05),后牙反牙合、锁牙合对TMDs症状无明显影响(P > 0.05)。无论左侧还是右侧,TMJ出现杂音者的同侧Spee曲线曲度均较TMJ无杂音者的同侧Spee曲线曲度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TMJ肌肉群扪诊疼痛与否对Spee曲线曲度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前牙覆牙合、覆盖异常可能是TMDs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TMJ出现杂音与Spee曲线的曲度有显著相关性,当Spee曲线较平直时,TMJ杂音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Nd∶YAG 激光辅助治疗早期种植体周围炎短期疗效观察
    刘静波,赵 雪,张冬梅,李 琛,孙尚敏,林 莉
    2016, 9(7): 427-430.  DOI: 10.7504/kq.2016.07.010
    摘要 ( )  

    目的    评价机械治疗+ Nd∶YAG 激光+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三联疗法对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诊断为早期种植体周围炎的患者26例(40枚种植体),随机分为激光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枚种植体。对照组种植体接受机械治疗并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激光治疗组种植体在接受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 Nd∶YAG激光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8周检查两组种植体改良菌斑指数(modified plaque index,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SBI)和探诊深度(probe depth,PD)。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PLI、mSBI、PD均显著改善(P < 0.05)。在治疗后8周,激光治疗组PD和mSBI牙周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5)。结论    采用机械治疗+ Nd∶YAG 激光+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三联疗法治疗早期种植体周围炎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补肾壮骨合剂对骨质疏松犬拔牙后骨愈合影响研究
    张溪洺1,赵秀兰2,邹智群2
    2016, 9(7): 431-435.  DOI: 10.7504/kq.2016.07.011
    摘要 ( )  

    目的    探讨补肾壮骨合剂对骨质疏松犬拔牙后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3岁龄杂种雌性成年犬9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手术切除9只犬的双侧卵巢(去势术),检测腰椎骨密度(BMD)以确定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各组犬在去势术后3个月拔除两侧下颌前磨牙,拔牙术后第3天开始骨质疏松治疗,中药组灌服补肾壮骨合剂溶液,西药组服用戊酸雌二醇片(补佳乐),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在去势术前、去势术后3个月以及拔牙后3个月分别检测各组犬的腰椎BMD和下颌骨BMD,并于拔牙术后1、2、3个月切取下颌骨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拔牙后3个月,中药组、西药组的腰椎和下颌骨BMD较骨质疏松治疗前显著提高,与去势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对照组拔牙后3个月的腰椎和下颌骨 BMD未见明显改善,仍明显低于去势术前(P < 0.05)。下颌骨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拔牙后1个月,对照组、西药组拔牙创愈合的新骨小梁走行不规则;中药组新生骨小梁排列成网状。拔牙后2个月,对照组局部骨小梁结构较稀疏;西药组新生骨小梁粗壮,排列较整齐;中药组新生骨骨小梁呈网状结构,骨小梁数量多、粗壮。拔牙后3个月,对照组拔牙创骨小梁结构比较致密,间隙较小;西药组新生骨组织与原骨组织大致融合一体;中药组新骨组织与原骨组织结构基本一致。结论    补肾壮骨合剂治疗可使骨质疏松犬拔牙创周围松质骨区骨量明显增加,有助于骨改建,有效促进拔牙创骨愈合。

    综述
    种植外科手术中的并发症及处理
    陈昳青1, 宋 萌2
    2016, 9(7): 436-440.  DOI: 10.7504/kq.2016.07.012
    摘要 ( )  

    种植义齿已被国内外大量的临床应用证明是缺牙理想的修复方式。但是,任何治疗方式都可能伴随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有许多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术者操作不当导致种植手术中出现一些并发症。文章就种植外科手术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和应急处理方法做一综述。

    医用钛及钛合金牙种植体生物相容性及其相关抗菌性能研究进展
    马 凯,赵宝红,邓春富
    2016, 9(7): 441-445.  DOI: 10.7504/kq.2016.07.013
    摘要 ( )  

    随着人们对牙种植体材料的不断开发以及对骨结合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稳定而健康地维持牙种植体与骨的结合一直是学者探索的目标。为了使牙种植体获得更加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性能,学者们通过大量实验不断改进材料。文章对医用钛及钛合金牙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及其相关抗菌性能的研究状况做一综述。

    病例报告
    下颌第一恒磨牙C形根管1例报告
    魏俨培,樊红霞,张 雪,陈 亮,于静涛
    2016, 9(7): 446-448.  DOI: 10.7504/kq.2016.07.014
    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