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 2022, Vol. 42 ›› Issue (12): 1436-1440.DOI: 10.19538/j.cjps.issn1005-2208.2022.12.18
• 文献综述 • 上一篇
董晓宇1,2,李沛雨2,郗洪庆2
摘要: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MI)是一种危重的外科急腹症。AMI发病早期十分隐匿,多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典型表现为剧烈的疼痛与轻度的腹部体征分离现象,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早期的CT血管成像(CTA)已经取代血管造影成为AMI诊断的金标准。但AMI缺血一旦到达晚期,则会出现不可逆性肠坏死。AMI在发病后6 h内及时得到救治,病死率会降至10%~20%,目前我国尚无明确的AMI诊疗指南,一经确诊后AMI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腔内治疗及开放手术,而在预后方面我国尚无相关方面的随访报告,因此,对于AMI的早期确诊及采取适合的治疗措施对于此类急性重症病人的救治显得格外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