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3年, 第29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3-08-02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专题笔谈
    研究与创新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关注胎儿医学的发展
    段涛
    2013, 9(8): 601-603. 
    摘要 ( )   PDF(964KB) ( )  
    胎儿医学领域的医学伦理问题
    顾蔚蓉,李笑天
    2013, 9(8): 604-608. 
    摘要 ( )   PDF(889KB) ( )  
    专题笔谈
    宫内诊断的无创化与分子化
    李浩贤,邬玲仟
    2013, 9(8): 609-611. 
    摘要 ( )   PDF(871KB) ( )  

    对特定孕妇开展宫内诊断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常规的非侵入性、侵入性宫内诊断方法如影像学检查,绒毛取样、羊膜腔穿刺、脐带血穿刺获取胎儿组织、细胞行染色体检查、FISH检测等手段存在各自的局限性。微芯片技术、孕妇外周血浆游离DNA检测技术、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手段形成有效互补,使得宫内诊断的发展呈现出无创化与分子化的趋势。

    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宫内诊断中的应用
    肖智博a,吕富荣a,漆洪波b
    2013, 9(8): 611-614. 
    摘要 ( )   PDF(886KB) ( )  

    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的改进,目前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宫内诊断。MRI能够准确、清晰地提供胎儿结构信息,不仅是超声有用的辅助诊断手段,更能有效避免超声的局限性。一些MRI新技术如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和功能成像也逐渐应用于胎儿的MRI诊断。该文将详细介绍MRI用于宫内诊断的安全性、相关技术及胎儿各系统的临床应用。

    胎儿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异常的遗传咨询和处理决策
    高雪峰
    2013, 9(8): 614-618. 
    摘要 ( )   PDF(897KB) ( )  

    染色体病分为染色体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对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尤其是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的胎儿,建议终止妊娠。胎儿染色体核型为非平衡性结构异常者,因有遗传物质的缺失或重复,故建议终止妊娠;而平衡性遗传性结构异常因胎儿的核型遗传自夫妇之一,通常为表型正常的携带者,另外,夫妇一方有染色体异常时,再次妊娠时流产和生育畸形儿的风险较高,所以建议患者继续妊娠。平衡性非遗传性结构异常大多数情况为表型正常的携带者,但少数情况下有合并先天畸形的可能。

    胎儿三维超声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茹彤,徐燕,胡娅莉
    2013, 9(8): 618-622. 
    摘要 ( )   PDF(901KB) ( )  

    三维超声可以立体方式显示胎儿解剖结构的形态、大小、空间关系及其活动情况。随着超声影像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它在胎儿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为传统二维产前胎儿复杂畸形的超声诊断提供了新手段,如胎儿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颜面部及骨骼系统畸形,减少了产科检查时间,降低了对检查者技能的依赖性,提高了诊断的精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胎儿外科手术与产时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
    李欢,刘彩霞
    2013, 9(8): 622-627. 
    摘要 ( )   PDF(915KB) ( )  

    越来越多的胎儿先天异常(出生缺陷)可以在出生前被发现及诊断,部分出生缺陷可在胎儿-新生儿期间通过胎儿外科手术或产时手术等方法得到及早矫正和治疗,明显改善出生缺陷儿的预后,提高出生缺陷儿的生命质量。目前临床上较为成熟的、能有效改善患儿预后的胎儿外科先进技术包括产时胎儿手术、胎儿介入治疗、胎儿镜及开放式胎儿宫内手术等。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经济水平、技术难度的区别和限制,部分胎儿外科先进技术仍不能普及推广。该文就这几种胎儿外科治疗先进技术的临床应用予以阐述。

    胎儿超声软指标在临床应用中的正确解读
    宋双,李辉
    2013, 9(8): 627-630. 
    摘要 ( )   PDF(895KB) ( )  

    胎儿超声软指标的出现提示胎儿存在潜在的其他结构异常或染色体异常风险。由于应用超声软指标进行预测染色体异常的假阳性率高,如果盲目应用于临床,会明显增加患者焦虑和介入性穿刺导致胎儿丢失风险。

    胎儿镜治疗双胎输血综合征的几个热点问题
    孙路明,杨颖俊
    2013, 9(8): 630-632. 
    摘要 ( )   PDF(879KB) ( )  

    胎儿镜激光电凝术治疗双胎输血综合征可明显改善围产儿的结局,已被公认为治疗双胎输血综合征的首选方法,但仍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该文复习最新文献并结合医院相关的实际经验,对近年来该领域一些热点问题进行阐述。

    研究与创新
    银杏黄酮对人卵巢恶性畸胎瘤细胞株PA-1及人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
    杜辉,张琰,王惠兰,郝红娟,徐春琳
    2013, 9(8): 633-637. 
    摘要 ( )   PDF(898KB) ( )  

    目的 探讨银杏黄酮对人卵巢恶性畸胎瘤细胞株PA-1及人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thiahiazo (-z-y1)-3,5-di- 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法观察质量浓度分别为0、175、200、225 mg/L的银杏黄酮作用于PA-1细胞24、48、72 h后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作用48 h后对PA-1细胞凋亡率及细胞生长周期的影响;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患者的人卵巢颗粒细胞,将同等剂量的银杏黄酮作用于人卵巢颗粒细胞,经MTT法观察其对颗粒细胞的影响、经化学发光法检测颗粒细胞所分泌的雌二醇(E2)值的变化。结果 随着银杏黄酮浓度增高,对PA-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明显时间、剂量依赖性;凋亡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1期;而同等剂量的银杏黄酮作用于人卵巢颗粒细胞后对其生长没有抑制作用,且各组的E2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银杏黄酮明显抑制人卵巢恶性畸胎瘤PA-1细胞生长,而对卵巢的功能细胞-颗粒细胞没有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