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1年, 第31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1-04-01
    上一期    下一期

    院士论坛
    高端论坛
    专题笔谈
    高端论坛
    医学新进展
    临床病例讨论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院士论坛
    要烟草还是要健康
    王陇德
    2011, 31(4): 241. 
    摘要 ( )   PDF(312KB) ( )  

    烟草使用造成的严重危害不容置疑,而中国已成为烟草消费第一大国。本文根据全球控烟形势和中国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情况,对我国今后的控烟工作进行了思考,提出要通过立法和明确各级政府责任等措施来推进中国的全面控烟。

    高端论坛
    老年医学的现状和展望
    于普林,王建业
    2011, 31(4): 244. 
    摘要 ( )   PDF(279KB) ( )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普遍的、前所未有的全球现象,这种趋势在21世纪还会持续。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状态将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章介绍了老年医学的定义、目的和主要任务,同时回顾了中国老年医学的发展历程,阐述了老年医学的范畴;展望了老年医学工作者在未来应对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巨大挑战措施和策略。

    专题笔谈
    性腺疾病的诊疗现状与展望
    母义明,郑郁
    2011, 31(4): 247. 
    摘要 ( )   PDF(284KB) ( )  

    性腺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复杂疾病。虽然近年来其诊疗技术均取得到了飞速发展,如激素及基因检测技术、激素替代及外科治疗等,但目前中国尚缺乏对性腺疾病的足够认识与关注,其实际患病人数远远高于已有报道。且尚缺乏对性腺疾病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与规范化指南。

    性腺疾病及其诊断思路
    郑郁,母义明
    2011, 31(4): 250. 
    摘要 ( )   PDF(483KB) ( )  

    性腺是非常独特的人体组织器官,具有双向分化的潜能。在胚胎发育的任何时期或任何步骤出现异常,均可引起性分化或性发育异常疾病,常常表现为各性别属性的紊乱或缺陷,如核型和性染色体的异常、外生殖器辨认不清、多毛症和女性男性化等。这些表现常成为性腺疾病诊断的重要线索。故在诊断过程中应积极评估患者的染色体性别、性腺性别、生殖器性别、激素性别等一般情况,综合分析,以利于性腺疾病的快速、准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与性发育异常
    张惠杰,李小英
    2011, 31(4): 254. 
    摘要 ( )   PDF(289KB) ( )  

    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是引起性发育异常最常见的病因,包括46XX46XY性发育障碍。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进展,人们对其发病机制以及基因型和表型之间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本文从性别决定和性发育过程阐述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的临床特征和发生机制。

    肥胖与性激素
    周新丽,赵家军
    2011, 31(4): 257. 
    摘要 ( )   PDF(287KB) ( )  

    肥胖与包括性激素异常在内的内分泌紊乱密切相关,因为激素的分泌方式和()代谢途径或其在靶器官的作用水平在肥胖的状态下发生了改变,长期以来,这些改变被认为继发于肥胖,肥胖影响性激素的水平,但是,肥胖与性激素在体内的相互作用的关系相当复杂。近年来的研究揭示性激素的变化也可能是在脂肪的分布、不同类型的肥胖的病理生理及其相关的代谢异常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糖尿病与性腺疾病
    陈敏,窦京涛
    2011, 31(4): 260. 
    摘要 ( )   PDF(296KB) ( )  

    糖尿病与性腺内分泌功能密切相关。一方面糖代谢异常会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导致患者性激素紊乱进而导致性腺功能减退;另一方面性激素分泌异常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相关,常见的性腺功能减退性疾病,如高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Klinefelter综合征、Turner综合征等,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Kallmann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征等患者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显著增高。性腺疾病和糖尿病之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尚不十分确切,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肥胖、染色体基因异常、性激素异常有关。临床上针对性腺疾病合并血糖异常的治疗要个体化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代谢异常
    郁琦,金利娜
    2011, 31(4): 263. 
    摘要 ( )   PDF(291KB) ( )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对女性的危害不只局限于对生殖功能的影响,而且可以导致患者糖、脂代谢异常,使得代谢综合征(MS)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PCOS患者的肥胖、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等是导致代谢异常的重要致病因素。重视对PCOS患者的早期管理,可以有效预防代谢异常发生及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

    性激素与心血管疾病
    邓武权,陈兵
    2011, 31(4): 266. 
    摘要 ( )   PDF(287KB) ( )  

    性激素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无论男女,雄激素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且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呈负相关。雄激素替代治疗可以改善血脂、血管内皮功能,舒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症状。雌激素通过多个途径对心血管疾病产生影响,绝经后女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迅速升高。雌、孕激素替代治疗(HRT)对心血管疾病的益处与风险存在争议,目前尚无指征采用HRT对绝经期妇女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级或二级预防;对用于缓解更年期症状和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则需权衡利弊,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
    张曼娜,李小英
    2011, 31(4): 269. 
    摘要 ( )   PDF(280KB) ( )  

    雄激素不敏感性综合征是一类与雄激素受体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最新研究表明,该疾病除可引起性发育异常外,还与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相关。因此,关于雄激素不敏感性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高端论坛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郭立新
    2011, 31(4): 271. 
    摘要 ( )   PDF(288KB) ( )  

    高尿酸血症(HUA)不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而且与众多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建议中国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论述了HUA的危险因素、诊断标准、HUA与心血管疾病因果关系的流行病学、无症状HUA药物治疗相关临床研究及治疗建议等内容。

    医学新进展
    糖尿病与肿瘤关系的新认识
    吴阳,刘超
    2011, 31(4): 274. 
    摘要 ( )   PDF(294KB) ( )  

    目前糖尿病正越来越广泛地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而癌症作为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发病率也逐年增高。糖尿病通过高胰岛素血症、肥胖等普遍性机制以及一些器官特异性机制与恶性肿瘤发生关联,显著增加了多种癌症的发生率、病死率,并影响其预后及对辅助治疗的反应。抗糖尿病药对肿瘤发生发展的不同影响以及新兴抗癌药对血糖和胰岛素的作用也逐渐被揭开面纱。然而,目前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关系的具体机制还存在许多不明之处,值得进行更多更完善的研究来进一步探讨两者的关系,以起到更好的疾病防治作用。

    临床病例讨论
    老年人多重用药1例讨论
    王秋梅,张波,刘晓红
    2011, 31(4): 310. 
    摘要 ( )   PDF(276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