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采用锥形束CT(CBCT)影像测量整个下颌骨牙槽突颊舌向生理倾斜角,为种植手术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事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中心影像数据库中随机抽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初次就诊患者拍摄的CBCT影像51例。采用NewTom 5G自带软件进行重建,重建区域上下边界与下颌骨下缘平行,采用0.5 mm层厚、5 mm层间距,在牙列弧形线上对牙槽突进行垂直切割,获得下颌牙槽突的24个等间距的颊舌向切面。使用NNT 5.6软件测量每个颊舌向切面的牙槽突倾角。结果 从右下颌磨牙区(第2层)到左下颌磨牙区(第23层),牙槽突倾角均值或中位值分别为-27.6°、-28.5°、-26.2°、-21.7°、-17.7°、-12.9°、-7.4°、-2.8°、2.2°、3.7°、4.8°、5.8°、3.5°、1.8°、-2.5°、-6.9°、-12.0°、-15.7°、-20.0°、-24.9°、-27.0°和-28.2°,负值表示向舌侧倾斜。左右对称层面间和男女之间的牙槽突倾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2 ~ 7层、第17 ~ 23层绝大多数牙槽突向舌侧倾斜(P<0.05);第8 ~ 11层偏向颊侧牙槽突逐渐增多,第14 ~ 17层偏向颊侧牙槽突逐渐减少(P<0.05);第10 ~ 15层偏向颊侧牙槽突数目多于偏向舌侧牙槽突数目,偏向舌侧牙槽突比例为7.8%(4/51) ~ 37.3%(19/51)。结论 下前牙区牙槽突倾角值最小,从前磨牙区至第二磨牙区牙槽突倾角值逐渐增大。前牙区主要向颊侧倾斜,前磨牙区主要向舌侧倾斜,磨牙区均向舌侧倾斜。了解牙槽突倾斜方向和倾角大小有助于种植体植入方向的确定,可为种植手术提供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