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题笔谈
    基于牙弓形态大小发育的青少年隐形矫治
    李小兵
    2019, 12(8): 449-454.  DOI: 10.19538/j.kq.2019.08.001
    摘要 ( )  

    青少年牙弓形态大小的发育具有特定的规律,正常的牙弓形态大小是正常咬合发育的基础之一。全面深入地分析颅颌面的形态和结构,可完善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矫治方案。文章就牙弓形态大小对咬合关系影响的临床理论在错牙合畸形矫治中的应用,探讨青少年隐形矫治技术的特点,总结其应用的发展规律,拟更有效地开展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的隐形矫治工作,推动青少年错牙合畸形早期阻断及综合矫治的发展,提高青少年错牙合畸形隐形矫治技术的水平。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中的功能牙合考量
    赵震锦,田玉楼
    2019, 12(8): 455-458.  DOI: 10.19538/j.kq.2019.08.002
    摘要 ( )  

    正畸治疗的目标是功能与美观的和谐统一,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也应遵循此原则。由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在软件设计过程中无法模拟髁突铰链轴的运动,因此我们应将动态的功能牙合纳入隐形矫治的设计中。在矫治开始前要确保盘髁关系的稳定,在下颌生理性正中关系位进行牙齿咬合三维方向的设计,制定矫治计划时在矢状向要关注切牙保护与纵牙合曲线的协调,在横向要关注尖牙保护与横牙合曲线的协调,并且在矫治全程均应进行咬合监控。

    临床指南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的机制与优势
    谢贤聚
    2019, 12(8): 459-463.  DOI: 10.19538/j.kq.2019.08.003
    摘要 ( )  

    对于轻中度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推磨牙向远中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随着隐形矫治器的不断发展,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改善磨牙关系,能达到很高的矫治效率。通过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及曲面断层片,测量上颌第一、二磨牙的后移量及倾斜角度,发现牙齿的移动方式接近整体移动。文章就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的机制及优势做一介绍。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70年巡礼专栏
    儿童口腔健康管理模式——牙科之家
    翁清清1,2,张 颖1,2
    2019, 12(8): 464-468. 
    摘要 ( )  

    牙科之家是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持续性关系,通过全面、持续、协调、以家庭为中心的方式提供口腔卫生保健。美国儿童口腔医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 Dentistry,AAPD)参照美国儿科医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AAP) 1992年提出并不断发展的医疗之家(Medical Home)模式,推出了针对所有儿童和青少年的口腔健康管理模式——牙科之家(Dental Home)。文章就牙科之家这一模式进行概述,介绍其概念、特点、建立方法、服务内容和相关角色的主要工作内容,为我国儿童口腔健康管理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参考模式。

    论著
    糖尿病对小型猪牙龈组织形态及DNA甲基化的影响研究
    谢晓婷1,赵静1,杜志斌2,李凌俊1,柳慧芬1,周子谦1,闫福华1,李艳芬1
    2019, 12(8): 469-474.  DOI: 10.19538/j.kq.2019.08.005
    摘要 ( )  

    目的 研究糖尿病对小型猪牙龈组织形态及其DNA甲基化的影响。 方法 选取广西巴马小型猪6只,均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糖尿病组通过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小型猪模型,非糖尿病组小型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STZ和生理盐水后3个月处死所有小型猪,分析两组胰腺、肾和牙龈组织的组织学改变,并对牙龈组织进行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测定。结果 注射STZ后3个月,糖尿病组成功建立糖尿病小型猪模型,组织学检测显示糖尿病组胰腺组织中胰岛数量减少、形态萎缩,胰腺内β细胞减少;其肾组织内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牙龈组织上皮钉突变短、变少,牙龈内血管数量减少,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35、13.84、2.90,均P < 0.05)。糖尿病组牙龈组织中DNA甲基化水平发生显著改变,其中599个基因出现上调,564个基因出现下调。在糖尿病组牙龈组织中,免疫调节相关基因(如补体成分4结合蛋白)及血管生成相关基因(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和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的DNA甲基化水平显著上调,而炎症相关基因(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和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2)的DNA甲基化水平则显著下调,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糖尿病增加了牙周炎的易感性,其可能通过影响免疫炎症相关基因的DNA甲基化促进牙龈组织炎症的发生。

