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0年, 第36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0-10-02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专题笔谈
    临床指南
    临床快速指南
    专家共识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经阴道植入网片盆底重建手术全球最新观点
    朱兰
    2020, 36(10): 913-916.  DOI: 10.19538/j.fk2020100101
    摘要 ( )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尤其是前中盆腔器官脱垂,手术治疗后易复发是临床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手术可同时纠正中盆腔及前盆腔缺陷,尤其对前盆腔的中央缺陷和侧方缺陷均能达到良好支撑,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微创化的手术目的。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题笔谈
    正确面对FDA对经阴道植入网片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公告
    谢冰,王建六
    2020, 36(10): 917-920.  DOI: 10.19538/j.fk2020100102
    摘要 ( )  
    自2008年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警示与公告,至今十余年来,盆底重建手术的网片植入与自体组织修补引起了全球妇科泌尿领域学者与医生的广泛关注。基于现有的临床研究,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先后发布了TVM的禁售令。以上一系列举措对我国妇科盆底重建领域有较大影响,应予以高度重视,要科学客观面对FDA对TVM手术治疗POP的公告。
    经阴道植入网片手术并发症的理解与认识
    赵颖,夏志军
    2020, 36(10): 920-924.  DOI: 10.19538/j.fk2020100103
    摘要 ( )  
    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手术是广泛应用于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治疗的手术术式。理解与认识TVM手术并发症,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不良预后的关键。降低TVM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既要求术者要对盆底疾病有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及准确的诊断,做好术前准确的评估,又要求术者具有完善的手术操作技能,以及丰富的盆底手术分离、穿刺等技术的临床经验。同时围手术期的护理和术后维护,也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当注意的问题。
    如何理解经阴道植入网片手术的专家共识
    宋岩峰
    2020, 36(10): 924-927.  DOI: 10.19538/j.fk2020100104
    摘要 ( )  
    近年来,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争论。2019年底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专家对原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诊治草案进行了讨论、更新和完善,形成了新的诊疗指南。全面理解制定本指南的背景及内涵,特别是提高对网片问题由来、TVM手术临床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的前景与挑战等关键问题的认知,有助于临床医生在POP防治中做出合理的临床决策。
    替代物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前景
    刘娟,陈硕臻
    2020, 36(10): 927-930.  DOI: 10.19538/j.fk2020100105
    摘要 ( )  
    目前用于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替代物主要是指网片,根据材料分为人工合成网片、生物补片和组织工程学网片。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使用网片的手术方法包括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 implantation,TVM)手术、阴道骶骨固定术(sacrocolpopexy,SC)和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mid-urethralslings,MUS),网片的并发症使网片手术陷入争论。文章通过论述网片手术现状、网片材质、手术操作的改进、生物力学的发展和监管随访机制的建立,探讨网片在PFD中的应用。
    阴道植入网片与自体组织修补的临床效果比较
    鲁永鲜
    2020, 36(10): 930-935.  DOI: 10.19538/j.fk2020100106
    摘要 ( )  
    文章对近年来发表的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与经阴道自体组织修补(vaginal native tissue repair,VNTR)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d,POP)的文献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两组围手术期及短期并发症以Clavien-Dindo外科并发症严重程度分级系统进行评价,提示网片短期严重并发症并不常见,TVM与VNTR一样安全。(2)两组在近中期主客观效果、复发率、网片重量及对性功能影响方面比较,除一项研究外,多数研究结果表明TVM组患者术后脱垂感知率、前壁脱垂复发率和再次手术率方面都要低于VNTR组,虽然网片独特并发症增加了再次手术率,但两组总体再次手术率无显著差异。轻质网片并发症少于重质网片。两组在性交痛发生率比较也无显著差异。(3)两组术后长期疗效比较,TVM组在阴道前壁和多腔室脱垂治疗方面主客观效果及满意度方面优于VNTR组,且减少了解剖学上的复发率。研究结果显示TVM是治疗POP的一种安全有效术式。适应证选择恰当和训练有素的医生可进一步降低TVM的并发症。
    经阴道植入网片手术与疼痛
    高蕾,孙秀丽
    2020, 36(10): 935-938.  DOI: 10.19538/j.fk2020100107
    摘要 ( )  
    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vaginal mesh,TVM)手术已广泛用于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修复治疗,复发率较自体组织修复术有所降低,但由于网片相关的独特并发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曾多次通告并于2019年4月宣布禁止TVM在美国销售。疼痛作为TVM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文章重点论述TVM术后相关疼痛的类型、原因、可能的机制及处理原则,并展望TVM的未来发展应用。
    经阴道植入网片侵蚀与暴露原因探讨
