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9年, 第35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9-12-02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专题笔谈
    专家共识
    指南解读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中国大陆妇科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发展和特点
    孙大为
    2019, 35(12): 1297-1299.  DOI: 10.19538/j.fk2019120101
    摘要 ( )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指通过人体的自然孔道,在外科手术中通过经口、肛门、阴道或尿道和内脏穿孔等通道进腹,抵达目标组织进行手术操作,即减少或隐藏手术瘢痕,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在目前已报道的NOTES中,经阴道路径应用最多、技术最成熟;但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更新与手术医师人文理念的发展,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transvaginal NOTES,vNOTES)在妇科常见疾病中的可用性及安全性已被相对广泛地论证和认可。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发展现状与展望
    韩璐
    2019, 35(12): 1300-1304.  DOI: 10.19538/j.fk2019120102
    摘要 ( )  
            随着医学的迅速发展以及微创手术设备和器械的不断开发,手术入路正从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向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乃至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演变。NOTES是一种通过人体自然腔道如口腔、肛门、尿道、阴道等,将内镜送入人体自然腔道,并穿透管壁到达胸、腹、盆腔内,建立操作通道和气腹,对器官进行诊治的内镜外科学[1],其理念来自于外科领域对于有创向微创再向“无创”手术方向发展追求的结果。在保证手术安全性、彻底切除肿瘤与病变组织、保留器官功能的前提下,是一种减轻患者疼痛和不适感、体表无瘢痕、机体反应小、不增加医疗费用的手术方式与途径,这是每一位外科医生所追求的。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妇科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
    关小明,陈琳
    2019, 35(12): 1305-1307.  DOI: 10.19538/j.fk2019120103
    摘要 ( )  
            20世纪随着微创外科的迅猛发展及快速康复理念(ERAS)的提出,如何在保障疗效的前提下探寻更加微创甚至无创的手术方式成为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同时从提升医疗技术的角度充分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微创外科领域正经历从多孔腹腔镜向单孔腹腔镜(LESS)及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的演变。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题笔谈
    单孔腹腔镜与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子宫切除术比较
    Tae-Joong Kim,Myeong Seon Kim
    2019, 35(12): 1308-1311.  DOI: 10.19538/j.fk2019120104
    摘要 ( )  
    单孔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与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NOTES)子宫切除术均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微创手术的优势。vNOTES是经阴道单孔手术,是行子宫切除术的理想方法,其与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和阴式子宫切除术相比具有一些优点。但是目前关于vNOTES子宫切除术的研究报道很少。文章对单孔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和vNOTES子宫切除术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点和手术难点进行讨论。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在妇科手术应用中的难点及策略
    华克勤,陈义松
    2019, 35(12): 1311-1315.  DOI: 10.19538/j.fk2019120105
    摘要 ( )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NOTES)作为新兴的微创外科技术,广泛应用于妇科领域,但在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难点。文章详细论述了vNOTES在妇科手术中应用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入路平台建立的难点及对策、手术视野的暴露问题、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以及感染预防等。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在妇科良性疾病中的应用
    孙静,隋孟松
    2019, 35(12): 1315-1318.  DOI: 10.19538/j.fk2019120106
    摘要 ( )  
    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vNOTES)是指通过女性阴道这一自然腔道,置入内镜及手术器械进行手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妇科良性疾病中,因其手术无瘢痕、术后康复迅速、伤口疼痛极轻而备受关注。文章探讨了vNOTES治疗妇科良性疾病的手术指征、方法、优势、操作难点及手术技巧,分析了vNOTES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王延洲,梁志清
    2019, 35(12): 1318-1320.  DOI: 10.19538/j.fk2019120107
    摘要 ( )  
    微创治疗对妇科肿瘤有重要意义。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与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是微创治疗领域最新发展起来的技术。目前多种妇科良性手术均可以经LESS或NOTES完成,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妇科恶性肿瘤手术较为复杂,LESS与NOTES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尚有争议,目前国内外学者对NOTES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已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初步数据证实了该术式的可行性,但是由于操作空间小,造成操作难度较大,手术操作技巧仍有待开发。文章结合笔者单位初步探索的经验,对NOTES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的现状、优势、困难与技术经验进行阐述。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在妇科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纪妹,刘亚芬
    2019, 35(12): 1321-1324.  DOI: 10.19538/j.fk2019120108
    摘要 ( )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是从微创外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革命性外科技术,它利用内镜经人体的自然腔道(如口腔、胃、阴道、膀胱、结直肠等)进入胸、腹腔等进行各种内镜下的操作。传统的NOTES为二维成像,将机器人系统应用于NOTES可实现三维成像。目前开展的机器人NOTES妇科手术主要包括机器人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及机器人辅助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文章就目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在妇科NOTES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及讨论。
    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器械选择
    熊光武
    2019, 35(12): 1324-1326.  DOI: 10.19538/j.fk2019120109
    摘要 ( )  
    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介绍了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相关器械的演变历程,重点阐述了相关器械的优劣及其改进的原因以及对妇科单孔腹腔镜手术发展的影响。有助于读者在了解相关历史的基础上,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器械。
    妇科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吴纯华,李力
    2019, 35(12): 1326-1329.  DOI: 10.19538/j.fk2019120110
    摘要 ( )  
    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发展,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在妇科的临床应用逐渐增多,目前常见的有经阴道和经脐两种手术方式,具有术后恢复快、切口无瘢痕、术后疼痛轻、患者住院时间短等优势。然而,如同其他微创手术一样,NOTES仍然可能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如入路相关并发症、出血、邻近器官损伤等。只有严格把握NOTES的适应证,提高手术技能,才有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
    刘娟,符华影
    2019, 35(12): 1329-1332.  DOI: 10.19538/j.fk2019120111
    摘要 ( )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盆底功能障碍(PFD)性疾病的诊治近年成为国内外妇产科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而手术是中重度PFD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微创理念的更新,PFD术式不断改进,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因其术后恢复快、疼痛轻、无明显伤口,陆续应用于各类妇科疾病的治疗,PFD也是其适应证之一。虽然微创技术的发展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式,但不同术式各有利弊,应严格把握经自然腔道手术的适应证,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体征、病史、全身状况等情况综合评估,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专家共识
    血管内介入技术在产后出血防治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19)
    陈春林,李兵
    2019, 35(12): 1333-1339.  DOI: 10.19538/j.fk2019120112
    摘要 ( )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目前仍是世界范围内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同时,严重的产后出血还可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生育力丧失以及席汉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在各国临床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随着各种指导性、共识性文件的推出,产后出血的处置结局正在不断改善。2014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在原有草案的基础上形成了《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2015年美国公布了《产后出血孕产妇安全管理共识》[3];2017年英国、2016年法国分别更新了产后出血指南[4-5];2017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发布了《产后出血指南》[6]。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指南解读
    2019年ACOG剖宫产后阴道分娩指南解读
    周玮,漆洪波
    2019, 35(12): 1340-1344.  DOI: 10.19538/j.fk2019120113
    摘要 ( )  
            剖宫产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并不是新的话题,国际产科学界从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尝试剖宫产后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 delivery,TOLAC)的工作,并取得成功[1],打破了“一次剖宫产、永远剖宫产”的定律,随后先后多次颁布、更新了VBAC的共识与指南。随着产科急救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目前已经将VBAC延伸到了多次剖宫产后、双胎妊娠分娩、巨大儿分娩等范围。但是在国内,因为硬件、人力资源等限制,TOLAC仍然只是在部分接产机构开展。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