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3年, 第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3-04-15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专家讲座
    论著
    短篇论著
    综述
    病例报告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牙周翻瓣术切口设计及瓣膜选择
    谭丽思,潘亚萍
    2013, 5(4): 193-197. 
    摘要 ( )   PDF(1057KB) ( )  

    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疾病。牙周病发展到较严重的阶段后,仅靠基础治疗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对牙周软、硬组织进行处理,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牙周翻瓣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牙周手术方法,也是很多其他手术如骨成形术、植骨术、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的基础。

    牙周骨性重建手术
    王勤涛
    2013, 5(4): 197-201. 
    摘要 ( )   PDF(979KB) ( )  

    牙周炎可导致临床上出现各种骨形态异常,影响病情程度、牙齿稳固和组织修复,易使病损迁延难愈。牙周骨性手术从最基本的翻瓣术和骨成形术开始修整因病损改变的骨壁外形,用骨移植术和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来弥补自身组织修复不足和选择性促进不同组织再生,到联合应用不同技术提高综合疗效,均有各自特点和适应条件。本文主要从牙周骨性手术的类型、应用材料、基本技术要点、影响因素、疗效评价和发展等方面进行简要对比阐述;为更好的临床选择和应用提供管窥之见。

    牙周再生性手术的临床诊疗策略
    徐莉,李熠
    2013, 5(4): 201-205. 
    摘要 ( )   PDF(986KB) ( )  

    牙周再生性手术主要包括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植骨术和与生长因子有关的促进再生的方法等。GTR原理是在术区放置生物膜形成膜屏障,阻断上皮和纤维组织贴附根面,确保牙周膜细胞占据根面,形成新附着,即真正意义上的牙周组织再生。GTR适应证包括骨下袋、根分叉病变及局限性牙龈退缩。GTR需遵循一定的治疗策略,窄而深的2壁和3壁骨下袋、Ⅱ度根分叉病变以及MillerⅠ度和Ⅱ度龈退缩的治疗效果更具可预测性。再生性手术前控制牙周炎症,术中尽量采用微创手术、保证血供、创造并维持再生空间、严密关闭创口,术后维持创面及血凝块稳定、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等,都与获得较好的手术(特别是远期)疗效有关。

    牙冠延长手术
    栾庆先
    2013, 5(4): 205-207. 
    摘要 ( )   PDF(920KB) ( )  

    牙冠延长手术保留了大量的残根、残冠,但也带来了医疗纠纷的隐患。选择好手术适应证及充分的交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临床检查包括断端的位置、角化龈的宽度、系带的附丽、冠根比、根分叉病变等情况。为了充分地暴露断端,保留角化龈的宽度,必须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根分叉病变的手术治疗及其预后
    周琦,葛少华,杨丕山
    2013, 5(4): 208-211. 
    摘要 ( )   PDF(918KB) ( )  

    根分叉病变手术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炎症的发展,恢复患牙的功能。根分叉病变的手术方式多样,疗效肯定,但操作复杂。本文综述了根分叉病变患牙的治疗原则和手术治疗方法,重点对不同手术治疗方法的预后、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比较分析,有助于临床医生对治疗方法的选择,更有助于根分叉病变治疗目标的实现。

    膜龈手术
    林崇韬,李红艳
    2013, 5(4): 212-216. 
    摘要 ( )   PDF(2094KB) ( )  

    膜龈手术是多种牙周软组织手术的总称,旨在加宽附着龈,覆盖裸露根面,治疗牙龈退缩,加深前庭沟,矫正系带或肌肉附着异常,以利于口腔卫生的保持和修复治疗的进行。

    专家讲座
    牙周手术后龈缘位置变化的影响因素
    张馥,唐晓琳
    2013, 5(4): 217-220. 
    摘要 ( )   PDF(919KB) ( )  

    牙周手术的目的之一是恢复患牙的美观和功能。而术后牙龈退缩不但影响美观,而且造成牙根敏感,加重食物嵌塞。如何减少牙龈退缩,是临床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牙周手术后龈缘位置变化的影响因素加以阐述。

    论著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A1298C多态性与山西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相关性研究
    刘明,南欣荣,原光辉
    2013, 5(4): 221-225. 
    摘要 ( )   PDF(1015KB) ( )  

