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院士访谈
    郎景和院士谈子宫颈癌的防治策略
    谭先杰
    2021, 37(1): 1-6.  DOI: 10.19538/j.fk2021010101
    摘要 ( )  
            谭先杰教授:郎院士您好,感谢从2012年以来,您每年1次接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的专访。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加速消除子宫颈癌全球战略》。进入5G时代之后,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已经是直奔主题了,与时俱进,您能先给读者勾画一下该报告的重点吗?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院士论坛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遗传因素
    陈子江,孙 贇
    2021, 37(1): 7-12.  DOI: 10.19538/j.fk2021010102
    摘要 ( )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的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闭经、月经稀发或频发)、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生育力降低或不孕、雌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或存在其他疾病表现或风险,比如先天性心脏病、智力障碍、肾上腺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复发性流产等。POI诊断标准为年龄<40岁,出现停经或月经稀发至少4个月,并连续2次间隔4周以上的卵泡刺激素(FSH)>25U/L。可根据是否出现自发月经,将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1]。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述评
    女性下生殖道畸形的诊治现状和发展方向
    朱 兰,陈 娜
    2021, 37(1): 13-14.  DOI: 10.19538/j.fk2021010103
    摘要 ( )  
    女性下生殖道畸形是一组先天性疾病,是胚胎期副中肾管和泌尿生殖窦发育停滞或分化异常而导致的生殖系统结构缺陷,部分患者合并泌尿系统及骨骼系统发育畸形,属罕少见病。主要包括MRKH综合征(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 syndrome,MRKHS)、阴道斜隔综合征(Herlyn—Werner-Wunderlich syndrome,HWWS)、阴道闭锁3种罕见、极易误诊误治的畸形,也涵盖合并泌尿、骨骼、消化系统发育畸形的其他复杂下生殖道畸形。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子宫颈癌微创手术的未来——放弃还是改良
    向 阳,蒋 芳
    2021, 37(1): 15-17.  DOI: 10.19538/j.fk2021010104
    摘要 ( )  
    1910年,瑞典医生Jacobaeus将传统腹腔镜应用于临床,为患者进行腹腔镜检查。随着冷光源、玻璃光导纤维及气腹机的问世,腹腔镜的临床应用有了很大发展。直到1961年腹腔镜开始应用于妇科手术中,Palmer和Imemdioff两位医生系统地报道了他们成功实施腹腔镜输卵管结扎绝孕术的经验。1972年,美国洛杉矶的Cedars Sinai医学中心的近1/3妇科手术使用了诊断或治疗性腹腔镜技术。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加强子宫颈癌患者诊治的全程管理
    陈春林,黎志强
    2021, 37(1): 18-24.  DOI: 10.19538/j.fk2021010105
    摘要 ( )  
    子宫颈癌是女性下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1],2018年子宫颈癌新发病例569 847例,死亡病例311 365例;中国子宫颈癌流行病学显示[2],2015年中国新发子宫颈癌病例98 900例,死亡病例30 500例。2020年11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启动《加速消除子宫颈癌全球战略》[3],主要内容是在2030年实现下列目标,将使所有国家走上消除子宫颈癌的道路。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重视子宫颈胃型腺癌,提高精准诊治水平
    张国楠,王登凤
    2021, 37(1): 25-28.  DOI: 10.19538/j.fk2021010106
    摘要 ( )  
    子宫颈胃型腺癌(gastric-type endocervical adenocarcinomas,G-EAC)由日本学者Kojima等[1]于2007年首次提出,将其描述为以表达胃型黏液为特点,形态学上类似于幽门腺上皮的子宫颈恶性上皮性肿瘤。在2014年WHO分类中,G-EAC是作为子宫颈黏液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种罕见的有胃型分化的黏液腺癌,其发病率仅占子宫颈腺癌的l%~3%,微偏腺癌(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MDA)是其高分化形式[2]。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重视生命早期菌群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
    杨慧霞,刘 誉
    2021, 37(1): 29-32.  DOI: 10.19538/j.fk2021010107
