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美国正畸专家认证委员会(American Board of Orthodontics,ABO)客观评级系统(objective grading system,OGS)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正畸科结束正畸治疗的38例患者治疗后石膏模型行回顾性分析,使用iTero Element®扫描仪生成数字化模型,应用人工智能ABO-OGS测量系统自动测量评分,记为人工智能组;1名主治医师和1名主任医师基于3D打印数字化模型使用ABO测量尺行手动测量评分,分别记为手动测量主治组和手动测量主任组。共测量2次,间隔2周,记录测量时间和各项指标评分。结果 人工智能组、手动测量主治组和手动测量主任组测量评分时间依次为(0.18 ± 0.00)、(292.94 ± 27.10)、(210.00 ± 21.21)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 980.288,P < 0.001);3组均具有较好的测量评分一致性,ABO-OGS总分的ICC值分别达0.897、0.869、0.929;仅人工智能组各项指标2次测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人工智能组在颊舌向倾斜度指标2次测量评分的差值低于手动测量主治组,但边缘嵴高度指标差值高于手动测量主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基于2次测量评分的均值进行组间比较分析时,人工智能组的大部分指标测量评分偏高,与手动测量主治组相比,其覆盖、咬合接触指标及总分较高;与手动测量主任组相比,其排齐、边缘嵴高度、颊舌向倾斜度、覆盖和咬合接触指标及总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人工智能ABO-OGS测量系统重复性较好且用时短,但其测量评分普遍高于手动评分,仍需进一步调整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