    目的 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A1298C多态性与山西人群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NSCL/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山西地区150例NSCL/P患者及其父母作为病例组(其中有135个完整的NSCL/P核心家系),15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对MTHFR基因A1298C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利用人群关联研究分析、病例组核心家系的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单体型的相对危险度(HHRR)分析来研究该突变与NSCL/P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人群基因型均未偏离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 > 0.05);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子代间比较,AA、AC、CC 3种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等位基因和C突变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NSCL/P核心家系TD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突变等位基因C存在着传递失衡的现象;HHRR检验结果表明,MTHFR基因A1298C位点多态性由双亲传递给患病子女的等位基因(C/A)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MTHFR基因A1298C位点多态性与山西人群NSCL/P的发生存在关联。

    妊娠晚期孕妇牙周炎与体液中白介素-2含量关系研究
    赵云1a,肖梅1a,孙国强1a,杨莉1b,赵蕾1a,汤斐1a,杜民权2
    2013, 5(4): 226-230. 
    摘要 ( )   PDF(878KB) ( )  

    目的 研究妊娠晚期牙周炎孕妇龈沟液、唾液、血清中白介素-2(IL-2)含量变化以及三者间的关联。方法 于2011年4—7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口腔检查的妊娠33 ~ 38周单胎孕妇中,随机选取20例牙周炎、26例牙龈炎、22例牙周健康孕妇(对照)纳入研究。分别采集其唾液、龈沟液和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IL-2质量浓度。结果 牙周炎组分娩时孕周(36.5 周)明显小于牙龈炎组(38.8 周)和对照组(39.3 周),牙周炎组分娩时新生儿体重(3079.9 g)低于牙龈炎组(3452.5 g)和对照组(3462.4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牙周炎组大专及以上学历、孕前半年行口腔保健的比例明显低于牙龈炎组和对照组(均P < 0.05)。牙周炎组龈沟液、唾液中IL-2质量浓度明显高于牙龈炎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但3组血清中IL-2质量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组孕妇龈沟液、唾液、血清中IL-2质量浓度之间均两两呈线性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结论 妊娠合并牙周炎孕妇口腔中IL-2含量较高,并与血清中IL-2质量浓度呈直线相关,在牙周炎合并不良妊娠结局(如早产、低体重儿等)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重视口腔卫生是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方法之一。

    自制洗必泰凝胶对粪肠球菌抑菌效果体外研究
    王雪梅,朱晓华,仇丽鸿,于静涛
    2013, 5(4): 230-232. 
    摘要 ( )   PDF(862KB) ( )  

    目的 评价自制洗必泰凝胶对粪肠球菌的抑菌效果。方法 于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在辽宁省疾病控制中心微生物实验室采用纸片扩散法药敏实验测定生理盐水(A组)、Vitepex(B组)、2%洗必泰溶液(C组)和洗必泰凝胶(D组)对粪肠球菌形成的抑菌环直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和D组的抑菌环直径明显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组和D组抑菌环直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4组组内各时间点抑菌环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洗必泰凝胶是根管再治疗的理想消毒药物。

    山西籍大学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石涛涛a,杨连平b,孙英a,郭莉春a
    2013, 5(4): 233-235. 
    摘要 ( )   PDF(860KB) ( )  

    目的 调查山西籍大学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患病情况,探讨相关发病因素。方法 于2012年3—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太原市4所高校521名21 ~ 23岁山西籍大学生(男206名、女315名)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TMD体征阳性者为病例组,阴性为对照组,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χ2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TMD体征阳性者258名(占49.52%),其中表现为关节弹响和杂音181名(占70.16%),下颌运动异常95名(占36.82%),肌肉疼痛37名(占14.34%),关节弹响和杂音的发生率较高;男性TMD体征阳性94名(占45.63%),女性TMD体征阳性164名(占52.06%),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咬合紊乱和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是这一年龄段人群TM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下颌第三磨牙阻生199名(占38.20%),其中TMD阳性118名(占59.30%);无下颌第三磨牙阻生322名(占61.80%),其中TMD阳性140名(占43.48%);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组TMD阳性率高于无下颌第三磨牙阻生组(P < 0.05)。结论 山西籍大学生TMD患病率较高,症状以关节弹响和杂音为主,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是TMD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依托咪酯用于腮腺肿物切除手术静脉麻醉维持效果观察
    刘世伟1,李闯2,张倩2
    2013, 5(4): 236-239. 
    摘要 ( )   PDF(904KB) ( )  