    刘冬霞,陈飞
    2020, 36(10): 938-942.  DOI: 10.19538/j.fk2020100108
    摘要 ( )  
    目前,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的盆底重建手术,网片的暴露、侵蚀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主要风险因素包括患者的自身因素、网片材料、网片植入的位置、术者的经验技巧、手术过程、术后管理等。网片的类型种类较多,其材料、孔径大小均对网片的侵蚀与暴露有不同的影响。医生的手术技巧和经验是网片侵蚀、暴露的保护性因素,规范的手术操作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史均与网片的侵蚀、暴露显著相关,其体重指数(BMI)、盆底手术史对网片侵蚀、暴露的影响尚存在争议。深入了解网片侵蚀与暴露发生的原因,对合理应用网片、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减少并发症发生,以及处理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骶骨固定术临床价值分析
    王晓娟,华克勤
    2020, 36(10): 942-945.  DOI: 10.19538/j.fk2020100109
    摘要 ( )  
    骶骨固定术是利用网片或其他移植物,将阴道顶或子宫固定于骶骨前纵韧带,用于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一种经典手术方式,其发展史经历了从开腹到腹腔镜再到经阴道单孔腹腔镜的不断改良和完善的过程。近年来,新兴的经阴道单孔腹腔镜骶骨固定术(transvaginal 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sacrocolpopexy,VLSC),结合了阴式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的优点,不仅具有腹壁无瘢痕、术后疼痛更轻、恢复更快等更加微创的优点,而且具有较高的主观和客观治愈率,以及较低的网片相关并发症,有望成为治疗POP的常规术式。
    大数据角度探讨阴道网片应用利弊
    孙智晶,郭涛
    2020, 36(10): 945-948.  DOI: 10.19538/j.fk2020100110
    摘要 ( )  
    阴道网片在盆底疾病中应用备受争议,需要更多循证证据指导临床实践。在大数据时代,智慧医疗迎来新的发展。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手术需建立管理登记制度进行长期规范随访、建立诊疗智慧平台、完善专科培训、开发新材料等,为盆底疾病诊疗注入新的活力。
    临床指南
    双胎早产诊治及保健指南(2020年版)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双胎妊娠专业委员会
    2020, 36(10): 949-956.  DOI: 10.19538/j.fk2020100111
    摘要 ( )  
    1    背景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各个国家的双胎妊娠率均明显增加。美国基于人群的报道双胎妊娠率从1980年的1.89%增加到2009年的3.33%[1],2018年为3.26%[2]。2019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双胎及多胎妊娠指南中基于人群的报道双胎妊娠率为1.60%[3]。我国基于人群的双胎妊娠率尚不清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双胎妊娠专业委员会根据对2019年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64家医疗单位的最新统计表明,分娩量556 298例、双胎妊娠20 547例,双胎妊娠率为3.69%。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临床快速指南
    子宫外高级别浆液性癌原发部位判定的快速指南(2020年版)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2020, 36(10): 957-958.  DOI: 10.19538/j.fk2020100112
    摘要 ( )  
            鉴于晚期伴有盆腹腔广泛转移的子宫外高级别浆液性癌(high-grade serous carcinoma,HGSC)来源的不确定性[1],一直统称为输卵管-卵巢-原发性腹膜癌(以下简称“卵巢癌”),病灶广泛不能区分来源者又可称为“盆腔浆液性癌”。临床医生手术记录探查情况时,通常以简单的“附件包块”概括和认定原发部位,进而做出“卵巢癌”的临床诊断。“卵巢癌”起源于输卵管的证据逐渐为学界所认同[2-5],同时也有证据认为,“卵巢癌”并非以输卵管作为“唯一”的原发部位[3]。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家共识
    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淋巴囊肿诊治专家共识(2020年版)
    林蓓
    2020, 36(10): 959-964.  DOI: 10.19538/j.fk2020100113
    摘要 ( )  
            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总体治疗原则是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依据指征给予相应的辅助治疗。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作为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的治疗、精准分期、术后辅助治疗指导、预后结局判断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
    阴道松弛症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0年版)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
    2020, 36(10): 965-968.  DOI: 10.19538/j.fk2020100114
    摘要 ( )  
            阴道松弛症是女性产后的常见问题,多因胎儿通过产道,扩展局部的黏膜、筋膜和肌肉组织,造成阴道壁、肛提肌以及尿生殖隔相关结构的松弛所致,严重者会引起性生活质量的下降和性感受的减退。另外,松弛程度还与患者性生活的频度、方式、年龄以及外伤等因素有关。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小阴唇整形术专家共识(2020年版)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
    2020, 36(10): 968-970.  DOI: 10.19538/j.fk2020100115
    摘要 (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小阴唇整形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尽管小阴唇整形术方法有很多,但手术指征、手术方式选择、围术期管理及术后并发症防治等缺乏统一的标准[1-2]。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女性生殖整复分会组织专家,根据文献报道[3]和专家经验,经过反复的讨论和修改,对小阴唇整形术提出如下共识,以期为临床医生对小阴唇肥大的诊治及整形决策提供参考及借鉴。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