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8年, 第3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8-03-02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专题笔谈
    指南解读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诊治进展
    郁琦
    2018, 34(3): 241-242.  DOI: 10.19538/j.fk2018030101
    摘要 ( )  

            尽管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这个缩写是现在极其热门的名词,引发了专业和非专业人员的多层级讨论,但POI这个缩写的确切英文全称和中文翻译已经争议许久,近期方才尘埃落定。在POI之前,大家熟悉的名词是POF,这是英文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的缩写,中文翻译为“卵巢早衰”,其含义为女性在40岁之前卵巢功能衰竭,达到绝经状态[1]。如同“绝经”的“绝”字一样,“卵巢早衰”的“衰”字,往往给人以一种绝望和终结的感觉,倒是中文的“更年期”可以体现一种“时代变迁”之意。为了使疾病的诊断更人性化,同时也是因为年轻女性即使卵巢功能衰退,但卵巢中残存的沉寂闭锁状态的卵泡在持续的高水平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在某些适合的情况下,比在50岁前后真正进入更年期状态者,有更多的机会发育、成熟,甚至排卵。为了体现人文医学,也为了给患者一定的希望,将英文的“failure”改成了“insufficiency”。但修改名词之人,似乎并不满足。“画蛇添足”虽然是中文成语,但外国人也不免有此尴尬,在名词更改时,又“顺便”将“premature”改为了“primary”,相应的中文也只好翻译成“原发性卵巢功能减退”。而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原发性”实际上是有着特殊的含义的,乃是针对继发性而言,指开始就存在的状态,比如不孕症,有原发性不孕症,即指从未妊娠过,1年以上尝试未能妊娠;而继发性不孕症指的则是曾经妊娠过,又经过正常性生活1年没有妊娠的状态。“原发性”在这里的含义显然与原意相去甚远,因此实行一段时间后,引发了广泛的困惑,目前POI所代表的英文又做了调整,确定为“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中文的翻译也确定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专题笔谈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诊断及遗传学进展
    吴洁
    2018, 34(3): 243-245.  DOI: 10.19538/j.fk2018030102
    摘要 ( )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卵巢功能衰退(不全),发病率约为1%。POI患者过早的雌激素缺乏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对POI的进一步认识,其诊断标准也发生一些改变。POI病因复杂,包括遗传、自身免疫、医源性因素、感染、环境因素等。文章对POI最新诊断标准及其遗传学病因的进展进行阐述。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对骨代谢影响
    雷小敏,谭新沙
    2018, 34(3): 245-248.  DOI: 10.19538/j.fk2018030103
    摘要 ( )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会发生骨质疏松、脂代谢异常及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众健康问题。对于年轻POI患者,如果能充分认知并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可以控制或减缓病程的发展。文章以POI患者体内激素变化特点为出发点,阐述各激素变化影响骨代谢机制,以便加强对骨健康管理。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对心血管疾病影响
    史惠蓉,李霞
    2018, 34(3): 248-251.  DOI: 10.19538/j.fk2018030104
    摘要 ( )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与同龄个体相比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目前仍缺乏有效筛查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工具。内源性雌激素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及时适量进行激素补充治疗可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对神经功能影响
    王艳,王丽平
    2018, 34(3): 251-255.  DOI: 10.19538/j.fk2018030105
    摘要 ( )  

    多数观察性研究表明,低雌激素状态对精神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有影响,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表现更为明显,但直接的研究证据或高级别循证医学研究的评估资料有限。对POI患者尽早开始激素补充治疗有利于预防或减缓神经功能的退化或下降,但并不能完全纠正过早的卵巢功能衰退和绝经对神经功能的负面影响。重视POI发生和进展的各项影响因素,尽可能减缓病程进展,是防范POI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首要措施。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青春期诱导
    张瑶,张慧杰
    2018, 34(3): 255-258.  DOI: 10.19538/j.fk2018030106
    摘要 ( )  

    当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发生在青春期之前时,需要进行青春期诱导。从青春期开始至成年期间必须进行持续治疗。青春期诱导应用17β-雌二醇,初始治疗应该在12岁开始,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并于2~3年逐渐增加剂量。对于较晚诊断的患者及不考虑终点身高的患者,可以采用雌激素加强方案。口服避孕药不应用于青春期诱导。应用雌激素至少2年或发生子宫内膜突破性出血后才可以开始应用周期性孕激素。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促生育治疗
    张学红,王丽艳
    2018, 34(3): 258-261.  DOI: 10.19538/j.fk2018030107
    摘要 ( )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促生育治疗除赠卵外,目前并无统一公认的直接证据证实使用自身卵子获得妊娠的有效方法。针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尝试通过治疗原发病、调整促排卵方案、添加一些辅助药物等方法改良卵巢功能。文章主要介绍POI促生育治疗的方法和POI影响生育力的预防。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激素补充治疗
    唐瑞怡,陈蓉
    2018, 34(3): 261-265.  DOI: 10.19538/j.fk2018030108
    摘要 ( )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指女性40岁之前卵巢活动衰退,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临床综合征。POI患者更需要激素补充治疗(HRT),并且HRT风险更低,只要没有禁忌证,应积极推荐POI患者使用HRT以缓解症状并降低远期风险。POI患者建议应用系统性HRT,推荐序贯方案。所需雌激素剂量相对更高,孕激素剂量需根据雌激素的剂量相应调整。HRT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并评估利弊,建议长期应用,至少持续至正常绝经年龄。

    指南解读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胎膜早破指南2018版”解读
    刘騱遥,漆洪波
    2018, 34(3): 266-269.  DOI: 10.19538/j.fk2018030109
    摘要 ( )  

            胎膜破裂发生在临产前称胎膜早破(PROM);其中,发生在妊娠37周前者称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OM,PPROM)。在美国,早产约占所有孕产妇的12%,是围产期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PPROM的发生率约为3%。PROM的诊断和治疗手段仍有争议,且处理方式主要取决于分娩风险与期待治疗风险(如感染、胎盘早剥、脐带意外)的权衡。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2018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输卵管妊娠》指南解读
    陆琦,王玉东
    2018, 34(3): 270-274.  DOI: 10.19538/j.fk2018030110
    摘要 ( )  

            异位妊娠(EP)是指种植于子宫体腔以外的妊娠,最常见的为输卵管妊娠。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异位妊娠发生率约占所有妊娠的2%[1]。2011—2013年输卵管妊娠破裂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所有妊娠相关死亡人数的2.7%,是导致失血相关性死亡的首要原因[2]。在因阴道流血和(或)腹痛至急诊就诊的早孕妇女中,异位妊娠者最高可占18%[3]。自2008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发布《异位妊娠的管理》指南后,2018年ACOG更新发布《输卵管妊娠》指南(下文简称指南),该指南对输卵管妊娠诊治提出如下建议。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