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置入可扩张金属支架联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完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5年预后分析
石 阳a, 翟志伟a, 于剑锋b, 曹 可a, 叶春祥a, 武云龙a, 姚健楠c, 马连港a, 李竹林a, 渠 浩a, 王振军a, 韩加刚a
2024, 44(07):
810-815.
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4.07.18
目的 探讨可扩张金属支架置入联合新辅助化疗后择期手术治疗完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远期(5年)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3年 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普外科收治的82例完全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分组:(1)支架组(35例)。先放置支架解除急性梗阻,再择期行根治性手术,即支架-手术策略。(2)支架-新辅助组(47例)。先放置支架解除急性梗阻,在等待期间给予新辅助化疗,再行根治性手术,即支架-新辅助化疗-手术策略。主要观察结局指标是总体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结果 所有病人均获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55(12~112)个月。与支架组比较,支架-新辅助组的腹腔镜手术比例增加(89.4% vs. 65.7%,P=0.007),造口率降低(10.6% vs. 28.6%,P=0.038),检出淋巴结数增加[(30.3±16.0)枚vs. (23.0±10.0)枚,P=0.021],但阳性淋巴结检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2.0)枚 vs. 0.5(0~3.0)枚,P=0.513]。支架-新辅助组病人的3年OS(85.2% vs. 60.0%,P=0.035)、3年DFS(81.5% vs. 50.0%,P=0.013)、5年OS(78.3% vs. 51.7%,P=0.048)和5年DFS(73.9% vs. 41.4%,P=0.019)均明显高于支架组;且5年局部复发率(2.1% vs. 14.3%,P=0.037)与远处转移发生率(12.8% vs. 34.3%,P=0.020)均低于支架组。Cox回归分析结果示,置入支架后的治疗方式(支架-手术策略)是影响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病人OS(HR=2.42,95%CI 1.07-5.49,P=0.034)和DFS(HR=3.17,95%CI 1.30-7.76,P=0.01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支架-新辅助化疗-手术策略可明显提高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病人远期生存率,降低术后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