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1年, 第37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05-02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专题笔谈
    诊治规范
    专家共识
    指南解读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子痫前期综合征分类分层分级管理——制胜临床实践之方向
    杨孜
    2021, 37(5): 505-511.  DOI: 10.19538/j.fk2021050101
    摘要 ( )  
    1    概述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以高血压为基本表现的妊娠期疾病,严重威胁母儿健康和生命。至今,没有单一的发病机制和理论能解释所有PE的发病,也没有单一的预防方法能够预防所有的发病者,更没有理想的全方位预测手段预测所有PE的发病[1]。更为痛心的是在临床上有一半以上PE相关的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预防或为可补偿的事件,而另一种情形是有一半PE发生在正常妊娠妇女中[2-3]。PE能不能防以及如何防范值得深思和探索。时至今日,最起码单胎妊娠PE是可以预防的[4]。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前保健的“六个重视”
    漆洪波,胡小靖
    2021, 37(5): 512-514.  DOI: 10.19538/j.fk2021050102
    摘要 (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HDP) 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严重危害母胎安全,以子痫前期-子痫危害最大。近年来,我国及其他国家相继发布了相关诊治指南。纵观国内外诊治指南变迁,临床关注重点逐渐由疾病分类、诊断标准、药物治疗过渡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强调临床早期预警与识别,强调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题笔谈
    sFlt-1/PlGF预测子痫前期的临床局限性和实践探索方向
    肖喜荣,李笑天
    2021, 37(5): 515-519.  DOI: 10.19538/j.fk2021050103
    摘要 ( )  
    胎盘灌注不足而导致的胎儿-胎盘单位的缺血和缺氧,是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发病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血管活性因子为应对缺氧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可以作为预测、诊断及监测PE的重要手段。fms样酪氨酸激酶1(fms-like tyrosine kinase 1,Flt-1)的剪接变异体可溶性Flt-1(sFlt-1)及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的比值(sFlt-1/PlGF)在预测子痫前期中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同时在子痫前期诊断及病情监测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仍有许多未解的问题。文章将对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做一概述,并讨论当前存在的一些局限性,探讨临床实践过程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局限性和临床应用选择
    赫英东,陈倩
    2021, 37(5): 519-522.  DOI: 10.19538/j.fk2021050104
    摘要 ( )  
    孕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是广泛使用的预防子痫前期的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存在扩大阿司匹林使用适应证、高估预防效果的情况。文章将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介绍目前阿司匹林预防子痫前期的局限性、精准选择适应人群的意义,避免孕期模式化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基层医院如何防控子痫前期
    张勤建,颜建英
    2021, 37(5): 522-526.  DOI: 10.19538/j.fk2021050105
    摘要 ( )  
    子痫前期是以高血压为基础,多系统受累和损害的综合征,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母儿健康的妊娠特发疾病,也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投入很多来研究子痫前期,且持续完善临床管理指南,但针对基层医院的管理建议却比较缺乏。基层医院防控子痫前期应遵循证据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应力求简明扼要,便于基层操作以提高管理效率,应将重点放在适用于社区的低成本筛查和干预措施上,有助于推动基层医院有效落实子痫前期及早防治政策。
    存在母体基础疾病者预防子痫前期的临床重点
    高劲松,刘俊涛
    2021, 37(5): 526-531. 
