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1年, 第3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2-02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专题笔谈
    临床指南
    诊治规范
    专家共识
    专家论坛
    指南解读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重视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对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影响
    陈敦金,王海滨
    2021, 37(2): 137-138.  DOI: 10.19538/j.fk2021020101
    摘要 ( )  
            产科并发症发生率报道不一致,为8.8%~66%,产科并发症对女性的影响目前临床医师大多只关注即时、短期的影响[1],但现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产科并发症对女性全生命周期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发布的关于预防女性心血管疾病指南,第1次提出将妊娠期并发症(如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等)列入(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2]。该指南还提出女性在妊娠期间的心血管和代谢应激,为女性全生命周期疾病的风险评估提供了特有的预测背景。所以,临床关注和治疗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除了解除女性即时的痛苦、保障生命安全外,重视产科并发症对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影响、改善远期生活质量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并成为接下来临床工作关注的研究重点之一。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妊娠期急性呼吸衰竭与辅助机械通气
    赵扬玉,乔杰
    2021, 37(2): 139-141.  DOI: 10.19538/j.fk2021020102
    摘要 ( )  
            既往文献报道孕妇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的比例不足0.2%,占孕产妇总死亡人数的15%[1]。中国二孩政策开放后,虽然出生率未上升,但由于高龄及辅助生殖助孕等人群增多,导致高危妊娠及合并器官功能障碍的比例增加。尤其是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全球爆发后,陆续报道采用辅助机械通气甚至采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等方式针对孕妇合并危重型COVID-19患者进行救治的报道[2]。因妊娠期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的病因趋于多样化及复杂化,需要采用机械通气救治的孕妇呈现需求增加的趋势。因此,了解妊娠合并ARF机械通气治疗的特殊性,避免不良结局的发生迫在眉睫。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题笔谈
    子痫前期患者远期罹患全身各系统疾病风险及防范
    许煌坊,李笑天
    2021, 37(2): 142-145.  DOI: 10.19538/j.fk2021020103
    摘要 ( )  
    子痫前期是指妊娠妇女在孕20周后出现以血压升高及蛋白尿为主要症状的产科常见疾病,是导致全世界孕产妇发病率和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子痫前期对母体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妊娠及产褥期,有子痫前期史的妇女远期罹患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代谢综合征、血栓栓塞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增加。加强风险因素评估、早期干预和临床监测将有益于降低子痫前期女性远期不良预后发生风险,对防治子痫前期相关的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复发性子痫前期
    赫英东,陈倩
    2021, 37(2): 145-149.  DOI: 10.19538/j.fk2021020104
    摘要 ( )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间的严重并发症。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调整,复发性子痫前期成为产科工作者面临的新的临床问题。文章将就复发性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影响因素、预防、孕期保健、预后以及对母体远期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提高对复发性子痫前期整体诊治水平。
    胎盘植入保留子宫治疗的远期影响
    赵先兰,陶雅
    2021, 37(2): 149-152.  DOI: 10.19538/j.fk2021020105
    摘要 ( )  
    胎盘植入极易导致围产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危及孕产妇生命,是产科棘手的难题。随着剖宫产率的提高、二孩政策全面开放以及影像技术的发展,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及诊断率逐年升高。目前,国内外指南处理胎盘植入仍以子宫切除术为重要方式,随着产科止血方式及介入手术技术的发展,结合患者保留子宫意愿,有关胎盘植入保守手术治疗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并逐渐体现出更多的优势。其中“3-P”类型手术得到广泛接受和改良推广,并结合医院设备条件及医生手术经验,采用不同的阻断子宫血管方式,再进行植入胎盘-部分子宫肌层切除术加子宫重建术,达到减少出血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子宫,避免了子宫切除及相关不良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对女性远期糖代谢异常的影响
    崔俭俭,李珠玉
    2021, 37(2): 152-156.  DOI: 10.19538/j.fk2021020106
    摘要 ( )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妊娠期常见合并症,血糖控制不佳者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威胁母儿健康。虽然患者产后大多可以恢复正常糖代谢水平,但有GDM史的患者再次妊娠发生糖代谢异常的风险增加,且随着生存时间的延长,发生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明显增加。加强GDM患者产后糖代谢的研究,有助于减低女性远期糖尿病发生的风险。
    产后出血子宫切除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张雪梅,漆洪波
    2021, 37(2): 156-159.  DOI: 10.19538/j.fk2021020107
    摘要 ( )  
    产后出血仍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早识别、早处理、避免严重出血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极其重要。当出血无法控制危及产妇生命时,及时行子宫切除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子宫切除术后对患者的性生活及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
    刘娟,刘启煌
    2021, 37(2): 159-162.  DOI: 10.19538/j.fk2021020108
    摘要 (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临床症状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和粪失禁等症状的疾病,妊娠和分娩是产后PFD发生的主要因素。既往研究表明,产后PFD的发生与阴道分娩相关,而剖宫产可预防产后PFD的发生,但是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对PFD发生的风险尚存争议。文章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和粪失禁的影响,探讨分娩方式和PFD发生的相关性。
    胎儿生长受限对子代的远期影响
    盛超,王志坚
    2021, 37(2): 162-165.  DOI: 10.19538/j.fk2021020109
    摘要 ( )  
    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是导致围产儿患病及死亡的重要因素。FGR对子代有着远期不良影响,神经发育障碍、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成人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文章参考相关临床研究,总结了FGR对子代的远期影响。
    宫内微环境对子代远期并发症的影响
    邓娜,王海滨
    2021, 37(2): 165-169.  DOI: 10.19538/j.fk2021020110
    摘要 ( )  
