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1年, 第3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3-01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笔谈
    高端论坛
    专题笔谈
    指南论坛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血栓 出凝血疾病研究现状及展望
    阮长耿
    2011, 31(3): 161. 
    摘要 ( )   PDF(293KB) ( )  

    出血与血栓性疾病是血液病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它不仅是血液病工作者的研究内容,还与很多非血液疾病,尤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一些疾病密切相关,比如脑梗死、冠心病、心肌梗死等。文章就出血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今年来在诊疗方面有所进展的相关疾病,如动、静脉血栓症、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抗栓新药的研制等作一评述。

    高端论坛
    无垠医海广遨游
    傅世英
    2011, 31(3): 164. 
    摘要 ( )   PDF(267KB) ( )  

    傅世英教授1943年毕业于盛京医科大学,获医学、外科学学士学位。曾任盛京施医院内科医师,北京协和医院内科进修医师。1952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内科副教授、教授,内科教研室主任,医疗系副主任。1985年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方向是心血管病流行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是黑龙江省心血管内科学科奠基人和开拓者。黑龙江省劳动模范。获卫生部乙级科技进步奖2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科技进步三等奖十余项。现任黑龙江医学会名誉会长,哈尔滨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红十字会黑龙江分会副会长。黑龙江省欧美同学会名誉会长。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委员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及黑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学杂志》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卫生部心血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资深专家委员,中国老年学会资深专家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学会专业委员会资深专家委员。荣获中国边远地区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规范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与治疗
    翟振国,王辰
    2011, 31(3): 167. 
    摘要 ( )   PDF(282KB) ( )  

    肺动脉高压(PH)是一种潜在的致命性疾病,若未及时诊断、积极干预,大多数患者预后极差。如何早期诊断、规范治疗PH仍然是广大临床医师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PH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新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不断涌现,在此基础上,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指南或专家共识不断更新。这些指南或专家共识对于促进对PH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专题笔谈
    中国临床营养的现状与发展
    马方
    2011, 31(3): 170. 
    摘要 ( )   PDF(274KB) ( )  

    中国临床营养学科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文章回顾了中国临床营养的历史,指出了中国临床营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从未来临床营养其主要工作内容、临床营养科人员组成及职责及对目前制约学科发展因素的解决方案等方面提出了中国临床营养发展展望。

    住院患者营养筛查现状
    陶晔璇
    2011, 31(3): 172. 
    摘要 ( )   PDF(288KB) ( )  

    正确的营养评估,是识别患者营养问题,判断其是否需要营养干预的重要手段。文章概述了目前最常使用的营养筛查工具,并比较各个筛查工具的优缺点。迄今为止,还没有被公认最有效的筛查工具,因此仍需通过良好的临床研究设计,以明确适用于中国住院患者的营养筛查工具。

    肝功能障碍营养治疗
    齐玉梅
    2011, 31(3): 175. 
    摘要 ( )   PDF(310KB) ( )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障碍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机体能量及多种营养素代谢障碍,在肝病早期就会出现营养不良。肝病患者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重要,为此需对肝病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做出营养诊断,旨在指导营养治疗。适宜的营养治疗可以提供肝功能障碍患者代谢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素,维持或改善肝脏功能,加快肝细胞自身修复,促进细胞新生,改善机体代谢状态。文章将就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营养代谢特点、营养状态评估及营养治疗进行综述。

    慢性肾脏病循证营养治疗
    焦广宇,周春凌
    2011, 31(3): 179. 
    摘要 ( )   PDF(283KB) ( )  

    慢性肾脏病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终末期肾脏病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合理的营养治疗和营养监测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延缓CKD进展。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
    陈伟
    2011, 31(3): 181. 
    摘要 ( )   PDF(290KB) ( )  

    近年来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增长速度惊人。20072008年中国受糖尿病影响的人群达9300万,已成为严重影响国人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MNT)是所有类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所必不可少的措施。文章从能量分配、营养素需求量等方面针对糖尿病营养治疗的各个环节进行阐述,旨在以循证依据为基础提出中国MNT的模式。

    艾滋病医学营养治疗
    江华
    2011, 31(3): 184. 
    摘要 ( )   PDF(306KB) ( )  

    营养不良是导致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出现不良预后的重要因素,国内一些研究证据发现,营养不良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普遍存在。对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都应定期对其进行常规营养不良筛查,以早期发现营养不良。营养咨询是医学营养治疗的基础,可有效促进蛋白质和热量摄入达到标准。对于经咨询后经口摄入仍不能达标的患者,应首先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血脂是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ART)患者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对于脂代谢异常者,应首先考虑调整膳食结构。总之,营养不良已经成为中国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面临的主要挑战。现有各种艾滋病关怀项目应重视患者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问题。应将医学营养治疗纳入国家和社区艾滋病治疗指南的一部分。

    肿瘤患者营养支持
    李增宁
    2011, 31(3): 188. 
    摘要 ( )   PDF(289KB) ( )  

    肿瘤患者基础代谢率增加,营养代谢出现异常;营养支持前要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和营养状态评估;基于CSPENESPENASPEN的规范,营养支持在支持机体的同时也促进了肿瘤的生长,没有证据证明这一现象会产生有害的临床结果。应根据患者营养评估和患者胃肠功能等来选择何种方式的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对于恶病质患者,给予孕激素刺激食欲。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应该以保证生存质量及缓解症状为目的。在营养支持的同时,注意监测患者电解质等情况,及时对症处理。

    合理营养支持治疗经济学评价
    胡雯,于凤梅
    2011, 31(3): 191. 
    摘要 ( )   PDF(285KB) ( )  

    营养支持作为现代临床治疗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是否实施营养支持、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及营养支持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合理营养支持的经济学评价,旨在阐明在实施营养支持过程中如何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指南论坛
    卒中二级预防:基于发病机制的预防方法
    本刊编辑部
    2011, 31(3): 194. 
    摘要 ( )   PDF(261KB) ( )  

    201010月,美国心脏协会(AHA)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推出了2010 AHA/ASA卒中预防最新指南,该指南以循证证据和专家共识并重,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完整性、中立性、学术性与实用性,并结合最新的临床试验证据和专家共识进行了全面更新,代表了全球范围内卒中防治的最新进展。为了让中国专家深入了解2010 AHA/ASA卒中最新指南,本刊编辑部指南论坛与专家经验谈栏目精选“2010 AHA/ASA卒中最新指南权威解读会议”中AHA现任主席Ralph L.Sacco教授以及AHA/ASA卒中预防指南编委会主席Karen L.Furie教授的精彩演讲内容,详细介绍了卒中二级预防的循证医学方法、危险因素处理和基于发病机制的预防方法等内容。

    卒中二级预防危险因素循证医学处理
    本刊编辑部
    2011, 31(3): 196. 
    摘要 ( )   PDF(266KB) ( )  

    美国卒中致死率由第三位降到了第四位,但在中国,卒中仍然是致死的首要因素,同时患者缺血性卒中后常面临功能性致残,生存质量下降和痴呆或认知功能下降等结局。因此,如何预防卒中以及减少卒中带来的危害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20032009年,指南对指导卒中预防和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因此推荐继续依据指南进行卒中的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是旨在减少既往有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的患者再发卒中及其他心血管事件并降低其心血管病死率的疗法。尽管卒中预防是人们首要关注的问题,但指南选取的许多推荐分类反映的是现有的有关减少全部心血管结局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