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 2024, Vol. 17 ›› Issue (2): 158-165.DOI: 10.19538/j.kq.2024.02.006
陈 鹏1,杨 宽2,姜雨然1,葛泽阳3,郭明珠1,周紫椰1,卢晓爔1,王小竞1
摘要: 目的 构造模拟原位旋转术治疗埋伏前牙的比格犬埋伏前牙原位旋转模型,研究原位旋转术对比格犬牙体及牙周支持组织的影响。方法 研究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口颌系统重建与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进行。选取12只雄性比格犬根据实施原位旋转术后观察时间(术后1、3、6个月)随机分为1月组、3月组和6月组,每组4只;随机选择口腔一侧上下颌切牙(共6颗)行原位旋转术(研究侧),对侧同名切牙行开窗不旋转(对照侧)。比较6月组牙齿萌出后1、2、3周和1、3、6个月探诊深度(PPD),采用锥形束CT测量比较每组两侧根长、舌侧牙槽骨厚度、唇侧牙槽骨厚度、唇侧牙槽骨丧失高度,采用MicroCT测量比较每组两侧牙槽骨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表面积骨体积比(BS/B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骨小梁数目(Tb.N)及牙周膜厚度,比较每组两侧牙齿强度(断裂载荷),并采用HE和Masson染色分析两侧牙体、牙周组织改变及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结果 6月组研究侧和对照侧牙齿萌出后各时间点PPD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锥形束CT测量:各时间组内研究侧与对照侧根长、舌侧牙槽骨厚度、唇侧牙槽骨厚度、唇侧牙槽骨丧失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MicroCT测量:1月组研究侧BV/TV、BS/BV低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237、2.979,均P < 0.05);两侧Tb.N、Tb.Th、Tb.Sp及牙周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3月组、6月组两侧MicroCT测量项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牙齿强度检测:各时间组内两侧牙齿断裂载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HE和Masson染色:1月组研究侧较对照侧靠近牙根的牙髓腔内出现更多的血管分化、牙周韧带较薄甚至部分消失,研究侧CVF小于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19.680,P < 0.001);3月组和6月组研究侧与对照侧基本无差异。结论 原位旋转术治疗比格犬埋伏前牙效果较佳,长期观察结果显示其对牙体及牙周组织愈后未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