    良好的子宫内环境对保障正常的胎儿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面对不良的子宫内环境,胎儿可以通过“胎儿编程”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改变,增加其在子宫内的生存率,同时导致其成年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已有证据表明,表观遗传在胎儿编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重点围绕胎儿编程与表观遗传的关系以及潜在表观调控靶点进行阐述,旨在为筛选可预测子代远期并发症的生物标志物和预防子代远期并发症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产前应用激素对子代精神系统的远期影响
    刘燕燕,冯玲
    2021, 37(2): 169-171.  DOI: 10.19538/j.fk2021020111
    摘要 ( )  
    产前应用激素是促进胎儿肺成熟、改善早产儿预后的重要产前干预措施,是早产儿存活的独立保护因素,与此同时,需注意早产使用激素对子代神经系统潜在的远期影响。
    临床指南
    输卵管妊娠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
    2021, 37(2): 172-180.  DOI: 10.19538/j.fk2021020112
    摘要 ( )  
    1    背景与目的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其中以输卵管妊娠(tubal pregnancy,TP)最常见(占90%~95%)[1]。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占妊娠总数的2%~3%[2],是早期妊娠妇女的主要死因[3],严重威胁着育龄期妇女的生命安全,降低育龄期妇女的生育能力。因此,对输卵管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诊治规范
    射频消融选择性减胎术技术规范(2021年更新版)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双胎妊娠专业委员会
    2021, 37(2): 181-184.  DOI: 10.19538/j.fk2021020113
    摘要 ( )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单绒毛膜性双胎在全部妊娠的发生率为0.3%~0.5%[1]。2019年,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双胎专业委员会对全国48家医疗单位进行数据统计表明,单绒毛膜性双胎为4876例,占全部妊娠总数的1.02%。在单绒毛膜性双胎中,除了早产、流产及母体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单胎妊娠增高外,由于其特有的胎盘血管结构,常并发双胎输血综合征、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征、双胎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双胎之一发育异常、单羊膜囊双胎及联体儿等胎儿并发症[2]。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家共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子宫颈癌三级防控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阴道镜及子宫颈病变专业委员会
    2021, 37(2): 185-188.  DOI: 10.19538/j.fk2021020114
    摘要 ( )  
            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COVID-19。COVID-19作为急性传染病已于2020年1月20日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疫情期间需依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实施分级应急防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级,即: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疫情发生地按照以上分级原则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减少危害和影响。面对全世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控形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仍然是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疫情的防控也将进入常态化。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家论坛
    妊娠及产后血栓性微血管病
    赵扬玉,姜海
    2021, 37(2): 189-192.  DOI: 10.19538/j.fk2021020115
    摘要 ( )  
            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TMA)是一组以微血管栓塞为病理特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微循环血小板血栓引起神经系统、肾脏等器官受累[1]。经典的血栓性微血管病主要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TTP和HUS均有溶血及肾脏受累的症状,且血浆置换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两者之间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其病理变化均为内皮细胞损伤、微血管内血栓形成。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将两种疾病合称为TTP-HUS综合征。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治疗策略与展望
    张国楠
    2021, 37(2): 193-197.  DOI: 10.19538/j.fk2021020116
    摘要 ( )  
            卵巢上皮性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简称卵巢癌)的病死率仍高居妇科恶性肿瘤的首位。全世界卵巢癌每年约有230 000新发病例,并有15 000例死亡[1]。EOC具有明显的基因组特征的组织异质性,表现出对化疗容易产生耐药性致肿瘤复发率高[2-3]。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OCCC)最初被Schiller于1939年命名为“中肾细胞瘤”,因为认为其起源于中肾结构,类似于肾癌。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OCCC为一种独特的EOC组织学亚型[4]。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指南解读
    《2020年RCOG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管理指南》解读
    王丽娟,林海雪
    2021, 37(2): 198-204.  DOI: 10.19538/j.fk2021020117
    摘要 ( )  
            2020年9月,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学院(Royal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aecologists,RCOG)发布了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管理指南,该指南为第4版。前3版分别发布于1999年、2004年和2010年。现对其进行简要解读。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2020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非妊娠期阴道炎》管理指南解读
    李婷,刘朝晖
    2021, 37(2): 205-207.  DOI: 10.19538/j.fk2021020118
    摘要 ( )  
            阴道炎定义为阴道的炎症和感染,常伴有一系列的症状,其中包括外阴阴道瘙痒、灼热、刺激、性交困难及阴道分泌物异常等。2020年1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发布了No.215《非妊娠期阴道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2020年ACOG指南”)[1],以替代2006年No.72旧版指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滴虫阴道炎(trichomonal vaginitis,TV)为阴道炎最常见的类型[2-3]。除上述类型外,还有脱屑性阴道炎,即需氧菌性阴道炎(aerobic vaginitis,AV)等[4-5]。关于妊娠期及其他特殊人群阴道炎的诊治需参照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2015年性传播疾病治疗指南》(以下简称“2015年美国CDC指南”)[6]或其他相关指南。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妊娠期和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2020年昆士兰临床指南解读
    沈丽霞,王子莲
    2021, 37(2): 208-210.  DOI: 10.19538/j.fk2021020119
    摘要 ( )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可分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孕产妇因其特殊的生理状态,在妊娠期及产褥期发生VTE的风险较非妊娠期显著增加[1]。近年来,随着孕产妇高龄、肥胖、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等风险因素增加,VTE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上升[2-4]。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