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7年, 第3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7-04-01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指南与共识
    专家经验谈
    医学新进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高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策略
    周玉杰,贾 硕
    2017, 37(4): 273-276.  DOI: 10.19538/j.nk2017040101
    摘要 ( )   PDF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增速,导致心血管疾病人群的平均年龄也随之增高。年龄是冠心病预后不良的一个
    有效预测因素。鉴于相当一部分高龄患者同时合并高出血及缺血风险,该类人群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成为目前临床所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随着PCI 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高龄患者选择介入血运重建治疗。
    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及临床经验就这一问题进行简单阐述。

    老年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李小荣,李新立
    2017, 37(4): 277-281.  DOI: 10.19538/j.nk2017040102
    摘要 ( )   PDF  

    心力衰竭( 简称心衰) 是老年人非常常见的疾病,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死率等特点。老年心衰患者症状体征多
    不典型,且多与其他临床合并症的症状类似,故其诊断较为困难。关于老年心衰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较少,指南指
    导下的规范化治疗相对不足,许多在中青年患者已被证明明确有效的措施在老年心衰患者中未被广泛使用。而随
    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心血管内科医师将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老年心衰病人,故文章拟简述老年心衰诊治要点。

    老年瓣膜性心脏病的诊治进展
    2017, 37(4): 282-286.  DOI: 10.19538/j.nk2017040104
    摘要 ( )   PDF  

    瓣膜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瓣膜病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在老年人群中,退行性
    主动脉瓣狭窄和二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严重的瓣膜性心脏病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死亡
    等后果,然而对于有症状的重度瓣膜病患者来说,常规药物治疗疗效甚微,且因合并多种并发症常被认为是不适宜
    外科手术的高危群体。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经导管介入技术的发展,老年瓣膜病患者的治疗方式也有
    了更多的选择。

    老年心房颤动的治疗
    张存泰,阮 磊
    2017, 37(4): 287-289.  DOI: 10.19538/j.nk2017040105
    摘要 ( )   PDF  

    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老年人房颤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病因或诱因的治疗、
    节律控制、控制房颤心室率、抗凝、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病因和诱因的治疗是房颤治疗的基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
    量恢复窦性心律并维持,无条件的病人可以考虑节律控制同时抗凝治疗。预防栓塞是老年房颤治疗的核心,华法林
    仍然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抗凝药,新型口服抗凝有着其独到的优点,但仍需要考虑其个体化方案。有待进一步观
    察。

    老年患者的血压管理
    林展翼
    2017, 37(4): 290-292.  DOI: 10.19538/j.nk2017040106
    摘要 ( )   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快速增多,他们临床上有收缩压高、波动大、昼夜节律异常、白大衣高血压与假性高血压多等
    特点。老年患者一般血压150/90 mmHg 以上开始降压并须降到该血压值以下,如耐受可降至140/90 mmHg 以下,
    但高龄患者一般情况下不宜低于130/60 mmHg。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也是指南推荐的
    五大类。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清晨高血压及多病共存状态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类型,而且难治性高血压多见,临
    床上需要注意合并有体位性血压变异、餐后低血压等老年高血压的特殊问题。

    老年人调脂治疗研究进展
    刘梅林
    2017, 37(4): 293-296.  DOI: 10.19538/j.nk2017040107
    摘要 ( )   PDF  

    他汀类药物治疗可以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 的病死率,减少心血管事件。由于老年人心
    血管疾病患病率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更大,他汀治疗带来的绝对获益更大。目前,缺乏专为高龄老年人设计
    的前瞻、随机、对照、大规模临床试验,缺乏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使老年人获益的临床证据。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
    老年人血脂异常管理的首要目标,非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是次要目标。健康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是治疗老年人血
    脂异常的基本措施,他汀类药物是首选的调脂药物。建议根据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分层及个体特点,充分评估调
    脂治疗的利弊,合理地选择调脂药物,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事件和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老年非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心脏评估及处理
    齐国先
    2017, 37(4): 297-300.  DOI: 10.19538/j.nk2017040103
    摘要 ( )   PDF  

    老年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老年病多器官受累非常多见,心脏病常和多种疾病伴发,非心脏外科手术
    围术期心脏相关并发症仍然很常见,有些可能比较危险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术前合理的评估心脏病的危险性,进行
    有效的干预及处理是必要的。围手术期应该严密观察,并及时正确处理心脏的合并症,对于改善老年人非心脏外科
    手术的预后是有价值的。

    指南与共识
    2015年IgG4相关疾病诊断及治疗国际专家共识推荐意见解读
    季兰岚,张卓莉
    2017, 37(4): 301-302.  DOI: 10.19538/j.nk2017040108
    摘要 ( )   PDF  

    IgG4 相关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 国际专家组于2015 年首次颁布了关于IgG4-RD 的国际专家
    共识。文章从IgG4-RD 的诊断、治疗时机、治疗方案及选择等方面给予解读。

    炎症性肠病合并机会性感染专家共识意见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
    2017, 37(4): 303-316.  DOI: 10.19538/j.nk2017040109
    摘要 ( )   PDF  
    专家经验谈
    老年衰弱评估研究进展
    欧阳敏,蹇在金
    2017, 37(4): 317-321.  DOI: 10.19538/j.nk2017040110
    摘要 ( )   PDF  

    人口老龄化促进了衰老与慢病的相关研究,提出衰弱的概念,现已成为老年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衰弱
    是一种即将发生失能等临床事件的危险状态, 对健康预期寿命已构成重大威胁, 值得临床高度关注。衰弱评估被认
    为是对老年人进行危险分层非常实用的工具。最早提出的衰弱表型评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可以通过一些临床检
    测指标如握力、步速等来标准化衰弱表型评分。 衰弱指数能更敏感地预测患者的预后, 但是需评估的项目繁琐众多,
    耗时较长,使用较少。由衰弱表型评分及衰弱指数衍生出十余种评估方法可分为自报型工具、评分型工具及指数型
    工具,根据其特点可用于不同场合的衰弱评估。

    医学新进展
    2016年糖尿病重要临床进展回顾
    陈禺溪,刘曹杰,张雨薇
    2017, 37(4): 322-325.  DOI: 10.19538/j.nk2017040111
    摘要 ( )   PDF  

    2016 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美国内分泌学会(ACE)、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中华医学会内分
    泌学分会、美国眼科协会(AAO)、美国血管外科协会(SVS) 等学术组织就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布一系列指南和共识,
    对糖尿病分级预防、糖尿病诊断标准、降糖药的选择和使用、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等有新的建
    议和推荐。对于糖尿病预防、诊断、综合管理以及糖尿病后续研究都有极为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文章对以上内容进
    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