    摘要 ( )  
    生命早期不良事件暴露,包括受精卵、胚胎、婴儿乃至儿童期,尤其生命早期1000天(宫内及出生后前2年)所暴露的宫内及外环境不良因素,可能对后代远期的健康和疾病风险产生影响,这一理论被称为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the developmental origin of health and diseases,DOHaD)学说。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缺血性胎盘起源母体远期疾病——综述与思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母体远期疾病研究结果
    陈敦金,黄琳,陈兢思
    2021, 37(1): 33-36.  DOI: 10.19538/j.fk2021010108
    摘要 (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胎盘相关性)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是常见的因胎盘缺血缺氧、胎盘血液循环灌注异常引起的疾病,其中绒毛膜外滋养细胞侵入异常、子宫螺旋动脉重塑异常、子宫-胎盘血液循环异常是引起血管阻力增加、胎盘血液灌注不足的常见原因,是一组常见的以胎盘缺血缺氧为特征的缺血性胎盘疾病,是导致母儿近、远期并发症的重要因素[1-3]。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题笔谈
    子宫颈癌的规范化诊断
    康 山
    2021, 37(1): 37-41.  DOI: 10.19538/j.fk2021010109
    摘要 ( )  
    子宫颈癌的规范化诊断是子宫颈癌规范化治疗的先决条件,子宫颈癌的病因明确,其发生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有其鲜明的特点。从HPV的持续感染到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再到浸润癌一般需要8~10年的时间,这一阶段的诊断重点是通过检测HPV进行筛查,有时会辅助细胞病理学的检查。浸润癌阶段进展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活检和影像学检查,如阴道镜、组织学咬检、子宫颈管搔刮、锥切、CT或MRI。前期筛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可治疗的、能发展成浸润性癌症的癌前病变,从而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与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其次是发现早期浸润癌。而在后期浸润癌阶段所采取的所有手段都是为了明确诊断和分期,以便制定合理精准的治疗决策。
    子宫颈癌治疗前评估的规范化
    刘 萍,李朋飞
    2021, 37(1): 41-44.  DOI: 10.19538/j.fk2021010110
    摘要 ( )  
    在FIGO 2018子宫颈癌分期系统中,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可纠正临床分期,但子宫颈癌患者治疗前的临床分期及治疗方式选择仍主要是基于临床评估,规范的临床评估是规范治疗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从初治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评估问题着手,结合新技术、新方法,提出子宫颈癌治疗前规范化评估的建议和策略。
    子宫颈癌术前辅助治疗的规范化
    贺桂芳,凌 斌
    2021, 37(1): 44-48.  DOI: 10.19538/j.fk2021010111
    摘要 ( )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NACT)是子宫颈癌术前或放疗前辅助治疗的主要方式,原则上适用于局部晚期(ⅠB3 ~ⅣA期)和部分特殊类型的子宫颈癌患者。顺铂为首选药物,推荐化疗2~3个疗程。肿瘤直径大于4 cm的ⅠB3~ⅡA2期的子宫颈鳞癌和腺癌的部分患者可以采用新辅助化疗+根治性手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治疗模式。子宫颈小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采用新辅助化疗后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辅助性放疗或同期放化疗,后续再联合其他全身治疗。规范应用NACT术前辅助治疗子宫颈癌,严格把握适应证,充分发挥其疗效优势至关重要。
    子宫颈癌C1型术式的规范化
    陆安伟,周 莉
    2021, 37(1): 48-51.  DOI: 10.19538/j.fk2021010112
    摘要 ( )  
    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是早期子宫颈浸润癌的常用术式,术后尿潴留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子宫颈癌C1型手术,是Q-M子宫颈癌分型手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C1型手术,可以明显减少广泛子宫切除术后的泌尿系统功能障碍。文章对子宫颈癌C1型手术存在的争议、与C1型手术相关的解剖、以及实施C1型手术的关键步骤进行讨论。
    子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的规范化
    黄 鹤,刘继红
    2021, 37(1): 51-54.  DOI: 10.19538/j.fk2021010113
    摘要 ( )  