    微弧氧化处理Ti2448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刘笑涵,吴琳,曹洪娟,秦丽梅,李天,董晨露
    2019, 12(8): 475-479.  DOI: 10.19538/j.kq.2019.08.006
    摘要 ( )  

    目的 评价微弧氧化处理低弹性模量钛铌锆锡合金(Ti-24 Nb-4 Zr-7.9 Sn,Ti2448)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通过微弧氧化处理Ti2448试件(MAO-Ti2448)。采用MTT法比较MAO-Ti2448组和Ti2448组浸提液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增殖和毒性情况;应用致敏实验观察各组浸提液引起的豚鼠皮肤反应;各组与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共培养,测定MC3T3-E1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 MAO-Ti2448组与Ti2448组的细胞毒性分级为0级,均无细胞毒性。随着细胞培养时间延长,MAO-Ti2448组和Ti2448组的吸光度(OD)值均增加,且MAO-Ti2448组的OD值明显高于Ti2448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AO-Ti2448组与Ti2448组的皮肤反应均为0级,无皮肤致敏性。随着细胞培养时间延长,MAO-Ti2448组和Ti2448组MC3T3-E1的ALP活性均增高,与Ti2448组对比,MAO-Ti2448组MC3T3-E1的ALP活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微弧氧化处理Ti2448无细胞毒性,可促进细胞增殖及早期成骨分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低聚木糖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和产酸影响的体外研究
    林丹乐,谢永婷,王雪梅
    2019, 12(8): 480-485.  DOI: 10.19538/j.kq.2019.08.007
    摘要 ( )  

    目的 比较低聚木糖与蔗糖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和产酸的影响,为低聚木糖在牙齿保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质量浓度为0、1%、2%、8%、16%和20%的低聚木糖和蔗糖培养基培养变异链球菌24 h,通过Bioscreen C全自动微生物生长曲线分析仪每间隔30 min测定各组培养基的吸光度值(A值);采用pH计分别于0、5.5、10、24 h测定各组培养基的pH值,运用Origin 2017描绘其变化曲线图。比较变异链球菌培养和发酵前后各组A值及pH值的变化量(ΔA和ΔpH)。结果 (1)低聚木糖组和蔗糖组细菌培养基的ΔA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F值分别为467.165、3207.610,P < 0.05);低聚木糖组和蔗糖组不同质量浓度培养基的Δ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682.528、5483.421,P < 0.05);且这种差异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F值分别为88.140、41.171,P < 0.05)。(2)变异链球菌培养和发酵24 h后,低质量浓度(1%、2%)低聚木糖在略微或不提高变异链球菌生长水平的同时(P > 0.05),明显抑制了变异链球菌的产酸能力(P < 0.05);高质量浓度(16%、20%)低聚木糖在明显抑制变异链球菌生长的同时,变异链球菌的产酸水平略有提升(均P < 0.05)。(3)变异链球菌培养和发酵24 h后,与同质量浓度的蔗糖相比,16%、20%的低聚木糖可明显降低变异链球菌的生长水平(P < 0.05);1%、2%的低聚木糖细菌培养基的ΔA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8%的低聚木糖可提高变异链球菌的生长水平(P < 0.05);各质量浓度低聚木糖细菌培养基的ΔpH均高于相同质量浓度的蔗糖(均P < 0.05)。(4)与同甜度的蔗糖(质量浓度为8%)比较,低聚木糖(质量浓度为20%)抑制变异链球菌的生长及产酸作用更显著。结论 低质量浓度低聚木糖可抑制变异链球菌产酸,高质量浓度低聚木糖可抑制变异链球菌生长;相较于蔗糖,高质量浓度低聚木糖可降低变异链球菌的生长及产酸水平,提示低聚木糖作为龋病易感人群的食品甜味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面具式前方牵引矫治效果与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中变量的相关性研究
    游武林,马嘉
    2019, 12(8): 486-491.  DOI: 10.19538/j.kq.2019.08.008
    摘要 ( )  

