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7年, 第3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7-03-01
    上一期    下一期

    述评
    专题笔谈
    指南与共识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述评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任重而道远
    蒋 松,刘志红
    2017, 37(3): 185-188.  DOI: 10.19538/j.nk2017030101
    摘要 ( )   PDF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 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
    的主要病因。近年来,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DN 的患病率亦呈快速增长趋势,已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的
    重大慢性疾病之一, DN 的防控和诊治工作任重而道远。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DN 的认识和防治工作水平,
    我们组织来自肾脏病和内分泌领域的专家,分别从DN 的危险因素、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综合防治、遗传机制研究、
    肾脏活检病理和分子标志物研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对提高我国DN 的规范化综合防治能力,提升
    DN 精准诊疗水平,促进开展多领域协同研究有所帮助。

    专题笔谈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危险因素
    刘东伟,潘少康,刘章锁
    2017, 37(3): 189-191.  DOI: 10.19538/j.nk2017030102
    摘要 ( )   PDF  

    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探索和干预糖尿病肾病发
    生的危险因素是降低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文章结合相关研究,综合分析糖尿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旨在帮
    助临床医生识别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以期进行早期干预,降低糖尿病肾病发病率,提高糖尿病肾病防治水平。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肾活检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
    程 璐,付 平
    2017, 37(3): 192-194.  DOI: 10.19538/j.nk2017030103
    摘要 ( )   PDF  

    糖尿病已成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首要病因,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的病理类型较为复杂多样,尿蛋白和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并非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肾活检是明确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是减少误诊漏诊的重要手段。正确把
    握肾活检禁忌证的前提下,宽泛糖尿病肾病肾活检指征,对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积极行肾活检。

    糖尿病肾病的防治策略——三级预防一体化治疗
    郝传明,张 敏
    2017, 37(3): 195-198.  DOI: 10.19538/j.nk2017030104
    摘要 ( )   PDF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 的首要病因。根据目前对糖
    尿病肾病的防治特点,笔者总结为“三级预防、一体化治疗”的防治策略。三级预防分别指:一级预防是针对正常白
    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预防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二级预防是指有微量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减少或延缓显性蛋
    白尿的发生。三级预防指出现显性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 不论有无肾功能减退),预防或延缓慢性肾脏疾病(CKD)
    的进展,进入ESRD 者可选择肾脏替代治疗。“一体化”治疗是指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是综合性、一体化的治疗,纠正
    代谢紊乱的策略贯穿在整个病程中,并且在参考治疗指南的同时要重视治疗靶目标的个体化。

    糖尿病肾病新病理分型及其临床价值
    安 玉,吴 燕
    2017, 37(3): 199-202.  DOI: 10.19538/j.nk2017030105
    摘要 ( )   PDF  

    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如何早期筛选高危患者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是目前研究
    的热点。组织学改变对于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判断预后意义重大。近期肾脏病理学会提出了新的糖尿病肾病病
    理分型标准,研究显示其在判断肾脏预后上具有指导价值。

    糖尿病肾病临床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蒋 松
    2017, 37(3): 203-206.  DOI: 10.19538/j.nk2017030106
    摘要 ( )   PDF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 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最主要原因,占透析人群的25%~45%。
    30%~40% 的1 型糖尿病及30% 的2 型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发展成为DN。蛋白尿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 是目前临床中最常用的DN 诊断和预后判断标志物,但其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
    性。近年来,有研究在不断地寻找新型DN 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新的研究方法,如基于多组学图谱
    的生物标志物研究,通过利用不同阶段DN 患者生物样本,寻找和验证新的分子标志物,这不仅可以进一步阐明DN
    分子机制,并且有助于构建DN 分子诊断体系,提高DN 诊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而一些新发现的DN 分子标志
    物,仍需要利用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证实其临床转化应用价值。文章就近年来DN 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以及相关
    研究策略进行总结。

    糖尿病肾病遗传机制研究现状与研究策略
    胡 承
    2017, 37(3): 207-210.  DOI: 10.19538/j.nk2017030107
    摘要 ( )   PDF  

    糖尿病肾病(DN) 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易感基因的鉴定有助于解析DN 的发病机制,指导DN 的临床诊断
    和治疗。目前,DN 的遗传研究手段主要为候选基因关联研究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已发现了一些DN 的潜在易感
    位点,但尚需致力于致病基因的定位。将来,DN 的遗传研究应形成协作以进一步扩大研究的样本量;利用精确表
    型诊断DN ;并充分运用下一代测序分析和表观遗传研究等研究策略。

    指南与共识
    糖尿病肾病国内外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解读
    童国玉,朱大龙
    2017, 37(3): 211-216.  DOI: 10.19538/j.nk2017030108
    摘要 ( )   PDF  

    规范糖尿病肾脏病的评估及处理对延缓糖尿病肾脏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007 年和
    2012 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 所属“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DOQI) 工作组、2012 年国际肾脏病组织“肾脏病:
    改善全球预后”(KDIGO)、美国糖尿病学会(ADA) 以及2014 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 和内分泌病学分会
    (CSE) 先后就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 及DKD 的诊断和治疗制定了相关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文章就相
    关诊断及处理要点做一解读。

    2016年痛风治疗理念和治疗建议的更新
    邓雪蓉,王 昱,张卓莉
    2017, 37(3): 217-220.  DOI: 10.19538/j.nk2017030109
    摘要 ( )   PDF  

    痛风是一种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上升的炎症性关节病,其治疗方式和预后正受到愈来愈多的关注。2016 年研
    究者们首次在痛风领域内推出了达标治疗(treat-to-target,T2T) 的理念,并探索性地提出初步的缓解标准,欧洲抗
    风湿病联盟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也对治疗建议进行了更新。这些建议和标准的实用性还需要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
    进行验证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