    子宫颈癌术后辅助治疗是早期子宫颈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根据术后不同病理因素分类,对目前指南推荐的辅助治疗方式,以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讨论,探讨早期子宫颈癌术后合理规范的辅助治疗模式。
    子宫颈癌放射治疗的规范化
    吴德华
    2021, 37(1): 54-59.  DOI: 10.19538/j.fk2021010114
    摘要 ( )  
    子宫颈癌是影响中国女性健康的重大疾病。随着对该疾病认识的加深,以手术、放疗、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日趋成熟。文章根据子宫颈癌发展的不同阶段,系统阐述了放射治疗在子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和价值,以期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子宫颈癌相关临床科研的规范化问题
    屈庆喜,张师前
    2021, 37(1): 59-63.  DOI: 10.19538/j.fk2021010115
    摘要 ( )  
    文章以子宫颈癌临床诊疗现状及面对的问题为线索,结合妇科密切相关的LACC研究和KEYNOTE-158研究,阐释临床科研是引领医学发展的动力源泉的观点。通过回顾中国临床科研的规范化的曲折历程,探讨国内妇科肿瘤学界倡导开展符合国情的原创性子宫颈癌规范化临床研究的愿景。
    子宫颈癌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刘开江
    2021, 37(1): 63-66.  DOI: 10.19538/j.fk2021010116
    摘要 ( )  
    经典的子宫颈癌根治术尽管是风险大、技术要求高、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手术,但同时又是一个解剖性、规范性手术。因此,应该通过规范化的手术操作,避免术中血管、神经及器官损伤的发生。
    诊治规范
    胎儿镜激光治疗双胎输血综合征技术规范(2021年更新版)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双胎妊娠专业委员会
    2021, 37(1): 67-69.  DOI: 10.19538/j.fk2021010117
    摘要 ( )  
            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作为复杂性双胎的严重并发症,发生于大约8%~15%的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中,供、受血胎儿同时面临循环及神经系统重大风险[1-2]。如果不适时进行干预,严重TTTS病死率高达80%~100%[3]。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家共识
    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临床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儿医疗保健分会外阴阴道疾病项目专家委员会
    2021, 37(1): 70-74.  DOI: 10.19538/j.fk2021010118
    摘要 ( )  
            女性外阴硬化性苔藓(vulvar lichen sclerosus,VLS)是一种常见的外阴慢性炎症性非瘤样皮肤病变。本病以外阴及肛周的皮肤和黏膜萎缩变薄为主要特征,呈慢性进展伴反复发作。不及时规范的治疗可导致外阴萎缩、粘连、瘢痕形成,甚至外阴丧失正常解剖及功能,局部发生癌变的风险亦有所升高。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指南解读
    《2021 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
    谢玲玲,林荣春,林仲秋
    2021, 37(1): 75-81.  DOI: 10.19538/j.fk2021010119
    摘要 ( )  
            2020年10月20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21NCCN子宫肿瘤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介绍及讨论。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题报告
    基于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的子宫颈癌诊疗规范化调查分析
    刘佳琪,李朋飞
    2021, 37(1): 82-86.  DOI: 10.19538/j.fk2021010120
    摘要 ( )  
            子宫颈癌是妇科导致女性死亡的第二位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1-3]。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新发病例9.89万例,每年有3.05万妇女死于子宫颈癌,且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4]。为了解中国子宫颈癌的诊疗规范化情况,本研究依托由郎景和院士领导、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负责实施的“中国子宫颈癌临床诊疗大数据库”(简称1538项目),对63 926例子宫颈癌住院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以了解我国子宫颈癌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子宫颈癌诊疗规范化提供数据资料。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