    目的 评价依托咪酯用于腮腺肿物切除手术麻醉维持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择期全麻下行腮腺肿物切除手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 E组)和丙泊酚组( P组),每组20例。常规诱导,给予长托宁0.5 mg、咪达唑仑0.1 mg /kg、罗库溴铵0.6 mg/kg、芬太尼4μg/ kg,依托咪酯0.3 mg/kg;麻醉维持: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 ~ 0.4 μg/(kg·min), E组采用微量输液泵以 10 ~ 15 μg/(kg·min)连续输注依托咪酯,P组采用微量输液泵以 6 ~ 10 mg /(kg·h)连续输注丙泊酚,酌情追加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03 mg/kg。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1 min、插管后1 min、手术切皮时、手术开始后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记录停药后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诱导后1 min SBP、DBP明显下降(P < 0.05)。切皮时P组SBP、DBP、HR较E组低(P < 0.05)。E组与P组停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及术后恶心、呕吐;E组发生术后躁动2例,P组1例;E组术中有1例肌颤,P组有2例注射痛。结论 在腮腺肿物切除手术过程中,应用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迅速,麻醉效果满意,短时间内临床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短篇论著
    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疗效观察
    李艳芳,常粲然,孟小伟
    2013, 5(4): 240-241. 
    摘要 ( )   PDF(869KB) ( )  

    目的 评价无机三氧化物聚合体(MTA)用于根尖诱导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河南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口腔科就诊的58例8 ~ 20岁患者的62颗牙根未发育完全年轻恒牙,随机分为MTA组(32颗牙)和CH组(30颗牙),分别应用MTA和CH糊剂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术后随访2年并对比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MTA组总有效率93.8%,CH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MTA在临床上疗效显著,是一种理想的根尖诱导材料。

    综述
    间充质干细胞轴向趋化肿瘤效应中的趋化因子
    常茂琳综述,樊明文审校
    2013, 5(4): 242-245. 
    摘要 ( )   PDF(871KB) ( )  

    过去人们研究肿瘤趋化迁移的生物学特性,主要集中于肿瘤细胞受到趋化向外转移方面。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间充质干细胞向肿瘤的轴向趋化效应,进而产生了一种新的观点,即“间充质干细胞可能是一种很有希望的肿瘤靶向治疗新载体”。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这一趋化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SDF-1/CXCR4、IP-10 和 I-TAC/CXCR3、MCP-1/CCR2等。本文对这些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回顾,对其在肿瘤细胞、间充质干细胞上的表达,在间充质干细胞向肿瘤迁移中的作用以及基因治疗等提高趋化迁移能力的方法进行了综述,为提高间充质干细胞在口腔肿瘤治疗中的疗效提供帮助。

    根管封闭剂研究进展
    王芬综述,薛明审校
    2013, 5(4): 246-249. 
    摘要 ( )   PDF(873KB) ( )  

    根管封闭剂是根管充填的必备材料,也是保证严密封闭根管系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根管封闭剂的创新研究一直十分活跃。本文主要围绕根管封闭剂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及其在牙周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张馨月,孙春彦,陈雪综述,林莉审校
    2013, 5(4): 250-253. 
    摘要 ( )   PDF(886KB) ( )  

    近年来,激光在牙周治疗中的应用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在牙周软、硬组织手术中的应用及其理论基础。随着激光材料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光在牙周手术治疗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病例报告
    下颌第二磨牙与多生牙融合1例临床分析
    李宁,高益鸣
    2013, 5(4): 254-255. 
    摘要 ( )   PDF(1326KB) ( )  
    应用儿童型气管插管抢救腭部癌肉瘤致急性呼吸道梗阻1例报告
    陆庆明,李晓玲,谢晓华
    2013, 5(4): 256-256. 
    摘要 ( )   PDF(768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