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3年, 第29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3-07-02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专题笔谈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重视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生育问题
    周灿权,贾梦希
    2013, 9(7): 521. 
    摘要 ( )   PDF(802KB) ( )  
    专题笔谈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对生育功能的影响
    白翠红,双婷,王敏
    2013, 9(7): 524-527. 
    摘要 ( )   PDF(817KB) ( )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患者盆腔结构改变,卵巢子宫内膜功能及免疫功能异常等,常合并不孕、流产,严重影响了妇女的生育功能。

    有生育要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手术处理
    胡凌云,李亚里
    2013, 9(7): 527-529. 
    摘要 ( )   PDF(804KB) ( )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起育龄期女性慢性盆腔痛、痛经及不孕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的观点已得到公认。手术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积极去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可有效改善妊娠率,缓解疼痛。文章针对有生育要求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手术方式及效果进行了探讨。

    有生育要求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保守治疗
    肖喜荣,李斌
    2013, 9(7): 529-532. 
    摘要 ( )   PDF(825KB) ( )  

    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常合并存在。两者均由具有生长功能的异位子宫内膜所致,但其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临床表现亦有差异。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是一种与不孕密切相关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依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临床可以初步诊断,最终依赖病理确诊。提高妊娠率、缓解疼痛和尽可能地延缓复发是治疗的主要目的。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需根据症状、年龄、病变严重程度和生育要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对生育的影响及治疗策略
    史精华,冷金花
    2013, 9(7): 532-534. 
    摘要 ( )   PDF(816KB) ( )  

    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作为不孕的独立影响因素从多个环节影响妇女的生育能力。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对疼痛的改善、相应脏器损伤的修复和阻止进一步进展有明显的作用。手术虽可能不增加自然妊娠率,但可改善体外受精结局。具体手术方式、手术路径与是否合并其他因素(如子宫腺肌病、卵巢囊肿)密切相关。辅助生殖技术是提高妊娠率的重要方法。

    辅助生殖技术在有生育要求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患者中的应用
    冯云,牛志宏
    2013, 9(7): 534-537. 
    摘要 ( )   PDF(819KB) ( )  

    药物或手术是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的常用措施,而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辅助生殖技术(ART)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文章重点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对ART的时机选择,对体外受精(IVF)结局的影响,以及改善IVF妊娠结局的措施。

    子宫内膜异位症辅助生殖技术预处理策略
    舒黎,刘嘉茵
    2013, 9(7): 537-538. 
    摘要 ( )   PDF(794KB) ( )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合并不孕症是辅助生殖技术重要的适应证之一,包括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和体外受精(IVF)。因为病因不明、分期复杂和临床的异质性,在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的适应证、诱导排卵方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应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预处理等方面存在争议。该文推荐了内异症不同年龄、卵巢储备状态、病期等条件下的助孕策略和促排卵方案的选择,强调标准化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原则。

    有生育要求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复发患者的处理
    郝敏,王伟,王文静
    2013, 9(7): 538-541. 
    摘要 ( )   PDF(816KB) ( )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子宫腺肌病共同特点是治疗后易复发,且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复发患者处理相对棘手,但首要问题仍是解决生育问题,需要普通妇科医师和生殖内分泌科医师通力合作,综合评估患者的生育能力和内异症严重程度,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与分型
    姚书忠
    2013, 9(7): 541-545. 
    摘要 ( )   PDF(822KB) ( )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形成病灶、引起症状和体征的一类疾病。痛经、不孕、性交痛、盆腔包块、子宫直肠窝触痛结节是其主要表现。超声和MRI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非常有帮助,腹腔镜应作为主要手术治疗手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提出统一的分类标准。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与盆腔内环境及表观遗传学的关系
    王水英1,黄荷凤2
    2013, 9(7): 545-548. 
    摘要 ( )   PDF(819KB) ( )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一种妇科常见病,不孕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内异症不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认为,内异症不孕的发生与盆腔内环境的改变密切相关,腹腔液中的多种细胞因子和自由基可能参与其中。另外,异常的表观遗传调控可能与内异症不孕的发生有关。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与妊娠结局
    吴荧宸,丁淼,谢梅青
    2013, 9(7): 548-550. 
    摘要 ( )   PDF(808KB) ( )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和子宫腺肌病是生育年龄女性的常见病,也是引起女性不孕的常见原因。由于内异症病灶的侵袭性,妊娠期可引发一系列妊娠并发症。内异症相关不孕患者是接受辅助生育技术的一个群体,对于如何改善内异症和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妊娠结局,在近十余年来的研究中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避孕
    钟颖,黄紫蓉
    2013, 9(7): 550-552. 
    摘要 ( )   PDF(804KB) ( )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好发于生育年龄。患有内异症伴有轻度症状,同时需要避孕的妇女,复方口服避孕药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单孕激素制剂更适用于患有内异症剖宫产后哺乳期妇女。对内异症伴有疼痛、生育后或暂时不要求生育的妇女,曼月乐宫内节育器不失为一种避孕和治疗双重作用的有效手段。

    社会心理因素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的关系
    李雷,冷金花
    2013, 9(7): 552-554. 
    摘要 ( )   PDF(813KB) ( )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相关不孕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社会心理压力,造成抑郁、人际功能障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负面的精神心理状态也妨碍了不孕患者寻求进一步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