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4年, 第7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4-10-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专家讲座
    论著
    短篇论著
    综述
    病例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牙或牙根移位进入软组织间隙的原因及防治
    刘平,周宏志,胡开进,秦瑞峰
    2014, 7(10): 577-580.  DOI: 10.7504/kq.2014.10.001
    摘要 ( )   PDF(1751KB) ( )  

    牙或牙根移位进入其临近软组织间隙是牙拔除术中较为少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伤害。由于口腔颌面部解剖的特点及术者操作不当,可将牙或牙根推入相应的软组织间隙中,继而引起术后疼痛、肿胀、感染、张口受限及发热等并发症。本文对该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预防方法进行具体阐述,为临床预防及处理该并发症提供参考。

    牙或牙根移位进入上颌窦及下颌管的原因与防治
    莫静珍,张述寅,周宏志,胡开进
    2014, 7(10): 581-585.  DOI: 10.7504/kq.2014.10.002
    摘要 ( )   PDF(3000KB) ( )  

    牙或牙根移位进入上颌窦及下颌管是一种较严重的拔牙术中并发症。如进入上颌窦不仅可造成上颌窦穿孔,还可引起上颌窦继发感染;如进入下颌管,除可造成出血外,还可因未及时取出而长期挤压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导致下唇永久麻木。本文对该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进行具体阐述,为临床预防及处理该并发症提供参考。

    牙及异物进入呼吸道或消化道的原因及防治
    王天珏,胡开进,丁宇翔
    2014, 7(10): 585-588.  DOI: 10.7504/kq.2014.10.003
    摘要 ( )   PDF(896KB) ( )  

    在牙拔除术的并发症中,牙及异物进入呼吸道或消化道是较为特殊的一类,发生概率较低,但后果严重,极易引起医疗纠纷。本文针对此类并发症的基本特点、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与诊断、应急处理及预防原则进行阐述,为临床上预防这类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口腔上颌窦穿孔及上颌窦瘘的原因与防治
    何峰,胡开进,周宏志
    2014, 7(10): 588-591.  DOI: 10.7504/kq.2014.10.004
    摘要 ( )   PDF(1452KB) ( )  

    口腔上颌窦穿孔是牙拔除术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当会进一步发展至口腔上颌窦瘘和上颌窦炎等,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如何预防及处理上颌窦穿孔是口腔外科医生所关注的热点。本文就口腔上颌窦穿孔及上颌窦瘘的定义、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以及预防进行阐述。

    专家讲座
    矿化医学
    王美青
    2014, 7(10): 592-595.  DOI: 10.7504/kq.2014.10.005
    摘要 ( )   PDF(866KB) ( )  

    矿化医学是作者根据最新科技进展提出的以研究矿化组织的形成,以及与矿化相关的疾病包括硬组织异常矿化、软组织钙化、结石等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预防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医学学科概念。其研究内容包括矿化机制,异常矿化的临床特点,矿化组织的人工构建,航空、航天、潜海、运动、竞技、废用等特殊环境下矿化组织的代谢变化,假体修复及相关诊疗设备和康复器械的研发等。

    论著
    麦芽糖醇对变形链球菌生长和产酸影响体外实验研究
    张阳1,张颖1,程睿波1,荣文笙2
    2014, 7(10): 596-599.  DOI: 10.7504/kq.2014.10.006
    摘要 ( )   PDF(1054KB) ( )  

    目的 研究麦芽糖醇对变形链球菌生长和产酸的影响。方法 用含2.5%麦芽糖醇(麦芽糖醇组)、木糖醇(木糖醇组)、蔗糖(蔗糖组,作为阳性对照)的TYE液体培养基以及空白TYE液体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厌氧条件下培养变形链球菌,测定在不同时间段各液体培养基的光密度(OD)值和pH值。实验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输入和分析。结果 变形链球菌在麦芽糖醇、木糖醇和空白TYE液体培养基内的生长和产酸受到抑制,而在蔗糖组的生长和产酸非常显著。结论 麦芽糖醇可以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和产酸,可作为一种理想的防龋甜味剂。

    雷洛昔芬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分化能力影响研究
    骆凯1,郑宝玉2,陈玉玲1,赵欣1,闫福华1,3
    2014, 7(10): 600-603.  DOI: 10.7504/kq.2014.10.007
    摘要 ( )   PDF(1548KB) ( )  

    目的 探讨雷洛昔芬对体外分离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雷洛昔芬进行培养,以17β-雌二醇(10 nmol/L)为阳性对照,单纯DMEM培养液为空白对照。观察雷洛昔芬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7β-雌二醇及不同浓度雷洛昔芬(1 ~ 1000 nmol/L)可显著刺激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P < 0.01),雷洛昔芬最大促增殖浓度为10 nmol/L。17β-雌二醇及浓度为1 ~ 100 nmol/L的雷洛昔芬可显著提高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P < 0.01),但1000 nmol/L雷洛昔芬对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无明显促进作用(P > 0.05)。17β-雌二醇及不同浓度雷洛昔芬(10及100 nmol/L)可显著提高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体外矿化能力,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 0.05)。100 nmol/L雷洛昔芬对细胞体外矿化能力的作用最明显。结论 雷洛昔芬可提高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矿化能力。