    目的 评价使用面具式前方牵引器矫治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效果,并探讨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quantitative cervical vertebral maturation,QCVM)中的变量与矫治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一科进行面具式前方牵引矫治的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35例,比较患者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结果,并将矫治效果与QCVM中的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相较于矫治前,矫治后测量结果中SNA角(由蝶鞍中心点、鼻根点及上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ANB角(由上齿槽座点、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FMA角(眼耳平面与下颌平面的交角)和U1-NA角(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交角),以及Co-A(髁顶点到上齿槽座点的距离)、A-Y(上齿槽座点到Y轴的距离)、U1-Y(上切牙切点到Y轴的距离)、PNS-X(后鼻棘点到X轴的距离)、B-X(下齿槽座点到X轴的距离)、Co-Gn(髁顶点到颏顶点的距离)、ANS-Me(通过前鼻棘点和颏下点做水平参考平面的平行线间距离)、Wits值增大,SNB角(由蝶鞍中心点、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IMPA角(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相交之上内角)和L1-Y(上切牙切点到Y轴的距离)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矫治前后A-X(上齿槽座点到X轴的距离)、ANS-X(前鼻棘点到X轴的距离)和B-Y(下齿槽座点到Y轴的距离)的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H4/W4(第四颈椎颈椎体上缘中点到最前下点和最后下点连线距离与第四颈椎颈椎体前缘中点到最后上点和最后下点连线距离的比值)与矫治前后A-Y、U1-Y的变化量呈负相关(P < 0.05)。结论 对于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面具式前方牵引矫治能有效促进上颌骨生长;患者第四颈椎越细长,矫治难度越大,前方牵引上颌骨的效果可能越不理想。

    12697例口腔夜间急诊常见疾病分析及对策
    吴幸晨,周卓君,江龙
    2019, 12(8): 492-494.  DOI: 10.19538/j.kq.2019.08.009
    摘要 ( )  

    目的 通过分析口腔夜间急诊常见疾病的类型和分布特点,总结口腔夜间急诊疾病的诊治规律并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口腔夜间急诊患者1269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疾病类型的分布特点给出相应的对策。结果 口腔夜间急诊疾病中,以颌面部外伤最为多见,占30.68%,其他依次为间隙感染、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等。结论 口腔夜间急诊的疾病类型广泛,其中对颌面部外伤及时的处理是口腔夜间急诊临床工作的重点,规范化培训和多学科协作势在必行。

    综述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肿胀度评估方法研究进展
    余佳杰,朱亚琴
    2019, 12(8): 495-498.  DOI: 10.19538/j.kq.2019.08.010
    摘要 ( )  

    近年来,各种微创拔牙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拔除,但对其手术创伤的评估缺乏客观量化的指标。牙拔除术后肿胀度能较为客观地反映手术创伤程度。目前常用于评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肿胀度的方法包括肿胀视觉模拟评分法、直接测量法及光学3D测量法等,这些方法的评估原理不同,评估精确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就以上几种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分析其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儿童口呼吸相关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研究进展
    梁月,林慧冬,SAMBO SOK,黄华
    2019, 12(8): 499-503.  DOI: 10.19538/j.kq.2019.08.011
    摘要 ( )  

    儿童口呼吸常由口腔不良习惯、气道阻塞等因素导致,异常的呼吸模式使口周肌群及颌骨发生适应性改建,形成错牙合畸形,影响儿童颌面部生长发育。文章就儿童口呼吸相关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病因、危害、诊断、矫治等方面做一综述。

    镍钛根管器械切削性能研究进展
    刘丹,于静涛
    2019, 12(8): 504-508.  DOI: 10.19538/j.kq.2019.08.012
    摘要 ( )  

    镍钛根管器械具有超弹性、柔韧性及形状记忆效应,是根管预备的首选器械,而镍钛器械的切削能力也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镍钛根管器械的切削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外学者们也研究出一系列改进措施来提高镍钛根管器械的切削能力。文章从镍钛器械切削性能的自身影响因素、外界影响因素、检测方法及改进措施等方面做一简要综述。

    病例报告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牙周-正畸联合治疗1例报告
    苗磊,李玉超,潘亚萍
    2019, 12(8): 509-512.  DOI: 10.19538/j.kq.2019.08.013
    摘要 ( )