    摘要 ( )  
    合并基础疾病的孕妇,包括慢性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综合征、慢性肾病等,其子痫前期和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明显增高。除了考虑对部分高风险人群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性治疗外,应多学科管理,重视基础疾病的评估和治疗,才能获得最佳的妊娠结局。
    双胎妊娠子痫前期预防和处理
    沈鸿飞,李佳钋
    2021, 37(5): 531-535.  DOI: 10.19538/j.fk2021050107
    摘要 ( )  
    子痫前期(preeclamsia,PE)是妊娠期严重并发症,与母体及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是孕产妇严重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双胎妊娠并发子痫前期的发生率比单胎高3~4倍且双胎妊娠子痫前期发病更早,对孕产妇及围产儿造成的影响更大。文章根据双胎妊娠的临床特点,结合现有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及专家共识对双胎妊娠子痫前期预防和临床处理方案进行阐述。
    妊娠期院外血压监测与管理
    陈艺璇,牛建民
    2021, 37(5): 535-538.  DOI: 10.19538/j.fk2021050108
    摘要 ( )  
    院外血压监测是妊娠期血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家庭血压监测(HBPM)和动态血压测量(ABPM)2种方法。其中HBPM是妊娠期院外血压监测与管理的重要措施,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HBPM适用于所有类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和正常孕妇的血压监测。
    早发子痫前期不同级别医院的管理
    贺晶,洪燕语
    2021, 37(5): 539-542.  DOI: 10.19538/j.fk2021050109
    摘要 ( )  
    早发子痫前期因发病孕周特殊,部分病情进展急骤多变且并发症重,医疗需求多学科支持,包含母亲重症支持、产科临床及重症早产儿抢救。为此,一旦接受此类孕妇各级医疗单位均需评估并明确是否有接诊能力,如无相关支持需做好初步处置后在患者情况相对稳定情况下联系上级医院尽快转诊,并做好转诊途中专业处理。当然,如不适合转诊的早发子痫前期病例更涉及多级医院间的协作、高质量的会诊。
    强化对子痫前期及HELLP综合征在产时产后的认知和管理
    刘晓夏,邹丽
    2021, 37(5): 542-546.  DOI: 10.19538/j.fk2021050110
    摘要 ( )  
    子痫前期-子痫是严重影响母儿健康的疾病。风险因素的早排查、早预防、早诊断和早干预,是诊治子痫前期-子痫的重要措施。但是子痫前期产时产后的科学管理、产后HELLP综合征、产后迟发子痫前期-子痫的防治同样需要提高认识,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母胎不良结局意义重大。文章总结多项研究及指南,对子痫前期围产期与产后HELLP综合征及产后迟发子痫前期-子痫的诊治做一综述,便于在临床工作中引起重视、及早处理、改善预后。
    信息化技术在高危妊娠管理中的研究及应用
    徐蓓,朱元方
    2021, 37(5): 546-549.  DOI: 10.19538/j.fk2021050111
    摘要 ( )  
    高危妊娠管理是孕产妇保健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基于互联网+平台、智能科技等医疗信息化管理手段在高危妊娠管理中应用价值显著,其可大大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改善不良妊娠结局,保障母儿安全。
    诊治规范
    双胎妊娠超声筛查与诊断技术规范(2021年更新版)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双胎妊娠专业委员会
    2021, 37(5): 550-553.  DOI: 10.19538/j.fk2021050112
    摘要 ( )  
            双胎妊娠的产前筛查及诊断主要依靠超声,相对于单胎妊娠,双胎妊娠并不是单胎检查的重复,双胎妊娠尤其是复杂性双胎的超声诊断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双胎间循环的关联,双胎间生理及病理改变的相互影响,双胎间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双胎间差异比较。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家共识
    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异常子宫出血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版)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2021, 37(5): 554-557.  DOI: 10.19538/j.fk2021050113
    摘要 ( )  
            青少年(10~19岁[1])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或因罹患肿瘤而接受放化疗、干细胞治疗或骨髓移植等伴发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症者,合并异常子宫出血(abdorminal uterine bleeding,AUB)的风险显著增加。肿瘤治疗相关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抑制或受损,也可导致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高龄妇女瘢痕子宫再妊娠管理专家共识(2021年版)
    “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防治策略研究”项目专家组
    2021, 37(5): 558-563.  DOI: 10.19538/j.fk2021050114
    摘要 ( )  
            因为剖宫产术和育龄妇女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广泛开展,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合并瘢痕子宫的高龄孕妇显著增多。高龄妇女瘢痕子宫再妊娠相关并发症多为危急重症,严重威胁母儿健康,但我国目前尚缺乏针对高龄妇女的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前风险评估及孕期与分娩期分级预警体系。为强化高龄妇女瘢痕子宫再妊娠临床管理,预防和减少相关并发症,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高龄产妇妊娠期并发症防治策略研究”项目组探索并制定了适宜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高龄瘢痕子宫再妊娠预警评分与分级管理共识。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指南解读
    《2021 NCCN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2版)》解读
    王丽娟,林海雪,林仲秋
    2021, 37(5): 564-569.  DOI: 10.19538/j.fk2021050115
    摘要 ( )  
            2021年3月31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21 NCCN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2版)》。与今年2月2日公布的第1版指南相比,流程图没有改变,只是对讨论部分进行了更新,这也是自2019年第2版有讨论部分之后的首次变动。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