    口腔种植修复治疗过程中9例全身并发症急救及预防分析
    张亚池,胡秀莲,尹丽娜
    2014, 7(10): 604-607.  DOI: 10.7504/kq.2014.10.008
    摘要 ( )   PDF(840KB) ( )  

    目的 探讨口腔种植修复中全身并发症的应急对策及风险因素的预防,增强对口腔种植修复中全身并发症发生原因和临床表现的认识,为临床医生提高急救能力和增强防范意识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种植科接受口腔种植修复患者10 402例中,有9例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过程中发生全身并发症,发生率为0.09%。其中,发生过敏性休克2例,高血压危象亚急症3例,误吞种植体部件3例,过度换气综合征1例。回顾并分析9例患者临床急救处理及预防措施。结果 9例患者经及时救治均脱离危险,并成功完成种植修复。结论 全身疾病对种植修复安全性有广泛的影响,对口腔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全身并发症掌握必要的急救技术和增强防范意识,是种植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数字化软件在牙颌面畸形正颌术前模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颜光启1a,王雪2,杨鸣良1a,张斌1a,马嘉1b,卢利1a
    2014, 7(10): 608-612.  DOI: 10.7504/kq.2014.10.009
    摘要 ( )   PDF(2157KB) ( )  

    目的 通过数字化软件对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正颌术前模拟设计,将得到的数据应用于临床手术中以指导术者对牙颌面畸形进行精确的手术治疗。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到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牙颌面畸形患者15例,进行术前三维CT扫描,将CT数据输入proplan软件系统中。通过软件重建上下颌骨,在三维方向上对颌骨进行定点、截骨、移动骨段、模拟预测等操作,确定手术方案后保存数据。术中按照软件模拟方案进行手术。结果 15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半年随访,满意率达到93.3%。结论 采用数字化软件对牙颌面畸形患者进行术前模拟设计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方法,可直观模拟手术并预测术后效果,从而为正颌外科矫治复杂牙颌面畸形制定个体化最佳手术方案提供实用有效的技术和依据。

    极固宁TM对活髓基牙牙髓组织影响研究
    陈素凤1,程辉2
    2014, 7(10): 613-616.  DOI: 10.7504/kq.2014.10.010
    摘要 ( )   PDF(1086KB) ( )  

    目的 研究极固宁TM对金属烤瓷全冠活髓基牙牙体预备后1、2周牙髓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患者15例,因正畸治疗需要而计划拔除40颗前磨牙(同一患者的同颌同名牙20对),将每对同颌同名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金属烤瓷全冠牙体预备后直接用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黏固暂时冠;试验组:在牙预备体上涂布极固宁TM后用氧化锌丁香油水门汀黏固暂时冠。分别于牙体预备后1、2周局麻下拔除同颌同名研究牙。常规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评价牙髓组织反应并测量颊侧髓角的剩余牙本质厚度。结果 金属烤瓷全冠牙体预备后1、2周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牙预备体颊侧髓角的剩余牙本质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活髓基牙全冠牙体预备后1周,对照组的牙髓组织炎症反应比试验组严重(P < 0.05);而牙体预备后2周,对照组与试验组的牙髓组织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论是金属烤瓷全冠牙体预备后1周或2周,所有样本均未见第三期牙本质的形成。 结论 极固宁TM在金属烤瓷全冠牙体预备后1周时可降低活髓基牙牙髓组织的炎症反应。

    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影响分析
    吴刘中,张桂荣,马天驰,赵祥宇
    2014, 7(10): 617-620.  DOI: 10.7504/kq.2014.10.011
    摘要 ( )   PDF(842KB) ( )  

    目的 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就诊于沈阳市口腔医院牙周科患者135例,其中T2DM伴慢性牙周炎患者63例( T2DM组),单纯慢性牙周炎患者72例(CP组);另从沈阳市口腔医院体检中心选择牙周健康正常人5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于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检查各组的牙周状况以及检测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和HbAlc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牙周基础治疗能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牙周基础治疗前T2DM组和CP组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与牙周基础治疗前比较,T2DM组和CP组的CRP、TNF-α及IL-6含量在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牙周基础治疗前,T2DM组的HbAlc含量明显高于CP组和正常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T2DM组的HbAlc含量显著下降,且其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T2DM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和全身健康状况,从而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CarisolvⅢ化学机械去龋法对牙本质黏结强度影响研究
    朱晓华,邵丽娜,仇丽鸿,詹福良
    2014, 7(10): 621-624.  DOI: 10.7504/kq.2014.10.012
    摘要 ( )   PDF(856KB) ( )  

    目的 探讨化学机械去龋制剂CarisolvⅢ对牙本质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3—6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因各种原因拔除的龋坏恒磨牙40颗,将每颗牙齿沿龋洞中心纵剖为两部分(即为两组,每组40个样本)。CarisolvⅢ去龋组:采用CarisolvⅢ化学机械法去龋;机械去腐组:采用慢速球钻去龋。将两组再各自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用3M ESPE自酸蚀黏结剂和Adper Single Bond 2全酸蚀黏结剂黏结,然后用3M Z350光固化复合树脂分层充填。制作各样本的微拉伸试件,测试微拉伸黏结强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arisolvⅢ去龋组的微拉伸黏结强度:采用3M ESPE自酸蚀黏结系统为(19.50 ± 6.83)MPa,采用Adper Single Bond 2全酸蚀黏结系统为(24.35 ± 7.97)MPa。机械去腐组的微拉伸黏结强度:采用3M ESPE自酸蚀黏结系统为(18.10 ± 7.55)MPa,采用Adper Single Bond 2全酸蚀黏结系统为(23.50 ± 8.33)MPa。采用相同黏结系统的两种去龋方法的微拉伸黏结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同一种去龋法,采用Adper Single Bond 2全酸蚀黏结系统的微拉伸黏结强度高于3M ESPE自酸蚀黏结系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arisolvⅢ化学机械去龋法能够获得与机械去腐法同样的牙本质黏结强度。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口腔真菌定植状况分析
    陈悦
    2014, 7(10): 625-627.  DOI: 10.7504/kq.2014.10.013
    摘要 ( )   PDF(826KB) ( )  

    目的 探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或艾滋病(AIDS)患者口腔真菌定植状况及菌种分布,为HIV感染或AIDS患者真菌感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6—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就诊的HIV感染或AIDS患者30例,由口腔科采用咽拭子法收集口腔分泌物,通过真菌培养实验分析口腔真菌定植状况。结果 30例HIV感染或AIDS患者中,阳性带菌者19例,阳性率为63.3%。阳性带菌者年龄2 ~ 52岁;其中男13例(68.4%)、女6例(31.6%);维吾尔族15例(78.9%),汉族4例(21.1%)。阳性带菌者中携带白色念珠菌15例(78.9%)。结论 白色念珠菌为HIV感染或AIDS患者口腔真菌定植的主要菌种。阳性带菌者年龄分布广泛。

    短篇论著
    传统手术方法与内窥镜下取出上颌窦内残留牙根效果评价
    马力强,陈辉
    2014, 7(10): 628-629.  DOI: 10.7504/kq.2014.10.014
    摘要 ( )   PDF(793KB) ( )  

    目的 探讨上颌磨牙拔除过程中牙根坠入上颌窦的取出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的上颌磨牙拔除过程中牙根坠入上颌窦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取出病例31例,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用微创方法在内窥镜辅助下取出坠入上颌窦内牙根病例13例。随诊观察其长期并发症并评价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随访1 ~ 3年,采用传统方法的31例中有1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面部肿胀、术区自发性钝痛等长期并发症,3例患者出现上颌窦瘘复发,对手术效果不满意;应用内窥镜辅助下取出上颌窦内牙根的13例,无一例出现长期并发症,均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用传统手术方法取出上颌窦内牙根,术后长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内窥镜下取出上颌窦内牙根是一种微创的、效果良好的方法。

    综述
    吸烟促进牙周感染研究进展
    葛子铭综述,潘亚萍审校
    2014, 7(10): 630-634.  DOI: 10.7504/kq.2014.10.015
    摘要 ( )   PDF(887KB) ( )  

    吸烟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可以从多个方面影响牙周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本文仅从吸烟对牙周菌群、炎症介质、牙周成纤维细胞、牙周感染进程、牙周治疗效果及预后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被动吸烟与牙周病的关系方面进行综述。

    光固化复合树脂热膨胀系数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
    宋艾阳,宫海环,冯丹,金杰,于健综述,朱松审校
    2014, 7(10): 635-638.  DOI: 10.7504/kq.2014.10.016
    摘要 ( )   PDF(840KB) ( )  

    光固化复合树脂的热膨胀系数是决定其能否与牙体组织形成稳定结合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临床所用的光固化复合树脂的热膨胀系数均高于牙釉质及牙本质的,因而会影响到修复效果。影响光固化复合树脂热膨胀系数的因素有很多,内在因素包括复合树脂组成成分、转化率及交联密度等;外在因素包括树脂厚度、光固化灯光密度等。本文就光固化复合树脂热膨胀系数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做一综述。

    病例报告
    全口牙釉质发育不全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1例报告
    周玲,罗俊,李志华,钟雯
    2014, 7(10): 639-640.  DOI: 10.7504/kq.2014.10.017
    摘要 ( )   PDF(1286KB) ( )  

    釉质发育不全(amelogenesis imperfecta,AI)是一组影响釉质发育的遗传性疾病,由于釉质形成时造釉器的某些功能障碍,导致釉质在厚度、结构和组织上的改变。临床可分为3型:釉质发育不良型(hypoplastic AI,HPAI),釉质矿化不良型(hypocalcified AI, HCAI)和釉质未成熟型(hypomaturation AI,HMAI)。AI以牙色改变和釉质缺损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等。笔者在临床中遇到1例全口乳牙、恒牙严重AI伴TMD病例,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